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思念成疾,夜夜夢醒。

夫子大喜之後,似乎想到了什麼一般,整個人的臉上充滿了悲傷。

讓原本就蒼老的臉頰上,皺紋又深了一些。

一旁的子貢對夏玄行了一禮。

“多謝夏君,讓我等知曉夫子一生夙願得以實現,我等感激不盡。”

夏玄也回敬一禮。

“不必如此,我能在此見到夫子,以及各位聖賢,是夏玄之幸,也是夏玄之福。”

“若當真要說謝,那也當是我後世,謝過夫子,謝過如子貢先生一般的聖賢之人。”

兩人稍有交流之後,夏玄見夫子眼神之中充滿了哀傷。

讓原本靜心舒適之地,變得有幾分沉重。

只見他踉蹌的轉身,朝着一塊石頭走去。

一個七旬老人的背影,此刻顯得無比落寞,看的讓人心疼。

只見他坐在那石頭之上,此刻似乎已全然不是聖人之樣,更像是一個思念着故人的老者。

微風拂過,那潔白如雪一般的髮絲隨風而動,此刻夫子散亂着頭髮,紅着眼眶,注視着遠方。

“夫子!”

夏玄輕輕叫了一聲,但卻沒有任何反應。

而一旁的子貢,卻似乎明白了夫子的內心,拍了拍夏玄。

“夫子恐怕是思念顏回和仲由了!”

聽到子貢的話,夏玄這才恍然大悟,似乎想到了什麼。

“敢問夫子,是否是思念顏回先生與仲由先生了?”

夏玄緩緩上前,拱手行禮。

這恐怕是夏玄這輩子行禮最多的一天了,但他卻沒有一點反感之意。

面對夫子這般,有禮,有德,有仁愛之人,行禮,那也是自然的事情。

聽到夏玄的話,夫子如夢初醒,紅着眼眶,看着眼前的年輕人,點了點頭。

“我剛剛聽你說,我傳之道,得後世傳揚,甚是欣慰。”

“得知我之信念得以實現,甚是開心,只可惜啊,顏回和仲由,他們卻不曾得見,也不能聽見了。”

說完,眼神之中的哀傷以及臉上的悲傷之情又加重了幾分。

一旁的弟子們也都很是擔心。

夫子已是遲暮之年,人雖都要生老病死。

可他們卻不願看見那一幕,他們希望的是,夫子長命百歲,長久人世。

而他們心中也都清楚,夫子很是思念顏回與仲由。

每每到了夜晚,夫子總會夢中驚醒,叫着二人的名字,而又久久無法安睡。

第二天,仍舊爲他們傳道講學,日復一日,弟子們也不免擔心夫子的身體。

可夫子卻常常告訴他們,自己七十了,要從心所欲,不逾矩!

“夫子,珍重啊!”

“是啊,夫子,若顏回與仲由知曉後世,也定會開心,若看您這般,他二人,會擔心啊。”

聽到弟子們讓夫子珍重,夏玄內心的情緒一下子便涌上了心頭。

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苦楚。

他知道那段歷史,夫子曾在論語中提及“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年二十九發盡白,早死,死有棺無槨。”

一想到這裡,夏玄內心又是一陣酸楚。

而仲由之死,更是讓人記憶猶新。

那時衛國內亂,仲由爲了救主,不顧生命危險,最後慘死於亂軍的刀劍之下。

死前,仲由系帽的帶子被亂軍的戈給擊斷,他放聲怒吼,【君子死,冠不免。】

最後將帽帶繫好,從容的閉上了雙眼。

仲由以性命詮釋了君子之所爲,君子受人之託,便忠人之事!

從此後,君子死,冠不免的精神也被流傳後世。

正因爲知道歷史,夏玄才更加難過。

夫子如今已是七十歲,古稀之年,此情此景,觸動了無數人。

想想當初知曉弟子死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那種心情,夫子的心,當是如何。

“媽的,被我爸用七匹狼打了我都沒哭,看個直播硬生生給我哭成了狗。”

“兄弟,我這情緒剛到位,你這過分了。”

“噓,別說話,好好看。”

“唉,可惜了,顏回與仲由先生,兩人也算是聖賢之人。”

“大概這就是爲什麼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吧。”

看着屏幕裡的夫子,那獨坐青石之上,那哀傷的眼神,悲傷的表情,誰也不願去打擾他。

此刻的他,已經深深的陷入了回憶之中。

顏回,是孔子最爲得意的門生,他也有心將自己的禮,仁,德,才傳之與他。

可奈何好人多不償命,早逝。

夫子評價之,“賢哉回也”。

意思也很明顯,說的是顏回賢德也,而他也是唯一被如此評價之人。

而仲由則不同,他果敢莽撞,好勇善鬥,特別喜歡與人鬥毆比武,整天帶着一把大刀,找人打架。

甚至曾經還欺負過夫子,後來便被夫子一句話開導,便跟隨了夫子學習。

仲由說話雖然直接,做事魯莽,但他能夠虛心接受自己的缺點,別人提及他之缺點時,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很開心,因爲他知道,這樣更加容易瞭解自己,改正自己。

若換成後世浮躁的今天,又有幾人能做到如此。

夫子之弟子,皆是聖賢,他們人人都是禮,仁,德,才傳承的榜樣。

同夫子學習,或許也是他們一生最開心,最滿足之事吧。

“夫子,弟子斗膽,來此之前,去見過了顏回先生與仲由先生。”

“他們二人,有話想對夫子講,我便擅自做主,給您帶來了。”

夏玄的話,如同晴天霹靂,驚雷蓋頂一般,在夫子與衆弟子的腦中炸響。

確實,他們早就應該想到,夏玄能自後世兩千多年以後而來,對夫子又甚是瞭解。

他又怎能不知道顏回與仲由二人呢。

而且聽到他說去見過二人,有話要對夫子與衆同門說,所有人都期待的看着夏玄。

“夏君,你此話可當真?”

