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六章 是禍是福

時近三月,空氣中已經瀰漫了春的氣息。京城靠北,春意遲遲之地,但在連續的豔陽天之後,依舊迅速的進入了春意盎然的模式。

汴河岸邊的綠柳遠遠看去已經如綠煙輕籠,水面上各地的船隻數量也增加了許多。北邊的很多河道已經融冰,憋了一個冬天的水路已經貫通,所以船隻來往如梭,忙碌不休。街市上,百姓們換下了厚厚的冬衣,穿上了輕薄的中衣,開始享受春天到來的歡愉。各大名勝風景絕佳之處也已經人流如織,出城踏青的人絡繹不絕。

林覺的宅子裡一如往昔的安寧。在二月初因爲林覺被逐出師門之後造成的短暫的混亂早已平息。綠舞等人並不在意林覺的官職多大,她們只希望能跟着林覺過安穩的日子,看着林覺的心態逐漸平和起來,似乎已經淡忘了不愉快的事情,她們便也心安了。

林覺確實最近安穩了許多,崇政殿說書公房本就沒什麼事情,林覺的空閒時間也就很多。在毆打了兩名學士後的一段時間,林覺爲了不讓人找到麻煩,倒也規規矩矩的按照時間來來回回。在公房中這一段無聊的時光也讓林覺的心真的靜了下來。他仔細的梳理了一番近況,覺得自己似乎不應該再困死在京城,因爲自己在京城也許沒什麼機會了。所以,他最終答應了郭昆,願意請他出面活動活動,找個京城左近的州縣去任職。這樣既可照顧京城的生意,也可以不勞師動衆的舉家離開京城。

更重要的是,人挪活樹挪死,既然在京城沒機會,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不過這件事得和小郡主商議商議,林覺已經和小郡主通信,約好了四月末回杭州去將小郡主接回京城。屆時再行決定。

除了林覺官走黴運,還被恩師逐出師門弄的聲名狼藉之外,林覺身邊的其他人卻都是個個活的很滋潤。

京城兩家大劇院生意興隆,謝鶯鶯坐鎮的南城大劇院每天爆滿。謝鶯鶯的名氣已經在京城極爲響亮,超過了京城花界的那些頭牌。名氣大的同時倒也帶來了些麻煩,不少王孫公子都想着做些什麼,然而他們終究只能望而興嘆。謝鶯鶯下了臺之後從不假以辭色,也絕不赴任何宴席聚會。天子腳下,首善之地,這些人雖恨得牙癢癢,卻也沒法可想。

林覺這段時間也常去棗園留宿,一方面是給兩人獨處的機會,一方面也是悉心教導謝鶯鶯寫話本。謝鶯鶯現在很迷此事,林覺也是投其所好。林覺告訴謝鶯鶯,自己打算娶她進門,讓她安逸的過日子。大劇院讓培養的新秀代替她,林覺不想她那麼操勞。

但出乎意料的是,謝鶯鶯說她並不覺得演出很苦。雖然確實很忙很累,但她已經愛上了這份職業,並不打算這可快便淡出。她樂在其中,還不想那麼快便過無所事事的日子。

林覺知道謝鶯鶯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他也不想強求。林覺之所以要她淡出,只是覺得這麼拖着謝鶯鶯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感覺自己似乎在壓榨謝鶯鶯,讓她爲自己拼命掙錢還林家的債一般。

林覺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謝鶯鶯,謝鶯鶯戳着林覺的鼻頭笑道:“你想多了,我只是想演罷了。再說了,就算是爲了林家的債務着想,那又如何呢?我起碼人氣高些,確實能多掙些銀子呢。早日讓林家擺脫債務,那難道不好麼?”

林覺倒是被她說的無言以對了。實際上,在林覺的催促下,謝鶯鶯已經培養了兩名接班人,此刻讓她們接手也是可以的。雖說會有些人氣上的損失,但江南大劇院從來不靠臺柱子吸引人,而是靠綜合手段。但是謝鶯鶯既然這麼說了,林覺也不好說什麼,只是跟她約法三章,讓謝鶯鶯減少演出場次,讓新人也上一上。這樣也好慢慢的做出過渡。這個合理要求,謝鶯鶯倒是欣然答應了。

白冰最近的日子過得也很滋潤,得到了愛情的滋潤,生活又穩定安逸,原本就性格單純的白冰每天都是笑語嫣然,無憂無慮的樣子。林覺有一天無意間說了一嘴關於她魔音門中的武功的見解,竟然激起了白冰濃厚的興趣。

