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三)

‘黃巾之亂以來,天下分崩離析,諸侯並起爭霸,兵連禍結、生靈塗炭,田園盡毀、十室九空,社稷有累卵之危,蒼生有倒懸之苦!

幸賴魏公-丞相大人,舉義兵於兗州,討國賊於洛陽,迎陛下以存劉氏宗廟,遷都城以定大漢國本,而後天下布武、蕩平諸侯,南征北討、蠻夷俯首,其功業之彪炳,堪於周文王比肩矣!

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寬慈及物,廢無用之舊例,開盛世之先河,許以封國之地,冊爲千乘之尊,丞相大人受此厚恩,必將竭誠以報陛下,如此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一般臣子上奏摺,動輒都在千字以上,以示自己博學多才、憂國憂民,尤其白紙發明之後,書寫更加的容易了、奏摺也更加繁瑣多了,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也能從三皇五帝說起!

以至曹操多次下令,讓官員們多辦實事、少說費話,動輒上萬字的奏摺,好人看完都累的半死了,何況一個年近六旬的垂危老者?

蕭逸的奏摺很短,只有區區數百字,簡單的陳述事實,海燕公主一連看了七八遍,又閉目沉思了片刻,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氣。

自從祥瑞屢現、羣臣上奏以來,海燕公主十分擔心,曹操鬧出這麼大的聲勢,是隻圖謀一個王爵,還是有更大的野心?

如果只是一個王爵,就還是大漢的臣子,皇室暫且不會有事,如果有更大的野心,事情可就不好說了,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只有兩個人知道,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蕭逸!

而蕭逸的奏摺裡面,恰好給出了答案,陳述曹操各種功績,將之與周文王比肩,而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然以臣禮服侍殷商,說明曹操暫時沒有篡漢之心,也不想揹負篡漢的罵名!

如此想來,曹操反成了保護神,只要他活着一天、漢室就能存在一天,而奸雄駕鶴西遊之時,漢家氣數也就倒頭了,靠竊國之賊維繫國運,說來也真是諷刺呀?

另外嗎,數次政變的慘敗,讓海燕公主明白一件事,無論是鬥智鬥勇、鬥心鬥力,自己都不是曹操、蕭逸的對手,恢復漢室權威更無一點可能!

曹操執政十餘年來,不斷的排斥異己、扶持嫡系,如今朝廷重臣、封疆大吏、統兵將領皆其心腹之人,他們只知有曹丞相、不知有大漢天子!

且不說皇室已無力反抗了,就算有力量再發動一次政變,又非常僥倖的成功了,殺掉奸雄、滅其三族,恐怕也難挽回大局了,因爲就算曹操現在死了,其一手創建的曹營集團也不會滅亡!

相反的,他們會推舉新的首領,而後展開瘋狂報復,屆時兵戈四起、玉石俱焚,皇室成員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如果是三年之前,以海燕公主剛烈的性格,或許會與曹家拼個玉石俱焚,可現在絕對不會了,因爲她有一個寶貝兒子,自然不敢輕言生死二字!

既然現在死不起了,只能接受羣臣的奏請,冊封曹操爲異姓王,進而保證皇室安全,再靜觀天下大局變化,奸雄年老體衰、壽命剩餘不多了,而自己有寶貝兒子在,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曹孟德事漢三十餘年,一向以忠臣良相自詡,其祖上亦世食漢祿,想來有生之年內,尚不敢行篡逆之舉,如此就有了輾轉騰挪的時間,可以靜觀天下變化,或許天意不絕炎漢呢?

至於這份封王詔書,就由本宮來書寫吧,以婦人之手冊封王爵,看天下人笑話皇室,還是笑話受封之人,日後若留下千古罵名,亦由本宮來揹負好了!”

“皇姐--朕的皇姐,小弟不勝愧疚呀--嗚嗚!”

………………

海燕公主取來筆墨,決定代寫一份封王詔書,如此史官記載這一段歷史,還能給弟弟留一點自尊、給大漢留一點顏面!

如果老天爺保佑,大漢王朝再次中興的話,抹殺這段屈辱史也容易些,最多是個‘婦人干政,欺君矯詔’罷了!

