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章 驅逐出境

第1684章 驅逐出境

在機場就逼逼叨了一堆,什麼德國統一十條綱領是對戰後秩序的踐踏,什麼蘇聯絕對不會統一,因爲這樣無法對蘇聯保守派交代。

這些話有用沒用先放在一邊,沒用他也要說,因爲要配合撒切爾夫人的言論,因爲當前撒切爾夫人在廣泛的聯合歐洲國家,對德國統一說不的外交攻勢,說的就是差不多一樣的說辭,無非就是這是戰後的秩序,兩個德國符合歐洲的安全體系,蘇聯不會坐視不理之類的。

既然首相都這麼說,內閣秘書長自然也要緊跟步伐,重複首相的準確論斷,以證明德國統一的威脅。

地圖頭其實對艾倫威爾遜的到來十分頭疼,撒切爾夫人在九月份訪問的時候,還專門路過一次莫斯科,也提及了德國統一的事情。現在英國人又來,弄的大張旗鼓整個歐洲都知道了。

艾倫威爾遜以一個公務員的身份來到蘇聯,堂而皇之的對蘇聯的政策進行了抨擊,他還沒見過地圖頭呢,就已經通過公開言論把地圖頭一頓抨擊。

這當然是不受待見的,地圖頭根本不想見他,不過身爲英國首相特使,艾倫威爾遜做出了不見自己就不走的無賴作風,也讓地圖頭一籌莫展。

加裡寧市,阿里克謝耶夫在一座俱樂部當中,對伏龍芝高等諸兵種合成指揮學校的軍官學員進行款待,禁酒令已經於今年取消,還被契丹人拿出來作爲抨擊地圖頭的工具。

不過在實行禁酒令的三年當中,他還是建立起來了龐大的地下網絡,同時也積累了驚人的財富。

其實現在好大兒就算不想螳臂當車,也可以嘗試走一下寡頭之路,但是顯然阿列克謝耶夫志不在此,聽說了有英國紳士來訪問,立刻就想要回到莫斯科。

但想到這些被深造的軍官也有重要作用,他還是決定晚上出發,反正加裡寧市距離莫斯科又不遠。

“國家需要年輕而富有變革精神的軍官,國防部的同志們也這麼認爲。”阿里克謝耶夫滿飲此杯,以此來向眼前的軍官們示好。

俱樂部當中其實都是蘇聯的中低層青年軍官,不然也不會去軍事學校進行深造,中低層軍官的好處是,阿里克謝耶夫可以做出禮賢下士的姿態,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贏的好感,克格勃副主席的青睞和幫助,在軍方中層軍官的領域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蘇羅維金,回到塔曼師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千萬不要客氣。新西伯利亞的嚴酷環境磨礪了你的意志,國家也需要擁有堅定不移意志的軍官。”

阿里克謝耶夫向一個大尉主動舉杯,並且開口道,“我相信你馬上就會成爲少校的。”

阿里克謝耶夫只是恰好看到了蘇羅維金,以展示自己的對這一批軍事學院學員的關心,卻不知道偶然間發現了一個未來會躋身高層的將領。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也不可能認出來這是年輕的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謝爾蓋·弗拉基米羅維奇·蘇羅維金出生在新西伯利亞。蘇羅維金從小就夢想加入軍隊,爲國服役。

因此在一九八三年,年僅十七歲的蘇羅維金考入了鄂木斯克伏龍芝高等諸兵種合成指揮學校。

畢業後的蘇羅維金被編入了近衛第二摩托化步兵師,即著名的“塔曼”師。

而在他從軍的第五個年頭,這名年僅二十五歲的營長接到了一個改變了一生的命令:開進莫斯科。蘇羅維金和其他人都認爲,這只是一次例行的演習活動。

而軍人們對平民也毫無防備。但沒過多久,塔曼師的軍人們就意識到,這是一次軍事政變!

在契丹人的號召下,大批民衆走上街頭,試圖對抗蘇軍的鎮壓,而士兵們也不願對平民開火,大多都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甚至主動投向了契丹人一夥。這樣混亂的狀況持續了兩天,直到兩天後在執行宵禁命令時,蘇羅維金的部隊遭遇了契丹人的支持者。

面對着羣情激奮,向裝甲車投擲燃燒瓶,並且造成了士兵傷亡的抗議者,蘇羅維金被迫下令鳴槍示警,驅散人羣。因爲這個命令,也出現了八一九僅有的死難者,之後三名遇難者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而包括蘇羅維金在內的多名軍人則以謀殺罪被捕入獄。

誰能想到,三十多年後,蘇羅維金則因爲戰事不利成了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了呢,如果他知道自己三十多年後,還要面對蘇聯解體引發的戰爭,說不定在當天就會主動請纓把契丹人給崩了。

剛下飛機的艾倫威爾遜就抨擊了一頓地圖頭,顯然面臨的後果就是,他被克林姆林宮晾了起來,處在無所事事的狀態當中。

不過這都沒問題,蘇聯人又不能崩了他,還想不想證明自己是自由世界的一員了?