林覺那天在後園中觀白冰練武之後,他半開玩笑的和白冰說了一番話。林覺因爲第一次見白冰在大劇院前和左氏兄弟動手時,用的是一套從詩作脫胎而來的武功。後來得知是魔音門始祖大唐第一歌姬許和子便是從詠唱詩作之中得到靈感,從而按照詩作的音律創出武技,獨創魔音門的武技。雖然並非所有詩作都能作爲武技使用,而需要某種契合纔可成爲一套有威力的武技,但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林覺跟白冰說:既然魔音門的功夫可以用詩作音律來創制,也許可以從這個方向來發展。譬如說,音律感極強的詞作有沒有可能增加創制武技的契合度,從而達到一首詞便是一套武技的效果。那樣的話,豈不是可以創制武技套路千千萬萬,彌補魔音門現在的最高武功‘三大聖曲’很難練成的遺憾。就是以套路多變的武功來彌補內家功力的不足,從而達到武功更爲精進的效果。

林覺說這話的時候,白冰開始還笑話林覺不懂武技之道。特別是魔音門的武功,最普通的其實是套路,最高深部分便是以內力催發,以樂聲傷人。魔音門三大聖曲之所以宛如高山仰止般的存在,那便是因爲,那需要以極爲高深的內家功力爲基礎,發散於樂音之中,從而達到殺人於無形之效。

白冰說,她聽過師傅描繪的關於本派創始始祖許和子以聖曲殺人的情形。當年許和子遠離朝廷遁於終南山中,時任大唐相國楊國忠想讓許和子出山,在他的相國府爲他唱曲取樂。他打聽到許和子在終南山中的居處,便派了人去請。許和子自然不肯爲楊國忠效力,楊國忠便派了數十名高手意圖強行擄走許和子。於是在終南山仙人峰上,爆發了一場血腥之戰。

那次廝殺,許和子立於山頂明月之下,以一曲《月影花魂之曲》讓數十名高手喋血當場,場面慘烈。從此以後楊國忠死了這份心,因爲活着的人回來描述的情形讓楊國忠以爲許和子是妖魅在世。再不敢招惹於她。據說,許和子當時曲音響起,數十名飛躍在空中的高手像落葉一般摔落山坡亂石之上。十幾名勉強闖上峰頂的高手差點喪失神智,最後勉力滾落山坡逃脫。那一戰,連許和子的衣角也沒碰到。

白冰說,那時候祖師許和子剛剛領悟到以內力催發曲聲殺人的至高境界。在那之後,許和子潛行修悟,遊歷天下,隨着內力的精進和頓悟的加深,她在漠北荒野之地創制了《長空飛雪之曲》,在瀚海沙漠之中創制了《流沙風語之曲》,成爲了魔音門壓箱底的三大聖曲。並自此創立了魔音門的獨門絕學。而以詩文音律爲招式禦敵,其實是許和子最爲簡單的領悟,只能算是魔音門中比較低級的武技罷了。數代魔音門門主都秉承上一輩的教誨,以修習魔音門內功爲要,以可窺見三大聖曲之威爲榮。因爲那纔是窺見本派絕學巔峰的唯一路徑。而林覺今日所言,則恰恰是走了岔道。招式練得再好,終究是外修,內修不到,依舊走了下乘。

林覺聽了她的話倒也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在武學之道上,林覺還只是個門外漢。

很久以前,林覺總是認爲所謂武技之中的內力是一種牽強附會之說。根本沒有什麼內力可言。但當林覺在破廟之中目睹了白玉霜以琴音殺人的情形之後,林覺徹底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眼見爲實,內力這種東西是一定存在的。林覺後來仔細的想了想,那魔音門始祖許和子只是一名歌姬,領悟武功和內力修爲之說似乎是個笑話。但林覺很快便意識到,也許是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不夠,枉自主觀臆斷。但凡歌藝出衆之人,必不是靠着一副好嗓音,而需要各種氣息的支撐以及丹田之力的催發。俗言一人唱曲‘餘音繞樑三日而不絕’那必是樂音深入腦海之中,既具有穿透力和誘惑力。所謂的中氣完足,發出的歌聲和有氣無力的人的歌聲那絕對是兩碼事。

越是歌藝高超的歌者,他的中氣必是越發的完足,呼吸的氣息也調理的更爲通暢。聲音的高低婉轉起伏於心,便是有着充足的內裡的修煉所知。林覺認爲,這種氣息的調理和所謂的中氣,其實便是一種變相的內力。雖然看不見,但可以從聲音之中得到體現。

