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

李誠中作了個夢,他夢見和一個女子死死的抵足纏綿在一起。身邊是洶涌翻騰的巨浪,但浪頭撲到他和那女子身邊時,卻轉爲輕柔的起伏,讓他在微微的上下顛簸中卻感到一股安詳和舒適。那女子雙臂緊緊摟住他,輕輕咬住他的耳垂,不時地發出喃喃的低語和喘息,口中略有略無的呼喚着他:“李郎……李郎……”

女子相貌極美,李誠中很想好好看一下這絕美的容顏,他努力撐起身子想要離得遠一些,卻雙臂無力,始終被那女子抱在近前。女子不停親吻着他的臉頰、鼻尖和嘴脣,朦朦朧朧之間,他似乎終於看清了這張臉龐,好像是當日在樹林中一起禦敵的奚人女子撒蘭娜,當他再次擡頭之時,臉龐又好似化作了正在曼舞的樂舞伎婉枝……

當李誠中從宿醉中醒來之後,才發現已是第二日的正午時分,他所在的也不是張宅那間屋子,身子下面一張雕花梨木大牀,蓋的是綠翠錦繡綢被,房中各色陳放琳琅滿目,極盡奢侈豪華。

看着空無一人的屋子,李誠中想起了昨夜的那個荒唐夢,直到夢中那張絕美的容顏慢慢模糊,他纔不甘的坐起了身子,幾分失落,幾分惆悵。

屋外響起了敲門聲,李誠中聽見連忙縮回被褥裡,就聽一個嬌小的女聲道:“尊客醒了?”

李誠中應道:“請進。”

房門推開,一個小婢提着木桶和布巾進來,小心道:“婢子服侍尊客起身。”邊說邊從牀頭取過李誠中的衣服,伺候他穿上,又給李誠中擦臉。

“這裡……是李府?”李誠中問。他也不矯情,任那女婢擺弄。

“正是少師府。尊客昨夜多飲了幾杯,便留宿在此。”那女婢話少,只是細心擦洗李誠中的臉龐和脖頸,擦完以後又讓李誠中轉身,替他挽發,手腳十分麻利。

李誠中努力想了想昨夜地經歷,卻只記得自己喝醉了,似乎着實出了些洋相,不由有些慚愧。

他又想起了那個荒唐的夢,暗自嘀咕昨天晚上不會是和眼前的這個女婢發生了什麼吧?他偷偷看了看這女婢的臉,發現對方十分清秀,卻似乎與昨夜夢中的女郎完全不一樣,而且神色間十分平淡,似乎並沒什麼有異之處。

穿戴洗漱完畢後,李誠中謝過了用飯的邀請,便要趕回張宅。李承約一早便去節度府參加軍議了,所以李誠中也沒見到他,趕來相送的是李承晚,兩人在李府門口道別,約好了晚間在周知裕府上相會,李誠中便帶上一直等候在李府的王大郎一起回到了張宅。

今日是盧龍軍高層的第一次軍議,像李誠中這類級別的軍官是沒有資格參加的。軍議也不會一天而定,很可能要連續多日。具體商議的事情李誠中也知曉一些,自家平州軍擴編及柳城、燕郡的處置只是其中一項,節度府大集全軍高層的目的,其實是爲了南邊傳來的消息——汴軍異動。

當然,這些事情輪不到李誠中操心,他在張宅之內吃了些東西,和老都頭、張興重、王大郎等說說話,喝喝茶,打打屁,一個下午就這麼過去了。

其間王大郎一直捂着嘴偷樂,張興重很奇怪,忍不住問他到底樂什麼,王大郎最好打聽八卦,對散佈八卦也同樣偏好,當即就忍不住說了昨夜的經過,不說不要緊,這麼一說就嚇了李誠中一跳,敢情自己昨晚的荒唐夢竟然是真的!

猶如一道雷光晴天劈下,李誠中心裡慘呼一聲——我的第一次啊!

李誠中不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雖然以前沒這方面的經驗,但也絕不會故作清高佯裝純潔。畢竟身爲男兒身,又是在這個武人當國的亂世,他壓根兒沒有過什麼保留處男之身以待將來的想法。

在坐鎮柳城之時,品部諸位長老都曾經想要往他身邊塞侍婢,新收的乾兒子兀裡甚至將自己哥哥圖利最寵愛的侍妾送到了他的牀上,但李誠中都嚴辭拒絕了。一來那些天確實很忙,幾乎每天夜裡回到房內就只想倒頭大睡,二來他始終是接受過後世教育的現代人,連第一次都沒有過,對於那種強迫的事情便自發就有心裡牴觸。

讓李誠中感到遺憾和悔恨的,是他的第一次竟然發生在酒醉後,直接導致他對男女之事依然渾渾噩噩,不甚清晰明瞭,這也太坑爹了吧!

