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老袁論道 自斷根基嗎?

袁天罡親手給白凡倒了一杯茶,然後開口問道:“如果我說是,你要如何?跟滅佛門一樣,滅了道門嗎?”

白凡驚訝起身,不明白爲何一向親近的師兄怎麼會突然這麼說。

“怎麼可能,小弟也是道門之人,怎麼會滅道門?

就是那佛門我也沒想滅掉,畢竟即便是我討厭這羣光頭,也無法殺光讓他們。”

“呵呵,是啊,所以你就收了那個小和尚當徒弟,既然出手,爲何還要給他們留下香火?胡佛亂世,你不是不知道,難得有一次良機,爲何還要留下後患?”

白凡心中無語,老袁師兄是想讓自己心狠些,一舉滅佛,從此再無佛道之爭。

“師兄,佛法本意是無錯的,只是一種修行的理論,不過是人心爲惡,借佛法之名行諸多惡事罷了,不是師弟要留下後患,而是佛已經在中原紮根,一味殺戮是無法滅絕的,只能加以引導,使之用於正途。”

“你是想讓佛門變爲一個聽話的佛門?”袁天罡皺眉道,看着白凡認真道:“師弟,你不是看不透,佛門歷來愚弄百姓,只修來世報應,不辨今生善惡。 wWW tt kan ¢〇

歷朝歷代之所以禁之不絕,就是因爲佛門已經操於人手。

只要是禮佛的國君,並非是他本人信佛,而是他們要借佛門之手行使愚民政策,只有百姓懵懂無知,才能安心做個守己之民,國家纔不會生亂。

你若是也如此,和他們又有何區別?那你滅不滅佛,又有何意義?”

見到師兄如今激烈,原來是爲這個,白凡反而笑了。

“既然如此,爲何道門沒有這樣呢?咱們道門崛起可是比佛門早了千年,還沒有佛門這二百多年發展的快,反而讓他們後來者居上,跟我們並駕齊驅了呢?”

“哎!說來慚愧,自老子先師之時,道家就有入朝堂的想法,但是任用我道門思想的國君卻少之又少。

每當國家紛亂百廢待興的時候,國君纔想到用道家無爲而治休養生息,比如西漢從高祖劉邦開始,直到漢景帝時候,都是老莊無爲治國。

積累了幾十年,國家興盛崛起,到了漢武帝時,儒門崛起,拋棄黃老學說,舉國對外征伐,道門地位從此式微,不如儒家。

不過這也情有可原,我們道家講究小國寡民,關起門來過日子,但是國家興盛,國君想要開拓進取,誰還會讓百姓淡然無爲?所以我們無法入朝堂也可以理解。

後來道家也曾百般嘗試,東漢末年,黃巾張角就是一個,聚攏信徒想要推翻腐朽的王朝,不僅沒有成功,還給道門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後來張魯在漢中之地以教治國,也沒有成什麼氣候。

所以直至今日,我道門一直難以大興,只能每朝每代出一二奇人取信皇帝,或是煉丹或是觀星,想要有什麼大的作爲,卻是絲毫機會都沒有。

戰國輸給法家,秦漢輸給儒家,南北朝時候又出了個佛家,哎!我道門可謂是步履維艱,一步一難,師弟,身爲道門弟子,你,不該爲道門考慮一二嗎?”

白凡頭一次聽到老袁師兄提到道家的過往,作爲一個道家子弟,聽到這些歷史,心中的確是有些不快的,畢竟師兄說的沒錯,身爲道門弟子,道門式微,肯定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師兄,道門因爲理念,註定不會被朝堂接受,也無法達到人人信道的大興之境,這一點我們即便是執着也無用,不如另闢蹊徑。

小弟滅佛收徒,不是爲了讓佛門變得聽話,而是想要他和我們一樣,做一個不入紅塵的世外理念宗教罷了,不爲他人利用的佛門,纔是正統的佛門。

無論佛道,都是修心之法,都是未來百姓的精神所需。

治國施政,還是需要儒門這樣的修身之法,佛道只能遊離物外,幫助百姓做思想上的解脫,這就是師弟的想法。

至於說什麼道門大興,天下修道者多,有道心者卻少,真正能修道正己的少之又少,只要道門傳承道火不息,天下百姓心中有我道門,何用人人學道?我道家子弟,講究機緣,強求不來。

像佛家這樣,一味不擇手段的興佛,不一樣會遇到君主打壓嗎?一旦遇到滅佛他們就是滅頂之災,如此,還不如行正道順其自然。”

袁天罡心頭一嘆,就知道自己勸不過這個善辯的師弟,“算了,你有自己的主見,爲兄沒有意見,但願你是對的,此事知易行難,一個不慎就將埋下隱患,佛門有幾個難啃的硬骨頭,你要小心。”

“多謝師兄關心,小弟記住了。”白凡心中感動,論道歸論道,歸根到底師兄還是關心自己的。

“道門有人來談過土地之事,老道明言拒絕了,我道家多是山中隱修之輩,俗物太多容易迷失道心。

但是一門裡,家業大了,總有那麼幾個禍害敗類的,我雖然已經下令,但是山東道仍有道觀爲惡,且當地甚爲普遍,爲兄也是鞭長莫及,畢竟我們幾人只是公推的魁首,他們卻不是我們實際的門人弟子。

