第19章 功虧一簣

“敵襲,敵襲!”

對於不能親臨一線殺敵立功,王沛和其他留在後方護衛太子的陳許官兵心裡難免有些懊惱。雖然護衛太子的光榮感消褪了一半,但是依然一絲不苟地執行自己的任務。

晚風冰冷,烏重胤已經從塔樓上下來,命人扶着自己坐在馬上往前去了,一個馬上的將軍,在戰場上無論如何也要坐在馬上,哪怕剛剛受過重刑。竇義緊跟在烏重胤身後,這樣,站在望樓上的就是另外幾個青年參軍了。

當天色日漸暗淡,前方的戰場看得不再清楚時,一名參軍在塔樓上有些百無聊賴地將頭轉向了一邊。青年人的注意力都容易被激動的事情吸引,戰場看不到,自然就會打量下週邊的情況,這一看可非同小可,青年參軍立刻精神大振,高喊道:

“王將軍和宋將軍的鐵騎來了!”

叫聲裡帶着明顯的愉悅,可不是嗎?騎兵一到就意味着勝利將近了。持續了一天的鏖戰,官軍和淮西軍都很疲累,官軍還能輪換,吃乾糧喝熱水,而淮西軍從外到內都是拔涼拔涼的,這個時候,上萬名精銳騎兵只要輕輕一衝,那感覺,可不是一般的爽,快刀切牛油也就是這麼着吧?

所以青年參軍這麼一聲喊讓大家的精神都振奮了起來,沒有人注意到這支迅速接近的騎兵人數偏少,只道從大營方向來的必定是官軍,剛剛傳來的雷聲不是預兆着官軍的得手嗎?陳許軍士兵們迅速地跺了跺快要凍麻的雙腳,來迎接這個好消息,所有的人包括前哨看不清楚對面來人服色的士兵精神都鬆弛了,直到對面人馬不但不繞過,反而直行,不到那不減速反而加速,纔有人反應過來,剛有人大聲問:

“來得是何方人馬?”

還沒有問完,一陣箭雨就飛了過來,當然馬上有士兵高呼“敵襲”,只是“敵”字剛出口就已經被射倒。當下官軍後軍陣中一片譁然,陳許軍白天剛剛打出的強軍風範在突襲之下露底,本來以爲來的是友軍的士兵們驚慌失措,不知該怎麼辦。而失魂落魄了許久的淮西軍卻精神大振,這麼着一看,淮西軍還是淮西軍,官軍還是官軍啊!

左臂負傷,正在指揮部隊突進的董重質迅速發現了後軍陣中塔樓之下居然有一頂大大的帳篷,董重質當即判定帳篷中一定有大人物,於是下令孫將軍帶隊直驅戰場,而自己帶着親兵撲向帳篷,看看到底是什麼人住在帳篷裡。

果然,別處的官軍雖然慌亂之下不堪一擊,帳篷之外的官軍卻堅韌頑強,以步兵對抗騎兵,不肯退讓分毫,這越發讓董重質相信帳內有大魚,更是大聲呵斥,催動士兵上前,自己也是右手握刀,催馬上前。

如果騎兵的速度優勢發揮不出來,陷入步兵之中的騎兵的使命就只能剩下一個:靶子。當最初衝過人牆的幾名騎兵被帳篷中衝出的兩名身着輕甲的小將迅速格殺後,淮西的騾騎兵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十數人的代價,讓董重質心疼不已。但是淮西軍畢竟在局部佔據兵力優勢,帳篷越來越近了。

不過董重質卻不得不選擇放棄,王沛的威望使得他迅速重新掌握了部隊,陳許軍護衛太子的軍隊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都是剛剛經過生死之戰的精銳,又修整了半天,所以足以給對方施加足夠的阻力。王沛其他不顧,命這一千五百精兵從側面盡力殺傷淮西騾騎兵,壓往太子大帳周圍,自己一馬當先,自己帶領騎兵衝將上去。

此刻,董重質已經與高駢殺到了一起,而李德裕則手握永貞刀和一名淮西副將對砍。二人本來侍奉在李純身邊,倉促出戰,連馬都來不及騎。到底是在步下,高駢被董重質殺得處處見拙,正在危急時候,突然一聲大喊在二人耳邊響起:

“董重質匹夫,且吃我一槍!”

