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

其實強加思想鋼印,四處揮舞着道德大棒的是民主黨人,認可多米諾骨牌理論,認爲一旦不在各條戰線上和蘇聯對抗,就會造成多米諾骨牌倒塌。

這正是杜魯門主義的主張,相**和黨屬於比較務實的黨派。

這和二十一世紀的共和黨、民主黨主張是相反的。

但是麥卡錫確實是在共和黨的支持下,以對蘇聯軟弱爲由,攻擊民主黨的對外政策。這和共和黨一直處在有孤立主義氛圍有關。

而這個階段共和黨跟偏向於鼓勵保守。他們的看法,除了放棄美國對於世界的義務之外,還相信應該以現實主義態度處理對東方的關係,並相信一旦外部壓力消失,蘇聯陣營變會被內部的矛盾所拖累。

同時因爲核戰爭的陰影,共和黨更希望與蘇聯陣營講和,降低冷戰對抗強度。

艾森豪威爾八年的保守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以至後來有人批評他八年中丟掉的比二戰中得到的還要多。這個時候共和黨其實是偏現實主義的。

六十年代共和黨和民主黨出現基本盤互換,自然是有一系列的事情做鋪墊。艾倫威爾遜覺得本年度被一片看好的杜威,敗在了杜魯門手中,就是一個導致共和黨開始轉變的重要因素。

哪怕在艾森豪威爾上臺之後,共和黨又開始迴歸現實主義,可種子已經種下,艾森豪威爾時期過後,共和黨就徹底轉變成了二十一世紀人們眼中的模樣了。

當前共和黨建制派的兩個大佬,一個就是即將和對手開始辯論的杜威,他代表了東部的建制派,同時也是波士頓支持的候選人。而另外一個是剛剛退出總統競選的羅伯特·塔夫脫。

羅伯特·塔夫脫是共和黨保守派的代表,是前總統、最高法官威廉·霍華德·塔夫脫的長子,一直是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反對者。在羅斯福總統去世後,他集結了保守主義力量成功抵制了工會的勢力。在外交政策中,他則是不干預主義的大力倡導者之一。

自然而然,他也反對馬歇爾計劃,杜威一旦上臺的話,也可能會對馬歇爾計劃造成影響,但那還是未知數,塔夫脫要是上臺是肯定會對馬歇爾計劃動刀。

杜威的劣勢是他在共和黨內的糟糕人緣,以及他那冷峻、刻板、工於心計的形象。

不過在塔夫脫在和杜威的競爭對手史塔森進行辯論之後,成功的狙擊了杜威的對手,雖然沒有撼動史塔森和杜威的雙足鼎力,卻也在側面幫助杜威。

現在塔夫脫已經退選,其代表的共和黨保守派支持者,開始轉而支持杜威競選。

時間還來得及,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杜威和史塔森的辯論,將第一次通過廣播走進千家萬戶,艾倫威爾遜正好在五月十七號這一天,在波士頓領事館通過廣播聽到了,兩位共和黨候選人的辯論。

收音機裡面傳來陣陣兩個共和黨候選人的辯論,從經濟政策、外交政策到美國的發展方向,似乎令人能夠讓人進入兩個候選人所在地緊張氣氛當中。

“當前合衆國境內蘇聯思想的泛濫,根源在於國家沒有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我想說的是,應該立刻宣佈美共爲非法黨派……”史塔森的聲音通過收音機,在波士頓領事館當中迴盪,相信也出現在了無數美國公民的家中。

“呃?”艾倫威爾遜看向威克,面露疑惑的問道,“我記得你說過,他是自由派的候選人?是不是有這回事?”

“領事,這確實很令人吃驚。”威克也一臉的問號,用驚訝的語氣解釋道,“史塔森議員一直以來的形象都是很寬容的。”

“可能是爲了分化杜威背後塔夫脫的保守派支持者。”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道,“我們都知道這些政客只有魚一樣的記憶,隨時會推翻自己之前的言論。自從塔夫脫退選之後,支持者更加傾向於杜威,現在史塔森拿出來比杜威更加極端的言論,是逼着杜威站在寬容的立場上,分化杜威的支持率。”

這倒是也不值得奇怪,英國政客也是這副樣子,整個下議院就和動物園差不多,一個一個的都是變色龍。

就在艾倫威爾遜對政客進行肆意嘲笑的同時,杜威的聲音從廣播當中傳來,“你總不能用槍打倒一種理念吧?我們必須拿出切實的結果來證明,蘇聯人是錯誤的,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禁止方式。”

