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城降

晨色之中,那伏俟城的大門緩緩的打開,一行穿着白色長袍的吐谷渾貴族慢慢走出城門。

城牆之外,幾萬名**士卒列成整齊的方隊。李靖和衆將領在最前面,其後便是呈弧形排開的迫擊炮。

一杆白色的旗幡在伏俟城城頭迎風飄蕩着。

看着這些緩緩行走過來,神色惶恐,腦袋低垂,不是偷偷望一眼**隊列的吐谷渾貴族,張允文忽然想起一個詞來:俯首繫頸。好像古人投降應該是將印信之物掛在脖子上,到時候獻給受降之人吧!

這些吐谷渾貴族中,領頭的卻不是慕容平,而是一位看起來有些肥胖的中年人。

“尊敬的大唐上將軍,我吐谷渾小國寡民,不知大唐天威,一再冒犯,終惹刀兵!今日我等開城請降,還望天朝上將軍不要爲難我國國民!”那中年人擦着不斷流出的汗水,小心的對李靖說道。

李靖和藹的笑道:“國相哪兒的話,犯我大唐天威者,乃是伏允、天柱王二人,近伏允已遁,天柱王不知所蹤,本將軍又豈會怪罪尋常百姓?”

那中年人連忙諾諾道:“是,是!上朝將軍,自是明理之人!”忽然想起李靖對自己的稱呼,頓時驚訝的道,“上將軍,你剛纔稱呼我爲什麼來着?”

“國相!”李靖捻鬚笑道,“從今日起,你便是吐谷渾的國相!另外吐谷渾大汗的人選,本將軍已經定好了,我們先進城去,待會兒再宣佈!”

聽得李靖的前面半句話,那中年人頓時欣喜若狂,到李靖讓其帶路時,他還沉溺在喜悅之中,直到李靖喚第二遍時纔回過神來,殷勤的爲衆將引路。

雖說伏俟城是吐谷渾國都,但其規模最多隻能和大唐中州的州城相提並論,若是**盡數開進,恐怕還有些困難。所以,只有三萬**將士進入城中,其餘四萬人駐紮城外。沒能今日城中的士卒以一種羨慕的眼神望着那些能入城的士卒而那些將要入城的士卒則是興奮不已。

開始的時候,張允文還不明白這些士卒爲何如此興奮,當**開入城中,一羣士卒衝進一家店鋪將裡面的財物洗劫一空,撲向下一家的時候,他這才知道原因。

看着那位痛哭流涕的吐谷渾人,張允文看了半天默默走開,疾走兩步,追上前面的李靖。

“大總管,難道你就不制止一下?”張允文低聲的向李靖說道。

李靖面帶微笑的望着前方,口中卻道:“怎麼管?這些士卒乃是有功之臣,莫不是在戰爭中立下卓越功勳之輩,我若是制止了他們,豈不是讓他們寒心?到時候誰還願意衝鋒陷陣,拼死搏殺?”

旁邊離張允文較近的薛萬徹也道:“允文啊,別那麼好心,這些吐谷渾人攻打我大唐是時候,那下手可比這個重多了!再說了,哪次軍隊入城,不洗劫城內居民?能夠倖免的只有他們!”說着,薛萬徹那眼神瞄了瞄那有些肥胖的中年人。

張允文沉默片刻,卻是沉聲道:“大總管莫非忘了當初突厥之事?”見李靖一怔,張允文接着道,“我等武將在外搏殺,那些文官怎知這御兵之道?加之伏俟城新降,縱兵爲掠,恐爲他們所彈劾。功勞損失是小,若是因此落了個罪名纔是大啊!”

此言一出,薛萬徹也是愣了一下。

“再說了,若是鼓勵士卒,又豈止這一種方式,完全可用軍功章制度代替之!”張允文對李靖建議道。

“哦?什麼軍功章制度?”李靖也是感興趣的問道。

眼看就到吐谷渾皇宮,張允文只好止住話頭:“嗯,算了,待會兒再說!”

此時的皇宮裡面擠滿了人,伏俟城內大小貴族,皆在此處。而那慕容平,則是面色慘淡的站在角落之中,呆滯的望着慢慢走進來的李靖等人。

見到李靖到來,這些貴族的臉上都浮現出一種諂媚的笑容。

李靖笑道:“諸位在此等候老夫,實在勞苦,老夫心頭不安啦!”