拍馬趕到的王沛一槍點在董重質的刀上,接着槍身一橫,向董重質回掃過來,董重質到底勞累一天,又剛剛負傷,身子往後一仰,卻慢了半拍,被王沛的大槍掃掉了頭盔,頓時頭皮一陣發麻,只差分毫就正中腦門,嚇得董重質出了一身冷汗。

雖然王沛率軍趕來,董重質卻兀自心有不甘,只是不遠處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馬蹄聲,顯然是大營的官軍已經收拾了自己留作棄子的四千步騎,正追趕而來,董重質只得忍住不甘之意,大喊一聲“走!”率部追向戰場去了,路過塔樓的時候,憤怒的董重質讓自己的親兵們狠狠砍了塔樓幾刀。

見董重質遁走,王沛當即命令部下重新佈防,自己臉色煞白地去帳中見太子,通稟以後入賬,見太子正據案而作,手中橫握一劍,不但太子,連崔羣、王涯還有吐突公公都手握兵器,侍立太子兩旁。

李純見王沛進來,笑道:

“寡人正準備自己殺出去呢,王將軍正好趕到了。”

心頭猶在狂跳的王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沒有看到李純悄悄地將手在棉袍的下襬擦了擦,卻通過地面聽到了萬馬奔騰的聲音越來越近,然後戛然而止。

突然而至的淮西騾騎軍悍不畏死的進攻讓正在圍攻的官軍陣腳大亂,董重質跟着前鋒開出的道路,輕易上了土坡,見到了正面如死灰的吳元慶。吳元慶哽着嗓子拉着董重質的手道:

“董將軍,你可來了!”

可惜跟着董重質而來的還有王大海和宋朝,二人本來打算覲見太子,被李純命令道:

“寡人站在邊上看二位將軍過去,待到破了淮西賊再單獨接見二位將軍。”

太子果然就出了帳篷,命人點起燈籠,看王大海、宋朝二人帶着騎兵上去。萬人騎兵個個精神振奮,對這些大多出身低賤的士卒而言,皇帝和太子本身就是近乎神明的存在,何況還有教化參軍們推波助瀾呢?董重質剛和吳元慶略略談了幾句,萬人的騎兵就逼上來了。

所以董重質很簡單地概括了下面的話:

“乘着夜色,向小溵河堡突圍!”

第7章 收推花第97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更新第107章 洛北觀兵第43章 好生歹毒第121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四)第58章 出潼關記(二)第123章 八聲甘州(七)第123章 八聲甘州(十)第122章 河州攻略(八)第40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120章 交 鋒(八)第21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17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11章 腦子壞了第7章 長短句第73章 前世恩怨第21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13章 危局第90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04章 兵 變第125章 玉門雪(十四)第54章 難唸的經第36章 攻守易勢第7章 長短句第7章 易 將第16章 會戰(中)第120章 交 鋒(三)第26章 鹿頭關第83章 反 貪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32章 各有各話第115章 登 山第80章 生 死第105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45章 泉州 山南第125章 玉門雪(五)第23章 孝子第64章 烏鴉嘴第122章 河州攻略(九)第80章 生 死第六章第63章 李孝忠第四十九章第20章 春明外史第120章 交鋒(四)第5章 鮮花第三十六章第41章 語言藝術第2章 高崇文第113章 血 戰(上)第77章 誤會 曖昧第30章 又看熱鬧又賺錢第125章 玉門雪(四)第67章 九王會議第122章 河州攻略(三)第124章 霜晨月(十)第58章 免稅皇帝的罪己詔第126章 廟號(二)第91章 韋丹遇刺第三卷第二十三章第110章 戰,戰,戰!(中)第122章 河州攻略(三)第121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三)第48章 吃 肉第125章 玉門雪(三)第125章 玉門雪(六)第三卷第十四章第49章 預備役和給民夫發錢第127章 遺詔(二)第49章 預備役和給民夫發錢第三卷第十二章第18章 怎麼還不來呢?第120章 交 鋒(六)第71章 目標:兗州第124章 霜晨月(六)第四十五章第73章 失敗的朝聖第70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第22章 幕僚有話說第123章 八聲甘州(八)第48章 吃 肉第84章 別了,《琵琶行》第122章 河州攻略(八)第17章 棄 子第15章 到底誰喝一壺?第17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21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三)第125章 玉門雪(十七)第6章 鐵血悲情第110章 戰,戰,戰!(中)第2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121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一)第32章 潰 敗尾章第三卷第十七章第三十四章第52章 他要戰,便作戰!第64章 烏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