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

中東的石油對大英帝國極爲重要,艾德禮首相關注也是理所應當,如果能夠讓蘇聯保證伊朗的安全,對於目前的大英帝國當然是有利的。

如果蘇聯平靜下來,英國就沒有理由向美國求助,最後一步一步拱手讓出在中東的利益。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完全可以理解,至於土耳其的問題,考慮到蘇聯和土耳其的世仇關係,兩國的關係註定不可能太好。

而且蘇聯的作風也可以從側面證明這一點,就算是拿到土耳其一個軍事基地,也不可能讓土耳其導向蘇聯,歸根究底一個基地根本不夠。

很多人其實誇大了單獨軍事基地的作用,後世的埃蘇丹在土耳其國內存在美軍軍事基地的情況下,一樣把美國弄的極爲惱火,這就說明單獨的軍事基地影響力有限。

至於日本和德國,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日本是被美國捏的死死的,歸根究底是以東京爲核心的本州島,存在很多美國軍事基地。根本不是沖繩的問題,如果美國僅僅在沖繩存在軍事基地,日本人的狗鏈子早就撐開了。

這一點可以通過德國的例子證明,聯邦德國是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合併出來的。北約很多國家都在德國有駐軍,這種情況下德國是無法真正獨立的。

廣場協議主要對準的國家其實是兩個,其中一個是日本,另外一個就是德國。正常來說,德國應該和日本一樣,從此一蹶不振。但是蘇聯的崩盤救了德國!

蘇聯崩盤讓出了東歐市場,也給了德國拿回自主權的機會,蘇聯駐軍撤離民主德國,整個民主德國的領土內就再也沒有外國駐軍,德國抓住機會不顧民主德國的經濟條件差遷都柏林,從此之後德國國家的中樞,遠離西部國外駐軍的鉗制。

從那個時候開始德國和日本就完全不同了,德國一躍成爲歐盟的核心,日本還是被美國抓在手中的玩物。如果看德國國外駐軍的分佈圖就能發現,原來的民主德國境內沒有外國軍事基地。

蘇聯出現問題的時候,英法其實發現了德國重新拿回自主權的可能,幾乎是拿着鈔票上門請求蘇聯,經濟出現問題了沒有關係,英法兩國願意拿錢幫助蘇聯渡過難關,可到底也沒有攔住要自殺的戈地圖。

英法在幾十年後想要挽救蘇聯,和二戰剛結束防備美國的心是一樣的。蘇聯固然是敵人,美國也絕對不是什麼好朋友,一旦敵人消失了,所謂親密的盟友只會騎在自己腦袋上喂屎。

蘇聯崩盤之後,英法在美國眼中的地位是下降而不是上升,英國很快就遭到了美國的金融攻擊,法國更是被列爲蘇聯之後的第二個競爭對手。

眼看着就要對法國做點什麼,世紀交替的那幾年,法國人的日子其實是挺難的。

現在眼前的事情是,艾德禮首相和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認爲前首相丘吉爾和前外交大臣羅伯特艾登,並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相反卻出賣了東歐還沒換回來回報。

就在房間當中一直討論,如何把奧地利拿回來,怎麼向蘇聯施壓,兩人相信美國也不會對蘇聯的所作所爲滿意的。

不過這也不一定,艾倫威爾遜在波茨坦已經看出來了,杜魯門的水平其實比較一般。之所以看起來比丘吉爾有更多的主動性,完全是因爲美國的國力給撐起來的。

如果杜魯門做現在英國的首相,說不定直接就被斯大林玩弄於鼓掌之間,還不如丘吉爾,丘吉爾還能說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作爲暗箱操作的直接執行者,艾倫威爾遜有幸的得知新首相和新外交大臣對波茨坦會議的期待,既想辦法聯合美國拿回來奧地利,確保伊朗免收蘇聯的安全威脅。必要的時候可以在達達尼爾海峽通行權上做出讓步。

歸根究底,剛剛指責完保守黨出賣東歐的艾德禮首相,還是需要暗箱操作保證大英帝國的利益,只不過是側重點不同。

艾倫威爾遜當然要爲了大英帝國的利益赴湯蹈火,比起土耳其他同樣也認爲伊朗更加重要,至於奧地利問題,不把奧地利恢復原狀,估計波茨坦會議不會結束。

兩任首相看待問題的事情不同,這也是十分正常的,哪怕就是一個人也有精分的時候,德國進攻法國之前,丘吉爾還想一旦蘇德開戰,德國要是不順利,英國應該協助德國。

德國先進攻了法國,丘吉爾只能昧着帝國主義良心賣血援助蘇聯。

因爲新首相的空降,波茨坦會議又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在接下來的幾天影響會顯露出來。

其實實話實說,波茨坦會議已經比歷史上進展快的多了,這就是暗箱操作的必要性體現。

得到了新任務的艾倫威爾遜,跟在外交部秘書亞歷山大卡多根走出了首相房間。

“你覺得我們的新首相和丘吉爾先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亞歷山大卡多根開口詢問。

“對日作戰如果是丘吉爾先生做首相的話,還有理論上的可能。至於艾德禮首相,根本就沒有理論,我們絕對不會加入進去。”艾倫威爾遜沉默了一下回答道,“新首相明顯比丘吉爾先生更加註重資深問題,不知道以後英屬印度會不會出現波折。”

“這也是愛德華爵士所擔心的!”亞歷山大卡多根嘆了一口氣道,“丘吉爾先生在英屬印度的問題上,可能會更加符合我們的期待。”

也僅僅是可能罷了!艾倫威爾遜心中暗道,只能繼續準備和福爾採娃見面了。

說實話他根本不想繼續出賣利益了,之前操作了一下難民問題,增強蘇聯本來不利的地緣劣勢,南斯拉夫已經大概率會因爲國外大批反對派導向蘇聯,他認爲這就可以了。

如果蘇聯在得到出入黑海的控制權,會不會變得更難對付?只能祈禱蘇聯對日作戰順利,從日本得到了良港,把注意力從歐洲移開。歸根究底,還是沒想到弄出來難民問題最後搞得這麼大,被蘇聯抓到了把柄。

奧地利、土耳其和伊朗,是艾倫威爾遜本次暗箱操作的主要功課,和之前不同的是,他不準備讓福爾採娃順利佔便宜了,毛妹也不行。

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