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後世的傳承,是先輩燃燒的生命

聽到李建元的話,李時珍神情有些恍惚。

他自己心裡也很清楚,如果金掌櫃不願意刻印的話,那城中便無人可以刻印。

只是他自己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罷了。

“那,《本草綱目》,刊刻無望了?”

眼神裡充滿了不甘,兩鬢的白髮散落下來,此刻的李時珍,似乎又蒼老了許多。

他已經花甲了,三十年,三十年的心血,如今一句無法刊刻,如同天塌地陷一般,重重的將李時珍壓在了地下,或許永遠也無法翻身了。

有的人,用三十年做了很多事,見了很多人,也留下了很多足跡。

李時珍亦是如此,只不過,他用了三十年,做了一件事,在山河萬里,處處留下足跡,見了各種各樣的人,才完成了《本草綱目》。

可是現在,他怎麼也想不到,無法刊刻,卻成了《本草綱目》最大的難關。

三十年吶,人生,又有多少個三十年呢?

“李老先生啊,我,真刻不了。”

金掌櫃看着李時珍這般模樣,心裡也很是難受。

對他深鞠一躬,以表自己的歉意。

聽完這話,李時珍好似接受了這個事實,臉上失落萬分。

拿着手中的《本草綱目》看了一眼,用手撫摸着。

眼中滿是不甘,心裡也同樣不甘。

不能刊刻,那自己的心血也就白費了,百姓們,藥商們,醫者們,還得用那些謬誤的本草書。

一想到這裡,李時珍頓時感覺胸口一悶,筆直的倒了下去。

好在一旁的李建元反應最後快,接住了父親。

看着李時珍暈倒,一旁的家人十分擔心。

他們知道,李時珍曾經找了很多的書商,想要刊刻《本草綱目》。

可是全都沒有意外的被拒絕了。

且不說那時還未完成,而現在已經完成了,恐怕,更是沒人願意刊刻了。

寫書難,出去更是難。

可是李時珍早已經把《本草綱目》視爲了性命。

現在自己的聽到無法刊刻,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過了片刻,李時珍緩和了許多,緩緩站起身,看着金掌櫃。

一步一步的跨出,顯得十分艱難。

人老了,步子邁不開了,可是,他卻依舊不需要人攙扶,自己走到了金掌櫃的面前,拉着他。

“金掌櫃,真的,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李時珍的聲音很是虛弱,彷彿隨時都有可能再次暈倒。

此刻,所有人都看着金掌櫃,眼神裡同樣充滿了無盡的期待。

他們希望金掌櫃能想到辦法。

畢竟,這是李時珍一生的夙願,如果就這樣結束,他恐怕真的接受不了。

他老了,歲月恐怕已無多,唯一的夙願就是能夠刊刻出《本草綱目》。

金掌櫃看着這麼多人期待的眼神,若有所思。

“有了,有了,李老先生。”

“什麼,金掌櫃,你快說。”

一旁的李建元比李時珍還要着急,連忙問道。

“若能得當世大儒,王世貞王大人作的序,有可能出版。”

金掌櫃緩緩道來。

這王世貞何許人也,他們自然知曉,他乃當世文壇泰斗,跟李時珍毫無交集,甚至連認都不認識,又怎麼可能爲他們作序。

一旁的李建元聽完後,情緒很是激動。

“金掌櫃,你這不是爲難我們嗎,那王大人與父親素不相識,我們如何請他作序。”

可是李時珍卻攔住了李建元,不讓他繼續說下去。

“若是能得到王大人作的序,《本草綱目》就能刊刻?”

“那當然,王大人的序,業內都會競相出版。”

此刻的金掌櫃彷彿又換了一個人,情緒高昂的說着。

可是聽在李時珍的耳中,十分刺耳。

他無奈的點了點頭,因爲他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自己一生,從未求過他人。

除了自己的父親李言聞,別人,他還從沒有求過。

可是現在,他卻需要去求別人作序,才能夠出版《本草綱目》。

這,是李時珍心裡的坎,或許,是個永遠也無法逾越的鴻溝。

自己也是花甲之年,真的要不遠千里去求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嗎?

這,現實嗎?

人老了,身子也大不如前了,行千里路,自己真的還能夠走完嗎?

這一切的一切,皆是未知數,也都是無法知曉的未來。

對於李時珍而言,彎腰求序,比挺腰寫書還難,難上百倍不止。

李時珍看着自己親手寫出的書,有些愣神。

“父親在時,他曾告訴過我,做醫者,難!”

“這修本草,更難!”

“可是,我卻沒有料到,刊刻本草比修本草,還要難啊。”

李時珍的情緒越發的激動,訴說着自己心中所想。

“爲自己,我一生不求人,爲從醫,我求過父親三次,壽國以壽萬民,壽萬民以壽國。”

“這次刊刻《本草綱目》是利益百姓,利益國家,我千里求序,很難啊。”

“但是,又有何妨!”

此刻,李時珍的眼神,表情,心中,都充滿了無比的堅定。

因爲他決定,自己要遠赴千里去求序。

自己不能爲了自己的面子,也不能因爲自己老了,走不動了就不去。

因爲本草,是屬於百姓,屬於國家的。

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幫助自己的國家,他李時珍,無怨無悔。

一旁的家人知道了李時珍的決定,紛紛落淚。

他們不知道李時珍此去,是否還能平安歸來。

他已經六十一歲了,本該在家中享福,如今卻要做出如此決定,做爲家人,他們很是心疼。

“夫君!”

