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

高俊被嚇了一跳,馮達繼續高呼:“爲帶來了勝利的高郎君,三呼萬歲,萬歲,萬歲!”

氣氛很熱烈,但是馮達有些沮喪的發現,高俊似乎沒有那麼高興。

高俊倒也並非是對此特別反感,相反,這麼多頗具能耐的軍將對他俯首帖耳,忠誠不貳,其實他心裡是很得意的,但是馮達的方式讓他隱隱的有些擔憂。

當天下午,高俊前往醫院看望了傷兵,現在的情況尚好,輕傷員正在痊癒,重傷員等待分配,一名掉了個膀子的軍兵看到高俊後特別激動,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他們正憧憬着在濟南開一塊好地,然後繼續憑力氣幹活吃飯,那樣的話走在路上也能挺起胸來。高郎君說過,榮軍農場還要多辦幾個,眼下終於解放了這麼肥美的土地,估計會在這裡建設新的榮軍農場。

“放心吧,一早就給你們安排的明明白白,到時候還要你們在這裡種菽豆呢。”高俊儘可能的安慰榮譽軍人,事實上他心裡也不好受,現如今對於殘障人士能做的還是太少太少。

正說話間,突然聽到外面有一陣拉拉扯扯的聲音,讓高俊好生奇怪,正要派傔從前去看一看,吵鬧聲便已經過來,一個年紀輕輕的民兵掙扎着要過來見高郎君,而外圍的軍兵們正攔着他。

“讓他過來吧,他有什麼事?”高俊讓軍兵們放那個年輕人過來,而傔從們已經偷偷的握緊了武器。

那個人走過來,他的面貌讓高俊強烈的想起了一個人,但是短時間內還沒有意識到。

“小夥子,你有什麼事情?”

“見過高郎君!”那人沒有回答高俊的問題,反而突然正面抱拳施禮,給高俊深深俯首下拜。

“好,你說說你到底想幹什麼?爲何一定要來見我?”

“郎君,我想當兵!”

“這好辦,我看你這身衣服,應該已經是民兵了,跟你們都的書記說,他會發給你幾個表格,填寫好之後再寫志願書,然後就可以到軍隊裡來接受考覈。我看你身體條件不錯,好像也是個練家子,應該很快就能入伍。”

“郎君,這不可能的,他們不讓我加入軍隊,因爲我父親已去世,而我又沒有兄弟,而且老母尚在。”

“那你不好好回家侍奉母親,怎麼一定要上戰場拼命?”高俊此時靈光一現,仔細盯着他的臉:“你是柳園?”

那人一聽自己的名字,立刻再次俯首下拜:“蒙高郎君掛念,我就是柳園。”

高俊連忙上前兩步,扶起柳園:“你父親是太平軍的大英雄,一生忠勇爲國,老年又毀家紓難來到山東抗擊蒙古,他犧牲,讓我們都很慚愧。”高俊當初在兩軍剛剛聚義的時候,曾經在柳充國的介紹下見過他這個兒子,但是當時沒什麼印象,剛纔情急之下沒有認出來,這讓他自己又感到有些慚愧了。

“家父願意從南家來到北國抗蒙,自然已經是以身許國,只恨我年幼無用,不能上陣殺敵,爲父報仇,只求高郎君能稍開恩典,准許讓我參軍入伍。”

這下子高俊可爲難了:“可你既無兄弟又無子嗣,萬一在戰場上有個差錯,讓我怎麼跟你的母親交代呢?等我死後又怎麼面對你的父親呢?”

“荊內已經有孕,或許可添一男丁。”

“原來你已經娶妻了。”高君有些驚訝,因爲,這個年輕人大概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那你也要等夫人生產之後再來啊。”

“郎君,我報仇之念如鼎鑊煎熬不止,懇請郎君讓我入伍吧。”

高俊給了陪同他視察的胡光祖一個眼色,然而後者卻完全理解錯的意思。

“郎君,此人孝心至誠至善,希望郎君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參軍入伍,上陣殺敵,以報家仇國恨。”

在場的其他人也都被感動了,紛紛勸高郎君接受此人。

“好吧,好吧,就算你能加入。”高俊可是被胡光祖氣得夠嗆:“但我事先和你說好了,到戰場上不光要奮勇殺敵,還要愛惜自己,你要是在戰場上出了什麼差池,我要生氣,還不給你們家發撫卹金!”

這小子聽到高郎君說同意之後,一下子臉上就笑開了花,直接伸出手來:“請借郎君的弓箭戰馬一用。”

“好啊,讓我看看你騎射的本領如何。”

醫院的邊上也有一處校場,幾個人趕緊臨時立了一塊靶子,柳園全副披掛上馬奔馳,拉得弓如滿月,即刻一箭放出,然而卻稍微偏了一點,沒能射中在靶子上,人羣中頓時爆發出一陣嘆息。

但是柳園面不改色,策馬返上奔馳,彷彿是在逃跑,突然又反身射了一箭,這一箭射中了靶子的邊緣,隨即他兜馬迴轉,迅速的放了第三箭,這一箭倒是正中靶心。

“不錯,已經不錯了。”高俊知道騎射並非易事,一般來說,能在四五步之內射得很準就已經不容易了,而柳園的最後一箭距離靶子有八步之遠。

“年紀不大,膽子倒是真不小,我現在可後悔讓你進入軍隊了,你肯定是要去冒險的。”高俊在心裡微微嘆了口氣,柳園和他的父親完全不像,劉充國謹小慎微,做事老成持重,而柳園心態特別良好,一般人第一箭不中就要心裡發慌,可他還能厚着臉皮連射三箭,在心態上倒是很適合加入太平軍。

“可是有的人,雖然射箭很準,心態卻完全不行,耳朵根子太軟,做事又缺乏果斷,平時練兵就已經效果不佳,到戰場上只能憑藉着自己的勇氣帶領全軍前進。”高俊在心裡面想起了郭延嗣,也不由得嘆了口氣。

第四章 伏(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尾聲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尾聲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