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思想的難題

白凡苦笑一陣,世上哪有完美的謀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尚缺其一呢,不知道你們哪裡來的自信?

“按照這個誅心之戰,不用動兵,只用秋收之後,在大唐跟高句麗邊境,堆上個糧山,然後我們百姓天天大吃大喝就行了,只要高句麗有人眼饞,最後受不了飢餓所迫,就是源源不斷的高句麗百姓歸唐。

可是如此一來,邊境我們的二十萬大軍恐怕再也得不到戰功了,沒有戰功就不能晉升,就沒有賞賜富貴,這就是斷人財路,事關幾十萬大軍的軍心,不可不慎。”

白凡這麼一提醒,李二瞬間就明白過來了,大唐重兵,庶民百姓想出頭,從軍往往是最快的途徑,一場大戰雖然死傷無數極盡兇險,可是一樣有無數人翹首以盼。

正所謂人爲財死鳥爲食亡,試問誰人不貪戀富貴?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將想要青史留名,可不就靠着一次次大戰嗎?如今沒了大戰,估計從此武將再無用武之地,處理不好這個,是要出亂子的。

即便不說將軍,那些想要憑藉一身武藝出人頭地的普通士卒也在期盼戰爭,大唐如今基本上已經不缺吃喝了,那麼溫飽之後百姓就會有所追求,從軍衛國,高官厚祿,可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如果沒有仗打,靠什麼光宗耀祖?

這時房玄齡站起來說道:“簡之此言差矣。

大唐此次準備了三十萬滅國大軍,可是其中意圖通過戰爭升官發財者有多少?恐怕不足十之一二吧。

自古每次大戰徵兵皆是百姓疾苦,都是經歷過亂世的百姓,沒有人喜歡戰爭,因爲戰爭就意味着傷亡,即便是上次高昌用轟天雷三萬破十萬,我們也傷亡上千人。

可能千人隊三萬不足道哉,但是放在大唐國內,那就是上千個家庭,恐怕裡面沒有一個是富裕的,如果不是因爲家庭窮困,誰會願意當兵吃那賣命的軍糧?

所以如果真的能夠不戰而勝,那麼三十萬大軍不會再有傷亡,國家就不會因爲戰爭而多添悲劇,這是天大的好事。

無論是從朝廷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百姓家庭的角度來看,有良策不用,爲何還要去照顧些許少數人的野心呢?”

房玄齡一席話,讓不少文官紛紛點頭稱讚,到底是一國之相,眼光老到一語中的。

大戰一起若有死傷,單單那大筆的撫卹就是不少的開支,加上現在大唐士卒福利極大提高,一個家庭有陣亡者,其家中老人朝廷贍養,家中年幼子嗣也有朝廷出面撫養教育,可以說,這就是朝廷肩上的重擔。

能不戰而勝,既能保持軍隊戰鬥力,還能減少朝廷開支負擔,百姓家庭也得以圓滿,皆大歡喜,試問哪個一國之相不願意看到?

李建成開口道:“說的不錯,大戰耗費巨大,損失士卒還要額外支出,一進一出的賬頭可是不小,不划算,太不划算。

如果有不戰而勝的法子,本王第一個支持。

至於我們前線士卒的戰心問題,戶部出資,給大家加發三成軍餉作爲一路辛苦犒賞。”

李二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心中給了對方一個白眼,大哥這時候大方了,以往說起戰爭軍費問題,大哥立馬化身鐵公雞,簡直一毛不拔,比白凡這個天下第一鉅富還精明,每每兄弟二人談及軍部糧草,都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惡戰。

杜如晦看着一時間沒有說話的皇帝,其實心中知道李二陛下是不大願意的,雖然這樣好處多多,但是弊端也不是沒有,在一個當世兵法大家眼中,一眼就能看穿。

而大唐裡面說到兵法,就算是軍神李靖,恐怕也不得不對曾任秦王的天策上將李二說一句佩服,秦王打下半個大唐這句話可不是吹噓出來的。

不戰而勝對於大唐滅高句麗的確是高論,而且是一擊必勝的好謀算,可是對大唐來說可不一定,當然,是指長遠的發展,因爲李二陛下的目光可是十分深遠。

滅完高句麗還要滅西突厥、吐蕃、西域、等等,甚至估計在他有生之年還想往西一直動兵佔領。

未來戰爭無數,可沒有那麼多的不戰而勝,所以在李二眼中,大唐對高句麗是必勝的一戰,這就是一次絕佳的練兵時機,不僅可以在控制傷亡的情況下練出新兵的殺氣,使之成爲合格的老兵,還能提升大唐軍隊必勝的信心,爲後來的戰爭贏得士氣。

所以,作爲一個皇帝,李二可不會像一個武將那般考慮征戰成名,也不會像一個文臣那般想着內部收支,皇帝第一想到的是對未來霸業的作用。

杜如晦敢肯定,這一點藍田侯白凡肯定也早就想到了,興許這就是他只是沉思不願點出的原因也說不定。

議政殿內有文有武,現在點出了,面對文武羣臣,如果皇帝選擇了大戰開局,雖然霸氣恢弘,可是會遭到諫臣、士大夫等的阻撓,甚至會因此而影響軍心,戰場上損失的士卒、受傷的士卒會想,爲何陛下要興起殺伐?一點都不在乎我等的性命嗎?

