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

關於紐芬蘭林區開採計劃的實踐,艾倫威爾遜是躲不過去的,來的華工大部分都沒有用過油鋸,畢竟中國的煤油燈都在洛克菲勒家族手裡。

以中國的發電量,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電燈,解放戰爭時期,一些戰士頭一次見到電燈,忍不住叼着菸頭把腦袋伸過去點菸。

艾倫威爾遜儘量從兩年多來到達馬來亞的華人羣體當中,挑選識字或者是聰明伶俐者,一切油鋸的使用和電力運用,都要從頭講起。

英屬馬來亞固然也不是什麼多先進的地方,但至少讓華人沒吃過豬肉也見到了豬跑。

亨伯河河口有本地人的定居點,作爲紐芬蘭的第二大定居點,這裡也有電力設施。不過自從他到了這裡之後,本地居民的電力使用就被剝奪了。寶貴的電力必須用來木材粗加工。

第二步就是連同攜帶來的漁網,連同亨伯河口居民的漁網全部被收繳,重新編成攔截網,設置在險要之地,用來攔截上流到時候隨波逐流而下的原木。

艾倫威爾遜到達這裡之後,才知道這處定居點叫科納布魯克鎮,出面和鎮長以及小鎮德高望重者,解釋來到這裡的目的。

取得了諒解之後,才正式開始工作,不過幾天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情,讓科納布魯克鎮的居民嚇了一跳,這件事有些哭笑不得。

伐木畢竟是一個具有危險性的工作,因爲還沒有正式開始,但華工也開始漸漸適應,嘗試和自己的新朋友油鋸先生建立牢不可破的密切關係,林業生產當中戴安全帽並不過分吧。

但是艾倫威爾遜本次來到英屬紐芬蘭的簡易生活物資,是海爾曼家族提供的。簡易行軍牀倒也可以理解,最讓科納布魯克居民不能理解的是,怎麼這些華工都帶着德式鋼盔。

“那不是爲了物盡其用麼,在說質量過硬,比安全帽安全多了。”艾倫威爾遜也頭頂德式M35鋼盔,其邊緣是圓滑的弧線卷邊,內襯更有利於保護頭部。

德式鋼盔的形狀和大多數國家的鋼盔有明顯區別,紐芬蘭有入伍參加過二戰的退伍兵,一下子就發現,這不是德**隊的裝備麼。

“一旦秋季到來,我還在蘇聯訂購了冬裝,大家到時候千萬不要驚訝。”

在科納布魯克居民的面前解釋完了德國鋼盔的事情,艾倫威爾遜還不忘記開玩笑。

隨着分批抵達的華工數量日漸增多,科納布魯克居民肯定是有些不適的,艾倫威爾遜表示如果有溝通上的問題就找自己,自己懂華語,發現問題一定解決,儘量不會打擾科納布魯克居民的生活。

至於用電問題,希望科納布魯克居民以整個紐芬蘭的大局爲重,一旦有了收益,到時候一定會對本地居民生活的不便給予補償。

對於科納布魯克的未來,艾倫威爾遜則表示考慮進行食品加工,主打純天然的口號。

這也就是他恢復過來了纔開始大放厥詞,剛到科納布魯克的有幾天,可給他累屁了,是被一羣華工擡回來的,完全是挺長時間沒幹體力活,爲了裝我還行,結果累脫力了。

但人作爲芸芸自然界的一員,能夠成爲地球的主宰,自然是有道理的。

早期人類就進化出了適合長距離跑動的長腿、長跟腱、相對其他動物很短的腳趾、發達的臀部肌肉等等,這些特徵對步行而言沒有太大必要,卻十分適合長距離跑動。

更重要的是,人類有着比其他動物強大很多的散熱系統。人類全身佈滿汗腺,只要水分足夠,就能在長時間運動中體溫保持恆定。這就是爲什麼會出汗的馬從一干走獸中脫穎而出,成爲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人能跑死馬,蘇俄內戰中,蘇聯紅軍把哥薩克攆的雞飛狗跳,步行創造當時的長行軍記錄,一直把帝俄的騎兵攆到西伯利亞。

