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名單

“宣揚什麼,還是算了!”

李嘉笑了笑,還等你宣揚,黃花菜都涼了,邸報早就開始書寫文章,明天就刊發。

“不過,涼州一旦歸復,河西馬,自可歸我等所有,到時候,一路西行,安西恢復,指日可待啊!”

李嘉很是高興,能在他這一代恢復西域,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如果按照歷史的話,起碼得到清朝才行。

至於元朝啊,察合臺汗國統治的天山南北,只擁有個河西走廊。

與兩漢時期經營西域不同,唐朝不僅駐軍,而且還大肆移民,規模達到了百萬巨,乃是生產建設兵團之始。

據《唐六典》卷7記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共計56屯。每屯大者50頃,小者20頃,總計不下數十萬畝。

屯是一個獨立的兵農合一的軍事編制生產單位。

經過當地官員的苦心經營,西域不少地方呈現出了“禾菽相望”、良田數十里的繁榮景象。

這也就是爲什麼,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的百姓,一直念念不忘,堅持奮鬥數十年的原因。

因爲,他們並非以夷制夷,而本就是唐人啊!

可惜,安史之亂後經營上百年的西域,毀於一旦,百萬漢人爲奴爲俾,苦不堪言。

思之念之,李嘉不由得感懷萬千,對於趙宋的恨意,更上了一層,大好的局面,被其毀於一旦。

若是有來生,某穿越了,定要再滅趙宋一次。

“臣等共願再建安西都護府——”

幾位宰相也起身,連忙表達自身的態度,對皇帝鼎力的支持。

在這個事情上,得順着皇帝。

“咱們君臣共勉之!”

李嘉哈哈哈大笑,隨即擺擺手,讓他們坐下,這才一本正經地說道:“說吧,到底是何事?”

“你們這般四五個人興師動衆的前來,肯定有要事,絮叨完了,直接說吧!”

說着,皇帝直接躺下,還翹起了二郎腿,一副閒逸的模樣。

這變臉的速度太快了,宰相們有些猝不及防。

孫釗愣了愣,這才陪着笑臉道:“臣等,也是因爲涼州之事,心中難安,不得不前來。”

“涼州者,宋爲之西涼府,其本有知府,狄劍不過爲使臣,營正,就敢借民情之便,奪得涼州城,雖然事出有因,但卻不得不讓臣等汗流浹背。”

“何來?”皇帝擡起頭,疑惑道。

“陛下,雖然涼州屬羈糜之地,但是也不可輕易動兵啊!”

孫釗忙不迭地說道:“如此例一開,地方邊將,則欣然而往,擅開邊釁以立功,朝廷則爲其安撫收尾,這不就是安史的由來?”

“日益貪功,而將兵威重,權益重而兵益多,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李嘉聞言不由得有些頭疼。

說白了,就是狄劍擅自動兵,雖然結果是好的,但其行爲卻不是正確的,無論是其什麼願意,凡擅自動兵,就是不對。

如此,就會引起效仿,畢竟像幽州,西北地區,擁有很大的軍隊自主權,距離中央太遠,敵人轉瞬即至,沒有自主權就得捱打。

如果真的被效仿,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這也是對於朝廷以文制武的一種破壞。

自立國開始,李嘉就貫徹實行以文制武的策略,比如,兵部管控着軍隊重要的I輜重營,而像練兵大營,以及軍官的升遷,都是由兵部掌控。

五軍都督府,則只是對於各地的軍都司,具有指導權,具體的人事,還做不了主。

廣泛意義上的作戰,都有軍機處作爲諮詢,武將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壓制。

以文馭武,或許後期軍備不振,但若是不壓制武夫,不要幾十年就會崩了。

“朕明白了!”李嘉點頭道:“我會明言,其是得了朕的諭旨,才奪得涼州的。”

“另外,政事堂可有其他想法?”

聽到皇帝的問詢幾個宰相互相看了看,不由得望向了首相孫釗。

孫釗見此,不由得起身說道:“依微臣的愚見,可派遣一知兵之人,去往涼州安民撫夷,畢竟涼州的比較複雜,許多漢蠻雜居,光是用兵,並不是能治本!”

“可——”

李嘉點點頭,隨即問道:“政事堂可有人選?”

“此等幾人,各有所長,臣等不敢擅專,還望陛下摘選!”

“放下吧!”

李嘉嘆了口氣,望着這幾人,說道:“我待會給你們回覆,下去吧!”

“諾——”

幾位宰相連忙起身,拱手而退。

李嘉看了幾個名單,倒是若有所思。

其中一個人名,讓他不由得笑出了聲。

唐崇山,南漢被閹割的第一個狀元,也是古往今來,第一個被迫閹割的狀元,在科舉史上,可謂是別有風騷。

話說,在他登基後,還讓其擔任中書舍人,再之後,就下放到了地方,如今十來年,還是在州一級晃悠,如今,又被政事堂準備發配到涼州。

真是慘啊!

不就是被閹割了嗎?

被同僚排擠,如今又遠去涼州吃黃沙,唉,太令人感懷了。

罷了罷了,誰讓朕是個好人呢?

隨即,李嘉直接在他的名字上,畫了對勾。

再之後,李嘉又親自書寫,將涼州,從西涼府,改之爲甘肅府,暫治涼州。

所以,唐崇山,也升之爲甘肅知府,再兼任涼州刺史,可以說,仁至義盡了。

……

而就在涼州捷報頻傳時,河套地區,正在進行着最後的決戰。

楊業一反常態,進行固守豐州,中受降城的策略,堅壁清野,逼迫定難軍李光睿攻城。

一連過月,中受降城與豐州城,依舊堅守着,而定難軍卻糧草無以爲繼,只能被迫劫掠草原部落。

一直被契丹人壓制的漠南部落,哪裡人党項人的對手,連連遭受劫掠,損失慘重。

而楊業則從中尋覓到良機,乘機與草原部落聯盟,共抗党項人。

此一時,彼一時,之前還對楊業恨之入骨的漠南部落,如今遇到個更狠的,自然輕易地達成了共識。

於是,楊業化被動與主動,不斷地派人伏擊打草谷的党項人,接連取得勝利,士氣大振。

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三章雄心壯志第1159章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1343章第1268章總兵第1316章第1235章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1290章軟肋第1212章于闐王第1161章勝之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1175章談判第九百三十一章第1145章建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1374章大喜第1111章三門峽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304章成婚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1337章第1321章皇事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一千零二十章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四百六十九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