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

隨着大軍撤退,邏些城終於回覆了平靜,由於楊帆的名聲不錯,邏些城的百姓和商賈很快便從家裡出來,一下子又恢。復了往昔吐蕃都城的喧鬧。

看着熱鬧的街道以及不時向他打招呼樸實百姓,楊帆宛然一笑,知道自己做得並沒有錯。

對於吐蕃, 楊帆的心情其實挺複雜的,他不知道應該採取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

畢竟吐蕃國的大部分地區在後世都屬於華夏的一部分。

可是即便在後世,除了邏些城這邊的百姓有屬於中華的榮譽感,可在某疆地區卻還有一些作亂分子,這部分人實在太可恨!

不過這也是由於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因爲這裡距離中原實在是太過遙遠。

不說這裡的道路難行,環境惡劣,甚至中原以後的各個王朝也把這裡當成雞肋一樣的存在,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因此,不管是哪個朝代,對這個地區其實並不是很看重。

雖然名義上歸屬於中原,但很多時候都以自治的方式存在。

當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四夷懾服,吐蕃地區還算穩定。

可一旦中原王朝政局動盪,出現衰弱,這一塊地方又喜歡攪風攪雨。

在楊帆看來,歸根結底還是這裡的人沒有民族歸屬感。

沒辦法,這是自然因素和地理環境決定的,並不以某些人的意志而轉移。

因此,楊帆才建議通過文化的入侵逐步潛移默化,再依靠經濟的依賴從而達到掌控吐蕃地區的目的。

其實按理說楊帆沒必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來改變這裡。

當然,除了因爲後世的一些情結以外,更主要的是,這裡是通往古印度以及孟加拉等國的重要通道,也是溝通亞太地貿易的陸路主要通道。

雖然楊帆深信, 一旦海路貿易開通之後, 陸路其實已經屬於雞肋一般的存在。

但從地緣角度來講,如果沒有陸路的接壤,總感覺沒有歸屬感。

來到這裡後,不知不覺中,楊帆漸漸生起了一顆狂熱的野心。

他想讓大唐文化灑落這顆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讓唐人的民族自豪感在各地生根發芽!

甚至想以大唐爲基礎,建立一個疆域遼闊、富有四海的超級帝國。

當然,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經過精細的規劃以及強有力的底蘊作爲後盾,這只是南柯一夢。

可是楊帆不甘心!

因爲他不想看到漢人高傲的頭顱在以後不斷被夷人踐踏,甚至一跪幾百年。

想想這顆美麗的星球在不遠的將來會被一羣茹毛飲血的野人頤指氣使,楊帆就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憤概。

要知道這些野人在唐朝時連‘人’都稱不上!

楊帆知道只有打下一個鐵桶的江山,才能爲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因此才提出了吐蕃人治理吐蕃的建議,這也是借鑑了後世自治區的一種想法。

其實讓大軍在吐蕃駐軍也不是不行,但是大唐現在的府兵制度卻有着天然的缺陷。

因爲吐蕃實在太遠了,府兵輪番駐守的策略肯定不行,輪值一趟就得一年,這對於大唐於兵於民的府兵制度相沖突。

畢竟中原是一個農耕國家, 生產力還達不到的時候不可能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

糧食纔是百姓生存的根本。

軍人職業化雖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朝廷的經濟又支撐不住。

財富不積累到一定程度, 說社會進步只是一種空談罷了, 這就是時代背景的侷限性。

因此,就目前的大唐社會形勢和發展階段來看,府兵纔是最爲適合的制度。

想要將府兵制度轉換成軍人職業化,時機未到。

若貿然提出,不僅會遭受重大阻力,甚至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導致社會動盪。

那該用什麼方式把四夷與大唐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呢?

楊帆極力想要尋找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

雖然不想承認,但某資制度還是有借鑑的地方。

谷俵

記得以前的某個超級大國,雖然不是唯一的,卻用本國經濟全球化控制了世界上百年。

以這種方式所獲得的財富簡直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而且每當發生經濟危機,也可以轉嫁到其他國家身上,這就是經濟霸權的優越性。

現在的吐蕃已經納入了大唐版圖,用來作爲一塊試驗基地是最適合不過。

更何況,這裡也是古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只要打通了經貿之路,就可以讓大唐的影響力傳遍周邊國家。

以經濟奴役一個國家纔是長遠之計。

當然,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大唐的鐵騎又是強有力的保證。

思緒間,楊帆騎馬穿過街道來到營地,剛想下馬,便聽到有人呼喚自己的名字。

扭頭看去,卻是李恪正站在遠處不停向他揮手。

楊帆叮囑親衛先進去,然後策馬來到李恪身旁,翻身下馬便抱拳問道:“殿下怎麼不隨大軍一同回去?”

