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

“美國人說話真是不好聽,那怎麼能叫投降呢。”趕赴倫敦,共同商議化解石油危機的安娜碎碎念,作爲海爾曼家族的兩個話事人之一,她必然要在這個時候,爲了聯邦德國的發展盡心盡力。

安娜也帶來了最新的對話會議進展,毫無疑問的是,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傾向於妥協,也不是沒有例外,荷蘭就表達了強硬的態度,還有挪威,但挪威最終還是傾向於大多數國家的意見。

“懂了,挪威是看冬天快來了,怕出現什麼意外。”艾倫威爾遜瞭然的點頭,挪威雖然有北海石油的一部分,但因爲北海石油因爲石油價格長期處在低水平所以產能不高。

這馬上就冬天了,萬一產能無法按計劃提升,挪威就鬧出一個產油國出現能源危機的笑話。

挪威和荷蘭屬於北海石油的既得利益者,但這和聯邦德國沒有關係,瞧瞧聯邦德國那可憐的領海就知道,戰敗國待遇絕不是妄言。

聯邦德國的領海不能說沒有,也基本上約等於沒有,自然是在這個時候硬氣不起來。

“巴列維那個人不可靠,明明合作愉快,就是不能幫個忙。”安娜滿腹委屈,覺得德國對伊朗的照顧卻換不來感恩,真是狼心狗肺。

“我感覺你在內涵英國,英國也是產油國。”艾倫威爾遜伸手丈量着龍騎兵的傲人曲線,憑空造牌的提出了指責。

“少來這種憑空造牌的話術。”安娜驕傲地挺起胸膛,方便無上權威的撫慰,“你就喜歡在女人面前,顯示你的深謀遠慮。”

艾倫威爾遜深感自己得意忘形了,有三個和同等地位的女士是不吃PUA這套的,龍騎兵姐妹可是蘇聯高材生。

至於葛麗泰·嘉寶,人家一個資深宅女,根本沒什麼主動求人的時候,PUA嘉寶就是PUA空氣。

知錯能改的無上權威不在多說廢話,一心一意的用自己的口才說服了安娜,小龍騎兵本來就不是過來談愛國的,她來英國的目的從來都是希望自己的空虛被男人填滿,愛國那是附帶的。

美國說英國慫了這件事,艾倫威爾遜是不在乎的,美國有輿論霸權,英國的輿論霸權不見得就弱了,這可能是兩國實力差距最小的領域。

爲了世界霸主的位置,英國沒打過誰?也堪稱爲此奮戰到了最後一刻,現在世界霸主都不是英國了,英國還在乎你說什麼?

大國英國不願意招惹,哪個小國敢跟風,誰跟風打誰,阿根廷除外,對阿根廷要綏靖。

當然這不代表他什麼都不做,真當他看不出來石油漲價是配合稀釋美元超發?太過分了,英國散播一下陰謀論,真會遭到大損失的是美國。

通過五眼聯盟溝通之後,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第二天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就換成了別的事,不在關心歐洲是不是投降的消息了。

www▪TTKдN▪C ○ 歐洲這一次遭到阿拉伯聯盟的制裁,就沒有一個人能看出來麼?

事實上歐洲執行委員會主席專門接見了阿拉伯國家的特使,當面問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在中東無所作爲,難道你們不相信這一點嗎?你們搞禁運是針對美國,可是美國並沒受任何影響,而我們歐洲卻受到了你們的打擊。告訴我們,你們究竟想達到什麼目的。”

歐洲怎麼可能沒有聰明人,看不出來美國本身具有豐厚的石油資源,而歐洲除了有一個被少數國家分享的北海石油,那真是毛都沒有。

同時受到制裁美國受到的影響遠遠比歐洲要小。懷疑美國和沙特勾結的可不僅僅艾倫威爾遜這個卑微的社會公器。

但歐共體英法兩國不做聲的情況下,其他國家又能怎麼辦呢,這一次阿拉伯國家的部長們意外地發現和他們對話的歐洲人竟變得如此謙恭、軟弱、和氣,同時又是那樣的無能爲力,不知所措,這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能說美國把巴以問題和這一次石油禁運捆綁在一起,確實是十分高明。阿拉伯聯盟在這種問題上是不會後悔的,而美國乖乖的接受制裁,歐洲國家就只能低頭承受。”

把正事忙完了,赤條條的兩個人依偎在一起,艾倫威爾遜便爲懷中的小龍騎兵詳細講解,美國這一手堪稱是陽謀的操作。

“可蘇聯地大物博,石油漲價了,蘇聯一樣會變得更強。美國人看不出來!”安娜歪着頭凝視着男人,臉上還帶着坐火箭之後的餘韻。

“蘇聯的經濟和自由世界的經濟體系關係不大,美元的超發只能讓認可美元價值的國家吸收。歐洲不就是那個人傻錢多?”艾倫威爾遜挑了挑眉,當猴馬上安慰道,“不過這招如果雙方的地緣結構沒有大變的情況下,只能用一次。”

