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

九月到十月底,是湖南乃至於全國秋收的時刻,無論是戰亂還是平靜,農夫們只能佝僂且卑微地在這個亂世存活着,而對於朝廷而言,他們活下來的目的,就是納稅,爲整個國家提供燃料,從而在這個亂世中,享受榮華富貴,以及勉強存活。

對於南唐而言,這一年過的是驚喜交加。

郭榮死了,上臺的是一個稚子,滿朝的文人們終於鬆了口氣,終於能放開手腳的呼朋喚友,尋歡作樂了,只有些許人準備收復失地,但卻一直未曾佔據主流。

糜爛的味道還未瀰漫朝廷,趙匡胤就篡位了,於是就有了一波再次收復江山的話語,而且,還佔據了主流,只是李璟身體虛弱,精力不濟,一直猶豫不決,從而在揚州城被攻破後,還未下達決心,坐山觀虎鬥的策略失敗了。

而對於趙匡胤而言,坐穩皇位不消幾個月,就一直在平叛的路上,先是上黨,再是揚州,到了九月,他才舒了口氣,嘗試了一下皇位的滋味。

在這個秋收的季節,東京都府庫爲之一空,去年的北伐幽燕,今年的討平叛逆,後周十年的積累,已然一空,中原再次恢復到了困窘的情況。

“回稟陛下,府庫空虛,如今之計,連百官的俸祿都難以爲繼,還望陛下納諫!”蕭國公、侍中,宰相範質看着趙匡胤的臉,直接說道,很生硬,讓趙匡胤很不舒服。

對於這種在黃袍兵變後還敢質問自己,而且朝野素有清名的宰相,趙匡胤實在有些羞愧,黑臉微微泛紅。

他明白,這是範質在拐彎抹角的教訓自己不要大手大腳的亂爲。

若是節儉,趙匡胤並不貪圖享受,後宮增添的宮人並無多少,但卻對於自己的兄弟卻是大手大腳,賞賜無數。

上黨是李筠經營多年的地方,錢財無數,之前送與趙國公李谷,就有五十萬錢。趙匡胤快刀斬亂麻,將其斬滅,又一把火燒了澤州城,毀屍滅跡,其中的收穫錢糧無數,但大半又散去,朝廷入不敷出,就連範質,都被賞賜了黃金器二百兩、銀器一千兩、絹二千匹、錢二百萬。

其他的將領由可知之,賞賜更是豐厚,但對於朝廷而言,卻是血虧的。

“朕知矣!”趙匡胤爲人很寬厚,對於範質的拐彎抹角的責問,他不放在心上,這是他得以受到擁戴的緣故,在這個亂世,有一個仁厚的將領,自然被士卒們喜愛。

李筠造反,對於他的兒子,李守節,卻是封賞有加,再次安穩了人心。

“大宋新立,亂了一陣子,如今纔算安穩下來,朝廷還需相公操持纔是!”趙匡胤和善地笑道。

“臣自當效勞!”範質再次看了趙匡胤一眼,低頭應下,心頭卻是感嘆,此人倒是明君之相,可惜,卻不是自己的恩主世宗皇帝。

想着前不久自己的樞密使的職位被撤下,而加了侍中,他心中不由一稟,自己這個前朝宰相,退下之日不遠了。

“湖南可有消息?僞唐仍未交出李重進嗎?”趙匡胤心中的不滿,直接從言語中表露出來,對於年僅二十餘歲的李嘉,他感覺此人是個棘手的人物,是自己統一天下的絆腳石。

“信使送信過來,言僞唐並不理會朝廷的命令,反而大言不慚,其包庇李重進之禍心,可以知之!”範質思量一會兒,就直接說道,他感覺自己屁股下的椅子,有些梆硬。

“陛下,如今乃是秋收之際,朝廷難以用兵,還望陛下息怒,來日方長,對於朝廷而言,休養生息之日越久,國力日益強上一分——”

範質見到趙匡胤臉色變化,連忙勸誡道。

“朕自有分寸!”趙匡胤點點頭,說道:“如今秋收乃是重事,相公去忙吧!”

“臣告退!”範質緩緩而去。

“來人,詔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密切注意湖南方向,若有動向,立即快馬傳書!”趙匡胤踱量幾步,心中還是不安,眯着眼睛,他沉聲吩咐道。

“諾——”一旁的宦官連忙應下。

“如今北有契丹、東漢,南有李璟、李嘉兩僞唐,下一步棋,又從何入手?”

趙匡胤望着窗外,心思百轉千回,炎熱的天氣下,殿中有悶熱,他心中也是煩躁。

契丹騎兵無敵,東漢地利難進,而江南之國,憑藉水利之便,水師橫行,一時間倒也奈何不了。

西蜀數十年,兵甲數十萬,且道路崎嶇,入蜀之路難矣,先南後北之策,突破在於江陵、湖南,誰料嶺南大膽,趁中原無暇,湖南疲弱,一舉吞併了湖南十二州。

他原先就準備奪取江陵、湖南,再下嶺南,然後加上吳越,一起包圍南唐,借洞庭湖訓練水師,步步緊逼,從而吞之,如今,此策不行了。

“江陵,江陵,此地絕對不容有失!”趙匡胤眉頭緊鎖,喃喃自語,一旁的宦官們自然不敢打擾。

“絕對不能失去江陵!”

“去喚趙樞密過來!”

“諾——”

所謂的趙樞密,其實就是趙普,這個極爲重要的心腹幕僚,在罷免範質樞密使之後,任免趙普爲樞相,控制軍隊。

很快,趙普的額頭上滿是細汗地跑來了,氣喘吁吁,趙匡胤這才平緩了些,讓身旁的宦官連忙端來椅子賜坐,賜茶,待其歇息了片刻,這次說道:

“先南後北,乃是統一之策,但如今,南唐倚仗長江之利,難以並之;吳越素來忠誠,不可輕動;蜀地崎嶇難行,不可妄動;如今,只有走江陵、楚地,方可南下之路,但僞唐卻據湖南,不知先生何解?”

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360章談話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九百四十四章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220章名單第1201章唐旗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1206章覬覦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1276章實踐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1161章勝之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1327章內軋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1263章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73章條法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1111章三門峽第1351章折騰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1218章涼州詞第1288章父子第1260章離譜第1221章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敗之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1286章分封第1176章贖人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1370章煽動第1184章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一千零八章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1361章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