‘建安十一年-冬,十一月十六日,大漢皇帝陛下詔曰:

自朕受先帝遺詔登基以來,天下洶洶、盜賊四起,以至宇內顛覆、生靈塗炭,幸有曹丞相在朝,平定四方、惟清華夏,保大漢宗廟社稷無恙,此功不在伊尹之下矣!

既有伊尹之功,當有伊尹之賞,朕特加丞相魏王之爵,準其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並於鄴城建造魏王宮室……’

海燕公主幼受寵愛,是坐在漢靈帝懷裡長大的,對於政治文書很熟悉,很快寫出一份封王聖旨,不但措辭恰當、文筆華麗,其中還大有深意呢!

原來漢代君主稱讚臣子,往往與古人相比較,什麼德比周公、賢佩孔孟,不在姜尚、張良之下……可放着無數聖賢不用,聖旨中卻三次提到伊尹!

伊尹,本是奴隸出身,卻自幼聰慧,勤學上進,後來輔佐商湯滅夏,成爲開國第一功臣,而他還幹過一件大事:開創了臣子廢黜君主的先例!

太甲是商湯的嫡長孫,繼承王位之後,一味享樂、暴虐百姓,以至朝政昏亂不堪,於是伊尹廢其王位,送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居住,史稱‘伊尹放逐太甲!’

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自責、洗心革面之後,伊尹又將他迎回都城,重新立爲大王,終於成爲一代明君,這件事也成爲了千古美談,伊尹更被尊爲臣子楷模!

可是幾年之前,‘掘子軍’摸金尋寶之時,找到一座西周貴族古墓,裡面出土大量竹簡,就記載了伊尹放太甲之事,可內容卻截然相反!

這些古籍上說,仲任王死後(商四代君王,太甲的叔叔),伊尹大權在握、利用四朝元老的身份,罷黜了正統繼承人太甲,並把他放逐桐宮、爲商湯王守墓,伊尹自己做了大王!

而太甲在守墓期間,不斷聯絡忠於殷商的臣子,終於在七年之後,太甲秘密潛回都城,殺死伊尹後復位,而且不念舊惡,把伊尹的財產分給他兩個兒子……

這些古籍出土後,在史學界引起巨大轟動,關於伊尹是勸誡君主的賢臣,還是謀朝篡位的奸臣,展開了激烈的大辯論,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更多古籍的出土,後一個觀點佔據了上風!

這份封王聖旨裡面,數次把曹操比做伊尹,一是諷刺其出身卑微,乃宦官遺醜之類;二是警告其收斂野心,不要做謀朝篡位之臣,否則不會有好下場!

當然了,聖旨寫的再巧妙,也只是心理安慰罷了,曹操不會因爲幾句挖苦,就放棄即將到手的王位,而且在封王過程中,還有一個危險存在!

按照規矩,封王聖旨下達後,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祭祀天地山川、四方神靈,立魏王國的宗廟社稷,曹操還要冊封王后、世子,以及魏國的文武百官,並接受他們的朝拜!

海燕公主擔心的是,一旦在冊封儀式上,有臣子貪圖更大富貴,把本該喊的大王千歲、變成了吾皇萬歲,又該如何是好呢,那樣曹操就被架在半空中,想不篡漢也不行了,這件事不得不防?

因此必須有一個威望極高、聰明雄略之人,來控制住封王大典,保證把曹操順利送上王位、而不是架上皇位,而滿朝文武之中,只有蕭逸最爲合適了!

問題是,這傢伙生性慵懶,又愛惜羽毛,最不喜歡摻和這種事了,就算派人上門遊說,或者自己親自懇求,也未必能讓他出手幫忙!

不過是人就有弱點,這個傢伙也不例外的,他最在意的就是親人、朋友……想到這裡,海燕主公又鋪開一卷聖旨,研磨好硃砂之後,卻一個字也沒有寫,寫了也沒啥用處!

而是抱過了兒子,用他的小手掌、小腳丫沾上硃砂,在黃綾上按下印記……,這就不像下聖旨了,而是像綁架人質之後,向其親屬勒索贖金了。

“冤家、冤家--漢室能否延續下去,就看你是否用心了,且勿讓本宮失望,否則……打你兒子的小屁股!”

