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

九月份,轟轟烈烈的秀才考試開始了。

由於屬於初次考試,秀才有縣試、州試、府試,各地縣設教諭,府設學政。

學政倒是好找,翰林院找幾個就罷了,整個大唐,也只有六府,分別爲長沙府、荊南府,湘西府,嶺東府,嶺西府,以及承天府,六個翰林就可以勝任,而且,也不一定是翰林,也可以是別的官吏,只要學問好就行了。

各縣的教諭卻是難找,全國上百縣,只有等舉人出現,就可上任了。

縣試定在九月初十,由縣令親自考選,選出三十個名額。

三十人再去州試,再同其他縣競爭,從而出三十人,最後則由學政監考,選拔秀才,以一府縣數定額。

在公開售賣的邸報上,已經將流程述說的清清楚楚,而且,只要是家世清白,三戶清白人家作保,即可參與。

對此,秦謹言一清二楚,了熟於胸,自從廣州歸來,無時無刻地想立刻成爲秀才,舉人,若是學問增進了,還可以去參加進士。

自從在廣州落第歸來,父老鄉親們雖然對他依舊是恭敬有加,畢竟是村裡少有的讀書人,但在那些鄉紳眼裡卻多了一份疏遠。

在他去往廣州之前,封州城的錢家,錢老爺,就對他親近有加,甚至表示會將最貌美的三娘嫁與他,所有,科舉的失利,對於他而言,不僅僅是前途,還是人生。

這些時日,他一直在家與父親進行研討學習,對於科舉的流程研究多日,書也讀了許多,文章也精進了許多,他自覺秀才已不再話下。

不知不覺,笑容也添了許多。

“大郎!”剛出院子,準備去縣中買些書本,突然就見一個短衫的少年拎着兩條大魚走了過來。

“多日不見,越發的卓爾不凡了!”

“連生,怎麼又送魚來?學問可曾精進了?”秦謹言看着兩條大魚,不僅不歡喜,反而皺起眉頭,質問道。

胡連生摸了摸頭,笑着說道:“這些時日,多虧了大郎和老師照顧,自覺學問精進了不少,而且,科場規矩也懂了不少,於是就去河中,捕了兩條肥魚,孝敬老師!”

“秋高魚肥,正是吃魚的好時候!”

“把魚放進屋裡,今日正好我欲去縣中買書,你就和我一起去吧!”

此人乃是他父親的徒弟,也是他的鄰居,從小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前番去往廣州,他家都是借錢才往,更何況更加窮困的胡連生了,只能作罷。

今次秀才,他們師徒三人,將一同而去,也算是一場嘉話。

“好嘞!”胡連生嘿嘿一笑,他不過十八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對於去往縣城,也是歡喜。

“穿上這件,你可是讀書人,穿短衫可不行!”秦謹言將自己的一件舊長衫與他,笑道。

“大郎!!”胡連生有些感動,連忙換上,轉眼的功夫,一個皮膚微黑的瘦小郎君就出來了,真是人靠衣衫,馬靠鞍。

“走,咱們去往縣城!”兩人穿着長衫,模樣端正,人來人往,人多矚目,正巧遇到牛車,省卻了幾里路,來到縣城。

由於正處太平時分,城裡雖然人少,但卻自有一分熱鬧景象,人來人往,叫賣聲不絕於耳,寬窄的街道,倒是合適。

縣城中的文風不盛,書肆也不過只有兩三間,來往的讀書人也甚少,兩人同時到來,讓書肆老闆驚喜了一回。

“不知兩位郎君所爲何書?本店雖然不大,但應有盡有!”書肆老闆也是個讀書人,只是沾染了市俗之氣,有些市儈,但卻與普通商人相比,着實又多了幾分書卷氣。

“可有今科進士的文章選集?”秦謹言問道。

“郎君好眼裡,咱前兩日才進來,這不是秀才試快開始了嘛,好多人催着!”老闆一臉凝重地說道:“虧得兩位來的早,今次只剩下兩本,是我從京城好不容易弄來的!”

“原本每本六貫錢,如今見兩位心中歡喜,只需五貫!!”

“五貫!?”吳連生大吃一驚,這在鄉下,都可以買二畝田了,足夠五口之家,過上大半年的好日子!

一張紙才兩文錢,眼前這本文集,也不過是百來張,只是添上進士的名,就增了近十倍。

“可以!”秦謹言點頭道:“我們只需一本即可!”

忍着心中的痛楚,秦謹言從懷中掏出五張一貫錢的錢票。

“恭祝兩位郎君連通三試!”老闆笑着說道:“到時候,位處同學,還望諸多照料纔是!”

秦謹言拱了拱手,肉痛地將吳連生拉出了書肆,說道:“這本選集,你先回去抄錄一份罷了!”

“大郎!”吳連生越發的感動起來,只是有些不解,問道:“咱們考秀才,爲何要買這些進士文章?”

“你就有所不知!”秦謹言說道:“縣試、州試、府試,三關,州縣都是以知縣、知州監考,審覈,他們都是進士出身,再不濟也是飽讀詩書之輩,我們多習一些進士文章自不會錯!”

“關鍵是,府試,乃是一府學政考取,必是老翰林充任,進士文章端正平實,正是其等所學,咱們正可投其所好,方能一舉過三關,成爲秀才!”

“整個嶺東府,只有一百二十個秀才,分攤下來,每縣不過二三人,何其少也?若不鑽研,豈不是希望更大一些?”

“言之有理!”吳連生感嘆道,若不是秦兄說了,他還真不知曉,裡面有這些道道,真是孤陋寡聞了。

“大郎,大郎?”這時,他突然發現,秦謹言雙目失神地盯着前方,好似木頭一般。

他擡眼望去,斜對面的胭脂鋪,幾個穿紅戴綠的小娘子,正巧笑嫣然地選着胭脂,而秦謹言的目光,直盯着一位青衫的小娘子,難挪移一步。

“哎!”秦謹言嘆了口氣,收回目光,說道:“那青衣女子,乃是錢府錢三娘,極爲美豔,錢府曾與我言過,若是中了秀才,就許配與我,不曾想……”

“哎!”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1248章暫住證第1257章安南府第1275章木軌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五十章第1253章教訓第1190章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1273章條法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1216章忌憚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278章拉薩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353章民艱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1302章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382章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212章于闐王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1336章鼓動第1369章騎兵第1321章皇事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1292章事件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255章驚詫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1169章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