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六章:欲分羹 三 『4/14』

“好了,既然相關人員都到齊了,那麼咱們就來分這杯羹吧。”

儘管趙弘潤的這句話就得頗爲隱晦,但是他那神色、那口吻,卻讓垂拱殿內衆朝臣們感覺自己彷彿就像是滿嘴利益的市儈商人,讓他們一陣不適。

“先請戶部的左侍郎範驫大人說吧。……本王覺得,既然戶部的諸位大人此番聯袂而來,相信勢必有了定論,不妨先說出來聽聽。”

“啊?”戶部左侍郎範驫聞言一愣,有些轉不過彎來。

在他看來,趙弘潤既然召集了這麼多人,相信定是向他們做出什麼決定,沒想到,趙弘潤卻將皮球踢還給了他。

要知道,負責分羹的人,乾的那可是一件苦差事,因爲這非常容易得罪人,甚至是因此樹敵。

若此刻垂拱殿內僅僅只有他們戶部的官員,那麼說一說也無妨,可如今兵部、工部都插腳站起來了,此時若是利益分配不均,未能滿足兵部、工部的利益,相信待等他範驫日後在兵部、工部的人緣會惡劣到極點。

因此,範驫看起來有些猶豫。

見此,趙弘潤心中冷哼一聲,故意說道:“範驫大人這是幾個意思?……明明你們戶部還未制定好如何分配所得利益,就迫不期待地聯合一致來到這垂拱殿,向父皇彈劾本王,難不成,戶部要全吞那批錢物?!”

聽着趙弘潤越來越寒的語氣,範驫渾身一激靈,他心說這個欲加之罪可萬萬不能坐實,萬一這個言論傳到百里跋、司馬安、徐殷那三位大將軍耳中,那三位大將軍一怒之下跑到他們戶部去撒野,大吵大鬧,他們戶部怎麼惹得起?

“肅王殿下明鑑,我戶部豈有全吞之心?”

“那就說說吧。……你們戶部的分配方案。”趙弘潤淡淡地說道。

『嘿!』

瞧着戶部左侍郎範驫的難看的面色,中書令藺玉陽暗自冷笑一聲。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他早就猜到。此番戶部左侍郎範驫主動冒頭,帶着戶部的官員憐聯袂前來彈劾那位肅王殿下,那位恩怨分明卻又睚眥必報的肅王殿下,勢必不會輕易放過此人。

果不其然!

不單單藺玉陽。似虞子啓,甚至是魏天子,都神色淡然地瞅着這一幕,因爲他們太瞭解那位殿下的做事風格了。

而其餘非戶部的那些官員們,亦在旁看好戲。

相信在場的非戶部官員們。都樂於讓範驫率先開口,畢竟第一個開口的人勢必會得罪人。

至於他們,只要再範驫說完之後,提出反駁的建議即可,既不得罪人,又能保證自己府衙的利益。

而見此,戶部尚書李粱與右侍郎崔璨對視一眼,暗自嘆了口氣。

顯然,這兩位大臣便是對此早有預料,纔會裝病與範驫“劃清界限”。

在他們看來。去年的趙弘潤就足以讓他們頭疼了,更何況是如今戰勝了楚國,威風正盛的趙弘潤,要說範驫極有可能步李老頭李鬻的後塵,這兩位戶部大臣也絲毫不感覺意外。

而他們這回前來垂拱殿,也可謂是不情不願,因爲他們更傾向於用一種比較懷柔的策略來取得趙弘潤手中的物資,畢竟他們是戶部,掌管着大魏的國庫,這意味着趙弘潤勢必得上繳一部分從楚國所得的物資。問題就在於或多或少罷了。

因此,沒有必要與這位肅王殿下起正面衝突。

只可惜趙弘潤非要逼他們露面,見此,李粱與崔璨也只能裝作虛弱的樣子前來垂拱殿了。

不過。儘管他們同屬戶部,但是自從來到垂拱殿起,這位戶部尚書與右侍郎,便始終與範驫這位本署的左侍郎保持一定距離,至於其中原因,恐怕也只有李粱、崔璨二人心知肚明瞭。

範驫。那是早已投向了東宮太子弘禮的人!

