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

“哦,艾倫你在看文件啊,軍方已經準備好了食物。”艾福爾推開進來,正好見到艾倫威爾遜正在看文件,湊近一看是巴爾幹半島的報告,感嘆道,“你還真是什麼時候這麼有精神,英屬印度的公務員都是這樣的麼?”

“那倒不是!”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翻閱着巴爾幹報告微微搖頭道,“本來應該在巴黎就看的,只是因爲來到柏林耽誤了。這可挺麻煩,這些武裝到底要如何對待,送到倫敦有的外交部頭疼,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說話的時候,艾倫威爾遜一隻手無意識的撥拉着文件袋,這支力量是戰爭的後遺症之一。

要說南斯拉夫祖國軍的成分其實比較複雜,在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傾向。在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之前,英法兩國當然不是一味地綏靖,歐洲很多國家都存在着英法支持的勢力和德國進行角逐。

英法兩國身爲既得利益者,同時又因爲一戰和德國血拼,戰後雖然仍然能夠壓住美國一籌,心裡卻已經明白,兩國都需要時間恢復。

可德國根本不給機會,英法兩國在面對戰爭威脅的時候難免瞻前顧後,一方面構建對德國包圍網,希望能夠嚇阻住德國人,不希望真像是一戰那樣刺刀見紅。

在戰場相見之前,英德之間的爭鬥在外交層面展開,戰爭爆發,執政的南斯拉夫保羅親王害怕軸心國攻打南斯拉夫,於是簽署三國公約,答應與德意合作。

結果,首都貝爾格萊德發生大規模示威。兩天後國王彼得二世得到英國支持,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親王政權。杜尚·西莫維奇將軍成爲首相。

這個時候,南斯拉夫地位非常尷尬,實際上不再支持軸心國,但沒有正式退出三國公約。新政府反對德國,但又怕如若遭到侵略,英國將不能相助,最終軸心國開始了入侵。

南斯拉夫祖國軍主要由塞爾維亞人與黑山人組成,效忠於南斯拉夫皇室,多次反抗意大利在黑山的統治,但都被意軍鎮壓,因此受到英國的支持,被視爲是同盟國的部隊。

南斯拉夫國王保羅二世,現在就流亡在倫敦,按理來說南斯拉夫祖國軍,和戰前的衆多歐洲國家反德勢力是一樣,是親英勢力。

可事情又不是這樣,除了南斯拉夫祖國軍之外,南斯拉夫還有其他勢力,因爲南斯拉夫是一戰之後因爲戰勝同盟國集團的戰勝國,塞爾維亞人佔領了其他民族的土地。

今天的南斯拉夫,塞爾維亞人也不過四成多一點,並不是一個優勢民族。後世有人把南斯拉夫解體,歸結於打壓塞爾維亞主體民族的結果,實際上不是這樣,塞爾維亞人從來都不是這個國家的多數人口。

克羅地亞人以及斯洛文尼亞人是親德的,他們和南斯拉夫祖國軍構成了鐵托的反對派。現在雲集着親德派和親英派的南斯拉夫祖國軍,已經撤離出了南斯拉夫,前往盟軍的佔領區。

“其實我們可以想象,倫敦最終可能做出的決定,就是放棄他們。”艾福爾看着艾倫威爾遜一籌莫展,猜測着倫敦的最終決定,“可能決定不會這麼快,畢竟現在主要是德國的投降儀式。”

“就像是我們通過交換希臘的安全,讓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滾蛋,把波蘭交給蘇聯一樣麼?”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自嘲道,“雅爾塔會議,做出這種交換條件是可以理解的,首相已經儘量維持英國在歐洲的存在,不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是強大的談判對手。理智上我們保不住波蘭,不如換取希臘的安全。”

“我敢斷定,這支還在膨脹的保皇派力量,一旦落入鐵托的手裡。肯定會被全部被殺!”艾倫威爾遜心情有些沉重的看着艾福爾,給出了自己的斷言,“按照蘇聯人的思想,這算是階級敵人了,是一種很可怕的定義。”

最關鍵的是,艾倫威爾遜不想做出賣其他國家英國來做,利益被美國佔據的事情。英國出賣波蘭費盡心血保下了希臘,反對派仍然親蘇,政府也會變得親美,根本就沒英國什麼事。

如果反過來,英國得到道義上的讚譽,讓美國人來處理還差不多。

出賣波蘭雖然是英國做的,但畢竟和艾倫威爾遜無關,而巴爾幹的報告卻就在手中,他知道自己要是當做沒看見,直接反饋給倫敦,已經雲集在盟軍佔領區的南斯拉夫祖國軍,必然會被鐵托清算,死亡數字以十萬計算。

現在這些南斯拉夫保皇派,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的命,就等於捏在艾倫威爾遜的手中。

“艾倫,其實我們也鞭長莫及,根據雅爾塔會議的意見,英國佔領區是在德國的西北部,包括包括巴伐利亞州的德國南部,從法國邊界一直到奧地利是美佔區。附近有英國外交官,卻沒有英軍駐紮。”艾福爾無奈的聳聳肩道,“這是事實。”

“佔據了魯爾區在內的德國西北部海岸線,算是外交領域的一次勝利,美國人不是一直都不滿麼。”艾倫威爾遜無所謂的笑笑,“不知道現在巴伐利亞的行政長官是誰。”

“這我倒知道,是一個叫巴頓的將軍。”艾福爾輕鬆的開口,然後被嚇了一跳,這個同事怎麼一驚一乍的,什麼時候跳起來的。

艾倫威爾遜臉色變得十分的精彩,心思急轉,“哦,是巴頓將軍!”

“艾倫,你怎麼了?”艾福爾指着艾倫威爾遜手中的巴爾幹報告問道,“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急躁,現在最大的事情還是投降儀式。”

“沒錯,我同意。”艾倫威爾遜把文件一收同意道,這份巴爾幹報告他先不交給倫敦,就這麼定了。

解決這些二戰被遺忘者問題的曙光,艾倫威爾遜已經看到了一點,雖然不敢保證成功。可是他覺得自己盡力了,總不會比歷史更差,如果巴伐利亞的行政長官不是巴頓,這件事還真的難辦,一點希望都沒有。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