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

必不可少的是,要把這個責任上一任英屬馬來亞高級專員的傑拉德·愛德華身上,反正傑拉德已經返回歐洲,爲了大英帝國的長治久安應該勇敢的承擔責任,反正又不是損失什麼,繼續做駐德專員也是可以的。

而艾倫威爾遜當前的的人設,就是來收拾前任留下的爛攤子,雖然這個爛攤子又全體白廳高層的功勞,還得到了內閣的認可,但英屬馬來亞的本地居民不知道。

當前的問題很簡單,作爲土著居民的馬來人是少數派,剛剛上任的新專員發現了這個情況,表達了對這種情況出現的歉意。

在英國掌控的報紙上,艾倫威爾遜口中的前任專員傑拉德,成了一個爛好人。

出於世界大戰中盟國的照顧心裡,接收了一部分移民,但戰後重建工作十分辛勞,導致這件事最後演變到了無法收拾的下場。

並非我大英無能,而是華人太狡猾,如果不是艾倫威爾遜上任,華人還會源源不斷的涌入。

實際上不涌入的原因只是因爲內戰結束了,當然這種深層次的原因,哪怕是本地的土著,馬來人也沒有必要知道。

在報紙上,艾倫威爾遜以新任專員的名義,推卸了一通責任,推卸到華人身上,推卸到前任身上,反正他是剛剛上任是絕對沒責任的。

但就算是沒有責任,作爲當前的英屬馬來亞行政長官,艾倫威爾遜仍然公開表達了歉意,哪怕他心裡毫無虧欠之意。

“馬來亞行政公署已經在考慮釋放的彌補,不過馬來亞自有國情在此,遣返的難度頗高。所以經過研究,爲了避免發生印巴分治的慘劇,當前是穩定本地局勢。行政公署承認英屬馬來亞的馬來人權益,會着重保護原住民的利益。”

“同時印度裔和華裔,給予大英帝國海外公民的成分,經過必要的溝通,印度政府拒絕印度裔居民回國,印度都獨立了,我們總不能打上門去吧。華人的問題就更加的複雜。”

在第二天的公開呼籲當中,則主要提及了華人的問題,開放商業領域讓華人自由經營,英屬馬來亞的華裔和印度裔將被視爲海外公民,用勸導的口吻表示,雖然華裔和印度裔在人數佔據優勢,但一定要尊重馬來人的利益。

“行政公署不會坐視外來者反客爲主,希望馬華公會和馬來亞國大黨能夠明白這一點。尤其是印度裔居民,現在已經是一九五零年,印度已經獨立,印度和大英帝國已經不是宗主國的關係,從前作爲大英帝國掌上明珠的特殊照顧,將會被終止。”

事已至此,馬來人雖然身爲土著,但成爲少數居民已經成爲定局。艾倫威爾遜只不過是爲這個定局發表一份不痛不癢的道歉,作爲安撫,至於發表在報紙上的馬來文公開信,更多是提醒馬來人,你們是少數派。

“從日本撤退之後,這些馬來人就膨脹了,總是跟殖民政府鬧。現在是到了消停的時候了。”摟着未婚妻的艾倫威爾遜意氣風發,一副牛逼壞了的樣子。

“華人可靠麼?”帕梅拉蒙巴頓皺着眉頭道,“會不會出現隱患。”

“當前的主要目的,是維持近期馬來亞的穩定。先不要考慮太久遠的事情。”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回答道,“第一代華人移民,考慮到他們的國家留給他們的記憶有過多苦難,求穩的心態是主流,而且第一代華人移民很難擺脫鄉土情結,隱患應該就在第二代移民出現。”

“所以我從教育上入手,儘量從小就讓華人孩子有客人心態,不把自己當成本地人。並且在以後的輿論上也要從這方面入手。但僅僅是這樣還不是不夠的,什麼都沒有就豁得出去,所以本地經濟建設一定要趕上,有了罈罈罐罐,再鬧的話就需要勇氣了。”

反正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三點,武力震懾、文化壓制和經濟發展,其中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經濟發展做不好,前兩點做的再好也是鏡花水月。

“不過話說回來,核彈走的也太慢了,剛過阿拉伯海。”艾倫威爾遜轉而抱怨,海運還是過於緩慢,他這麼排斥飛機的人,爲了大英帝國都開始乘坐飛機節省時間了。

“說到這個問題,我和德哈維蘭先生商量一下,專門給你留一架專機。不然我總是不太放心,雖然你說反抗力度在減輕,可這裡畢竟是殖民地。”帕梅拉蒙巴頓並非是心血來潮,而是已經有了這種打算,“平時這架專機放在西澳大利亞,你需要的時候過來接你。”

“好吧,親愛的。”艾倫威爾遜知道未婚妻是好意,此時推辭就是沒事找事,“對了,去看看鱷魚之恥怎樣,也真是巧了,我把他們都放在了沙撈越的河流當中。”

放在東馬的河流完全是因爲當地的人口比較少,英屬馬來亞的主體部分是馬來半島,而不是和荷蘭分治的加裡曼丹島,不論是土地肥沃程度和人口比例都是如此。

真正孤立在海洋的海島,很少有土地肥沃的,不過是一個個輕重程度不同的澳大利亞。但馬來半島是不同的,這是歐亞大陸的一部分。

土地肥沃與否無非有幾個條件,冰川運動、火燒爆發和本就是廣泛大陸的一部分。澳大利亞就很悲催,冰川運動根本沒有,火山爆發都在附近的島嶼上,就澳大利亞本土超乎尋常的穩定,幾億年來不斷經受帶着鹽分的海風洗禮。

不要認爲海風沒有這麼大的作用,一個人去高原一個月,你看看你的皮膚還是去之前的狀態麼?