“父親!”

“先生!”

所有人都在呼喚李時珍,此刻,他在所有人心中的形象,彷彿閃爍着無比耀眼的光芒。

六十歲又如何,七十歲又如何。

自己不能讓這倖幸苦苦著出來的本草,毀在自己的手裡。

見到李時珍如此堅決,一旁如同觀衆的夏玄內心很是震撼。

這一刻,沒有人不爲之感動落淚。

夫子六十歲還在周遊列國。

李時珍六十歲,要爲《本草綱目》遠赴千里,求人作序。

這些古人爲後世傳承的東西,都是他們燃燒了生命,才換來的。

而這後世,又怎麼能不珍惜?

第七十一章:朕之命亦可亡,大明氣運傳萬世第八十七章:大明永樂年制!第六十九章:那一日,天邊殘陽,血染山河第六十三章:傳承,是一種信念,一生光陰!第十七章:夏玄三敬始皇!弟四十三章:這一別,便是永久!第八十二章:一兩千萬,以秒計算第八十一章:場面太過恢弘,震驚所有人第十六章:死後兩千年,仍然庇佑華夏第六十四章:直播結束,震撼不已第二十二章:央臺邀請第四十六章:社會險惡,防不勝防第二十二章:央臺邀請第二十章:始皇的胸襟,後世自愧不如第七十五章:這天下,最該死的人是朕!第六章:痛罵李蓮英!第六十八章:哪一年,殘陽老樹葬帝王!第五十八章:遠赴千里,只爲求序!第八章:因爲專權,導致滅亡!第五十九章:天下醫書,利益天下第七十一章:朕之命亦可亡,大明氣運傳萬世第九章:直播爆火,再懟慈禧!第二十六章:他,便是抗倭英雄,戚繼光!第十章:典藏華夏直播,火爆全網!第七十五章:這天下,最該死的人是朕!第三十六章:天下大同,天下歸仁第八十二章:一兩千萬,以秒計算第三十八章: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第六章:痛罵李蓮英!第五十三章:此行艱難,靠你自己了!第三十二章:戚家軍遊行,島國街頭第七十九章:見大明之衰,何不見見大明之興第十一章:華夏曆史,夏玄的風骨第二十九章:倭國一日不滅,我族一日仇之!第二十章:始皇的胸襟,後世自愧不如第二十一章:直播結束,典藏華夏徹底火爆第二十七章:我誓要越過海岸,平倭寇老巢!第七十七章:江陰八十一日!第七十九章:見大明之衰,何不見見大明之興第五十三章:此行艱難,靠你自己了!第八十六章:他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第九章:直播爆火,再懟慈禧!第十一章:華夏曆史,夏玄的風骨第二十二章:央臺邀請第四十六章:社會險惡,防不勝防第十三章:是暴君,昏君,遺臭萬年的罪君!第三十四章:打賭!第八十二章:一兩千萬,以秒計算第十四章:您之功績,歷代君王,恐無人能及第七十五章:這天下,最該死的人是朕!第三十二章:戚家軍遊行,島國街頭第八十六章:他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第四十四章:君子所學,必傳後世第二十四章:讓民族記憶深刻的直播第七十七章:江陰八十一日!第四十一章:是聖人,亦是世人第三十四章:打賭!第十八章:我華夏後世,繁榮昌盛,人人如龍第二十一章:直播結束,典藏華夏徹底火爆第七十一章:朕之命亦可亡,大明氣運傳萬世弟四十二章:夫子講學,世人聆聽第十六章:死後兩千年,仍然庇佑華夏第六十章:天各一方的父子相見第七十九章:見大明之衰,何不見見大明之興第二十二章:央臺邀請第七十八章:朕朱由檢,在此叩謝你們第五十九章:天下醫書,利益天下第六十一章:他們都有《本草綱目》的影子弟四十三章:這一別,便是永久!第三十八章: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第五章:若華夏長存,大清,雖亡無悔!第三十四章:打賭!第八十三章:千古暴君?千古明君?第十五章:那孤這暴君,你又是如何看待!第十七章:夏玄三敬始皇!第四十五章:典藏華夏,誰也沒有權利叫停第七十三章:起兵十八載,只當一日君第八十四章:手牽亡國君,橫跨千軍萬馬!第十二章:書同文,車同軌,千古一帝秦始皇弟四十二章:夫子講學,世人聆聽第六十一章:他們都有《本草綱目》的影子第六十五章:《典藏華夏》被電視節提名第五十五章:醫者仁心,爲民而生第六十九章:那一日,天邊殘陽,血染山河第九章:直播爆火,再懟慈禧!第六章:痛罵李蓮英!第三十四章:打賭!第八十二章:一兩千萬,以秒計算第二十七章:我誓要越過海岸,平倭寇老巢!第六十二章:凡大災,大病,大疫,舉國救治第六十九章:那一日,天邊殘陽,血染山河第七十章:紅雲似血,染朕萬里山河!第五十二章:《本草綱目》第十五章:那孤這暴君,你又是如何看待!第二十二章:央臺邀請第七十四章:李自成該死,比朕還要該死!第八十五章:鼎定中原!第五十六章:本草綱目,無法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