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堅定信念:肩負起大學生黨員的歷史使命_二、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追求

二、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追求

當代大學生作爲一個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社會羣體,應該有所追求,並在不懈的追求和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的價值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個人創造價值的活動離不開社會認可。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大學生必須深入學習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自己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才能使自身的價值得到充分實現,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亮麗而輝煌。

(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爲行動指南,以中國共產黨爲領導力量,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爲實現途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爲根本保障,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目標,集中體現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這一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廣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團結一致,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的重要紐帶。無論哪個社會階層、哪個利益羣體的人們,都應該也能夠認同與自身利益密不可分的這一共同理想,併爲之努力奮鬥。

大學生只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通過自覺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才能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才能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才能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因此,大學生要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把個人奮鬥融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奮鬥之中,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關係,做到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腳踏實地,發奮學習,增長才幹,不斷增強爲祖國和人民服務的本領。要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積極投身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爲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懈奮鬥。

(二)樹立遠大理想,做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理想信念是我們的事業與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動力源泉。當代大學生應樹立崇高的理想,

堅定的信念。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不過個人的理想只有與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相一致,與祖國發展的歷史洪流相融合,與人民前進的偉大步伐相統一,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實現共產主義是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大學生應當志存高遠,首先,應該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當代大學生只有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經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當代大學生只有自覺地把自己的思想行動同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聯結起來,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追求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其次,當代大學生要爲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努力學習,不論遇到什麼的困難和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大學生要從我做起,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獻給社會、獻給人民。要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經受鍛鍊。既志存高遠,又立足現實;既勇於進取,又甘於奉獻,這是一個大學生應當具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總之,一切有抱負的大學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人民緊密結合,爲祖國奉獻青春,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指引下才能大有作爲。這是當代中國大學生健康成長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當代大學生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民族復興這一偉大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緊緊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發奮學習、努力創新、錘鍊品德、完善人格、艱苦奮鬥,積極爲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建功立業。

(三)弘揚民族精神,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因爲有愛國主義這一強大精神支柱,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大學生素有光榮的愛國傳統,歷來以愛國報國爲己任,這是非常可貴的,應當繼續發揚光大。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當代大學生要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首先,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發揚五四運動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深刻領會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其次,要堅持和弘揚民族精神。面對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必須堅持和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後,要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態度,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大學生要把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弘揚時代精神,做勇敢的改革創新者

改革開放的實踐催生偉大的時代精神。1978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創新精神表現爲一種突破陳規、大膽探索、勇於創造的思想觀念,表現爲一種不甘落後、奮勇爭先、追求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爲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改革創新精神繼承中華民族革故鼎新的傳統,體現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要求,貫穿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貫通時代精神的各個方面。事實證

明,改革創新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拓前進的不竭動力。

弘揚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繼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不斷解放思想的結果。面對機遇大於挑戰的新形勢,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的新期待新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要從深化對世情、國情、黨情的科學認識中解放思想,從認清目標、明確任務中解放思想,從對比先進、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帶動事業的大發展。

弘揚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要着眼於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時代精神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催生的,弘揚時代精神要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來展開。要把弘揚時代精神體現到深化改革的實踐中,着力回答時代對改革提出的新課題,着力解決體制轉變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要把弘揚時代精神體現到加快發展的實踐中,着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要把弘揚時代精神體現到推動創新的實踐中,敢爲人先,勇於超越,讓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因此,當代大學生必須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做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奮進的改革創新者。

(五)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社會風尚的引領者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爲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大學生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大學的青春時光,一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三是要明辨,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面對世界的深刻複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盪,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關鍵是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四是要篤實,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大學生有着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爲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幹一行棄一行,無論爲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

總之,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大學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爲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

(本章完)

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三、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_二、一個“核心”和“三個代表”四、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工作本領第十六章 四個全面: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_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三、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第十六章 四個全面: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_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三、不斷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三、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第二章 波瀾壯闊: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_二、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五大原則三、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四、自覺履行黨員義務,正確行使黨員權利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四、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工作本領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六、激發正能量,共築中國夢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基礎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_四、堅持以民爲本、以人爲本五、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意義重大第一章 堅定信念:肩負起大學生黨員的歷史使命_三、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重視青年工作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意義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三、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四、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三、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三、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四、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五、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_四、堅持以民爲本、以人爲本一、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二、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基礎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六、激發正能量,共築中國夢四、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一、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第一章 堅定信念:肩負起大學生黨員的歷史使命_一、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長期堅持的寶貴經驗第十六章 四個全面: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_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二、質量是發展黨員工作的生命線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第一章 堅定信念:肩負起大學生黨員的歷史使命_四、大學生黨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四、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三、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五、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基礎第八章 從嚴治吏:建設一支宏大高素質幹部隊伍_二、新時期好乾部的新標準四、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一、黨員隊伍建設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一、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二、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三、黨風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三、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三、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四、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第一章 堅定信念:肩負起大學生黨員的歷史使命_三、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重視青年工作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五、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二、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內涵與精神實質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第五章 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_三、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五、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第七章 基礎工程: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_三、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長期堅持的寶貴經驗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_四、堅持以民爲本、以人爲本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四、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二章 波瀾壯闊: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_三、開創和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五、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一、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一、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四、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工作本領第十二章 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十六章 四個全面: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_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一、“第五個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二、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一、“第五個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六、激發正能量,共築中國夢第一章 堅定信念:肩負起大學生黨員的歷史使命_一、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一、“第五個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新常態下的大國法治_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