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

太陽升起的時候,數百架牀弩和弩車已經沿着山坡下方佈置完畢。上方林木森森之處,箭塔若隱若現,數量衆多,那正是最好的靶子。

一聲令下,數百架弩車和牀弩開始射擊,一根根兒臂粗數尺長的勁弩從力道強勁的牛筋弓弦中彈出,發出恐怖的嗡嗡之聲,向着山坡上方的箭塔激射而至。此時此刻,官兵才展示出了正規軍隊所擁有的強大力量。一次性擁有幾百架造價昂貴且維護繁瑣的牀弩和弩車,這足以說明大周兵馬的強勢。京城禁軍擁有的各種器械的數量冠絕大周各軍。幾處邊鎮的大軍也未必擁有這麼大規模的牀弩陣營,可見郭旭此次真是下了血本了。

要知道,牀弩和弩車的打造看似不費,其實卻極爲昂貴。一枚弩箭要選用十年以上的梨花木爲箭支的身體,前端是精鐵箭頭。不說精鐵,單這十年梨花木便極爲昂貴。梨花木是一種既堅硬有有彈性的木料,且木質均勻,重量相當。對於一隻兒臂粗的弩箭而言,飛行時的平穩是極爲重要的。倘若前後重量和密度不一,必不能及遠,便影響威力。精鐵箭頭在數百步的距離內可擊破岩石,這需要箭頭和箭身的硬度,更需要強勁的動力。所以,弓弦的材料的要求可謂極高。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人造合成的高強度複合材料製作的弓弦,天然材料之中最理想的便是牛筋了。但製作工藝也極爲複雜。需要最好的大腿筋,數次曬曝蒸煮,將之分解成頭髮絲粗細的細絲,選其均勻長短都合適的部分搓成細繩,細繩再搓成拇指粗細的粗牛筋繩索,再經蒸煮曝曬,塗上耐腐蝕之物方可作爲弓弦的材料。據說製作一架牀弩需要宰殺一頭牛,外加大量的人工製作。由此可見一斑。更不要說牀弩和弩車本身所需的檀木框架和弓身所需的昂貴木質了。方方面面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郭旭一次性便調集了數百架這種牀弩和弩車前來作戰,可謂是掏空了大周禁軍的庫房,動用了極爲寶貴的戰略物資。

而此刻,這些牀弩和弩車沒有讓他失望。帶着低沉的嗡嗡聲,一支支粗大的弩箭精準的射中上方的箭塔和工事,每一支弩箭射中箭塔塔身,都掀起一陣煙塵。落雁軍的箭塔主體是石頭壘砌而成,那是爲了防火而設計的,但是箭塔上方的平臺和圍欄以及頂部都只能是木質的,這些勁弩一旦射中上方的圍欄和平臺屋頂,便是木屑橫飛,一片狼藉。精鐵箭頭撕裂了擊斷粗大的木頭,讓整個頂部坍塌下來。即便是擊中塔身的石塊,也具有相當的破壞力。壘砌的石頭會崩塌迸裂,如果連續被擊中薄弱位置,會造成整個箭塔的坍塌。

牀弩和弩車連續發射了十幾輪,上方射程之內目視可見的箭塔幾乎盡數被摧毀。守在上面的落雁軍士兵落荒而逃,有的不走運的被弩箭射中,直接便會貫穿身體,直接爆裂開來。五臟六腑都像是被爆出一般,四處迸裂,慘不忍睹。

狂轟亂炸之後,正式的進攻開始了。戰鼓號角聲中,漫山遍野的官兵如螻蟻一般朝山頂攻去,喊殺聲響徹山野。

落雁軍的反擊是無力的,箭塔工事被毀壞衆多之後,落雁軍的防守體系已經被打破。官兵衝鋒之際,只有零星的箭支從上方射來。但那已經無法阻擋潮水般涌上去的官兵。僅僅盞茶時間,官兵已經往上推進兩百步,佔據了東坡上的一片密林。那本是落雁軍隱身藏匿之處,工事憑藉之處,現在卻毫不費力的被官兵攻克。一大羣落雁軍士兵從林中倉皇逃竄,往更高的山頂處撤去。

