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

“反動政府對待民衆主要有兩大手段,一個是欺騙一個是鎮壓。”艾倫威爾遜得知黃金海岸的好消息,面對正好趕回的格雷斯開口道。

“這句話是誰說的?”格雷斯微微皺眉,好像以英國人的立場不應該說這種話。

“列寧!”艾倫威爾遜面帶笑容的回答道,“格雷斯,我們應該知道對手是一些想法。忽視敵人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希望我們永遠記住這一點!”

平心而論,當前的自由世界很重視蘇聯,至少比二十一世紀對中國重視的多。這不是壞事,重視起來就能夠判斷對手可能出現的對策。

要是不瞭解自己的敵人,想當然的制定政策就會帶來一場災難。現在誰能想到二十一世紀的自由世界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如同腦梗一樣的應對呢?

說實話就二十一世紀的美國製定政策,如此的一廂情願,看多了就會覺得我大清其實跟不上時代也不是不能理解,美國不也沒有睜眼看世界麼?

其實任何政權的晚期,並不是眼光跟不上,而是幾百年積累的利益者太多,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絕不是一句空話。誰都不敢動,自然就只能一起沉沒了。

其實埃及也是這樣,不過埃及的問題解決是非常困難,緩解或者延遲還是可以的。

因爲歸根究底,埃及整體上仍然處於一個農業時代,以阿斯旺大壩爲核心進行一波電氣化,至少可以保證二三十年的穩定。至於這一波電氣化的紅利吃完了怎麼辦,那就不是艾倫威爾遜能管的事情了。

他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格雷斯這一次返回,也說明了法魯克一世決定爲了自己的王座,對自由軍官組織下手。

“果然,涉及到關鍵問題,任何一個君主都是不會手軟的。”艾倫威爾遜一聽,面帶笑容的點頭道,“這一次法魯克國王的反應,真是讓我驚訝了,我還以爲只有東方的皇帝,纔有這種維護帝制的決心呢。”

至於什麼時候動手,因爲地中海艦隊司令馬上要換人了,艾倫威爾遜更加傾向於,尊敬的岳父大人到任之後在動手。

他也在換位思考,猜測納賽爾會和歷史同期一樣忍不住麼?首先法魯克一世的支持者,肯定是比原本的歷史多許多,這是毫無疑問的。

現在還不斷判斷,如果法魯克一世對自由軍官組織展開清洗的話,到底是能夠兵不血刃,還是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軍事衝突。這就需要不同的備案來應對!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蒙巴頓將軍到任接管地中海艦隊的指揮權,可以給這件事加上一層保險,可以作爲法魯克一世的後盾。

蒙巴頓畢竟是拿了大英龍傲天模板的人物,在膽量上面從來都不是針對誰。也就是生在日薄西山的英國才生不逢時,要是在大英帝國的巔峰時期,哪有什麼五星麥天皇裝逼的份?

當前法魯克一世既然已經認爲自由軍官組織是一個威脅了,那麼首先就會排除一點,有了防備的法魯克一世絕對不會被瞬間割喉。

主動權已經一定意義上在這個小偷國王的手中,只要有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及時反映,收拾到納賽爾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但就算是如此,他還是覺得不能馬上動手,一定要保證最大的成功率。

因爲艾倫威爾遜知道,納賽爾政變成功之後的影響,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簡直太大了。很快便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效仿,埃及革命勝利後,納賽爾就任總統,經常在一檔叫做阿拉伯之聲的節目中講話,號召阿拉伯人民起來反抗帝國主義,解放自己,等等。

利比亞的有志青年卡扎菲是納賽爾的忠實聽衆。卡扎菲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但是卻能以天下爲己任。他對親西方的國王十分不滿。一個大學生,他想的不是怎麼去賺錢娶老婆,他想的卻是怎麼推翻這個腐朽的政府。

他不因自己力量弱小而自怨自艾,他不等不靠從自己做起,他一邊放棄大學學業轉讀軍校並加入國王衛隊,一邊鼓勵同學從軍。他們在軍隊中結識志同道合的青年,按納賽爾的方式組建利比亞版的自由軍官組織。他們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組織工作,在軍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體系。

更早的是,在納賽爾奪權的同年,,伊拉克部分青年軍官仿效納賽爾在軍隊組建革命小組,四年後就發起了政變,將伊拉克王國覆滅。

而伊拉克的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執政,又帶動了敘利亞的社會復興黨。之後敘利亞和埃及合併,利比亞王國覆滅的一系列影響,可以說都和納賽爾政變成功有關。