“胡說,我怎麼就不記得?”李誠中猶自抱着一絲僥倖心理。

“宣節當時可是和婉枝共舞來着,大夥兒都看得清清楚楚,宣節真有男兒氣概,後來直接上去抱住婉枝,要共謀良宵。嘖嘖,聽說那婉枝可是明月松風閣的三魁首之一,身子清清白白,從未許人,宣節這法子果然了得……”王大郎說到興奮處,眉飛色舞。

“她……她就答應了?”李誠中羞愧欲死,在老都頭和張興重似笑非笑的眼光下,滿臉通紅。

“婉枝小娘子攙着宣節去歇息的,進了房內就沒出來……宣節,你不會一晚上什麼都沒做吧?哈哈,那可虧死了!”王大郎哈哈大笑。

李誠中被王大郎笑得面子上有些掛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王大郎頓時有些吃不住,只好訕訕的撓了撓頭。李誠中掌軍以來,威權日重,雖說他骨子裡一直秉持着穿越前現代人的平等觀念,但幾場大勝下來,早已奠定了在部下心中的威嚴,就連在魏州跟隨他出生入死的王大郎在這一眼之下也有忐忑了。

他在這裡努力回想昨夜的情景,張興重拉過王大郎悄悄問了幾句話,王大郎就回屋去取了個箱子出來。

李誠中見王大郎取了裝金錁子的箱子,就問他要做什麼。王大郎看了看張興重,張興重淡淡道:“宣節,昨夜既然答允了爲婉枝娘子贖身脫籍,咱們就去把這事辦了……宣節一直沒有家室,身邊無人伺候……”

“我有答應過嗎?我怎麼不記得?”李誠中瞪大了眼,一臉無辜。

“天爺,宣節昨日在宴中可是主動提出來的,婉枝當時還問宣節這話可真,宣節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王大郎立刻叫起屈來。

“婉枝女娘的大名,老朽也聽說過一二,很多高門大戶想納這女娘爲妾,都被這女娘拒絕了。宣節能得她青眼,可着實不易,呵呵。就怕教坊中不願意,不過宣節若是請周兵馬使出面,當能辦妥。”老都頭在一旁替王大郎解圍。其實請太子少師李君操出面,這事會更加容易,但老都頭心裡對少師府還有怨氣,此刻自然不願提及。

想起了昨夜那個荒唐的夢,李誠中還是很動心的,在幾個人慫恿之下,心動得就更大了,當下便“勉爲其難”的答應了,只不過他不好意思顯得那麼急迫,便故作瀟灑的揮了揮手,道:“急什麼,晚間還要去兵馬使府上,那是正事,等正事辦完再去明月松風閣不遲。”

一個下午很快過去,在張宅的小院中喝着茶,說說話,展望展望將來,這種感覺分外輕鬆。

看看時辰就要到了,李誠中便和張興重、王大郎出了張宅,奔周知裕府上去了。

周知裕已從節度府回來,頭一天的軍議只是通報了從南方得到的各種消息,然後給參與軍議的盧龍軍高層們一個思索的時間,第二天的軍議纔是重點。周知裕將得到的消息揀緊要的告訴了李誠中,兩人略談片刻,便聽府外門房開始通報有客到。

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給自己中意的部下取個表字是用不了多大陣仗的,只需請幾個交好的同輩前來觀禮便可。但隨着榆關之外一個一個捷報的傳來,平州軍漸漸有了重新崛起之勢,新的平州系軍頭周知裕和手下愛將李誠中也成了開春以來整個幽州熱議的風雲人物。因此,主動提出來參加今夜觀禮的客人也多了起來。隨着一個一個賀客的到來,周知裕在家中擺的酒宴便有些不夠,便又忙去外面酒樓採買菜餚和酒水,順道還借了許多桌椅回來,將廳上院內擺得滿滿當當。

“節度府押衙、通判郭炳呈來賀……”這是第一個到周知裕府上的觀禮的客人。這位郭通判和張在吉、周知裕交情莫逆,李誠中升爲前營指揮使的告身就是他親手所擬。周知裕帶着李誠中親自迎出門外,將郭通判迎了進來。