“是啊,夏君,你可莫要欺騙於夫子,以及我們啊。”

一旁的子貢十分欣喜和激動。

夫子思念二人,子貢又何嘗不是。

子貢入門雖晚一些,但二人一向是他學習之樣,三人平日裡的關係也十分的要好,經常在一起談論疑惑。

夫子聽了夏玄的話,更是急忙從青石上站起身,差點因腳下無力,沒有站穩而摔倒。

好在一旁的弟子們及時攙扶住了他。

“夏君,你剛纔說,顏回和仲由,他們二人有話要對我說?”

此刻,夫子的眼神裡滿是欣喜和激動,甚至十分期待。

他此刻相信夏玄的話是真的。

因爲他能從兩千多年後而來,那一定也能夠做到去見一見顏回和仲由他們二人。

第五十二章:《本草綱目》第七十二章:朕這大明,還有救嗎?第六十九章:那一日,天邊殘陽,血染山河第三十一章:只因生在華夏,纔是太平盛世弟四十二章:夫子講學,世人聆聽第五十四章:實地考察,尋醫問藥第十二章:書同文,車同軌,千古一帝秦始皇第十六章:死後兩千年,仍然庇佑華夏第六十章:天各一方的父子相見第五十六章:本草綱目,無法刊刻第三十九章:夫子身雖長眠,但卻永留世人心第八十章:見我大明三百年風華,興盛!第七十九章:見大明之衰,何不見見大明之興第五十八章:遠赴千里,只爲求序!第七十二章:朕這大明,還有救嗎?第五十二章:《本草綱目》第八十三章:千古暴君?千古明君?第二十六章:他,便是抗倭英雄,戚繼光!第五十五章:醫者仁心,爲民而生第五十一章:可惜,父親他,卻看不到了第四十六章:社會險惡,防不勝防第十六章:死後兩千年,仍然庇佑華夏第一章:傀儡皇帝,推行變法!第八十七章:大明永樂年制!第二章:朕是罪人,有何風采瞻仰!第六十章:天各一方的父子相見第七十七章:江陰八十一日!第三十五章:千古聖人,孔夫子!第八十五章:鼎定中原!第十五章:那孤這暴君,你又是如何看待!第二十九章:倭國一日不滅,我族一日仇之!第七十五章:這天下,最該死的人是朕!第二十八章:哪一年,那座城,那三十萬性命第三十二章:戚家軍遊行,島國街頭第二十七章:我誓要越過海岸,平倭寇老巢!第十五章:那孤這暴君,你又是如何看待!第四十六章:社會險惡,防不勝防第五十一章:可惜,父親他,卻看不到了第三十二章:戚家軍遊行,島國街頭第七十七章:江陰八十一日!第十一章:華夏曆史,夏玄的風骨第一章:傀儡皇帝,推行變法!第二十二章:央臺邀請第三十八章: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第二十八章:哪一年,那座城,那三十萬性命第四十九章:李時珍,非他不可。第四章:告訴他,後世一切都好,山河也很美第五十一章:可惜,父親他,卻看不到了第四十一章:是聖人,亦是世人第四十六章:社會險惡,防不勝防第五十九章:天下醫書,利益天下第六十章:天各一方的父子相見第三十六章:天下大同,天下歸仁第六十二章:凡大災,大病,大疫,舉國救治第三十二章:戚家軍遊行,島國街頭第四章:告訴他,後世一切都好,山河也很美第八十六章:他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第五十章:並肩逆行,精誠爲醫。第六十五章:《典藏華夏》被電視節提名第四十一章:是聖人,亦是世人第五十二章:《本草綱目》第七十三章:起兵十八載,只當一日君第五十二章:《本草綱目》第二十章:始皇的胸襟,後世自愧不如第三十九章:夫子身雖長眠,但卻永留世人心第七十三章:起兵十八載,只當一日君第五十四章:實地考察,尋醫問藥第五十一章:可惜,父親他,卻看不到了第四章:告訴他,後世一切都好,山河也很美弟四十三章:這一別,便是永久!第四十八章:中醫,屬於華夏獨有的魅力第五十七章:後世的傳承,是先輩燃燒的生命第八十一章:場面太過恢弘,震驚所有人第五十九章:天下醫書,利益天下第五十四章:實地考察,尋醫問藥第十七章:夏玄三敬始皇!第二十三章:簽約央臺,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第二十六章:他,便是抗倭英雄,戚繼光!第三十二章:戚家軍遊行,島國街頭第七章:口誅慈禧第五十七章:後世的傳承,是先輩燃燒的生命第七十一章:朕之命亦可亡,大明氣運傳萬世第六十三章:傳承,是一種信念,一生光陰!第一章:傀儡皇帝,推行變法!第七十八章:朕朱由檢,在此叩謝你們第三章:痛除積弊,興革自強!第五十三章:此行艱難,靠你自己了!第六十八章:哪一年,殘陽老樹葬帝王!第六十六章:盛唐固然好,但李世民不妥第二十六章:他,便是抗倭英雄,戚繼光!第五十七章:後世的傳承,是先輩燃燒的生命第二十章:始皇的胸襟,後世自愧不如第七十一章:朕之命亦可亡,大明氣運傳萬世第五章:若華夏長存,大清,雖亡無悔!第五十五章:醫者仁心,爲民而生第七十六章:餘握管至此,幾於一字一淚!第三十八章: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第六十七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五十章:並肩逆行,精誠爲醫。第八十二章:一兩千萬,以秒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