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

這一次的柏林危機,內閣一定會做出激烈反應,至於白廳的工作,自然是把對抗掛在嘴上,證明白廳的可靠性。

到達白廳之後,白廳已經就這一次的柏林危機展開了討論,主要核心思想是對抗。如果一聲不吭就在柏林退讓,這無異於在蘇聯面前示弱。

“不管蘇聯人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決不妥協。”艾倫威爾遜在會議室大聲疾呼,“如果我們不給予正面迴應,蘇聯人就會認爲我們已經躺平了。一旦這種印象在蘇聯人的腦子裡根深蒂固,未來還有數不清的麻煩。”

如果英國退讓,這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往大了說,整個國運會急轉直下。整個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一旦個體認爲國家的強大不會因爲個人努力而改觀,這就完了。

英國現在的情況不能後退,英國比美國的迴旋餘地要小,因爲英國本土存在貴族階層。普通人的壓力本身就比美國人大。

英國普通公民一旦對國家失去信心,心裡已經接受英國不再是一個強國。這對普通公民而言絕不是一件好事,這可不是躺平把心態擺正就能解決的。

因爲國家這個東西,從來都是外忍內殘的存在,有一百萬種辦法繼續維持下去。

在殖民時代,把人逼到不努力就要死的狀態馬上就不躺着了。黑人夠懶惰,在非洲他們連種地都不願意費事,把木薯種子往地裡一扔,連刨個坑都懶得刨,扔完就走。生長期間既不施肥也不除草,就讓它們自生自滅。到了收穫季節再回來,長多少是多少。

就這些世世代代躺平的人,賣到美洲奴隸主手裡,鞭子一揮屠刀一舉,照樣勤勤懇懇在種植園裡面紮根。

還有一種就是用國家理想來凝聚,蘇聯的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美國的自由世界守護者也可以。英國是沒辦法效仿這兩個國家。

但仍然有的是辦法讓本國公民不躺平,現代社會收拾躺平者的最佳辦法就是讓一個人揹債,是從出生開始就債務加身,不具備躺平的基本條件,除非敢自殺。

美國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兩大神功融爲一體,同時具備守護自由世界,和國內三大支柱產業、教育、醫療和法律環環相扣,發揮一個人一生的最大化價值。

美國可以憑藉自由世界領袖和地大物博的條件,用前面的條件爲把美國人債務加身的事實兜底,英國沒有這個條件,只能純純的割韭菜,一旦英國公民心裡接受躺平的事實,以後的苦日子還在後面。

“世界並非靜止的水平面,英國必須跟上美國和蘇聯的動作,不管付出什麼代價。我相信我們的首相能夠看到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在白廳同事們面前鼓勁,“從戰後開始,英國皇家空軍年年吃了這麼多財政撥款,也應該拿出來一點誠意了。”

“事已至此,相信同事們都能夠了解當前的局勢了。我們建議首相勇敢面對當前的事實,在遠東蘇聯已經吞併北海道成功的前提下,蘇聯人可能認爲應該乘勝追擊。而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一定要堅定立場,挽回歐洲危險的局勢,讓蘇聯知難而退。”

諾曼·布魯克略帶疲憊的總結了一番道,“艾倫跟我去見首相,各部門拿出來當前能夠投入到應對柏林封鎖力量的統計,外交部常務次長和外交大臣商量對策,國防部常務次長拿出來空軍戰備報告,相信馬上國防大臣就會用得上。”

“英聯邦國家的態度不成問題,法國的空軍力量幫不上忙,但是可以提供後援支持。”

在首相官邸,諾曼·布魯克和艾倫威爾遜分別表達了對當前局勢的建議,最終結論是,既然是地面已經被封鎖,應該馬上開啓空中橋樑,對處在封鎖當中的西柏林通過空中方式運送補給。

對於蘇佔區枕戈待旦的三十萬蘇軍,要表達出來不惜一戰的決心。

“我們認爲,在蘇聯已經吞併北海道的事實作爲前提。蘇聯的態度應該不至於不惜在歐洲發動戰爭,可以判斷爲這是一次訛詐。但如果不拿出來自由世界的力量展示給蘇聯,事情就會很麻煩。”

聽了諾曼·布魯克的話,艾德禮微不可查的點頭道,“對外展示強硬,不過憑藉英國自己的國力就有些?”