兩份聖旨寫好後,分別加蓋玉璽、謄抄副本(古代聖旨一式兩份,正本頒佈天下,副本收藏內宮,若無謄抄之副本,則正本視爲僞詔),而後送到派出使者,分別送到丞相府、無愁侯府……

就這樣,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無字聖旨’出現了,也是唯一沒備份的聖旨,後世無數歷史學家,熬掉了滿頭秀髮,也參悟不透其中深意……成爲兩漢歷史謎團之一!

還有一章(這幾天頭昏腦脹的,章節順序都排錯了,又無法修改……)

第169章 草原圍獵第395章 兄弟在旁,我既天下無敵!第五十二章樂城奪糧草(三)第78章 進山採藥第628章 蚩尤牙第531章 讓報復來的更猛烈些吧!第六十五章蕭逸要當爺爺了!第886章 桃花渡口,冤家路窄(下)第十五章禪讓天下!(中)第33章 夜戰羣狼第七十九章渡江決戰!第184章 與狼共舞第五十四章決戰定軍山!(一)第一百四十九章奸雄的是非觀,與衆不同!第三百零四章天命玄鳥,長子蕭玄!第602章 全軍崩潰第四十九章衣冠冢,定情物!第十三章奸雄的殺手鐗!第三十七章司馬氏家族內部會議!第485章 大計小用第四十四章大軍西進第702章 人不歸,人頭歸!第七十九章渡江決戰!第876章 遇事不亂,穩如泰山!第二百五十章人是陰險之人,馬是奸詐之馬!第728章 設立國界第245章 玉璽爭奪戰第41章 鬼面蕭郎第412章 堅城難破第一百一十八章孤狼奔逃,九死一生(上)第518章 一生的搭檔第八十四章小雞飛到別人鍋裡了!第266章 收服百萬黃巾!第500章 攻城失利第11章 皮匠的故事第436章 三個不能第830章 四公子也有野心!第506章 樹倒猢猻散第826章 鬼才謀略第八十四章皇帝變成了鹹魚!第二百零六章遨遊虛幻境,夢入修羅道!第334章 忠義之人不可殺!第845章 《未央宮-斬韓信!》第九十七章二次北伐第608章 輕而無備第二十五章趁喪出兵,克復中原!(下)第806章 本將軍不是夫差!第120章 太監‘花心’第七十五章純陽觀、天師道(七)第556章 入城酒第201章 開胃小菜第134章 將計就計第860章 龍爭虎鬥,一決死生!第340章 女人的眼淚第七十九章劉與孫,雙雄相見(上)第一百七十六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十)第九十一章堅城難下,腹背受敵!第三十七章主動出擊,偷襲丹江口!第二百七十一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三)第670章 朝爲好友,暮斬人頭!第111章 風起雲涌第389章 回馬槍第524章 鬼面蕭郎……丟了!第625章 蕭郎沉睡周郎醒!第九十四章 太師出馬,誰敢爭鋒?第四十三章破掉的不敗金身!第一百八十五章奸詐冢虎,盡掠其船!第一百八十五章自投羅網的大魚!第675章 不死不休第440章 各有造化第四十一章三場比試!(上)第一百零三章奸雄權術,移花接木!第615章 一條帶刺的毒藤第一百一十八章敗白河,丟宛城!第807章 江東明珠-孫尚香!第446章 看你還怎麼低調?第一百二十二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二)第85章 帝王心術第一章做個假皇帝?第七章又一個小黑臉!第七十八章純陽觀,天師道(十)第643章 鑄幣權第三十八章消失的爭鳴學府!第一百七十三章心腹之患!第635章 在家是父女,出嫁爲君臣!第八十三章猛虎之種,是殺是留?(上)第293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477章 小算盤第803章 一隻井臺上的蛤蟆!第606章 放虎歸山第849章 調虎離山第724章 老夫比之霍光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一)第84章 滅匈三策第209章 雁門大戰(六)第六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一)第191章 李陵之後第402章 割發代首第24章 胡服騎射(一)第二百七十九章大漢皇帝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