林覺甚至進一步的去想了想所謂內力可依附於歌聲傳播傷人的原理。內力或許存在,但要附着於歌聲之中,並用來傷人,這似乎更是有些扯談。但林覺也很快便想通了。一名好的歌者,聞之歌聲可以讓你笑,讓你落淚,讓你振奮,讓你頹廢。那是爲何?那便是一種最爲簡單的內力的傳遞。所謂歌聲之中的感情,其實便是內力催發的結果。否則一段普普通通的歌聲,無情感在內,聽者也是沒有任何的感受的。

但內力的修煉和精進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般而言,都是年歲增長,經驗累積,長年累月的積累所致。林覺的意思是,內力修爲固然重要,但倘若能多有套路,也未嘗不是一種辦法。就像當初武裝落雁軍的道理一樣。快速提升一個人的實力,往往是從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入手,給他配上盔甲裝備,配上利刃兵器,可以快速提高戰鬥力。倘若當真詞律能融入魔音門的武功之中,那也沒什麼壞處,就像身上多帶了幾柄利刃,絕對是對實力有提升的。林覺也並沒有貶低內心修爲的意思。

林覺將這個意思跟白冰說了說,白冰想了想也覺得似乎也有些道理。於是乎決定一試。這一試之下可了不得,她居然陷入其中了,每日在後園草地上苦苦琢磨,像是入了魔一般。林覺對此很無語,也很後悔,自己只是隨便的這麼一說,誰料到會讓白冰陷入其中。倘若不是白冰平常之時談笑無異,只去鑽研時纔會如此的話,林覺都要擔心她會走火入魔了。不過一個人能沉溺於一件事情,這也是件好事,林覺認爲,起碼比像個金絲雀一般無所事事的要好。

綠舞最近被邀進宮中數次,都是應那位容貴妃的邀請。每一次容貴妃都對她極好,賞賜了很多東西。吃的穿的戴的佩的,一賞便是一大堆。每次綠舞回來,林覺都細細的詢問她在宮中的細節,詢問容貴妃對綠舞的每一句問話,細細的琢磨。

越是琢磨,林覺便越是心驚。因爲林覺越來越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這位容妃娘娘對綠舞好過頭了,完全不是一般的喜愛。甚至可以用溺愛來形容她對綠舞所做的一切。綠舞有和她同塌而坐,同桌而食的資格。而且綠舞說,她好幾次摟着自己說話,讓綠舞覺得甚是尷尬的很。綠舞懷疑這位娘娘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嗜好。林覺苦笑搖頭,心道:這那裡是什麼特殊的嗜好,明明就是疼愛你到了極點。這絕非故人之女重逢那麼簡單,林覺心中的那個大膽的猜疑似乎正在得到印證。

但林覺一句話也不能透露,綠舞問自己這位娘娘爲何對自己這麼好時,林覺也只用話搪。因爲一切都是猜測,而且這猜測也沒有任何的根據,顯得極爲離奇荒誕。除非有證據來證明,或者有人知道這背後的隱情,林覺纔會最終相信那個猜測。在此之前,林覺只能將想法留在腦海裡。

www¸ тт kán¸ c○

一晃進入三月,朝廷中關於新法的紛爭在聖意的重壓之下似乎逐漸平靜。但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明白,這只是暫時的平靜。事情其實並沒得到解決。靠着聖上的強行壓制而推行的《募役法》已經在官員豪紳之間引起了衆怒,這股怒火只是暫時被封堵住,不知何時會再度的噴發出來。但是,起碼在目前的情況下,擁有了難得的平靜。

三月初三,林覺告假一天,讓綠舞去偷偷約了浣秋來,帶着幾名女子一起出城踏青。這一天過得倒也舒心的很。只是浣秋依舊時有愁眉,林覺知道她還是爲自己和方先生的關係而耿耿於懷。林覺也只能安慰她幾句,別無他法。

次日上午,林覺剛進宮去進入公房之中不久。公房門前便是一陣嘈雜之聲傳來。公房雜役跑去門口一瞧,嚇得連滾帶爬的跑了回來,驚的面色煞白的稟報衆人。

“不得了,外邊來了好多侍衛。怕是有幾十人。”

“啊?怎麼回事?”公房中林覺楊秀等人是一愣。這一處地方是偏僻之所,平日雖有侍衛巡邏,但只是三兩個而已。禁軍侍衛們大多集中在殿宇左近,這裡只有流動的幾名人員而已。一下子來了幾十名侍衛,這顯然是不尋常的。

說話間,公房大門被敲的哐哐的響了起來,外邊有人高聲喝道:“開門,快開門。大白天的,關門作甚?”