“應當的,應當的!”

李靖站在一級臺階上,對這些貴族道:“好了,別的話老夫也不說了,咱們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今日伏俟城雖然投降,但吐谷渾尚未投降,各處尚有抵抗我大軍之部落、散兵,而伏允逃遁,天柱王不知所蹤!老夫便自主主張,在此爲吐谷渾立下新的大汗和國相!諸位以爲如何啊?”

話音落下,頓時一片沉默。那引路的中年人四下瞧了瞧,也跟着沉默起來。

李靖見狀,眉頭微微一皺,隨即舒展開來,對衆人道:“原本伏允有二十四位名王,如今戰死、逃遁,將二十四個位置空了出來,你們誰願意來做這名王啊?”

見衆人神情已然意動,頓時接着道:“我大唐此次出兵,不過是懲戒那伏允與天柱王二人,擒住、斬殺二人後即刻離去,不會再踏入吐谷渾一步!

聽得李靖這般保證,衆貴族不由紛紛心動。他們互相望了一眼,然後在那胖胖的中年人的帶領之下,向李靖一揖:“全憑上將軍吩咐!”

“好!”李靖頓時撫掌說道,“伏允諸子之中,老夫相中一人,以爲可立其爲汗!”

那肥胖的中年人當即知趣的接口道:“不知上將軍相中何人?”

李靖捻着鬍鬚,微微笑道:“伏允嫡子慕容順曾爲質子留質中原十餘年,久不得歸,伏允立它子爲太子,及歸,伏允輕之。這慕容順爲國留質他鄉十餘年,算得上是吐谷渾功臣!老夫便欲立此人爲汗!諸位意下如何啊?”

話音一落,那肥胖的中年人當即一揖道:“慕容順有功於國,且爲伏允嫡子,我等無話可說,全憑上將軍安排!”

衆吐谷渾貴族對望一眼,同時躬身道:“全憑上將軍安排!”

當日,即定離慕容順爲吐谷渾新任大汗,那名叫做慕容木的肥胖中年人爲國相。至於二十四名王之位,則是由剩餘的那些貴族瓜分完畢。

慕容順即位之後,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全軍及個部落停止抵抗,舉國投降大唐。

而在**進城的第二日,李靖便下令,禁止**士卒劫掠伏俟城城內百姓,同時向衆將士許諾將爲立功將士頒發四類戰鬥勳章,以資鼓勵有功之臣。

關於這戰鬥勳章之事,衆將士還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後來經過幾名文書一解釋,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戰鬥勳章共分四級,分別是金銀銅鐵四大類,其正面是浮刻着一個楷書“唐”字,四面襯以裝飾,北面則用蠅頭小楷寫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在某次戰役中斬敵多少,特授獎章,以傳後世!”

至於授什麼類型的獎章,完全是看這士卒在戰鬥中的表現如何,對戰役起了什麼作用,不是完全看士卒斬首的多少!

聽到這個消息,**士卒頓時歡呼起來,尤其是勳章後面的那“以傳後世”四個字,分明就是官府授予這些士卒的傳家之寶啊。

李靖在命令中還說道,若是不準軍令者,直接取消獲勳章之資格。

於是,在命令頒佈後的半日,這劫掠之事迅速少了,乃至消失不見。

伏俟城漸漸安定下來。

第87章 復仇第92章 登基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70章 產業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26章 狼王第13章 送信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327章 揍人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230章 耕地感想第88章 威逼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27章 奚族第22章 牧馬之計第21章 情報網絡第132章 較量第55章 敗露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125章 狼羣第114章 跑步第89章 除根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273章 釣魚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145章 太學生第148章 軍備第301章 斷足第109章 押注第307章 遊戲第206章 說客第43章 一年第72章 中毒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109章 押注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04章 玩具第317章 憲兵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55章 敗露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262章 點將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294章 分裂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30章 住房問題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186章 世家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508章 山崩第2章 蘇聯教官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202章 炮擊第487章 往事第8章 死亡角逐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49章 招新第286章 來信第166章 風波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94章 烽火起第308章 野炊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06章 夜談第106章 夜談第6章 單挑第148章 軍備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455章 春雪第264章 出征第79章 收買第55章 敗露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500章 滑雪板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91章 臨國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271章 軍議第369章 歲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