在長距離運動中人類的耐力是無敵的,一般來說人類在一日以內的長跑中不如馬,但三日以內就可以超過馬,一旦時間超過十天地球上沒有任何動物是人類的對手。

兩天後,艾倫威爾遜的身體就重新適應了這種體力工作,而且睡得更香。

每天拎着油鋸一起工作,傳授一些在高緯度地區生活的經驗,並且修建房屋,隨着華工一批一批的到達,以及採伐區和科納布魯克的距離,華工是肯定要直接住在採伐區的。

其實除了剛開始幾天的不適之外,身體年齡並不大,甚至正在巔峰的艾倫威爾遜,現在每什麼疲勞感,都是一晚上睡覺就能解決的問題。

在他處在深山老林當中的時候,除了帕梅拉蒙巴頓拿到了澳大利亞的礦產勘探權之外。歐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英法主導的煤鐵共同體計劃。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在接受了馬歇爾計劃之後,就開始謀劃三國共同市場的想法。這也是歷史上煤鐵共同體的第一個雛形,德法加入進去已經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

這一次英國主動和法國建立煤鐵共同體,只要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點,英國已經答應了美國,要在歐洲共同市場的事情上出一份力,這是在巴黎會議上用英鎊管制換來的條件。

英國用英鎊管制交換了幫助建立歐洲共同市場,就必須履行義務出力。不然的話,馬歇爾計劃隨時可以停止,畢竟給不給錢還是美國人說的算的。

現在畢竟是敵強我弱,英國既然認爲英鎊的價值更重要,就必須響應美國的需求。

於是不管心裡是不是願意,英國都必須要進行一番努力。和歷史上不同的是,英國一直佔着英佔區作爲補充國力的一翼,現在美國已經開始試探口風,是不是可以合併英美兩個佔領區。

因爲兩翼齊飛的計劃效果非常好,英國心裡當然是不願意,馬歇爾計劃對英國來首是錦上添花遠不是歷史上的雪中送炭,到手的利益輸送,倫敦當然不希望吐出來。

對美國合併的試探口風裝聾作啞,另外一個方面用煤鐵共同體作爲應付美國的牌。

自然這張牌要打好了才行,還有一個原因,英國希望通過煤鐵共同體的框架,趁着德國目前還處在分區佔領狀態沒有政府,先合法剝奪德國的一部分利益。

這樣的話,就算是以後德國有了政府,在這種既成事實面前,也只能接受英國佔便宜的事實,這件事英國自己做有些困難,自然聯合法國一起做當然是有必要的。

此番想法,在艾倫威爾遜給艾德禮首相報告當中兩翼齊飛歐洲篇有所描述。

不過英國是個島國,英國的利益與歐洲大陸不說天然對立的,對立的時候越比較多。

四分五裂內耗嚴重的歐陸是英國所喜聞樂見的,當年英國就是憑此充當歐洲攪屎棍,運用大陸均勢政策把歐陸攪得烽煙四起漁翁得利,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現在美蘇在旁形勢比人強,因爲英鎊的管制和匯率問題,倫敦不得不答應美國的要求促進歐洲共同市場,但和法國迫切的心理也不是完全一致,英國只是先把口號喊出去,圍繞煤鐵共同體的談判先談個一年半載,就可能的延後美國提出的合併計劃,把時間拖過去。

而法國則明顯上心多了,雖然英國似乎熱心程度不夠,但和幾百年來的自己相比,英國能夠真的促進歐洲共同市場,在法國人眼中,都可以算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法國人不知道,倫敦甚至都想到了拖時間的說辭,法國政局不穩定總是換政府。

現在倫敦特別希望巴黎換政府,自己好趁機觀望,然後重新從頭談判。

如果巴黎不換政府的,倫敦就爲此制定半年的談判計劃,在這一任部長會議主席上任半年之後,通過煤鐵共同體的框架。

不過不同於歷史上的共同體,這一次英國主動願意發揮作用的共同體,更加具有強權色彩,肯定不會出現後世歐盟當中任何成員國反對,就難以做出決議的事。

畢竟現在德國意大利還沒有擺脫戰敗國桎梏,英法妥妥兩個常任理事國,弄出來的煤鐵共同體,肯定在互相扯皮程度上,比不上後世的歐盟。

至於深山老林中的艾倫威爾遜,還在做勤奮的伐木工,和華工們吹牛打屁。

“中堂大人,英國本土一個島國,如何走到今天的。”提着油鋸的蘇陽學着艾倫威爾遜的樣子,走着鵝步,準備對着一根起腰粗的書大開殺戒。

“英國從十五世紀的農業革命之後,生活水平就已經冠絕歐洲了。”因爲伐木的噪音,艾倫威爾遜的嗓門見長,大聲道,“那時候應該比其他文明的生活水平都好的多。畢竟本土只有五百萬人,生活壓力比人口多的文明小許多。”

在行政長官做快樂的伐木工時候,首府聖約翰出現了一些外地人,資本從來都是最敏銳的,哪怕紐芬蘭避稅天堂的轉變並沒有大肆宣揚,人家還是聞着味自己找上門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565章 停戰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