江大人和胡大人惶然道:“了不得,該來的還是來了。林大人,一會你可不要犯渾,這幫人心狠手辣,你若反抗,他們真的會揮刀砍人的。一定要態度誠懇,老實認罪。千萬不要惹毛了他們。”

楊秀皺眉道:“兩位大人這是什麼話?你們怎知是林大人的事?”

江大人伸着脖子咂嘴道:“這還用問麼?很明顯是那天毆打上官的事情犯了,這夥人必是來拿林大人的。”

楊秀一愣,覺得甚有道理,不由得擔心的看向林覺。林覺苦笑道:“是福不是禍事,是禍躲不過,真要是那件事犯了,也是沒法子。倘若一會我真的被他們拿了,煩請楊兄去跟我家人報個信,免得她們着急。”

楊秀叫道:“林兄,要不你從後面翻牆走。”

胡大人在旁冷笑道:“出的什麼餿主意,這是在大內,翻了這小院子,你還能出的了宮牆麼?再說了,他跑了,我們豈不是要受牽連。”

“就是,真是混話。”江大人附和道。

林覺微笑道:“兩位大人,我說了不會連累你們的,一人做事一人當,二位放心便是。”

大門口,敲打大門的聲音更加的猛烈了,外邊傳來高聲的喝叫聲:“幹什麼?怎地還不開門?快開門。”

林覺吁了口氣,整整衣衫,舉步出了公房朝門口走去。楊秀和江胡兩位大人忙緊緊跟在後面。林覺來到門口,對雜役道:“開門吧。”

雜役嚥了口吐沫,上前去抽了門栓開了門。嘩啦一聲響,門被人用力推開,緊接着呼啦啦一羣士兵隨後涌了進來,一個個頂盔帶甲,挎着兵刃,着實的氣勢洶洶。

“幹什麼這麼久纔開門?大白天的拴什麼門?”一名身材高大,相貌兇惡的士兵高聲喝道。

“這裡是我們的公房,我們關門開門的自由都沒有麼?真是好笑。”楊秀漲紅了臉道。

“呀,你還挺橫。這裡是宮裡,歸於我們殿前司御前禁衛軍管轄,我說不準關門便不準關門,明白麼?”那士兵嗔目瞪着楊秀道。

“候都頭,不要這麼說話。”一個洪亮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衆士兵紛紛閃開兩旁,但見一名身着盔甲,腰懸長劍,身材五短,雙目炯炯的禁軍軍官緩步走了進來。

第九零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一九三章 天崩地裂第八七六章 受挫第三三四章 艱難求存第八三零章 驚變第一五二九章 血拼第一六五二章 梟雄末路第一二三章 擊其弱點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一三八五章 羣龍無首第三四零章 另類人物第三九四章 凱旋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一三八五章 羣龍無首第一三九七章 興趣所在第一四二九章 天塹難渡第一一一五章 血色黃昏(三)第一一七六章 家宴第三五四章 疑惑第一五三九章 烈火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八三三章 亂起第一六一章 王爺的回憶(續)第一二九四章 挾制第一零七七章 風雨將臨第一零七章 一入匪穴深似海第七七九章 打擊第一四一三章 秣兵歷馬第七七二章 會面第二三五章 兵臨島下第三五七章 埋怨第一零九五章 抓住春天的尾巴第一一八六章 妙計第一五七一章 掩耳盜鈴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一二零五章 漫天要價第九七二章 覲見第一六六六章 操控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八九六章 此消彼長第三二三章 爭議第四九三章 理想和現實第一五九一章 驚魂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一零六六章 青玉案第三四零章 另類人物第七十七章 路遇第一三二五章 和議第八一五章 志在千里第一四九零章 進攻第一四五章 規劃第一五一三章 同爲天外客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五七一章 掩耳盜鈴第二零五章 玩弄於股掌之上第五六九章 盡在掌握第一六零六章 紓解第一二四六章 有變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一零四七章 單純幼稚的青樓客第七四四章 得手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七四八章 替罪羊第一零六零章 破解(續)第一一四零章 喋血黎明(十)第一二六二章 襲擊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一九四章 矇混過關第五二六章 贈君鴛鴦帕第一六六九章 相見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二七三章 混亂之夜(中)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一三一零章 逼迫第一三零三章 浴血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三六七章 兇殘的對手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五三零章 冢中舊物第九三七章 黑歷史第一六五八章 籠中人第七五四章 殞命第一一二章 證據第九三九章 完美之法第八十二章 問罪第九十六章 道別第九五零章 寒秋夜語第一一七二章 歉意第一六六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九八八章 三日之約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一二四五章 犀利手段第二一六章 天爲證海爲媒第四十七章 一打解千愁第五二五章 約法三章第一二五章 寨中事第七一八章 離奇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