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祿東讚的謀劃 運糧危機

吐蕃邊境,國主松贊干布站在山上極目遠望,已經三天了,副相傳書說,已經成功護送大相回國,近日就能到達,爲何遲遲不到?

又是一天時間過去了,就在這天黃昏的時候,遠處一支車馬漸漸出現,松贊干布嘴角終於露出了微笑,大笑過後,帶着親衛快速向着山下官道迎了上去。

“大相,大相何在?朕來了。”沒有理會腳下崎嶇不平的山路,松贊干布飛奔着衝到了車馬附近。

車隊衆人趕忙躬身行禮,就見這時車駕中間一輛寬敞的馬車上面,簾布掀開,一個虛弱的聲音傳了出來。

“陛下,祿東贊拜見陛下,臣有傷在身,不能全禮,請陛下恕罪!”

松贊干布沒有理會其餘之人,快速衝到近前,迎面看到的是祿東贊那纏着厚厚繃帶的雙腿,還有那深陷的眼窩,疲憊的神色。

吐蕃國主松贊干布感動的虎目含淚,上前一把握住祿東讚的雙手,悲慼道:“大相,爲了吐蕃,你受苦了!”

“無妨,深入虎穴豈有全身而退的道理,能撿回一條命就是不易了,不過這一趟收穫還是值得的,一雙腿而已,不算什麼。

再說了,對方沒有下死手,再有兩個月就能下地了。”滿頭花白的祿東贊看似無意的談笑風生,但是相處多年,松贊干布怎能感覺不到這位老人埋在心底的仇恨。

“大相放心,你的血不會白流,早晚有一天,朕會親領大軍,踏破長安,手刃仇敵給你報仇雪恨。”松贊干布咬牙切齒道。

祿東贊心中感動,跟隨這位年輕的國君鞍前馬後將近十年了,他的勵精圖治英明神武讓人敬佩,但是真正能讓人心甘情願交託性命的,還是兩人的君臣相知,可以說吐蕃有今天的局面,祿東贊佔一半功勞。

接到祿東贊,松贊干布就要帶隊回國都,但是卻被祿東贊阻止了。

“陛下,事態緊急,暫時我們不能回都城了,大唐那邊還有一件大事要辦。”

“哦?大相好不容易從大唐死裡逃生,萬事以安全爲重,等我們發展幾年再跟大唐計較就是了,不需爭一時長短。”松贊干布以爲祿東贊着急報仇,耐心勸解道。

“不,不是臣下要報私仇,實在是大唐今日從海外弄了一批重寶,據說是畝產千斤的糧草,這樣東西如果我們得到,那麼……”

什麼???

畝產千斤之糧?

松贊干布已經驚呆了,畝產千斤?別說見過,就是聽都沒有聽過,吐蕃地處高原,糧食種植困難,民衆多是以青稞、畜牧養殖爲生,也因此限制了國力和人口,若非這樣,跟大唐同樣處在平原的話,那麼吐蕃的國力真的不敢想,恐怕會是大唐第一大敵。

“根據老臣的推測,既然是海外仙糧,那麼就不是本地的小麥稻米豆子一類,肯定是新的植物,說不定我們吐蕃也可以種植收穫,所以,這件寶物我們必須得到。

因此,老臣斗膽,要跟陛下借兵,借用陛下手中五千高山護國營,只有這樣的精兵,我們纔有成功的希望。”

松贊干布眼中也綻放着狂熱的光芒,仙糧?畝產千斤?這東西必須屬於吐蕃,要不然給了大唐,不出幾年,周圍各國誰是大唐對手?

“好,五千護國營全部交給大相調遣,朕再給你兩萬吐蕃精銳勇士。”

“不,大唐從嶺南出發去海外取得仙糧,如今仙糧是被大唐侯君集、白凡等人率領左衛大軍兩萬,合兵玄甲軍三千一路護送,根據老臣的推算,再有四十天他們就能送到長安用作育種,到時候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大部隊從吐蕃去追擊截殺恐怕不現實,而且估計走不到就會被攔住,只有護國營這等精銳中的精銳,纔可以化整爲零,輕裝簡行,在半道上出其不意伏擊才行。”

松贊干布擔憂道:“這個,五千人對陣兩萬三?我們沒有勝算呀!雖然吐蕃護國營是我們十年間跟高原各國征戰攢下的一支不弱於玄甲軍的精銳,但是人數差距太明顯,敵方還有玄甲軍,我們恐怕很難成功吧。”

祿東贊大笑道:“不錯,單單護國營肯定無法成功,所以老臣可不止準備了這一支人馬,我還有另外兩支後手。

一個就是我花了兩成吐蕃錢財,請到的大唐黑道兩千亡命徒,另外的一手,就是幾個月前,投奔我們的那個人了,對付大唐人,當然還是大唐人有經驗一些。

護國營只是埋伏偷襲,黑道人士下手,這兩支成功還好,就是不成功也能引開他們的護軍,到時第三支力量一出,縱然是無法全勝,至少弄一批種子來,是不成問題的。”

聽到祿東贊一下就花出去兩成吐蕃財富,松贊干布還是有些心疼的,經營多年,勵精圖治,只有當事人才知道這點家業攢着有多難。

至於護國營,吐蕃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統一了高山地區,原本吐蕃是個部落聯盟的國家,傳到松贊干布手中是第三十三任,他和祿東贊兩人聯手合作,終於通過艱苦戰爭一統全國,鞏固了政權,同時爲了加強吐蕃奴隸制度的統治,還從天竺引進了佛學宗教文化,歷史上的藏傳佛教就是這時間進入高原的。

