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

高俊這邊接到信號後立即行動起來,太平軍從各個山頭上接到命令,在不同方向上對出事的山頭靠攏。

蒙古人也開始向這個方向前進,但來的騎兵數量並不多,並且遭遇到了同樣在趕路的太平軍的截擊,黑暗的山道上,步兵相比於騎兵的劣勢大爲減少,很快太平軍就阻攔了大部分向這一地帶增援的蒙古騎兵。

出事的山頭上,那一隊行軍的太平軍大約有五十多人,他們迅速佈置好了防禦,蒙古人乾脆下了馬,呼喊着衝了上來,雙方短兵接戰,人數較少的太平軍節節後退,最後差不多一直到了山頂上,憑藉着居高臨下的優勢才勉強抵擋。

大約到了第二天清晨,蒙古人終於意識到他們很難在太平軍主力合圍之前消滅這一小夥敵軍,不得不先行撤走,這對於太平軍來說是一個階段性勝利——殘餘的蒙古騎兵甚至不能吃掉一隊五十人左右的太平軍散兵,他們的追擊已經沒有什麼效果了。

這一小隊人馬迅速進入了主力的範圍,並且在歡呼聲中衝上了安全的山頭,爲首之人見到高俊,讓高俊吃驚的是,這居然是張大春。

“郎君,孫統制情況怎麼樣?”

“你說孫庭?他還沒有消息,我現在都不知道他在哪裡。”高俊突然意識道情形不好,張大春也吃驚非常,據他所說,他所率領的只有一個都的人馬,卻儘可能的僞裝出主力的樣子,本身就是替孫庭吸引注意力,迷惑蒙古軍的,但是一路行進之中,還是巧妙的逃開了蒙古人,終於安全的到達了這裡。

根據他所指定的路線,太平軍立刻向西北方向前進,在當天晚上的時候聽到了遠處的殺喊之聲,並且與外圍的蒙古騎兵交戰。高俊才確信,孫庭遭遇了阻擊。

太平軍從背後的奇襲很有效果,甚至奪取了敵軍的部分補給,大大的緩解了目前後勤極度緊張的狀況,但是再往前的增援就很困難了,蒙古騎兵數量衆多,往來驅馳,堅決阻止這兩路人馬合攏,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

蒙古人拋下了不下三百具屍體,終於撤走了,而在陣地核心則展示了可悲的一幕——孫庭和他率領的兩千多名突圍軍兵遭遇到了敵軍的阻攔,在長達十幾裡的幾座山頭上與敵軍交戰,被切割成三部分,遭遇到了慘重損失。

最前面的山頭上約有600人,他們也首當其衝地遭遇重擊,敵軍的騎兵曾經一度衝到山上,兩軍拼死廝殺,在付出了超過200人的傷亡之後,這支軍馬決定強行突圍,並得到了主力部隊的接應,終於成功驅散了敵軍。

在中間的山頭上約有500人,他們所受到的打擊也相當之重,而且這支隊伍沒有任何糧食和水得以補充,等到結尾的時候,僅剩下300名士兵搖搖晃晃的用長槍拄着自己的身體。

後山上的900名士兵遭遇到了可怕的損失,他們的山頭太平坦,根本不能阻礙敵軍騎兵,旗幟兩次倒了下去,又兩次重新樹立,雙方在這裡都損失慘重。他們最後也選擇突圍,但是突圍方向並沒有主力接應,他們被驅趕到另一個更小的山頭上,在這裡堅持了大約半天,蒙古人攻打上來,讓他們幾乎無法再有效防禦,僅存的幾十名軍兵。

不過,他們的突圍行動吸引了蒙古軍的注意力,蒙古人甚至沒有想到回到他們原本所在的平坦山頭上看一看,因而被他們忍痛留下的120多名傷員卻得以倖存。

此外還有先遣隊的60多人,被蒙古騎兵包圍在另一個小山頭上,但是沒有發動進攻,他們全部倖存。此外還有70多名在合圍前得以渡河逃生的人,他們在兩天後才從河那邊再游回來與主力會合。

全軍超過一半的人犧牲,幾乎人人掛彩。

營統制的命運和千千萬萬的將士一樣,在前一天傍晚的作戰當中,孫庭想登上一塊石頭,觀察一下蒙古騎兵的衝擊路徑,在那裡他中了箭。那是蒙古騎射手發出來的,在這羣人當中也不乏能夠挽弓射鵰的神箭手。

等到高俊趕到的時候,孫庭已經陷入昏迷,除此之外,營長史、總判,以及六名參軍、典史也陣亡了。

泰山之戰的失利,是高俊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敗仗,鐵木真成功的捕捉到了稍瞬即逝的戰機,一舉擊潰了太平軍,也讓高俊過去五年內所有的驕傲付諸東流。

高俊就地火化了陣亡將士的遺骸,略微甦醒的孫庭一道參與了儀式。

火焰萬丈,兵器盔甲似乎都在爲太平軍的戰敗而放聲大哭。

會合之後,全軍繼續向東,決心與潘正會合,據消息,潘正已經抵達天勝寨。路上依舊是無數被焚燬的村莊。

“郎君!還有活人!”幾個軍兵嚷道。

幾名軍兵在一堵矮牆下找到了並排的三個人,都還有呼吸,軍醫們即刻施救,不一會兒就都醒轉過來。

其中兩個就是村裡面的村民,看到高俊之後嚎啕大哭,請求高郎君爲他們報仇。兩個人憤恨的嘴脣都咬出血來,向大家敘述了蒙古人是如何放火的。

第三個人略微奇怪一些,這兩人都說他並非村民,而他看見高俊的眼神有些躲閃,讓人懷疑是蒙古人的探子。

高俊仔細盯着眼前這個人,總感覺有些熟悉:“我想起來了,你曾經來過小山墩堡,還賣我一瓶假蜂蜜,又賣了一堆什麼紅茅藥酒!”

“是小人,是小人,小人知錯了,高郎君您大人有大量,我再也不敢賣假貨了!”眼見得高俊認了出來,此人更是魂飛魄散。

高俊與身旁的軍官對視一眼:“你既然是來走山貨的,想必很瞭解這面的道路。”

“郎君,您這是遠觀,不是近看,這兩山之間大大小小有四五個小山頭,而且各個險峻,尤其是中間還有一道長長的峽谷,極爲高險,採藥人用繩子攀巖也不得過。這間樹木多,常人看不出來,只有親自走過一遭,方知此山路是何等兇險。”

負責偵查的祝東風羞愧的低下頭,確實,山路偵查還是馬虎了一些。

不過高俊微微摩挲着下巴,似乎想到了什麼。

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尾聲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五章 貓(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尾聲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三章 伏(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尾聲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