“既然如此,那下官便斗膽說一說。”

被趙弘潤逼得沒有法子的戶部左侍郎範驫,在思忖了半響後,緩緩說道:“下官建議,兩成歸於陛下的內庫……正因爲託陛下洪福,我大魏此番才能擊敗楚軍。”

冠冕堂皇的理由,哪怕是趙弘潤,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來,更遑論其他人。

“……一成歸肅王殿下,肅王殿下率軍擊退楚軍並反攻楚國,揚我大魏國威。”

『哼哼。』

趙弘潤心中哼哼兩聲,默然不語。

而其餘官員,更是不會在這一條上針對範驫。

“……其餘七成,一成歸於東宮,其六歸我戶部……”說到這裡,範驫看了一眼趙弘潤,又補充道:“當然,對於此戰有功之士的賞賜,從我戶部所得的那六成中給予。”

話音剛落,還未等趙弘潤開口,兵部左侍郎徐貫便已露出了不悅之色,沉聲說道:“我兵部往年爲鑄造『六駐軍』的軍備,虧空巨大,現已無力鑄造今年用於更替的軍備,幾番向你戶部申請款項,貴部諸位大人不是隨口搪塞便是顧左言他,此番肅王殿下手中這筆巨大錢物,正好可以彌補我兵部的虧空,使我兵部有財力支持軍隊更替軍備……然而範大人,卻是打算獨吞?”

“……”趙弘潤眉梢微挑,瞥了幾眼滿臉不渝的徐貫,沒有說話。

要知道,他有意分給浚水營、碭山營、汾陘塞的軍費,其中有一部分其實也要經手於兵部的,畢竟那三支駐軍的軍卒可不會打造武器裝備,他們若想要更換軍備,就只有仰仗兵部。

因此,將一部分份額讓給兵部,並未出乎趙弘潤的意料,趙弘潤感到新奇的是,那範驫如何會說出這麼一番堪稱奇葩的分配方案來。

難道他就不怕得罪兵部?

然而出乎趙弘潤意料的是,這位戶部左侍郎範驫也不曉得是怎麼想的,彷彿還真不怕得罪兵部似的,他在聽了兵部左侍郎徐貫的話後,義正言辭地說道:“此番肅王殿下阻擊楚暘城君熊拓,並揮軍攻打楚國期間,我戶部向鄢陵輸運大批軍備糧餉輜重,耗費亦巨大,至於兵部……據本官所知。浚水營、碭山營、汾陘塞的三支軍隊,其軍備雖是兵部所打造,但其費用,卻出自我戶部往年的開支。換而言之,此番肅王殿下出徵,兵部並無什麼建樹……不是麼?”

『事實上,兵部還是出了兩百輛被鎖在庫房裡的戰車的……』

趙弘潤瞧了一眼兵部尚書李鬻與兵部左侍郎徐貫,見這兩位大人面色難看。倒也沒有不識趣地將心中所想說出來落井下石。

不可否認,兵部左侍郎徐貫被範驫給問住了,畢竟事實正如範驫所言,在此番趙弘潤出兵前後,兵部對於向楚國宣戰一事猶豫不決,備戰幾乎毫無積極性可言,相反戶部,卻在雍王弘譽的協助下,緊急調動了大批的物資,趁着當時蔡河還未凍結。急急忙忙地運至了鄢陵一帶,使得趙弘潤有充足的軍糧與軍備與暘城君熊拓在鄢水僵持。

從這一點來說,戶部一口氣要走六成的利益所得,雖然份額較多,但也算不上過份,畢竟戶部的確是在這場仗中幫了趙弘潤大忙,絕對不亞於工部的助力。

問題是,剩下四成利益的分配,就未免也太過於奇葩了吧?

刨除範驫口中他趙弘潤的一成暫且不談,魏天子的兩成與東宮太子的一成。這算什麼?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魏天子此番有做出什麼對戰局有利的事麼?沒有!

而東宮太子弘禮那就更不必多說,給他還不如給雍王弘譽呢,至少後者還協助戶部一同幫忙統籌錢糧。調集物資運往鄢陵。

“爲何一成歸東宮?”趙弘潤淡淡問範驫道。

只見範驫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殿下不知,殿下出兵之後,東宮亦殫精竭慮屢屢造訪我戶部,催促錢糧輸運之事,更聯絡大梁附近王侯……說句殿下不愛聽的,倘若肅王殿下當時不幸戰敗。相信太子殿下也好及時派出援軍。爲此,東宮可謂是花費巨大。”

『這就是睜着眼說瞎話了。』

垂拱殿內衆朝臣們心中暗自嘀咕。

不錯,東宮太子弘禮的確沒少往戶部跑,但他的意圖朝中官員誰都明白,無非就是不希望戶部落在雍王弘譽手中罷了,論建樹,及得上在此之前的雍王弘譽?

可惜有些話,儘管衆人心知肚明,卻也不好說出口,以免得罪了那位東宮太子,禍及日後。

『原來如此……看來東宮也打算伸手。』

因爲昨晚慶功宴上那一曲『肅王破暘城君熊拓兵陣曲』而對東宮太子弘禮稍稍有些改觀的趙弘潤,眼下心中就像是吃了什麼髒東西似的,很是不舒服。

他不由地暗暗搖頭,那位東宮太子,太急功近利,實在是太急功近利了!