正是知道納賽爾和自由軍官組織的重要意義,艾倫威爾遜纔不敢像是對付恩克魯瑪那樣,覺得差不多就動手。

這件事首先要法魯克一世本人認可,英國地中海艦隊做後盾才行,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蒙巴頓將軍願意支持,所以一定要等到蒙巴頓到任,艾倫威爾遜才心裡有底。

先是通過哈利法蘇丹、後來又讓格雷斯跑了一趟,已經大體得知了法魯克一世的想法之後,艾倫威爾遜偷偷離開了英國大使館,沿河而下抵達蒂恩角宮。

蒂恩角宮附近有益科普特人爲主的王宮衛隊守護,這是艾倫威爾遜帶給埃及的一些變化。這一次秘密前來,當然是談關於如何把自由軍官組織這個威脅拿掉。

其實對於英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保持蘇伊士運河的暢通,這條運河對於英國的意義重大,一旦運河英國失去控制權,對亞洲影響力就會迅速萎靡。不論是波斯灣還是馬來亞都會受到影響。

要不是爲了這條運河,艾倫威爾遜都想不出來埃及這個國家有什麼價值。

從時間上來說,蒙巴頓到任時間還不明朗,因爲要走程序,艾倫威爾遜只有在岳父大人在旁邊看着的時候,才覺得有把握。

在見到法魯克一世之後,艾倫威爾遜表示了對岳父大人到任纔有信心幫忙的決心。

至於對自由軍官組織下手的時間,艾倫威爾遜則直白的道,“尊敬的國王陛下,時間當然是越靠近美國大選越好,我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和你分享……”

編外埃及宰相艾倫威爾遜口中的例子,當然聚在四年前,常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美國大選時間前後,連跪了三大戰役,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被吃掉了小兩百萬軍隊。

如果說三大戰役之前,常公還有理論上得到美國支持都可能,三大戰役打完之後,這種理論可能都沒有了,可能性只存在他的好朋友麥卡錫嘴裡。

對於當前世界的反動勢力來說,常公兩個月連跪三場絕對是妥妥的反面教材。

越是接近美國大選的時間,美國越是對外界無法做出反應,這是已經被證明過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對君主存在善意的強國,只有英國。蘇聯傾向於社會主義,而美國傾向於民選政府,都對君主這個身份並不欣賞。埃及的未來是否需要英國不好說,但是國王陛下你,必須對英國保持足夠的善意。”

艾倫威爾遜露骨的表示,法魯克一世就算是爲了自己的屁股問題,也應該配合英國。

不過胡蘿蔔加大棒政策永不過時,在提及了君主制這件事之後,艾倫威爾遜則表示英國可以在其他方面對埃及王國進行補償。比如對埃及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艾倫,我作爲埃及的國王,當然對英國是充滿敬意的。”法魯克一世沉吟一下問道,“不過我想知道,英國願意在埃及的發展當中表達多大的善意。”

“尊敬的國王,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在清除埃及內部威脅之後再談。”艾倫威爾遜笑了笑道,“不過我可以透漏的是,我本次的巡視最終目的地是伊朗,要和伊朗重新談一下石油分配的問題,如果國王陛下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相關消息。”

艾倫威爾遜的意思很簡單,他如果和伊朗人談判有一個好結果,未來說不定還可以套在埃及身上,至於現在,法魯克一世應該和英國攜手,先把國內的不穩定因素清除。

對此法魯克一世表示同意,引而不發先開始對自由軍官組織摸底,同時留在蒂恩角宮,再王宮衛隊的護衛下保證安全。

這一次和法魯克一世見面之後,艾倫威爾遜再次收到了妻子的回電,表示蒙巴頓將軍應該是七月到任,艾倫威爾遜算了一下時間,回電當中表示自己要前往伊朗,把伊朗石油分配問題談妥,這個問題有了結果的話,在去塞浦路斯等待岳父接管地中海艦隊。

經過了三個月的巡視,從亞歷山大港出發的艾倫威爾遜,接近了這一次兼職的最終目的地波斯灣,解決在倫敦政府眼中最迫在眉睫的問題,伊朗石油利益分配問題。

雖說是和伊朗談判,但談判的地點並不在伊朗境內,而是在看似中立的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