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

除去高俊需要的蔗糖、鐵料、茶葉和各類藥材之外,南宋方面還走私了大量的糧食,這是彭義斌今年軍屯的結果。

很多糧食沒能被帶走,被南宋的士大夫們佔爲己有並且發放到市場出售,自然,淮南軍屯的那些土地,也被這些人侵吞了個七七八八。

高俊也有些好奇,這幾年,他可沒少折騰南宋的糧食,就連太倉都被他搬空了,也不知南宋現在是否打算重新積蓄糧食,以圖北伐呢。

這方面,謝傳風也說不明白,不過高俊從他的敘述中也琢磨出了個大概意思,從南宋政府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當然是要做的,然而不少普通士大夫和地方土豪卻對此並無興趣,他們更希望能夠侵佔淮南的良田,並且放寬糧食交易的條件,讓他們的莊園多多產出。

這次忠義軍北上之後,南宋的各位士大夫們可算是得到了淮南的廉價土地,幾乎是跑馬佔圈,一人一大片,他們以軍屯的名義侵吞土地之後,就將多餘的糧食賣到市場之上。

這倒是讓高俊完全起了興趣:南宋朝廷想要將糧食集中在國庫手裡,而江南士林的這些士大夫們則希望糧食貿易更加自由,而不是平價進國庫。

現在的情況,不知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但是,高俊卻再次嗅到了繼續牟利的可能性,因此,當他再見到謝傳風的時候,跟謝傳風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期貨。

謝傳風倒是很容易的弄清了期貨的概念,這是個略帶風險的交易,但是也很有意思,而且他敢確信,江南是人們對這種交易也不會不感興趣。

雖說江南人世代以耕讀傳家,文風昌盛,但是對於做生意同樣抱有相當的熱情,也能夠比較輕易的理解各種新的商業模式,期貨跟長期的契約也沒有太大區別,當地人也一定樂於接受。

高俊這麼考慮是有道理的,淮南的土地雖然落入了江南士林的手中,但是,彭義斌在走的時候還是儘可能的帶走了現存的糧食和工具,因此,他們的開發就陷入了工具和資金不足的狀態,自然也急需現錢來購買各類物品。

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以期貨交易的方式,讓他們預先拿到一筆錢,他們在明年收穫之後雖然會以比市場價略低一點的價格與高俊完成交割,但畢竟解決了開發困難,裡外裡的算一帳的話,比不進行期貨交易更好。

除此之外,高俊咬牙說,可以通過走私渠道爲南宋方面提供開墾土地所需要的農具,可以用北方暢銷的各類貨物來抵償,或者是直接辦理貸款,抵衝期貨的價格。

這件事謝傳風也非常感興趣,如果處置得當的話,謝家也可以獲得相當豐厚的利潤。

日本商船和南宋商船先後來到讓青島這個小小的漁村變得熱鬧起來,開始有了固定駐紮在這裡的商鋪和其他服務業場所,港口也修繕一新,沿海的水文資料已經有專人測量。

青島雖然背靠山脈,不宜耕種,但是港口條件不錯,高俊已經有打算,如果明後年對日和對南宋的貿易能夠持續穩定發展的話,就在青島設立巡檢司,甚至可能設縣。

在高俊巡視的同時,根據地的其他活動也在持續進行,王澮和何志也主持開始了對本次戰役立功人員的獎勵表彰活動。這次西部反摩擦衝突是根據地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行動之一,絲毫不亞於年初的北方戰役。根據一年連續進行了兩次大行動,是應該讓士兵們好好享受一下。

根據三人團的命令,授予太平軍二營九都“大名”,一營二都“東平”,陝西一營六都“兗州”稱號。

又授予二營一旗“三家林英雄”,四營四都“小清口尖刀”,五營一都“胥浦橋鐵拳”,陝西一營四都“魯南戰役密林英傑”,一營一旗“將陵壁壘”,第一騎兵營“反擊先鋒”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軍隊的基層官兵們是熱熱鬧鬧的了,然而高層卻在等待一場狂風驟雨,高俊對這次行動一點兒也不滿意。

等到高俊從魯南那邊回來,已經是臘月初了,該獎勵的都獎勵了,該表揚的都表揚了,該批評的也都捱了批評,大家全都冷靜下來,回想起過往的戰鬥,確實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戰鬥真的大打下來,太平軍根本沒有全面突破黃河防線的能力。

如果說黃河天險是客觀條件,沒有針對性的訓練,不足以支撐行動的話。大家還意識到,以太平軍現在的條件,去河北也是死路一條。不僅僅是騎兵不足,而是步兵根本沒有足夠的統籌指揮,也缺乏進攻力量。

在本次行動中這一點就表現得非常突出,五個營一字排開在黃河岸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之間缺乏統籌,也不能擰成一股繩往上衝。

原因也非常簡單,太平軍沒有能夠完整統籌營一級以上部隊的指揮機關,也沒有給這樣巨大兵團提供後勤保障的單位。

問題很清晰了,應對的方法卻還沒有頭緒,不少人認爲既然如此,就應該強化陣一級的能力。但是高俊卻並不完全贊同,他詢問各位軍官,未來在河北的戰役,大規模的戰略決戰應該是多大的規模?

有說十萬,有說二十萬,但總之,大家都認爲這不會是幾千幾萬人的小規模戰鬥,必然是一場由根據地全權指揮,在關鍵戰場集中十萬人以上的重要作戰。

這麼一說,大家都是明白高俊的意思了:未來要以這個目標來統籌大兵團,一個組織完善的大兵團,至少也應該有1~2萬人,然後由高俊來統籌指揮在主戰場的幾個方面。

同樣,三四個營組成一個陣,這也是一個虛級單位,很少單獨執行任務,而是配屬於各大兵團的指揮之下。一般而言,一個決戰兵團應該在一萬人以上,它的不同戰鬥方向也就分成了若干個陣。而決戰的最大主力兵團應該有三萬人以上。

在這個基礎上,決戰兵團不光要有數量足夠的步兵營,還要補充海量的騎兵、輜重、戰車、射手、修繕、後勤、醫療、通信、測繪、軍樂等各類部隊。提高自持力,做境外戰鬥的準備。

步兵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現如今是太平軍發展各類進攻保障部隊的時候了。

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尾聲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七章 牛(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尾聲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