和歷史上的石油危機比較,歐洲國家都要感謝他這個英國內閣秘書長的存在,不然的話,問題只會更大,損失稍微大一點就是百億規模。

歷史上日本因爲赤軍的動作,僥倖沒有被這一次的石油危機收割到,但是這一次就沒這麼幸運了,中東戰爭也沒打這麼多次,尤其是沒打讓納納賽爾吐血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沒佔領這麼多領土,仇恨還不夠,阿拉伯自然不用玩恐怖襲擊那套。

戰場上怎麼樣,是哪一方佔上風,甚至以色列有沒有核武器歐洲已經不關心了,歐洲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石油問題能不能談。

懷疑美國和沙特勾結,捆綁巴以問題收割歐洲的聲音不是沒有,但在冷戰這個大背景下,歐洲也只能吃了這個暗虧。

在阿拉伯國家的特使們回國之後,馬上召開了阿拉伯聯盟部長會議,部長會議結束後,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秘書長宣佈該組織“決定對歐洲共同體的態度予以回報,並準備作出具體表示”。

但這個回報實際上並不十分慷慨,當然,不管怎麼說,這總算是第一步:按照禁運規定,阿拉伯聯盟的石油供應量每月都應自動遞減百分之五。現在該組織宣佈“十二月份將不對歐洲共同體國家實行此規定”。但荷蘭除外,因爲它採取了強硬態度。

在英法兩國領導下的歐洲,撲通一下就跪下了,這當然有英法兩國想要趁機利益均沾,在歐共體內部藉着石油危機轉移一下財富的因素。

但不管怎麼說,英法這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做到了應該做的,沒事就歐洲團結,有事就共同割韭菜,哪怕是聯合阿拉伯人。

現在壓力全部落在了日韓身上,日本和韓國的處境比歐洲更加困難,如果說在資源上,歐洲距離某大國都差得遠,完全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那麼日韓兩國還要在底上一個級別,日本那種只能做標本展覽的自身資源,和韓國可謂是臥龍鳳雛。

日本是處境最困難的國家。如果它也在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壓力下作出讓步,那麼它就會三十年來第一次面臨同美國決裂的危險。

這於日本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因爲它就象緊貼在岩石上的牡蠣一樣緊緊依附美國。

但是,如果它拒絕聽從阿拉伯人的呼籲,那就會招來滅頂之災:巨大的油輪每天都從霍爾木茲海峽穿越半個地球來到橫濱港爲日本送來石油。

沒有這些油,整個日本島就會陷入停頓狀態,乃至失去一切生機。

這一次日本顯然沒像是歷史上那樣,因爲赤軍攻擊以色列得以在石頭危機當中倖免,一樣成爲了被石油危機收割的對象。

艾倫威爾遜很高興,輾轉騰挪這麼長時間,總歸是上帝保佑,沒有讓日本再一次成爲漏網之魚。

“愛麗莎,最近忙什麼呢,不知道爲什麼,總想要關心一下高級專員的工作。”

艾倫威爾遜撥通了吉隆坡的電話,對着馬來亞高級專員愛麗莎一語雙關的表達關心,說正事的時候則正經不少,“日本和韓國這一次也避免不了被石油危機收割,對馬來亞來說更是一個好機會。日本不會完蛋的,真有這個趨勢,美國不會不管。”

日本畢竟是美國在亞洲的橋頭堡,一定要比潛在敵人先進這麼一點,日本還有一個優勢。

在石油危機爆發之前,我堂堂山巔之城的各大車企,推出的旗艦車型,無非就是V12發動機做動力的全尺寸SUV,日本那種陸地巡洋艦都是屬於小巧玲瓏。

日系車因爲日本資源貧瘠,開始就是以省油可靠作爲買點,這一次石油危機油價上漲,對日系車是一個利好。

而對多種油老虎集合的美系車,無疑是一個滅頂之災,現在無上權威面前有一個兩難的選擇,是希望美國汽車業跪,還是希望日本被收割的一蹶不振。

想想還是美國汽車跪比較好,日本畢竟是一個基礎上就很差的國家,美國在工業時代的基礎太好了,汽車也萎縮有助於全世界的平衡。

“把馬來亞的石油按照阿拉伯聯盟的定價?再漲一點,馬來亞距離日本這麼近,讓日本人省下不少運費呢。”想到沙特這個親美國家,艾倫威爾遜決定不能讓這些中東產油國佔太大便宜,既然巴以問題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正確,他就給日本頂牛的底氣,“這樣馬來亞和日本都有美好的未來,是一種符合彼此利益的雙贏。”

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