山下,郭旭坐在馬上,臉上已經露出了笑容。終於,勝利在望了。任憑他林覺詭計多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也不過是個撼樹的蚍蜉,擋車的螳螂,衆將被自己無情碾壓。郭旭甚至忽然覺得有些索然無味了,當自己窺見了力量的頂端,瞭解了使用力量的真諦之後,很多以前認爲難以做到的事,難以對付的人其實都已經不再成爲困難,都已經可以輕鬆碾壓。

那林覺,曾幾何時自己對他真的很欣賞很佩服,甚至覺得自己不如他。然而,此時此刻,自己終將碾壓他。忽然覺得之前自己是不是傻了?居然會懷疑自己不如他。那林覺也不外如是,不外如是!

數萬官兵吶喊着繼續往山頂衝鋒,衝出樹林之後,前方一片開闊之地。密集的樹林中間出現了一圈空地,很明顯,那是人爲開闢的空地。因爲地面的雜草清除的乾乾淨淨,鋪着細細的石子。偶爾還有幾顆樹樁露在外邊,都已經枯死發黑,應該是很早便被砍伐的樹木。官兵們都很納悶,山頂都是密林,爲何在距離山頂只有百步之遙的地方會出現這麼一圈空地,真是教人難以索解。

這裡其實便是當初林覺爲了防止山寨被火攻而下令開闢的防火帶。一開始是在大寨圍牆周圍開闢了數十步寬的防火帶。但後來,覺得一條防火帶未必能阻擋火勢,所以在山頂下方百步內伐木清草剷除荊棘矮樹,開闢了外圍的一條防火帶。石場的碎石運抵此處,被鋪在地面上,這是防止生出來的雜草影響防火的效用。碎石鋪在地面上,即便雜草生出,也不會太茂密。更不會產生火勢沿着地面草皮蔓延的情形。只需將生出的長草定時割除便可。

而這個位置,其實已經距離大寨很近了。上方密林之中深入不到百步,便是另外一處林間空地,那其實便是落雁軍的大校場了。大校場緊鄰主寨,可見這裡其實已經是距離山頂不足數百步的距離了。

被官兵攻到了這裡,其實已經說明,落雁軍的防守體系徹底崩潰,所有的手段都已經失效了。

樹林邊緣,趙元康面露興奮之色,進攻如此順利,幾乎是摧枯拉朽之勢,這和趙元康之前所想的完全不同。開始他還有些疑惑,覺得落雁軍不會這般不堪一擊,毫無抵抗之力。但現在,他卻已經完全相信落雁軍已經是喪家之犬,不用在害怕他們了。

他昏了頭,腦子裡一片火熱。他想起了郭旭的承諾,殺了林覺和郭昆父子可封王爵,這是何等的誘惑。今日這一戰,或許便是他封王爵的機會。他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所以,身旁一名從邊鎮調回的將領的話被他完全的無視了。

“殿帥,這有些不對勁啊。戰前的情報是,落雁軍也有一萬五千多兵馬。之前左近廂兵圍剿時,他們可是敢於正面交戰的,悍勇無比。今日這進攻可是太順利了。這其中是否有詐?”

“有詐?哈哈哈。孫將軍,你多慮了。面對我們如此強橫的攻擊,他們防守體系已經被徹底打散。無地利和工事之優,他們拿什麼跟我們硬拼?此刻他們怕是已經開始全部潰逃了。怎能任他們逃走?這茫茫伏牛山如此巨大,逃到別處可不易再找到他們。所以不能耽擱時間了,得快速攻上去,將他們盡數殲滅。”

“這個……卑職以爲,是否三思而行……”

“笑話,這話你跟皇上說去,皇上聽了說不定會誇你行事老成持重,用兵謹慎。但我可不想去捱罵,我也不想坐視這大好機會流失。”

趙元康轉過頭來不再搭理那孫將軍,高舉手中長刀,厲聲大吼道:“衆將士,立功的機會就在眼前,山匪山寨就在上方林子裡,一鼓作氣,攻佔匪寨,殺啊!”

