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仁慈心

第二日,顧青又是一晚上沒有睡好,蘇定方一睡醒就不告而別了,看着漫天的雨水再次落下,仔細想想已經是六月了,喝下一口茶看着雨水在天地間落下。

程府,程處默坐在家門也看着同樣的漫天大雨,低聲對一旁正在擦拭着斧子的程咬金說道:“老貨,又要打仗了。”

“全長安都知道嘍。”程咬金點頭說道:“可惜老夫年紀大了,不然也親自駕馬去領軍。”

要說以前程處默也想去領軍打仗,可是這些年經歷下來心中的熱血早就被朝堂被磨礪的一點不剩,顧青如今被李承乾提防,蘇定方離開軍中,現在在軍中都是一些自己不相識的人,當年有兄弟可以一起出徵去大戰,現如今沒有那種心思了,那一腔熱血被朝堂的權謀澆滅。

“你說薛仁貴擋得住嗎?”程處默再次問道。

“老夫怎麼知道。”程咬金說話道。

吐蕃,松贊干布和大唐都護府的官吏將吐蕃各部的人全部遷移到了吐蕃的後方邊界。

眼前開闊數千裡的高原之後會成爲一片戰場,松贊干布策馬等待着等着祿東讚的消息。

一個多時辰後有匹快馬這才疾馳而來,祿東贊到了松贊干布面前拉住馬匹說道:“薛仁貴的大軍已經朝着這裡來了,現在駐紮在青海修整。”

聽到這個消息松贊干布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說道:“我們部族的人都遷移走了,也不知道這一仗的結果會怎麼樣。”

“你說顧青會來嗎?”祿東贊問道。

“不會。”松贊干布搖頭說話道:“大唐的帝王不會讓顧青在踏出長安一步,這輩子都不能。”

祿東贊陷入沉默。

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松贊干布對祿東贊說道:“不過你也放心,西方沒有火器,他們不見得是薛仁貴的對手,薛仁貴當年跟着顧青他們打仗,也算是顧青和蘇定方一手帶出來的將領。”

“我知道薛仁貴靠得住,可是如果顧青來了或許勝算會更大。”

松贊干布也點頭,顧青的威名在大唐周邊很響亮,西到西域東到倭國和高句麗,顧青威名非常響亮,傳聞顧青每一次出征都是屍山血海的屠戮一番,就是顧青在雁門關的一戰,幾乎要把突厥人殺絕了。

大唐有顧青這個人在,誰都不敢去冒犯大唐,而且松贊干布心中更清楚,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大唐是不會去動顧青的。

一個吐蕃部族的斥候從吐蕃的前方騎馬而來說道:“贊普!波斯的大軍開始動了。”

祿東贊神情凌然,“波斯要動手了?”

松贊干布策馬而起往波斯的方向而去,騎行半日來到一處高坡就可以看到遠處的波斯地界,不斷有波斯人準備帶着行禮離開自己的家園,形成一個兀長的隊伍正在後撤。

“這些人要怎麼辦?”祿東贊問着松贊干布。

馬兒似乎有些不喜歡波斯地界乾燥的風,不停打着響鼻。

祿東贊沉默下來看着兀長的隊伍從波斯撤出來,看得出有馬車的都是波斯的貴族,那些徒步而走的都是一些波斯的平民,而那些衣衫襤褸赤着腳的就是波斯的奴隸。

“他們好像往天竺方向去了?”祿東贊看着這條隊伍走動的方向。

“這麼多的波斯人要逃難,天竺人不見得會收容他們。”松贊干布看着這一幕心中悸動,雖然這些波斯人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可看着隊伍中的老弱病幼,換個角度來看,若是這些逃難的人是吐蕃人,自己又怎麼會容忍別人的見死不救,羅馬和大食的大軍一到這些人一定活不了。

“祿東贊。”松贊干布咬牙說道:“你帶着幾個部落的勇士,我們吐蕃收容那些老弱病幼,其他的波斯人我們一概不收。”

祿東贊朝着松贊干布一禮,立刻去做事,松贊干布還是有一顆仁慈的心至少值得自己敬佩。

收回眼神不再去看他們,松贊干布騎馬回到自己的營地,大戰在前不少吐蕃部族的人都睡不好。

“贊普,大唐的薛仁貴將軍來了。”一個勇士來到營帳前說道。

松贊干布立刻走出營帳,“人在哪。”

“我在這兒呢。”薛仁貴站在不遠處笑呵呵招呼道。

“薛仁貴將軍好久不見。”松贊干布笑着上前用感激地目光看着薛仁貴,“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可以來幫助我們。”

“別謝我,我只是一個帶兵的,聽着朝中的話辦事。”薛仁貴說道。

看着薛仁貴身邊還有一個將領,松贊干布好奇問道:“這位是?”

