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

加冕儀式之後,伊麗莎白女王和菲利普親王向歡呼的民衆揮手致意。

隨着夜晚的降臨,女王與母親、丈夫和兩個孩子一同出現在公衆面前。晚些時候,伊麗莎白打開開關,燈光點亮了這座古老的城市,特拉法爾加廣場的噴泉煥發出異樣的光彩。人們重新強烈地體會到了全民一家的感覺,

剩下的時間屬於個人,當英國公民談論白天加冕典禮的時候,白金漢宮,邀請的社會名流和各行業精英人士,受邀來到這裡,出席王室的見面會。

這種一個不可多得的場合,女王夫婦當然只是露了一面,但足以彰顯王室對社會各界的重視,艾倫威爾遜警惕的望着小姨子。

在這裡他一心二用,因爲費雯麗也作爲演藝界的代表來了,這其實並不是大問題。問題是邀請名單還有她的前夫勞倫斯·奧利弗,以及費雯麗之前,英國女演員的代表葛麗亞·嘉遜,葛麗亞·嘉遜的進入演藝界的伯樂,勞倫斯·奧利弗。

雖然不擔心在大廳觀衆之下發生什麼,艾倫威爾遜還是不由不住的盯着那邊的情況。

最終他帶着妻子擠了過去,爲帕梅拉蒙巴頓介紹道,“費雯麗女士,在英屬印度的時候幫了總督府很大的忙,她用她的善良和愛心,化解了印度教對總督府很大仇恨。”

“倒是聽說過!”帕梅拉蒙巴頓一臉的傾慕,衝着費雯麗乖巧道,“丘吉爾議員說過,你是大英帝國的國寶,這種外表真是太令人羨慕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羨慕。”費雯麗眼中波光流轉,在帕梅拉蒙巴頓和艾倫威爾遜臉上不停頓的掃了一眼,這個男人爲什麼過來,她心裡一清二楚,是因爲她的前夫在這。

用嫉妒心和佔有慾形容都對,費雯麗並不排斥這種感覺,笑意盈盈的打招呼,三人行直接變成了五人開團,聊的不亦樂乎。

“很難想象,葛麗亞嘉遜竟然還這麼年輕。”白金漢宮的環節結束之後,帕梅拉蒙巴頓驅車回家,對着副駕駛的丈夫大呼小叫道。

“確實,太令人驚訝了。這個世界上就有一種人,哪怕是老了,也能看出來年輕時候的風華絕代。”艾倫威爾遜點頭同意妻子的看法。

當然類似的人他也不是沒見過,葛麗泰·嘉寶就是和葛麗亞·嘉遜一個類型。默片時代明明在二十出頭的年齡,就能夠演三四十歲的角色。現在真到了一般女人年老的年齡,反而變化不大。

區別就是,到了這個年齡,這種女人的面容會變得更兇一些,比年輕時候少了一些柔和感,艾倫威爾遜覺得,這可能就是自然和沒動過刀的區別。

“要不是葛麗亞嘉遜比你大了二十歲,我真的懷疑,自己的丈夫會把持不住。”帕梅拉蒙巴頓開着玩笑。

“不會的!”艾倫威爾遜斬釘截鐵,實在不好意思說,只要夠漂亮年齡根本不是問題。葛麗泰·嘉寶他不也沒放過麼。

✿ тт kan✿ ¢O

只是他現在不像是在英屬印度的時候,見到一個漂亮女性就走不動道。這一次見到第一任大英國寶,也只是讚歎都快五十的人了,竟然還能有這樣的狀態。

此時給條航線的上的彗星客機,已經將白天的加冕典禮和閱艦式錄像,運到各國播放,爲英國進入伊麗莎白時代做好宣傳。

“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其他領土和屬地女王,英聯邦元首,聖公會的捍衛者******。”將會成爲此時大英帝國的元首!

如果不是有事在身,艾倫威爾遜第二天絕對要找費雯麗深入溝通一番。可外交部確實是有事,問題就在於來訪的元首之一,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

離開開羅之前,法魯克一世就放話,沒有一個切實的解決方案,他就常住倫敦。別管這話是否虛情假意,但確實讓埃及民衆十分感動,翹首以盼等着好消息。

狠話都放出去了,憑藉着蘇伊士運河對英國的重要地位,現在讓外交部如臨大敵。

艾德禮首相黨內一生之敵,現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赫伯特·莫里森,就對這個來勢洶洶的國王一籌莫展。

早在二戰之前,英國手中排名前兩位的殖民地保護國中,英屬印度和埃及就排名前兩位的,到了一九五三年的今天,英屬印度已經獨立,英屬印度的獨立現在被證明,不是沒有替代品,英屬馬來亞就肩負起來了部分功能。

