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

三 隻手回瀾

三月十九日,衝鋒弓隊抵達西靖城下。十三日那天,鄧滄瀾派南鬥前來下密令的消息並沒有泄漏,所以諸軍也不知道昌都軍可能會有異變。他們久在異地作戰,現在終於回來,個個都興奮之極。

前來接應衝鋒弓隊,接受他們將令的郭凱。郭凱在畢煒時期便是中軍,本是校尉,陸明夷見他身上的軍銜章已是都尉,拱手道:“郭中軍,恭喜你高升了。”

郭凱年紀不算輕了,中軍這職務,權柄甚重,但升遷卻並不容易。郭凱笑了笑道:“陸將軍你也高升了,不過我已調任輜重營。”

郭凱槍馬並不出色,但記性極好,是個難得的後勤人才,調任輜重營後,主管後勤,倒也沒有先前那麼吃重,在郭凱看來也是主帥給自己一個清閒美差。陸明夷卻是心頭雪亮,心想萬里雲看來有異動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分。中軍是主帥的副手,郭凱卻非他的私人,萬里雲把郭凱調任,其心可知。但他也不說什麼,只是與郭凱一路閒聊。對陸明夷這人,郭凱本來就曾見過,知道當初畢上將軍就對他甚爲看重,當時他還僅僅是個小小百戶,現在去之江一戰,一下升到了翼尉,也當真難得,談吐間更是彬彬有禮。說了兩句,郭凱忽道:“對了,陸將軍,你剛回來,還不知道天水省的戰情吧?”

陸明夷道:“胡上將軍引軍奪下了符敦城,上月我就知道了。”

郭凱搖了搖頭:“那是上一回的事了,前些天,天水省又發生了一波戰事。”

陸明夷一怔,問道:“叛軍反攻了?”

“不錯。這一次因爲有五羊軍的援軍到來,水陸齊下,胡上將軍極其吃緊。五羊叛軍的首將也當真了得,竟然從符敦東門攻來。”

陸明夷又是一怔:“東門?”

“陸將軍不知道麼?符敦東門,緊鄰押龍河。那地方因爲有鼉龍孳生,所以久已關閉。但叛軍竟然借那天大霧,明着強攻西門,卻有一支人馬暗攻東門。”

陸明夷雖然不知符敦城東門久已廢棄,鼉龍是聽說過的。鼉龍是在一種極爲兇悍的水中異獸,力大無窮,而且身上有鱗甲,刀槍不入,讓人望而生畏。他道:“叛軍是假扮成鼉龍欺近城下麼?可他們怎麼能突破灘塗上的鼉龍的?”

郭凱道:“現在還不知他們到底用了什麼法子,不過萬幸胡將軍還是不曾敗下陣來。”

原來鄭司楚讀書廣博,雖不曾去過符敦城,但對符敦城周圍形勢知之甚詳。符敦城東門外的灘塗上有鼉龍孳生,他早就知道,老師給他的那本《兵法心得》中,有一段說的正是在符敦東門外之戰。那是很久以前蛇人圍城之時。因爲蛇人力大無窮,而且能在狹小的洞穴裡鑽動,因此蛇人在東門外穴地攻城。當時城中軍隊冒險衝出東門,將鼉龍引到蛇人陣地,以鼉龍來纏住蛇人,又往蛇人所挖洞穴中灌入燃油,點火焚燒,這才解了燃眉之急。鄭司楚還記得初讀此段時的驚心動魄,因此這等戰法實是越出常規,前所未有。蛇人現在已經被消滅了,不過這攻城法倒可借鑑。雖然他不能與蛇人一般穴地攻城,但符敦東門實是個防守薄弱的軟肋也是個不爭的事實。鄭司楚用的,卻是用木板做了一些怪獸形狀,當中暗藏金鼓,有意不掩人耳目。鼉龍雖然兇悍,畢竟只是些鱗介之屬,見到有比自己更大更兇的怪物前來,自是嚇得不敢靠近。而胡繼棠聽得稟報說東門外突然異聲大作,這才明白東門居然遭到了攻擊,不由大驚失色。他是百戰名將,用兵神速,東門外本來防守薄弱,他當然一清二楚,所以聽得東門外出現異聲異動,馬上就知道定然是南軍來犯,立刻加派重兵主防東門。只是,這一點正落入了鄭司楚的算計。鄭司楚知道,從東門進攻固然可以收到出其不意之功,可東門外畢竟是一片灘塗,不利進攻,所以這一處純是佯攻,五羊城援軍的主攻方向,卻是大江上的北門。