所以此事被點破,恐怕皇帝已經不得不點頭同意了。

心中想爲之做些什麼的杜如晦上前一步開口道:“陛下,臣有一個兩全之策,興許可以調和箇中矛盾。”

李二眼前一亮,連忙催促道:“愛卿快說。”

“既然簡之的謀劃是秋收之後我們在邊境炫富,以此收攏高句麗百姓歸唐。

那就不一定非要用普通百姓刻意爲之,直接用我們的二十萬大軍天天大吃大喝不就可以了,士卒也是百姓,我們的行軍糧都頓頓有肉了,可見大唐的富裕。

而且士卒行事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同時防止眼紅的高句麗軍隊偷襲,也能怠慢對方的軍心。

這樣的話,雖然我們的大軍沒有廝殺交戰,可戰功卻一點不少,誰說吃喝誘民就不是戰功了?只要完成了朝廷的既定滅國戰略,那就是滅國大功。

將軍隊分而化之,哪隻軍隊吸引收攏的百姓多,那支軍隊戰功就多,如此一來就是兩全其美,也不用擔心前線士卒思想問題了,雖然平分功勞有些少,可躺着坐等分錢,恐怕沒人會有怨言吧。”

今日第一章,請大家支持。

第八十三章 教導主任誰來當?蠻子不能放第三百零二章 元霸報信 終南書院在行動第四十五章 三月苦行終有結果第九百三十五章 老狐狸反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自國子監的戰爭第七百六十八章 兩位黑將軍的組合第一百五十五章 蜀道天險 人命運糧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績進敵營第五百零二章 裸衣上朝 當場開賭第八十六章 能不能擴招 三國起風波第六百五十五章 選擇 白凡發飆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日千畝的黑科技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第一福將第七百一十五章 誰敢搞事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舌戰羣儒攪和親第五百四十四章 貓的故事 皇后發飆第二百五十六章 狂熱的女裝店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先生貴庚 你們來晚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達成一致 白凡放狠話第八百八十六章 蠢人壞大計第七百七十章 到底是誰吃掉誰?第四十二章 六月四日玄武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初到嶺南 馮家公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宿命的對決 還有黃雀第二章 小菜鳥?老狐狸?第九百六十章 神武門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終定計,謀算幕後黑手第八百九十六章 耄耋之年的老李綱第六百七十六章 百濟的坑怎麼填?第三十六章 終定計,謀算幕後黑手第七百五十一章 王宮作刑場第八百九十六章 耄耋之年的老李綱弟四十八章 當洪七公遇上葫蘆娃第九百四十七章 隊伍拖油瓶第八百四十五章 同門再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犀利唐儉 弱國無外交第五百七十三章 是非分明的耆老 幕後黑手終現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結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二也在看 沒人要了嗎?第五百七十章 沒辦法,叫人吧第七百一十二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嗎?第八百零六章 預設埋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軍師馮智戴 倭國易主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碗油潑面 誰做第一先?第三百零九章 憤怒的白凡 局勢失控第三百七十三章 交出李承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暴怒的李建成第五百三十三章 遼東事了 拆遷大隊長尉遲敬德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氏妥協的原因第六百九十一章 商機滿滿第九百一十一章 侯君集惹事了第八百零八章 西南事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少林雪藏的俗家弟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青城來人 殺神現身第四百四十九章 規勸李二 巧遇魏徵第九百章 蜀道終於貫通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筆驚四座,三女鬥狂生第一百四十章 無數女子的夢中男神——情聖白凡第九十五章 買一送一,忽悠了一對第二百九十七章 噩耗傳來 星夜追逐第九百一十五章 懷恨的唐僧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國崛起之萬國來朝 淵蓋蘇文要裝逼第四十章 長安大譁 白凡北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同門反目第五百零四章 封王標準 王不如侯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下第一和老狐狸第七百零三章 高下 具傷第九百六十三章 京城危機隱現第五百零九章 落入算計 程牛遇險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力派演技,未戰先怯第一百五十二章 崔氏低頭 達成交易第四百二十一章 逼着不幹搶着幹 崔家沒有明天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金不爲重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人舊人 岳陽樓第三百三十八章 頡利再出逃 關門打狗第六百二十八章 佛教和中原第五百六十八章 兄弟隱形 元霸坑隊友第二百四十二章 婚禮,美酒揚名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有何罪 因爲他不配第八十二章 再見李建成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局未開就被擒第五百零二章 裸衣上朝 當場開賭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爾反爾 如此攻城?第九百六十四章 神探夫婦察端倪第一百五十一章 赤地千里 崔氏麻煩第七十五章 好死不死王君廓 兇殘突厥第九百零四章 狄仁傑和魏徵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了大發了 師侄,寶馬借我!第七百四十五章 我們真是無辜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西突厥要發財 高昌鞠文泰第五百二十七章 多事之秋 東北之議(爆更之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訂婚禮物 李二現身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救災老將隕落 大唐生意我做主第九百零四章 狄仁傑和魏徵第六百七十三章 倭國勞工掉鏈子第八百零九章 千里傳音的神器第一百二十章 西路接應 東方曙光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開戰 毒舌杜構出馬(爆更之十)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第一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