所有官兵都高聲大吼,喊殺聲響徹山林。士兵們衝出樹林邊緣進入了開闊地帶,朝着上方的樹林猛攻而去。沒有人懷疑很快便可攻破山寨。之前那麼陡峭的地形都攻上來了,眼前這段石子鋪就的緩坡更利於衝鋒,當然不能成爲什麼障礙。

然而,就在他們衝到開闊的山坡中間,距離上方樹林不足四十步距離的時候,上方林地邊緣,無數的弩箭如瓢泊大雨一般的迎面襲來。士兵們衝殺的興起,早已忘了頂盾這回事。有的人甚至將盾牌早就丟了,因爲實在是榔槺沉重,耗費氣力。這突襲而至的箭雨之密集兇狠,超出了之前所有的反擊箭支。黑壓壓如黃蜂羣,如梨花暴雨一般襲來,只一瞬間便如割麥子一般撂倒了數排官兵。射殺超過千人。

“立盾,立盾!”有人大聲吼道。

士兵們趕緊豎起盾牌來佝僂在盾牌之後,便聽如雨打荷葉一般的密集的響聲響起,篤篤篤之聲大作,前排士兵們的盾牌上瞬間插滿了弩箭和羽箭。很多沒有盾牌的趕忙擠在有盾牌的士兵旁邊,希望能得到庇護。

“他孃的,還在頑抗,死到臨頭不悔改。給我殺!”趙元康左手握着盾牌,一邊怒罵一邊大吼着。

頂着盾的兵士們依舊朝着上方衝殺而去,因爲他們不能退,又不能站在空地裡捱打,只有猛衝一途。

第六七五章 空自嘆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三七六章 天意第七百章 搏殺(續)第一零九零章 重逢(續)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七八三章 不善第五八九章 現實冷似冰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六五八章 身世之謎第九六一章 歸來第四七四章 真朋友第八三七章 襲擊第一三零一章 烈火第一六一零章 卑鄙手段第七一一章 還鄉第七四五章 莽撞的救援第一二四六章 有變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七九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九六五章 陷阱第六零九章 拆臺第一三四二章 混亂第一二二三章 驚天之秘第一六二一章 請命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二九七章 人心易變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八十二章 問罪第一零三四章 求援第一零二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三八章 疑惑第一五一六章 整軍第七八零章 遊說第二零九章 命運無常第一六一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五九一章 驚魂第四五四章 遇襲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七十二章 誓分高下第一四八三章 怒火第九四零章 完美之法(續)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一一四七章 毀滅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六七五章 空自嘆第一一九九章 巧舌如簧第一五二八章 強攻(續)第一零八五章 長賢之論第五三一章 昨日重現第五十二章 大變活人第二七三章 混亂之夜(中)第四四五章 規劃設計第七七二章 會面第六三七章 立場第一九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一四三五章 嘴炮第一五八三章 融爲一體第一三六九章 逃生第一陸四五章 大決戰(六)第一六三八章 追隨第一六零五章 思緒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八零九章 降臨第七四九章 攔截第五四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零五七章 急不可耐第二九零章 攤牌第八三八章 覆沒第三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四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二三四章 相依爲命第一八一章 嚴知府第六一七章 中秋團圓夜第一零九零章 重逢(續)第六九五章 一窩蜂第七零六章 決鬥第三七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一零六八章 上位第四五零章 不歡而散第一二五八章 強渡第一五一零章 意外發現第一六八章 殃及池魚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一六五九章 左右爲難第一二三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五二九章 血拼第一六三七章 標準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一六六二章 海嘯襲來第一六二七章 羅網第一五五二章 城裡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