在趕來符敦城的途中,宣鳴雷一路上都在採伐樹木,建造了幾百個木筏。這些木筏當然不能長途運載,但宣鳴雷要的並不是運送兵員。他率水兵向北門外推進,一路不斷佈下木筏,轉瞬間建起了一座通往北門下的浮橋。這是個極其冒險的計劃,如果北軍水軍進攻得手,宣鳴雷勢必首尾不能兼顧,非一敗塗地不可。只是宣鳴雷之能,真個非同小可,而傅雁書已中了調虎離山計被調走了,此時負責防守的是傅雁書的副將蔡意慈。此人名字中有個“慈”字,卻也不是個面慈心軟的庸手,只是正因爲不是庸手,所以對宣鳴雷更爲忌憚,不敢直攫其鋒,結果延誤了戰機,等他要出擊時,宣鳴雷的浮橋已布成了大半,鄭司楚的陸軍也已從這浮橋上殺過來了。而這個時候,城中兵力有不少都去增援東門,北門反倒變得薄弱,此消彼長,宣鳴雷更是所向無敵,等蔡意慈終於鼓足勇氣出擊時,已然大勢已去,宣鳴雷已將浮橋布到了符敦城北門邊,鄭司楚率軍猛攻進來。到這時候,符敦城已是腹背受敵,江面已被宣鳴雷控制,還在大江北岸的北軍無法渡江增援,而喬員朗的天水軍得知五羊軍已向北門發起總攻,他向西門的攻擊亦越發凌厲。天水軍是要奪回大本營,因此戰意更盛。胡繼棠這時也已覺得吃力,戰事持續到黃昏,當他把幾乎所有兵力都退縮到北門外,終於擊退了鄭司楚和宣鳴雷的水陸聯軍時,西門卻被天水軍攻破了。

當西門被破時,喬員朗鬆了口氣。在他看來,這一戰已然大獲全勝,鄭司楚和宣鳴雷的猛攻本來就不可能得手,他們真正用意一是把北軍兵力都吸引在北門,好讓天水軍的拼死一戰能夠取勝,二則是控制江面,不讓北軍的援軍渡江。現在這兩個目標都已達成,天水軍重新殺入符敦城,士氣大振,而北軍都已在北門附近與五羊軍對峙,根本不可能再派援軍來擊退天水軍了。正當喬員朗躊躇滿志,下令全軍殺向符敦城北門,卻被一堵橫亙符敦城東西的火牆攔住了。

那是胡繼棠佈下的防禦工事。胡繼棠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局面,他心知正面相抗北軍恐怕不是士氣旺盛的南軍對手,而北門又被堵住,若天水軍乘勝進軍,這一戰符敦城的北軍恐怕會全軍覆沒,因此在決定全力防禦北門時就已經佈下了這條後路以備不測。他等戰事一起,馬上就下令將城南的城民疏散到城北來,而城南的房屋能拆即拆,拆下來的殘磚碎瓦則用來緊急修築工事牆。因爲有房屋爲依託,工事修築得極爲迅速,所以當喬員朗的天水軍殺入西門後,城中已多了一道橫貫東西的兩丈來高城牆,將符敦城分爲南北兩半,南半城已成一片白地。而胡繼棠見天水軍衝進來,便下令將城南點燃。因爲城南的民衆都已疏散,很快半座城就陷入一片火海,剛衝進城來的天水軍已無法前進,胡繼棠卻趁這時候迅速組織起反擊。天水軍連番惡戰,終於漸漸不支,喬員朗見再這樣下去,不但奪不回符敦城,連天水軍也要全軍覆沒,無奈之下,只得放棄進攻。

這一戰天水軍雖然功虧一簣,但胡繼棠也險些被逼到了絕境。大江已被宣鳴雷和鄭司楚控制住,南半城也被天水軍佔領,他龜縮在北半城,江北空有重兵,卻無法突破五羊水軍的封鎖前來增援,雙方一時間陷入了僵局。但胡繼棠不愧爲共和國有數的名將,見無法奪回水上優勢,索性緊閉北門,全力向城南的天水軍發起攻擊。此時就變成了鄭司楚與宣鳴雷在北門外耀武揚威,不住搦戰,北軍只在符敦城死守不出,而不斷向南半城的天水軍衝擊。陸明夷三月十九日抵達西靖城的那一刻,符敦城裡的胡繼棠與喬員朗激戰正酣。

這一戰,究竟是困守北半城的胡繼棠軍最終支撐不住,還是佔領了已成一片白地的符敦南半城,補給困難的天水軍先敗下陣來?事實上這也已是決定這一戰勝負的關鍵了。陸明夷聽郭凱說着天水省發生的戰事,心中想的卻只是眼前。

萬里雲確有不軌之心麼?他想着鄧滄瀾發來的那份密令。從種種跡象來看,萬里雲確實會有異動。現在自己面臨的,就是一個關鍵的選擇了,要麼就此一飛沖天,要麼萬劫不復。跟隨郭凱進了軍營後,衝鋒弓隊員便在營中休整,陸明夷和米德志這左右統領去向萬里雲繳令。米德志心中實是不安之至,一出軍區長府,他就急急不可耐地小聲道:“陸兄,如何了?”

陸明夷自是知道他在問什麼,淡淡一笑道:“米兄,只怕鄧帥之言,已是十有八九。”

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一)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1)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一)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4)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3)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5)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6)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1)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4) (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一)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二)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2)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3)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5)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1)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4)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3)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5)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1)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5)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3)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