在第二天的晚上,把伏龍芝軍事學院的軍官學員招待完了的阿里克謝耶夫,就出現在了,對着窗戶發呆的艾倫威爾遜面前。

“我有件事很猶豫。”阿里克謝耶夫面帶難色的道,“根據之前的一次會議,我們要對齊奧塞斯庫動手。”

“哦?你是怎麼想的?”艾倫威爾遜的臉色很平靜,並不爲此感到意外,其實縱觀東歐紅旗墜落的過程,其他國家都好解釋。

像是波蘭,明顯就是被債務壓垮了,還有團結工會這種實力強大的反對者。

而像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則容易找到脈絡,本來就存在改革派,地圖頭不作爲,政局變化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波折。

民主德國距離聯邦德國太近,面對聯邦德國壓倒性的經濟優勢頂不住,這些都容易解釋。

最無法解釋的的就是羅馬尼亞,蘇聯在東歐經營了幾十年,是不可能看着自己的盟國領導人最後身亡的,除非黑手就是蘇聯,或者是美蘇不約而同動手。

艾倫威爾遜不相信,美國可以在東歐解凍三四年就能在一個敵對陣營的國家當中,培養起來一個可以進行武裝政變的力量。

事實上齊奧塞斯庫就是被政變推翻的,動手的就是羅馬尼亞軍隊,而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這個把齊奧塞斯庫推翻的組織,清一色都是羅共本身的高官,美國能夠在羅共內部找到這麼大一批代理人麼,還有齊奧塞斯庫之前的羅共一號人物在裡面?

這絕對不是三四年能夠佈局成功的,沒有幾十年的影響力,不可能有這樣的能力,無上權威不是懷疑東歐國家都是蘇聯自己把保守派搞下去的,但就羅馬尼亞這一個國家來說,蘇聯的嫌疑確實是大。

阿列克謝耶夫沉默良久,竟然向立場上的敵人抱怨着,“爲什麼我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會做出這種決策。”

“不要問我這個問題,我無法理解地圖頭。”艾倫威爾遜直接擺手,他前世就無法理解,至於這輩子從地圖頭上臺開始就旁觀,旁觀的結果就是他更不瞭解了。

每把都贏可以理解爲作弊,可每把都輸一次沒贏,比每把都贏都更有難度。

目前爲止艾倫威爾遜就覺得,只有中導條約這麼一件事,美國算是沒有在地圖頭身上佔到便宜,但歐洲國家可贏麻了,勝利者一樣和蘇聯無關。

“我如果把事情透漏給齊奧塞斯庫呢?”阿里克謝耶夫反問,艾倫威爾遜仔細盯着好大兒的臉,小聲道,“除非你能夠確定你本身不會被暴露。”

“那當然是不會,齊奧塞斯庫相比較於其他東歐國家,地位其實算是穩固。”阿里克謝耶夫回答道,顯然對羅馬尼亞的政局還很看好。

羅馬尼亞是除了蘇聯和波蘭之外,東歐體量第三大的國家,外債最少,領導層穩定,經濟也不差。

艾倫威爾遜猶豫了一下點頭道,“那就去做吧,其實只需要取信齊奧塞斯庫一個人就行,如果你有辦法讓他信任有政變的消息。就看他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撲滅了。”

艾倫威爾遜記得,羅馬尼亞是有忠於齊奧塞斯庫的武裝和政變的軍隊打過內戰的,這也是齊奧塞斯庫馬上被處決的原因。

只有他死了,忠於他的武裝纔對樹倒猢猻散。關鍵是羅馬尼亞在其後太慘了,成了倒賣人口和虐殺的重災區,社會崩潰,各方的黑手都伸過來了。

齊奧塞斯庫如果能夠保護自己的國家,那是他的功勞,如果保護不了,艾倫威爾遜希望好大兒也不要受到影響,他還是建議相信齊奧塞斯庫。只要齊奧塞斯庫不被偷襲,應該能夠控制羅馬尼亞的局勢。

終於,本次來訪的他,在不斷大放厥詞之後得到了地圖頭的接見,克林姆林宮頭一次出現了一個外國人,居高臨下對地圖頭大放厥詞,這令衛兵震驚不已。

走出克林姆林宮,艾倫威爾遜帶着怒色的接受了隨行而來的媒體記者採訪,開口就是一個暴擊,“德國不統一對蘇聯也有好處,我只是如實轉達英國的擔憂,畢竟米哈伊爾先生也不想被政變推翻。”

稍晚時候,艾倫威爾遜被蘇聯政府宣佈爲不受歡迎的人,限期離境。

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七十章 漢堡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