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

那面黑旗不久就消失了,快到中午的時候,僧虔回來了,他虛弱無力,面色蒼白的癱在馬背上,雙手無力的垂下,指尖不停的滴出鮮血。

“快,快把他放下來。”郭延嗣第一個衝上去,幾個人七手八腳的把僧虔擡下馬背,他的胸腹好像受了很重的傷。高俊緊張的半跪下來,幫忙解開衣服,查看傷勢。

“時全時青二人,……兩千人……三十匹馬……大澤鄉……”僧虔面色發青,郭延嗣飛快地處理他的戰傷,這是用刀割出來的外傷,主要傷情在於失血過多。

高俊認真的點點頭,僧虔的話不多,但已經勾勒出了敵人的大致面貌,時全、時青叔侄倆一起出動,兩千名步兵和三十名騎兵已經到達了押剌百戶以南的大澤鄉,剛纔出現的那面旗幟,應該是時全的先導部隊,他們大展旌旗肆無忌憚的從嶧山趕到東平,東平府兵馬司、泰寧軍指揮使、濟州刺史全都作壁上觀。

“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先通知東西南北各寨的村民撤離,今天晚上之前都要來到小山墩堡,咱們固守小山墩堡,和時全較量較量。”高俊轉頭對向何志也:“我帶着軍隊,後勤的事就全部交給你了。”

何志也點點頭:“你現在就發佈命令吧,我們都聽你的。”

“好,潘正,立刻集結現有的軍兵,告訴他們現在發生什麼事了。”除了少數軍官之外,大部分軍兵其實並不知道時全將要來犯的消息,這個宣講的任務就交給了軍法官兼書記官潘正。

“師靖,立刻返回軍營,通知潘正他們帶兵來此,把軍營裡面所有能帶的東西都帶上,尤其是學生,丟失一個拿他是問!”

“孫庭,你現在去準備防禦用具,箭矢、檑木,有什麼準備什麼。”

“樓升,帶着你的隊去心觀寺,想辦法把玄空法師安安穩穩的帶過來,在這個前提下,他要帶什麼東西就讓他帶。”

“意思就是說,他如果帶些什麼今天晚上還搬不過來的勞什子,我就可以不答應他了?”

“自己定奪,速度要快!”

“李銘,你先把你的隊交給隊副,你騎上快馬,把周遭的村莊通知一下。”

“馮達、周虎、郭延嗣,潘正宣講之後你們各自帶着本隊前往東、西、北散寨,監督村民來小山墩堡,以安穩人心爲要。”

看着諸位軍官各自領命,高俊心裡面稍微安定了一些,與此同時,何志也也在安排後勤事宜。

“我會堅守宅院,所有的傷兵運到這裡,各方面的用度也要向我彙報,不用太頻繁,半天一次即可。”

“趙汝凡,你帶幾個少年軍堅守倉庫,不要讓任何閒雜人等靠近,如若有情況,儘早派人彙報。”何志也現在有些慶幸,從女奚烈東家查抄出來的糧食,按照兩個人原本的計劃,糧食應該拉到軍營的倉庫中。但是爲了圖方便,直接就近拉到了小山墩堡的倉庫裡,一直沒有動,眼下倒是節省了時間和人力。

“張成武,段鍾,你們倆起草安民告示,隨處張貼,戰時你倆在村內持刀巡邏,以免有人生事,如果發現有不軌行爲,可以便以從事。”

“孛涅察爾,你就在前線後,籤村民爲擔架隊,及時把傷兵運下來。”

“白卉,繡工們準備麻布,燒開水,全部煮開消毒……意思就是說,把麻布裁成長條,全都在開水裡面煮一遍,保持潔淨……不能用裹腳布!”何志也無奈的捶着腦袋。“這是用來給人的傷口包紮的,一定要乾淨才行,你們準備好了之後,我教你們如何包紮。”

當天下午,南寨和驅口寨的人首先來到了小山墩堡,這兩個地方是高俊的鐵桿,高俊都沒有派軍兵去監督,任由民衆自己搬來,尤其是驅口寨,本來就沒什麼東西,很多人空着兩隻手就上來避難了。

“少年軍們趕緊去取水!”李小七指揮着少年軍來回奔波,一時間,村裡的鍋碗瓢盆缸桶勺全部都裝得滿滿當當,已經有上過學的學生掏筆計算這些水能支撐多久。

“李七郎,咱們的水一共能支撐六天!”

“太少了!”李小七苦着臉,小山墩堡居高臨下,位於非常低矮的一座小山丘上,缺點就是難以打井,除了村西角有一口小水井之外,所有用水都要到下面的小溪去挑。

但這已經是押剌百戶的極限,李小七,別無辦法,只好找來幾名身手靈活的隊員。

“咱們都是無父無母,憑着高百戶纔有一口飯吃的,要是用水真的不夠了,咱們幾個就拎着水桶出去取水。”幾個人都點點頭。

普通村民們儘管對解放奴婢頗有意見,但是眼下小山墩堡必須同舟共濟,一旦打破了外牆誰也活不了,已經有些殷實家庭燜熟了粟米飯,摻和一些酒肉,送到高俊軍中。

下午,李銘精疲力盡的趕着兩匹馬回來了,告訴高俊他已經通知了附近十幾個村莊,即刻由何志也安排到民家借宿休息。

傍晚的時候,東寨北寨的軍兵也帶着村民回來了,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臉色,像是在生悶氣。村民們不願意捨棄自己的家去小山墩堡,而軍兵們又急着完成任務,高俊看着臉色都能知道發生了些什麼。

“軍使,這些人也太固執了。”馮達氣憤不已,周虎是北寨人,作爲同鄉,還是比較容易勸說村民離開,馮達去東寨可就碰了不少釘子。

猛安謀克歷史上確實有攖寨堅守的傳統,一旦遭遇進攻,百戶的人就立刻縮到村寨裡面抗擊,可是山東地區距今最近的一次戰爭,也是半個世紀之前的耿京起義了,押剌百戶可謂人不知兵,村民們哪裡願意拋家棄業。高俊只能勉力的拍拍馮達的肩膀,告訴他乾得很好。

過一會兒,樓升帶着玄空法師一行人也回來了,軍兵和小沙彌們個個汗流浹背,抱着灰白色的石塊。

“見過高百戶。”玄空法師笑吟吟的,似乎根本沒在意時全的事兒。

“法師,您這些石塊兒都是些什麼東西啊?”樓升掛着一臉怨念,指揮軍兵把這些石塊堆到牆邊。高俊覺得好生奇怪,上前撫摸這些石頭,不由得神色一變。

“這是當初蓋軍營時何先生向我展示過的水泥,我回去之後,覺得此法真是神乎其神,自己也弄了些石灰想做一些,可惜總是不得要領。”玄空法師淡然答道,絲毫沒有向高俊討要秘方的意思。說到這件事,他又開始思索起水泥的事,一會兒就入了定。

“沒想到玄空法師還有工科男的潛質。”高俊發覺這其中有一些石塊,比當初何志也弄出的水泥還要好,完全不是玄空所說的“不得要領”。

“也對,他聰明、有錢,而且周圍都是男的,很適合搞工科。”高俊在心裡默默吐槽了一句,心情也好了一點,當天晚飯所有的軍兵是在空地裡面一塊兒吃的,高俊就坐在人羣當中,不時和軍兵們說說笑話,大家的心情好了不少。

但是吃完晚飯,高俊的心依舊焦急,因爲郭延嗣還沒有從西寨回來。

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尾聲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願(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尾聲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