“尊敬的首相,其實我有一個朋友正在倫敦,本來馬上就要回美國了,這一次正好碰上這件事。”艾倫威爾遜經過請示開口道,“有他在的話,美國當然會參與進來。”

“艾倫,參議員麥卡錫麼?”艾德禮首相皺了皺眉,他不喜歡這個美國參議員,根據這個美國人的定義,毫無疑問的是他這個英國首相,也應該被拉下來。

“我的這位朋友在這個時候,最適合他發表言論。但是在國家行動上,我們必須比美國更快拿出來決策,製造一種美國是跟隨英國的印象。”艾倫威爾遜毫不猶豫把自己的朋友麥卡錫拽出來,“約瑟夫是共和黨參議員,毫無疑問共和黨對明年的選舉勢在必得,我們有理由相信的是,當前共和黨很願意看民主黨政府出醜。只要講明白利害關係,我們製造這樣一種印象,英國比美國更加可靠。”

“首先是英國必須比美國更快表明立場,並且付之於行動。我敢斷定美國一定會經過討論採取強硬政策的。只不過事情突然出現,現在華盛頓還在討論當中。”

“這樣我們就可以讓歐洲國家看看,英國在對抗蘇聯上堅定不移的態度。當我們受到讚譽的時候,美國再加入進來不過是爲我們的決策錦上添花。因爲歐洲各國已經先入爲主,認爲是英國政府勇敢的站出來。”

“看來艾倫返回馬來亞的時間,可能註定是要延後了。”諾曼·布魯克表達道,“尊敬的首相,我認爲艾倫很適合這件事,畢竟在一九四五年的時候,他就親自和蘇聯人接觸過,可以說很有經驗。當然這一次是要對蘇聯表示強硬,採取截然相反的立場,但我相信沒問題。”

“真的沒問題麼?”艾德禮顯然還在思考當中,一雙眼睛看着諾曼·布魯克,似乎對這個回答並不是很有信心。

“我相信艾倫是一個可靠的人。”諾曼·布魯克換了一個詞,一字一頓的重複道。

“尊敬的首相,爵士,我們動作一定要比美國快,因爲遠東戰爭的緣故,就算是現在美國馬上進行轉場,在剛開始的幾天也只能以歐洲當地的空中力量進行空運。可能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這段時間獨立應對。”

艾德禮和諾曼·布魯克點點頭,顯然心裡已經對此有所準備。

偉大的艾德禮首相堵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在這一輪的對抗當中,維護了大英帝國的尊嚴,展現了政治家的魄力。

當然這個評價是艾倫威爾遜在本次危機結束之後,顱內想出來的各界輿論。他現在馬上要去辦另外一件事,和麥卡錫商量怎麼在柏林危機當中展現英美特殊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如何讓英國付出更小的代價,得到更大的讚譽,至少比美國要大。

很少能夠見到以社會主義者自居的艾德禮,在下議院表現出來強硬的一面,乃至於在艾德禮發表講話的時候,整個下議院鴉雀無聲。

就算是下議院著名噴子丘吉爾議員,都被艾德禮首相充滿魄力的演講,表達西柏林作爲自由世界底線的舉動驚呆了。

工黨不是一直主張英國應該更加關注國內麼?怎麼現在艾德禮變成這樣了?滿滿都是大英絕不躺平的口吻。

“既然蘇聯人封鎖了地面,想要讓自由世界知難而退,那麼大英帝國將在自由的天空,爲柏林人架起一道空中橋樑。”艾德禮幾乎用吶喊的口吻,表達了這一次英國決不妥協的決心。

這一番講話完畢,整個下議院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工黨議員紛紛站起來。表達對艾德禮的支持。

有的時候鴿派表達強硬,就會讓鷹派措手不及。比如二十一世紀的共和黨,聽見一直煽動這春那春的民主黨要發動核戰爭是什麼反應?

這就是現在保守黨的反應,總不能艾德禮表達了強硬之後,保守黨要做和事老吧?

“哦,我的朋友,和國內聯繫上了沒有?”艾倫威爾遜找到了麥卡錫,主動詢問現在美國的情況,拿出來什麼決策了沒有。

“目前還沒有拿出來一個應對方案。正在討論當中!”麥卡錫點頭表示已經和國內聯繫上了,但是現在美國還沒有拿出來應對方案。

艾倫威爾遜點頭,畢竟幾十萬美國大兵還在半島上對峙呢。別看歷史上某大國內戰時期,柏林危機爆發,但炮黨可沒有幾十萬美軍親臨前線保駕護航。這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然這對艾倫威爾遜來說正好,本次英國應對柏林危機的初衷是,力美國出,逼英國裝。美國現在權衡利弊的時間,正式屬於英國的表演時刻。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