“封禁是獨裁國家的手段,我們民主國家從來都是經過民主決議最後決定不公佈。”艾倫威爾遜這邊聽着杜威的爽言爽語,對着站在一邊的威克解釋道。

“領事,不應該這麼說吧?”威克聽着艾倫威爾遜肆無忌憚的嘲笑,“要知道政客都是通過大衆選出來的……”

“這不更加證明大衆的愚蠢麼?”艾倫威爾遜歪着頭,面帶笑容的道,“其實我們的人都明白,這個國家應該在誰的手中更加恰當。”

“那麼政客的角色是?”威克看着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是猶豫中問出了心中疑惑。

“他們的角色是弘揚我們功績的宣傳員。”艾倫威爾遜施施然的站起來,這一場辯論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杜威不出意外會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當然這必須要在共和黨大會召開之後,纔會正式公佈。

兩個黨派都拿出來了候選人,這一場選舉開始一步一步朝着白熱化的方向邁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民主黨那邊現任總統杜魯門的選情低迷,也難怪輿論上認爲,共和黨一旦召開大會選出來了候選人,就能夠擊敗杜魯門。

根據華盛頓傳來的消息,民主黨大會和共和黨大會的舉辦地點都定在費城。

從現在的消息來看,民主黨這一次面臨的局勢確實非常艱難,除了共和黨在聲勢上戰爭結束捲土重來的意思之外,最主要的是民主黨分裂了。

更嚴重的是,一些自由派民主黨人出走參加了亨利·華萊士的進步黨,而民主黨的領袖們擔心這會大大分走杜魯門的選票,從而將東北和中西部各州拱手讓給共和黨人。

更不要提自從南北戰爭之後就支持民主黨的南方白人,和羅斯福爭取的北方工人力量,利益上的並不完全一致,這也難怪很多人並不看好杜魯門了。

“領事,從現在來看,共和黨捲土重來已經成爲定局,是要和共和黨建立起來友誼麼?”威克還是盡心盡力的爲頂頭上司出謀劃策,他建議接觸、塔夫脫、杜威等人。

“那都是建制派的大佬,我們這一次要找一個比較草根的人物。”艾倫威爾遜聞言搖着頭道,“塔夫脫是保守派的領袖,父親是先做總統後做最高法官,杜威則是東部工商推舉出來的建制派領袖,接觸起來太困哪了,我們要找一個比較草根的人物進行示好。而且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不要說民主黨就敗局已定,三年前丘吉爾議員剛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偉大的艾德禮首相目前領導着大英帝國……”

現在接觸杜威,艾倫威爾遜不是一下子就代替常公的角色了麼?這是絕對不行的,就現在的情況,對共和黨示好不是不可以。

但也要考慮杜魯門的感受,萬一艾倫威爾遜代替常公被記住了,那對於他現在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和杜威以及塔夫脫等大佬相比,麥卡錫就不具備黨派上的傾向性了。和前兩個人相比,現在麥卡錫就是草根中的草根,風評也差,純粹是一個混日子參議員。

非常適合發展真正的友情,艾倫威爾遜也不會讓對方吃虧,如果對方是一個朋友,說不定有機會會指導對方避免陰溝翻船。

總而言之,在共和黨即將推出候選人的檔口,這個時候開始接觸麥卡錫正是時候。

主動上門動機過於明顯了,但是現在既然共和黨正在準備大選,麥卡錫作爲共和黨的參議員,一定會的幫助共和黨選舉的,這是他作爲參議員的義務。

只需要摸透麥卡錫最近的公開行程就行了,東北新英格蘭地區以及五大湖區,是共和黨的傳統支持範圍,包括麥卡錫在內的共和黨參議員,一定會在這段時間到處走走的。

艾倫威爾遜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等到麥卡錫公佈助選的行程,然後在這兩個地方的城市等着麥卡錫就行了。

藉由這段時間,艾倫威爾遜在領事館處理了一些外交上的工作,其實也就是參加參加酒會,帶着帕梅拉蒙巴頓一起,歌頌了一下英美特殊關係。

從這個時候開始,艾倫威爾遜已經開始接觸一些共和黨人了,誰讓波士頓本就是共和黨的傳統支持地區呢。

不得不說帶着帕梅拉蒙巴頓還是非常有效果的,現在不是一戰之前了,只剩下一個貴族身份是沒用的,但如果又有錢又有貴族身份,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親愛的,我開始覺得,你做領事肯定比我更加容易。”艾倫威爾遜由衷的感嘆着。

“哦,會嘛?”帕梅拉蒙巴頓故作矜持的開口道,“我把事情都做了,就沒有你發揮的空間了,作爲一個董事的女人,我不能這麼做。”

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