而多年征戰,吐蕃練出一支縱橫高原的傳奇軍隊,原本十萬人的精兵,最終血戰到統一的時候還有五千活着,被松贊干布賜名高山護國營,是爲皇帝手下第一親兵,只是這支部隊雖然精銳,卻只是吐蕃內部知曉,沒有傳出去,畢竟高原上信息溝通不便。

而此時用時二十多天,白凡和侯君集一行人,小心押運着糧草,剛剛走到長沙城,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好在路上沒有遇到什麼麻煩,畢竟這可是一支大軍,普通山賊惹不起的存在。

這等順風順水的行程,讓許多士卒產生了怠慢情緒,還以爲是將軍虛誇了風險,左衛大軍也是大唐有名的硬角色,沒事誰會去惹?而且還是在國內。

可是白凡卻不敢怠慢,日夜跟侯君集交替佈防,每到一處就是先召集丐幫之人傳遞消息,探子放出百里,任何風吹草動都不放過。

“簡之賢弟,二十多天了,最後再過了長江我們就到大唐腹地了,難道我們多心了?”侯君集不解的問道。

白凡搖頭,小聲透露道:“來之前我讓師兄卜算過,仙糧三災方可歸唐,躲不過三災,那就是一場空,所以……”

這……

侯君集信了,深信不疑,袁神仙的卦辭什麼時候出錯過?雖然不知道三災是什麼,但是顧名思義也知道肯定有三場劫難,最後的一場空已經明白說了,肯定是沒在自己左衛大軍手上了。

不再多說,侯君集再次回去重重佈置了防禦。

白凡有些感嘆,老袁師兄算卦從不空說,只是卦辭需要好好去解,很難解到時間地點,要想算精準,袁天罡說了,要耗費陽壽。

今日第一章,請大家支持。

第五百零六章 嶺南崛起 千里護糧第六十章 爲什麼沒錢 送錢的來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白凡親自出馬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遇美鬥琴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面埋伏 必殺之局第四百八十章 找到一千軟柿子 人形兇獸第九百六十章 神武門來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家被滅 盧氏慌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站第八百一十九章 信使到來第五百零九章 落入算計 程牛遇險第一百零八章 誰來?誰去?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烈對決 發人深省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佳影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侯君集請命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個不能殺(加更之二)第九百四十八章 朝廷震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他們在做什麼?第六百三十八章 綠林之中有少林(加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重包圍 走投無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然要好處 美人心計第九百六十二章 相約桃花島第九百三十九章 狄仁傑大婚第六百七十七章 世界級厚禮第三十九章 小弟被人打了,師兄罩我!老袁發飆第四百四十三章 自大公子 鄭家奇女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劫糧兇手的消息 海上起事端第四百五十三章 水泥問世 新羅公主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師弟你沒時間了 國難將至第四十七章 世界這麼小第七十六章 男兒當殺人 李二暴怒第七百八十二章 長安大譁第六百八十九章 嚇哭的四小第七百七十七章 平壤城破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凡的理由 仙糧真容第六百四十八章 灌頂辛秘第九百一十一章 侯君集惹事了第三百八十章 新羅求救 這位村姑第七百二十章 折中對策第八十二章 再見李建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泰的條件 信使南來第八百二十章 信念崩塌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是他們乾的 圍剿美人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兄弟情深 誰敢殺我弟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抵死不承認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編國子監 東北半島有情況第四百六十二章 目標對準國子監 不屈先生第七百一十五章 誰敢搞事情?第三十八章 白凡跪了?趕快跑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只要白凡 葫蘆七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險死還生的倭寇第五百三十七章 老農的想法 玄甲回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都別攔着我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民扎堆 父子相見第七百九十九章 作祟小人在行動第九百一十七章 馮盎求援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方不穩 天牢諸使第三百零一章 救還是不救?人定勝天封推感言第七百零六章 再次爆冷第九百四十四章 兕子公主有難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三十七章 惡客上門 巧取豪奪第五十九章 我有辦法 以步克騎第五百七十三章 是非分明的耆老 幕後黑手終現第九百六十五章 桃花島上再相見第六百七十六章 百濟的坑怎麼填?第九百三十章 玄奘折戟第七百零七章 無辜的孫無忌 俠隱出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猛將連連 選人妙招(第九章,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救災老將隕落 大唐生意我做主第五百六十二章 腥風血雨的計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飛呢?白凡月下追齊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狄仁傑書院破案第六百四十章 少林絕技 老魔頭要吃虧第四百八十八章 談筆生意 錢能通神第二百七十八章 投其所好,歪打正着第三十二章 三試小書生之秦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院長歸來 書院立德弟四十八章 當洪七公遇上葫蘆娃第七百五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三十六章 受刑的背後 杜家莊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還能回頭嗎?怎麼破?第九百一十七章 馮盎求援第三百九十章 笑聲不斷 你要賠多少?第五十八章 大家都來拼兒子 還是錢不夠第六百九十二章 瘋狂的客棧第一百三十二章 失心神佳人受磨難 救愛情日夜行千里第六十七章 戰神秦叔寶 勇擒右賢王第一百零六章 驚天陽謀 一桃殺三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強拆 伸冤第九百四十六章 白家老二的烏龍第八百三十四章 首戰輕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吐蕃造謠 書院遭竊第六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終南書院在行動第五百六十章 兇人會盟第六百零五章 一身正氣杜如晦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是他們乾的 圍剿美人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這就是轟天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