作爲前鋒營的督軍,牛進達都已經走了,李恪卻留下來,確實讓楊帆有些意外。

李恪憋了憋嘴:“我倒是想隨軍回去,可惜這裡的事情太多了,暫時先留下來幫忙。”

“既然事情很多,那你來這裡做什麼?”楊帆好奇地道。

李恪苦着臉,不悅地道:“你還有沒有點良心,本王當然是來跟你知會一聲,誰讓你是本王的朋友……”

那副幽怨的模樣,直接讓楊帆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要不是知道這傢伙的性取向正常,真想一巴掌給甩過去。

不過,如果這傢伙隨便穿上一身女裝,定能把榜一大哥迷得昏頭轉向。

當然,楊帆自然不會被這傢伙的表像迷惑。

無事不登三寶殿!

如果只是想讓自己知道他不走,只需要派一個親兵過來就行,何必要親自跑一趟。

這傢伙自從知道自己的計劃,總是隔三差五過來問這問那的,求知慾極強。

今天來找自己,顯然是又有事要問。

楊帆可不吃這一套,擺了擺手說道:“某知道了,那殿下先去忙吧。”

說着,就要轉身離去。

李恪頓時傻眼了!

不是應該邀請自己進營喝兩杯茶,再感激涕零的說自己受不起嗎?

我可是吳王殿下啊!

見楊帆根本懶得搭理他,李恪頓時急了,一把拉着楊帆的胳膊,說道:“咳咳,本王還有事要請教!”

“這不就完了,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無語,那進來說吧。”楊帆翻了個白眼,甩開李恪的手,一馬當先走進營房。

雖然覺得楊帆的話很粗魯,但李恪卻一臉欣喜,還屁顛屁顛的跟了上去。

因爲他知道,楊帆越是隨意,就越是把他當成朋友看待。

對他恭恭敬敬的人多的是,李恪缺少的是真正的朋友。

走進營房,楊帆一屁股坐下,拿起茶壺就直接灌了幾杯清茶。

剛剛在太陽底下送行, 一站就是好幾個時辰,確實有些口渴了。

雖然李恪有些鬱悶,卻也知道只有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想要楊帆給他倒茶,門都沒有。

李恪拿起茶杯直接給自己倒上,與平時恪守禮儀的形象判若兩人。

看着李恪俊朗的臉蛋,楊帆沒好氣地問道:“說吧,找某有什麼事?趕緊說了滾蛋。”

這傢伙簡直是男人的天敵,每次見到李恪,楊帆都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真不想和他多待。

對於楊帆的說話方式,李恪倒也逐漸適應了,臉色一正,問道:“父皇已經把吐蕃納入大唐的版圖,以後在這裡傳播大唐文化也算是名正言順。”

“可本王怎麼也理解不了,忠義侯說的經濟捆綁、經濟依賴到底該如何實施和開展?”

“吐蕃地處高原,窮鄉僻壤,根本沒有我大唐需要的東西,何必要勞師動衆在這裡傳播大唐的文明?請忠義侯解惑。”

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五百三十二章 嫉妒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一百六十二章血本無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六百三十四章破釜沉舟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窩煤現世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二百二十四章 賞雪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一百零二 雄心再起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誘笫七百二十三章形勢不妙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六百二十章作詩打臉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五百三十二章 嫉妒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七百七十二章坑與被坑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應第六百七十六章衆女南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八章 年輕人的偶像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三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手術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三百零八章 軍營亂像上架感言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興得太早第四百一十九章嚇尿了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一百七十二章財帛動人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二十一章 被人叫爹!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秘密暴露,半路截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欠扁第二百零二章威勢初成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賭第四百六十四章 逼供、招供第六章 玻璃是奢侈品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九十五章殺一儆第三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零五章 種下一個希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寶貝小寶貝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