郭通判年歲與周知裕相仿,只是有些肥胖,走起路來滿臉的虛汗。雖說春天不熱,這位郭通判卻搖着一柄團扇,邊搖邊打量李誠中,笑眯眯的也不多說話。

緊接着到來的有周知裕做大帥親衛時的幾個弟兄,如今都在衙內軍中任職,或爲指揮使、或爲都頭,官階不高,卻都是帶兵的軍將。

接下來登門的便是一些盧龍軍內的中高級軍官,這些人和周知裕不熟,但出於人情世故,都願意過來結識一番。比如衙內軍右廂馬步虞侯羅大亮、左廂行營虞侯成文海等等。

快到晚宴時分,登門的觀禮客身份也就越來越高了。

“鹽城守捉使、定遠將軍李承約攜弟承晚君、思齊君來賀!”

“孔嶺關守捉使、遊擊將軍高行周來賀!”

這四人是昨日李誠中約好的,他連忙過去迎接。

當太子少師李君操出現的時候,府中賓客都是一愣,這位大軍頭可不輕易露面,想不到今日也到了。於是衆人皆起,等李君操在周知裕的引領下入座,大夥兒才坐了下來。李君操的到來是李誠中和周知裕下午見面時臨時決定邀請的,擇日不如撞日,就着這個機會邀請李君操過來觀禮,有什麼事情順道就談了。

整個過程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取過早已擬好的字貼,當衆宣讀一下,到場的賓客們作一個見證。只不過這次來的人比較多,就顯得很隆重。

周知裕去年冬天就給李誠中擬好了表字,爲了這個表字,他專門去找了學問精湛的張在吉。張在吉解釋了李誠中本名的由來,他說,“誠中”二字,出於《小戴禮記》所載,即誠於中而形於外,誠者,天道也,有誠心的人才能成就自我,是故——“誠者自成也”。

如果張在吉知道李誠中三個字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姓李的父親希望自己兒子對祖國忠誠”,不知道他會不會尷尬。

周知裕同樣對“誠中”兩個字的後世意義不清楚,他按照禮記所記載的意思,希望李誠中能夠以誠之道成就自我。於是,等李誠中打開字貼,看到裡面“自成”兩個字的時候,他差點吐血了。

周府內響起了一片呼名聲:“恭賀自成老弟!”

“恭祝自成兄!”

“李自成、李宣節,恭賀恭賀!”

……

飯飯被大家說得都不好意思了,好吧,今天開始努力,晚上加更!

第133章 中樞之要(三)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15章 遼西雙城(十五)第60章 河北新軍閥(三)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2章 西京變(二)第31章 雙極(三)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129章 河南(七)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91章 決戰上黨(六)第87章 決戰上黨(二)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16章 大河之東(一)第18章 幽州留後(十八)第120章 南北戰策(十四)第46章 雙極(十八)第72章 轉折(四)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20章 遼西雙城(二十)第132章 中樞之要(二)第41章 薊州(三)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60章 饒樂山巔(十四)第115章 南北戰策(九)第70章 釘子(三)第7章 魏州(二)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10章 中官之死(四)第24章 榆關風雲(三)第141章 國器(三)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65章 己未之冬(十六)第11章 蔣袁合流(一)第24章 插曲(一)第39章 春夏(五)第36章 盧龍節度(五)第32章 盧龍節度(一)第1章 魏州血夜(一)第38章 營州經略(十)第62章 河北新軍閥(五)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76章 轉折(八)第83章 東都會盟(三)第17章 西京變(十七)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7章 遼西雙城(七)第33章 盧龍節度(二)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3章 貝州(上)第22章 大河之東(七)第78章 釘子(十一)第41章 白狼山水間(八)第56章 盧龍節度(二十五)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1章 西京變(一)第19章 整軍(二)第68章 釘子(一)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135章 中樞之要(五)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1章 西京變(一)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68章 非常規戰爭(五)第41章 白狼山水間(八)第45章 君之野望(三)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59章 饒樂山巔(十三)第3章 貝州(上)第8章 西京變(八)第139章 國器(一)第41章 雙極(十三)第79章 轉折(十一)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7章 西京變(七)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20章 西京變(二十)第40章 雙極(十二)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36章 盧龍節度(五)第36章 營州經略(八)第94章 決戰上黨(九)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10章 魏州(五)第73章 釘子(六)第73章 非常規戰爭(十)第113章 南北戰策(七)第28章 諸侯之定(七)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89章 決戰上黨(四)第28章 插曲(五)第79章 釘子(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