你出手的時候要小心謹慎些,道門不同佛門,你畢竟是道門道子。

上次青城一事,道門不少分支都對你頗有微詞,雖然是浴火重生的好事,但是畢竟殺戮過重,有些狠了。

無論你有多大能耐,道門都是你的根基,若是處理不好,和道門交惡,對你來說,雖然不怕,但傳出去,自斷根基的惡名總是不好的。”

白凡點了點頭,笑着說道:“師兄說的哪裡話,小弟怎會不知好壞,道門多次救我性命,三千道門護法爲了仙糧死傷過半,武藝全部被廢,單憑此一事,道門就當受百姓的榮耀,小弟心中有分寸的,師兄放心。”

白凡出了老君觀,就朝着皇宮走去,滅佛之戰打響,雖然還算順利,但是沒想到牽扯這麼廣,後續還有好多麻煩將會接踵而來,此時是需要朝廷給出政策支持的時候了。

一路上,白凡都在思考老袁師兄的叮囑,自己想改變佛門本意是好的,但是最大的難關不是當世的大德高僧,而是當朝皇帝,沒有哪一任皇帝不知道愚民的作用,迄今爲止的歷史上,論愚民手段,還沒有能超過佛門的,所以,想實現目標,就要保證新的佛門不爲君主所用才行。

思慮良久,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宮門之外,這時候,內侍老高已經早早的在等着他了。

“侯爺,您終於到了,議政殿內陛下已經等候多時了,特意讓老奴在此恭候。”

今日第一章,請大家支持。

第六百三十八章 綠林之中有少林(加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元霸發飆第三百八十五章 爲什麼?圍魏救趙第九百二十四章 你回來晚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她會怎麼選?出人意料第八百七十章 孩子插曲第一百零三章 會不會太快了點?第六百八十章 相聲 樂器之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誰敢跟白凡互懟? 胸有成竹第二百八十九章 泛舟湖上 白凡被整蠱第五百四十九章 翻車了 再遭整蠱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元霸再屠鴻臚寺 吐谷渾無辜背黑鍋第二百九十八章 如何活下去?第八十六章 能不能擴招 三國起風波第七百七十二章 策反第三百九十章 笑聲不斷 你要賠多少?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仕不出仕?第八百二十三章 毒計暴露第七百五十三章 我管他是死是活?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嶺南之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老杜點兵 白凡現身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困涼州 緊急求救第四百三十八章 通通打斷腿 癢癢粉和臭屁丹第二百三十三章 和親風波 驚動白凡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天到了,又到了求偶的季節 再遇雄鷹一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嶺南之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是他們乾的 圍剿美人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二的氣魄 天人五衰第八百八十八章 白凡入宮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錘鎮壓半邊天第六十三章 真相大白 錢糧到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重新出山 倭國招工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朝餘孽 西突厥暗流第七百八十九章 吐蕃在行動第七百零六章 再次爆冷第四百一十九章 白娘子一戰傳兇名 李承道艱難對敵第四十六章 最真實的世界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個人的戰鬥 都是名人第三百零六章 華容道上 中計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絕世強軍再面世 白凡盯上打虎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雲州求援第三百一十三章 陷陣無敵 虎豹玄甲第一百二十三章 張七危急 雲州祭品第五百二十一章 後手紫陽 護國營亡(爆更之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狄仁傑書院破案第五百二十六章 英靈不遠 李二吐血(爆更之七)第八百九十六章 耄耋之年的老李綱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羅公主的劫難 誰的女人誰去救第四百九十五章 垂死掙扎 比比誰心狠第二百七十三章 開個鏢局,大幹一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蟬脫殼 元霸求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擂臺第一戰 雖敗猶榮第七十七章 論功行賞 你叫李剛?第八百零七章 援軍趕到第六百零四章 白凡不懂的大唐土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多情公子 走鏢偶遇第九百四十二章 富二代遠行第一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水泥問世 新羅公主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選擇 白凡發飆第六百四十三章 劃下道來吧第九百五十二章 焦慮的李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屠寺搜書第六百六十九章 窮寇莫追第八百三十三章 劃下道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王城之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老農的想法 玄甲回家第三十三章 爲社稷,六問秦王第六百零一章 大唐第一鋼廠 衆人偷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旱災初現 小人作祟第九百零九章 警覺的狄仁傑第三百一十八章 完虐小朋友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靖的怒火第三百六十九章 白家喜事有難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風雲三兄弟第七百六十七章 最無趣的一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到底誰在通敵?第七百五十九章 這莫非是假君令?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意的杜如晦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民扎堆 父子相見第三百三十一章 猛將遇險 頡利醒轉第八百章 益州城外遇故人第六十四章 李二登基 我們可以賺錢第九百零四章 狄仁傑和魏徵第二百八十五章 黑店 都別動手第二十六章 創意豪宅 大儒上門第五百九十九章 分化失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赤地千里 崔氏麻煩第五百三十一章 樸氏外交 大唐雙簧(爆更十二)第四百五十章 被整崩潰的李二 憤怒的高句麗第五百零三章 要賠死了 嶺南封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毒計無解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喜和驗證第九百七十二章 幕後黑手揭曉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世間有秦瓊 一肩挑罵名第五百八十七章 道門青城 舉國敬服第五百二十五章 傻眼的薛萬鈞 白挨的侯君集(爆更之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百濟 窮途末路的公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淵蓋蘇文哭了 陰招報復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個不能殺(加更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