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

“禁菸祭先,土俗所宜;凡爾子孫,以此爲恭。乃令乏祀,鬼哭陰風;惟予一人,致汝若此;痛恨填臆,其顙有泚。”

——野狐嶺戰敗後,完顏永濟所頒的軍民祭文

“快!”高俊手心冒汗,催促軍兵行進。

當天剛剛出發不久,蒙軍覘騎和何志也的殿後部隊相遇,由於輜重極爲重要,所以何志也所率領的隊伍額外得到了加強,大約有一半的教導隊成員都在這裡,剩下的軍兵也都是押剌百戶的軍兵,還不至於被幾個蒙古騎兵嚇破了膽,而是躍馬挺槍相迎。

但是交戰的結果依舊極爲令人震驚,蒙古騎兵輕輕鬆鬆的射殺了四個金軍,記下了這支金軍部隊的旗號,毫髮無傷的拍馬離開了,消息傳到高俊這裡,讓他感到一陣陣心悸。

以這種戰鬥力對比的話,不到一百名蒙古人就能輕鬆的吃掉這一千名無組織的潰兵。

“各隊加快速度,扔掉多餘的糧食,我要在中午到達青白口。叫郭延嗣派人率先前往青白口聯繫,讓那裡的金軍支援咱們。”

“不準拋棄百姓!”潘正打馬傳喻高俊的軍令,不少軍兵已經開始試圖驅散百姓作爲掩護了,一些強壯的男性也打算拋棄妻女。潘正大聲喝止這些人,策馬到縣尉張成武面前。

“張右廳,公使們堅持一下,護衛百姓撤離。”

張成武臉色十分難看,幾名公使僅僅維持行進的秩序就已經用盡全力,喉嚨喊叫的嘶啞,僅憑意志力支撐。

“就算千難萬難,一定要把這五千百姓帶到青白口去。”

就在這時,一名女子從隊伍裡跑出來,突然拜倒在潘正馬前。

“潘郎君,姐妹們走不動了!”

潘正有點奇怪對方怎麼認識自己,仔細一看,突然想了起來。“你是昨天……”

“小女子白卉,深謝郎君昨日搭救之恩,郎君,眼下只能步行,女子不比男子,已經走不動了。”這名女子正是昨日在礬山縣被邰樂調戲的年輕姑娘。

張成武有點尷尬的上來解釋:“此女子是我們礬山縣綾綿局的繡頭,帶着一衆繡工出來逃難的,繡工都是女人,大多也未成家,行走不便……”

潘正在馬上大呼起來“所有軍兵分擔輜重,把馬車騰出來給婦孺老人,尤其是要護衛住女子,她們是中國的根,誰敢丟下一名女子,就拿自己的腦袋來換!”

百姓們加快了速度,而軍兵們卻放緩了速度,這樣一來,原本拖拖拉拉的百姓就走到了郭延嗣的前陣和高俊的中軍之間,暫時不會被蒙軍騎兵襲擾了。

就在這時,高俊身邊的軍兵提醒高俊,右邊有個騎士靠近了。這幾日的隊列訓練中,相當重要的一條就是嚴禁隨意喧譁,這名士兵僅僅是輕輕觸碰了高俊一下。

那名騎士疾馳而來,有些人已經舉起了弓,但隨即有人認出來,那名軍兵是潰軍中的一個,名叫納蘭普賢奴,是跟隨蒲察阿虎去接陸娘、小冷她們的。此人現在背後插着一支箭,跑的非常痛苦。

“高,高郎君,西北五里處,蒙,蒙軍,十多個……截住了,截住了蒲察郎君,快,快……”納蘭普賢奴一頭栽下馬來,再也喚不醒了。

納蘭普賢奴沒有倒在澮河堡的戰場上,卻在撤退途中做覘騎丟了性命。高俊感覺眼眶有點發熱,大聲怒吼:“帶上他的屍體,到青白口安葬。現在湊出十個騎兵!咱們把人救出來!”

宣德州撤退之際,高俊終於分到了自己想要的戰馬,教導隊就有七八個有騎兵底子的,潰軍裡面湊一湊,十幾個騎兵很快湊了出來,高俊略有些笨拙的跨上了戰馬,率領騎兵們撥馬回頭趕去。

“高俊,你瘋了?”看到高俊等人回身搦戰,何志也驚慌不已,趕忙上去攔住高俊。“你現在管着一千軍兵,五千縣民,不呆在你的崗位上,還要去送死嗎?”

“我沒瘋。”高俊下馬,拉住何志也的手,低聲對他說:“我決定分兵。”

“分兵?”

“照這個速度,咱們肯定是要被蒙古人追上了,到時候大家都是一死,與其如此,不如現在分兵。”高俊指着不遠處的山腳。

“那是燕山的餘脈,從那裡進山,到青白口雖然要繞一圈,但是勝在隱蔽,不會被發現。你和潘正帶二十幾個軍兵,把礬山縣的百姓帶進那邊的山裡,哪怕繞一點路,前往青白口。”

“而軍兵由郭延嗣統領,依舊高舉旌旗,從這裡向青白口前進,稍後我會回來統帥這支軍隊。”

“你是要替我們吸引蒙古人?”何志也非常驚訝,但高俊沒有回答,還在佈置。

“你把所有十六歲以下的軍兵分出來,把傷兵、殘兵分出來,那個精通幾國語言的孛涅察爾記得給我帶走,把槍棒教頭周虎留下。呃,紇石烈端的扈從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讓他們自己決定。”

何志也長長的嘆息一聲,知道高俊已經決定了。

“高俊,你要是決定了,我支持你,但是你考沒考慮過——”何志也向前面瞟了一眼“——那些軍官的想法,這一路上他們忍了你很久了,要是得知你打算把他們留下來當肉盾,怕是馬上就會爆發。”

“僧虔,你這是……”高俊心裡很驚訝,他這幾天一直沒有找僧虔談一談,也沒有想到僧虔會自己找上來。

僧虔有點彆扭的偏過頭,不敢看高俊,低聲說了句:“求郎君給匹快馬,我願意隨郎君馳騁。”

高俊是真的被感動了,他揮揮手,叫後軍湊出一匹馬來,僧虔也不多話,一衆人跨馬揚鞭,絕塵而去。

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尾聲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尾聲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尾聲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二十章 武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