“他是王玄策是我的裨將。”薛仁貴介紹道。

“快快請進。”松贊干布邀請道。

薛仁貴帶着王玄策走入松贊干布的營帳,聞着吐蕃營帳中特有的問道薛仁貴坐下說道:“當初一別,不知不覺已經過去數年,這些年過得可好?”

“挺好的。”松贊干布給親手給薛仁貴倒上一杯酥油茶,“這些年也多靠有大唐的庇佑,吐蕃纔可以有這些時間可以修養身息,不然怕是日子不好過。”

“我都知道。”薛仁貴點頭,“還記得當初爲了這條商道你們和波斯還有天竺之間發生了不少衝突,我聽說你收容了不少波斯的難民,當初波斯怎麼對吐蕃的,現如今吐蕃可以施以援手,你的這份胸懷我薛仁貴佩服。”

松贊干布再次給薛仁貴倒上酥油茶說道:“薛將軍放心,雖說我們收容了這些難民,不過大唐將士們的糧食我們吐蕃都準備好了,只要你們的大軍能來,糧草我們吐蕃一應給予,絕對夠。”

薛仁貴意味深長得笑了笑,“你也放心,我們自帶了不少軍糧,我只是敬佩你的作爲。”

松贊干布點頭。

薛仁貴接着說道:“我們的大軍三日內就可以到吐蕃前方駐紮,一共十萬大軍。”

“多謝。”松贊干布說道。

王玄策站在營帳外,吐蕃的夜裡非常的冷,看着一些吐蕃部族的人在各個營帳之間走動,好一會兒才健薛仁貴出來,“將軍,我們是要回去了嗎?”

第三十八章 還我狗命第六十八章 官封中郎將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帝相不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斷崖塌陷第九百一十九章 錢莊爭論(二)第一千三十二章 全城相告(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第一千八十九章 下棋第九百三十五章 顧曉與李泰第五百六十九章 簡直匪夷所思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來闖禍五百一十章 君臣交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一千六十六章 話談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突厥得病(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也建書院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一千六十四章 不做窩囊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等你歸來(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是在指責朕嗎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五百六十章 醒悟不晚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關隴劇變第九百九十七章 難言之隱第九百八十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二)七百七十九章 送別唐玄奘第二百一十七章 吐蕃的援軍第九百零二章 顧青上朝第八百九十七章 小顧曉看村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談買賣第三百五十章 陽謀與陰謀第三百五十章 舊去新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錢莊爭論(一)第九章 一人一文錢(三)第一千零二章 回禮是個煩惱第五十五章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第一千三十八章 滿腦子掙錢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句麗事議第九百零八章 中原的財權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二的招子七百七十一章 再次會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車子開動第九百六十六章 顧青的佈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吃白喝的李泰第六百章 鳳鳴長安(一)第一千一十二章 欺負李治第一千零七章 顧曉的哀嚎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名揚(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做一回惡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關隴的眼淚(一)第二百九十章 科舉開考第二百零二章 唐玄奘歸來(中)之高陽拒婚(一)第五十六章 千山萬水第一百五十二章 舌戰百官(一)第一百八十章 風靡長安(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異東西第四十七章 大鬧朱雀大街第二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的紈絝法(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心尋仙島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九百零九章 問題顯現第六百三十章 風聞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是算計(一)七百七十一章 再次會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太子說呂氏春秋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弟子護短第三百六十一章 凌煙閣一遊第二百六十三章 過新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二的招子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錯要認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瑞逼問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車子開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五十二章 禮尚往來第四百六十章 找刺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王玄策的準備第五百六十一章 繼承(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趙瑞離開第七百四十章 閻立本的思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關隴的眼淚(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陽被俘(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胖和尚的不捨第一千二十九章 需要時間第三百零六章 皮厚的不怕頭鐵的(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威脅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承乾憤怒了(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可疑可疑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求題(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字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安動靜第二百四十五章 最官的好料子(二)第六十二章 鬆州城外第二五十四章 大撈一筆的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一千二十八章 神奇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