簡直就是『若示好必有所圖』的典型例子!

論氣度,根本不及雍王弘譽。

看看雍王,人家幫着戶部忙前忙後,可曾叫李粱、崔璨這兩位與其交好的戶部官員幫忙開口?

可問題是,殿內這些官員們緘口不言,而趙弘潤當時又遠在鄢陵的,他還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

除非……

瞥了一眼自顧自批閱章折、彷彿全然對殿內諸人視若無睹的魏天子,趙弘潤似笑非笑地說道:“父皇,看來您這兩成拿得可燙手啊,皇兒以爲您還是莫要染指爲好。”

『這劣子!』

魏天子聞言心中又好笑又好氣。

說實話,他對那些錢物並無所謂,畢竟他又不像別的君王那樣熱衷於興建瓊樓高閣,也不打算造什麼皇園、皇莊之類的,宮廷所需開銷,單憑內庫已足以維持。

再者,相比較物質上的舒悅,魏天子顯然更傾向於精神上的歡愉。比如,使祖宗傳下的基業更加堅實雄厚。

一言以蔽之,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大魏江山都是他的,他又何必去斤斤計較這些微不足道的錢物利益?

因此,魏天子對殿內這些人所爭執的東西,根本無所謂。

可儘管如此,當聽到趙弘潤開口說出那句話時,他心裡還是有些不舒坦。

他心說,兒子教訓老子,這真是沒天理了!

好在魏天子也明白兒子趙弘潤說這番話的用意,輕哼兩聲,權當沒有聽見,自得其樂般在龍案上寫寫畫畫,全然沒有參合進去的意思。

而見此,範驫的面色就顯得比較難看了,他沒想到眼前這位肅王殿下竟然如此大膽,毫不猶豫地就將他們大魏天子的那一份給剝奪了,這,這讓他如何爲東宮太子弘禮的那一份圓場?

一想到東宮那位曾派人私下接觸自己,讓自己想辦法在那批物資中替他謀取一份,此刻的範驫便不由犯難起來。

而更讓他感覺力孤的是,他們戶部的尚書李粱與右侍郎崔璨,看似全然沒有要開口乾涉的意思。

就如同禮部尚書社宥以及藺玉陽、虞子啓等三位中書大臣,儼然一副在旁看熱鬧的架勢。

這讓他心底多少有些沒底氣。(未完待續。)

</br>

第二百四十五章:壓力第1064章:打壓與離間第二百八十一章:冤家路窄 二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1104章:勝負 二第兩百二十三章:幕僚駱璸『加更5/14』第410章:聯軍之議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三百四十八章:混戰第532章:各懷鬼胎第980章:首仗:共地戰場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749章:勝負已分,三十里戰場大捷第1100章:考舉正試第501章:多方推手第977章:燕王弘疆第681章:各有算計 二第511章:鬧劇第173章:萬世之基 二 二合一第1287章:雍王闢謠第539章:誘導第兩百一十四章:欲分羹第1201章:司馬安破嶢關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396章:小鳥的憤怒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65章:戰爭的序幕 二合一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514章:借宿驛站第955章:援軍 二 『加更31/33』第二百七十七章:工部承建第977章:燕王弘疆第二百八十五章:靠山 二第929章:火中取栗 二第250章:最後的大梁禁衛第523章:陽夏見聞第78章:各有算計 二合一第三十一章:不速之客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703章:墨門鉅子第1025章:變故第819章:態度第二百八十九章:按部就班 二第853章:秦使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八十八章:初抵鄢陵第一百八十二章:遇襲第1324章:暗棋第28章:林中戰役 二合一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793章:反常第739章:隱患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一百零五章:陽城君熊拓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56章:主動出擊的齊魯聯軍 二合一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二百四十章:邁出的第一步第1067章:鬧劇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465章:民商崛起之初 三第一百六十六章:沸揚的大梁第一百六十四章:司空見慣『打賞加更4/19』第三百章:謠言 二第1019章:六月大戰開幕 二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1077章:審訊 二第269章:變局 二 二合一第1066章:預料之外第1257章:熊琥的來意第838章:威逼利誘第一百八十六章:邪物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八十四章:皇子守國門第1312章:初見第139章:去與留 二合一第9章:宋郡策略 二合一第37章:高賢侯呂歆 二合一第882章:東雍爭鋒第620章:明爭暗鬥第421章:看穿第623章:抵達彭城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79章:各有算計 二 二合一第903章:散心巧遇第六章:交易論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1014章:北原十豪會晤! 二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803章:叔侄夜話 二第1074章:堂審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530章:襲擊第30章:東胡湮滅第三百五十二章:肅王與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