“親愛的,難道你能看到未來麼?”摟着未婚夫的脖子親了兩口,帕梅拉蒙巴頓忽然停頓下來,“你是不是藉着工作的便利,順便陪我?”

“呃,是也不是!”艾倫威爾遜歪着頭道,“這取決於你看待問題的角度,從宏觀上來講,公事和私事目標一致,可以視爲一件事,我們去東馬去辦私事,但同時你不願意去看看你的王國麼?”

“啊?”帕梅拉蒙巴頓一副我懂的表情,“所以你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考察當地的電力資源,一定要是實現電氣化馬來亞纔有發展的基礎。因爲地理環境的因素,馬來亞的電網肯定要分成兩個部分,這是誰都改變不了的。”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看了帕梅拉蒙巴頓一眼,“你也不想看到你的王國處在蠻荒狀態吧?”

關於英屬馬來亞電氣化的發展時間,對外公佈是十年發展計劃。然而在行政公署內部會議上艾倫威爾遜只給了五年時間。

要知道蘇聯都用了一五二五兩個五年計劃,才實現了電氣化。他卻只給了五年時間,而且是和紡織業發展同步推行的,可以說完全不留餘地。

歸根究底還在人均資源上,蘇聯地大物博人均資源當然也非常豐厚,但是一九二零年的蘇聯,比一九五零年的馬來亞電力基礎還差。

這當然也有被英屬馬來亞扣押的六十萬戰俘功勞,至少西馬有三座發電廠是這些戰俘建造的,英屬馬來亞行政公署只需要拿出來一份計劃就行了。

前任專員傑拉德·愛德華並不是什麼都沒幹,只不過是現在大英帝國需要他背鍋,而且他早已經返回歐洲不在乎了,才把華人涌入的責任推卸在他的身上。

當然現在英屬馬來亞的電氣化只覆蓋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如果不是短短五年時間馬來亞的人口增長了二點五倍,傑拉德·愛德華甚至可以說是完成了大半的電氣化,比戰後的日本一點都不弱。

但人口已經不是四百萬,確實是已經變成了一千萬,那麼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就要依靠艾倫威爾遜來完成,沒有一個好的基礎,什麼產業都沒法搞。

關於電網的建立,艾倫威爾遜記得其實東馬的資源其實是超過西馬的,加上人口比西馬少,估計會比西馬更早進入電氣化。

只是現在財政上有問題,上交倫敦的橡膠以及錫礦收入,他不能動。所以剛開始是肯定要自己搭錢的,只不過他沒準備找帕梅拉蒙巴頓要,按說掛靠在紐芬蘭的金融公司,應該是幫他把在美國股市的股份出售了,除了鋼鐵股。

正好趁着核彈和錢都沒到之前,他先陪着未婚妻去東馬轉轉。白鱀豚和揚子鱷都放在巴蘭河的一條支流當中,匯聚主流交匯處有攔截網。當然在這之前他曾經專門打聽過,這河是否存在馬來鱷。不然好不容易投放,卻成了當地鱷魚的食物,這可是不行的。

發佈了一番考察電氣化通告,他就陪着未婚妻……以及讓人措手不及就出現的瑪格麗特公主。

“最近公主好像和你關係不錯,大英帝國的公主總是往外跑,這不合適吧?非常的不莊重。”坐在船上,艾倫威爾遜小聲對着帕梅拉蒙巴頓詢問。

“那就是白鱀豚嘛!”瑪格麗特公主忽然伸手指着不遠處的一抹白色背鰭,艾倫威爾遜直接站起來,和帕梅拉蒙巴頓走到圍欄邊上,眺望這一抹雪白的背影,一大兩小。

“瑪格麗特還是能帶來好運的。”帕梅拉蒙巴頓捅咕了一下未婚夫,但卻沒有反應,愕然一瞥,卻瞥見這個男人的淚溝有液體掉落。

這個發現把帕梅拉蒙巴頓嚇壞了,她從來沒見過自己的未婚夫這樣,更是不敢吭聲。

等到白鱀豚消失在水面,艾倫威爾遜一番眼皮,把眼淚擠出去,面無表情的坐回了剛剛的位置,繼續若無其事的談及要在馬來亞怎麼施政。

“你剛剛嚇我一跳!”帕梅拉蒙巴頓的目光從河岸旁邊的巨大的白鱀豚提示牌收回來,“頭一次見過你喜歡一種動物。”

“哦,是嘛!”艾倫威爾遜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白鱀豚是他前世生活的年代滅絕的,見到這種生物自然難以淡定,雖然長久以來不把情緒表現出來,但還是沒控制住。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