可埃及是不好替代的,光是蘇伊士運河就無法替代,失去蘇伊士運河的話,不僅僅是英國自己會有問題,英國對歐洲的影響也會大打折扣,歐洲國家都需要蘇伊士運河,這條運河又不是專門爲英國自己服務的。

而在其他國家的眼中,尤其是美國和蘇聯的眼中,帶着目的來到倫敦的法魯克一世,將是伊麗莎白女王加冕之後的第一個重要考驗。

艾倫威爾遜想都能想到,估計這兩個國家都有看笑話的心態,看英國到底怎麼處理這件事。

到達白廳的艾倫威爾遜,見到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爵士,隨後兩人去見外交大臣赫伯特·莫里森,艾倫威爾遜主動開口道,“讓我接待法魯克陛下吧,我見過他幾次,對非洲殖民地巡視的時候,在開羅呆過幾天,算是有一定的私交。”

“有把握麼?”赫伯特·莫里森和伊斯梅爵士都眼巴巴的看着艾倫威爾遜。

這種目光,讓艾倫威爾遜有種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的既視感,半晌纔回答道,“現在說這些爲時尚早,李奇微現在正在和蒙巴頓將軍商談,我想的是李奇微將軍返回巴黎,我們在這是就運河問題和法魯克一世溝通。”

如果他不能和法魯克一世溝通的話,整個英國就沒有人能做這件事了,好歹剷除納賽爾的自由軍官組織,他也是出過力的。

蒙巴頓將軍正在和李奇微談,重新武裝德國和意大利的事情,他要給岳父大人留出時間。這個北約總司令在倫敦,總是令人心裡不舒服。

首先是安排酒會、遊覽、歌劇和參觀的行程、等到這一套下來的話,李奇微應該就已經走了,那個時候在開始正式商談,拿出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

經過了外交部兩個巨頭,赫伯特·莫里森和伊斯梅爵士的同意,他就拿着行程前往法魯克一世下榻的賓館,既然埃及國王是一個體麪人,他就要給人家一個體面,絕對是出於尊重一國君主所安排的行程。

同時這一次的見面也是對一下劇本,詢問一下埃及現在的真實情況,單方面明確一下埃及的底線。

“尊敬的國王陛下,歡迎你帶着全埃及人的希望抵達倫敦,對於你的到來,整個英國無不感到高興,你已經親眼看到了閱艦式。”艾倫威爾遜帶着巨大的尊重,向剛剛出來的法魯克一世打招呼,同時交個了對方行程安排。

法魯克一世接過了清單,看得非常仔細,這讓艾倫威爾遜心裡腹誹,難道是不滿意?是不是缺少了黃金瀑布?

“威爾遜專員,我們也是舊識了,請坐。”法魯克一世收下行程安排,示意艾倫威爾遜坐下,兩人面對滿的就本次來訪英國進行洽談。

幾乎在同一時間,大英帝國地中海艦隊司令,正穩步朝着第一海務大臣邁進的蒙巴頓將軍,也就一項重大問題,和現任北約總司令李奇微進行溝通。

李奇微是北約總司令沒錯,但蒙巴頓在戰時積累的人脈起到了作用,他是總司令沒錯,艾森豪威爾可是總統,蒙巴頓同華盛頓的關係從來不是問題,因爲那裡的許多軍方領導人是他當年在戰爭時期的老戰友和老朋友。

北約也有這樣的美軍將領,火燒東京的柯蒂斯·李梅,就和蒙巴頓將軍的關係很好,甚至美國核潛艇的研究人,海曼·里科弗海軍上將,也是蒙巴頓的好友。

“馬克,其實英國維持現有規模的兵力十分吃力,最爲尷尬的是,哪怕就是維持現有的兵力,面對蘇聯仍然是處在劣勢。”

蒙巴頓將軍以暱稱稱呼李奇微,“其實我和艾克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德國和意大利應該進行適當的武裝,就如同你在日本做的那樣,幫助日本建立基本的自我防護力量,不能什麼都片面的依靠美國,不是麼?”

蒙巴頓從女婿那裡知道了,日本自衛隊的出現,其中有李奇微很大的功夫,還有整訓韓國軍隊的事,他就從這個角度,闡述歐洲這邊德國和意大利的重要性。

現在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美國畢竟隔了一個大西洋,英法兩國加在一起也就是能穩固自身的安全,至於對蘇聯的遏制,絕對心有餘力不足。

如果加上德國和意大利的話,北約在人力上纔有對蘇聯集團的優勢。

“如果英國真的這麼有誠意,我願意就此進行溝通。”李奇微大喜過望,其實這也是美國的想法,只是他不知道,高端獵手往往以獵物的身份出現,蒙巴頓就是這樣的軍方將領。

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