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後一戰

帝王五世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拉赫耶母的皮特洛沒城,餅德得到了費朗率大隊金軍出動的情報,整個帝國北方迅速進入戰備的狀態。餅德等着費朗的來攻,以此作出相對應的部置。在亞歷默斯,國王諾羅比特在得到金軍向他這邊進發後,便向各城堡主下達應戰固守的命令,同時諾羅比特下令亞歷默斯城門緊閉,全城戒嚴,守城部隊做好戰鬥的準備。諾羅比特知道,金軍將會攻打自己的都城亞歷默斯。可是出乎諾羅比特的預料,費朗的金軍只派出了一部分人馬攻打亞歷默斯,主力部隊向東去了。這一情況很快上報到了餅德那裡。餅德意識到費朗的金軍主力很有可能會來攻擊葛達巴力。在葛達巴力的守將副聯隊長任加寧先於餅德得到金軍主力繞過亞歷默斯,向他這邊前來的情報。餅德在中西亞佈置的情報網獲取情況既準確又快。餅德對情報工作相當重視,他曾在會上向與會的將領提到了金西之戰:“我們當年金西之戰沒有打好,主要原因是情報工作沒有做好,沒有準確地瞭解敵人的動向,對敵人的行動茫然無知,故而未能圍殲敵軍”。

鑑於金西之戰的教訓,餅德對中西亞的情報工作就相當重視,以便能及時準確地掌握來敵的動向,作出快速地行動。餅德知道,情報工作的到位與否是影響戰爭走向的一個重要的要素。

任加寧在得到金軍向他這邊趕來時,他迅速令部下做好守城工作。餅德下示任加寧“率部堅守葛達巴力,若敵來攻,堅守之,引敵於城下,待大軍到來,殲敵於城下”。任加寧向餅德表示道,“堅守城池,以待大軍到來”。任加寧對守衛葛達巴力是相當有信心,帝國一師在這十年裡已把葛達巴力修築成了一座防禦堅城,糧彈箭等後勤物資儲備充足,城內有二萬餘名將士,在大軍到來前,抗住敵軍的攻勢,自是沒有問題。

隨着金軍大部隊逐漸逼近金區,帝國北方的戰爭氛圍是愈發濃重。餅德向北方下達決戰的通令,整個北方的部隊又開始調集起來。在帝都的帝王五世明尚豐也下文給餅德,授予餅德全權調動在北方的所有帝國軍隊,迎戰來敵。餅德把北方各將領召集到皮特洛沒城,告訴將領們目前的敵情。大隊金軍的殺來使金區盛傳前來的金軍有二十萬人馬,這使得許多北方軍民都感到擔心,敵人來勢洶洶,帝國北方軍隊能否擊退來敵?“據報,這次金軍來勢甚衆,所部官兵不下十萬之計。”餅德認爲,這次金軍的前來是蓄謀已久,是在積蓄了一定力量後的一次大規模的攻擊,有十萬多人馬是可信的。但是對盛傳前來的金軍有二十萬,餅德並不相信。餅德對在一旁的將領說:“凡是來攻之敵,必會擴大自己人馬的數目,有謠言說金軍人馬所來者有二十多萬,這絕對是誇大。就像當年的第二次淩河之戰一樣,我看所來金軍兵馬至多十多萬,有二十萬人馬是絕對不可能的。”

也許是看到金軍這次是來勢兇猛,帝王明尚豐下文給餅德,問餅德是否需要更多援兵相助?餅德覆文給帝王明尚豐,說金軍來者兵馬至多十多萬,另有消息金軍對亞歷默斯亦投入了一部分兵馬,這使得敵攻我城兵馬不會太多,就十來萬了,帝國北方大軍完全可應付之。

隨着費朗的金軍離葛達巴力越來越近,餅德已能預判金軍主力就是來攻打葛達巴力的。餅德隨即下令帝國北方進入緊急戰備狀態,對金區實行嚴密管控,“在金區的各駐軍,嚴密管控所轄地區,並在金區西北邊境上設置關卡,不準一個卡布諾尼人進出,各巡邏隊嚴密監視金區各地,整肅治安,肅清通敵的奸細”。帝國北方軍隊也迅速調動起來,三旗軍各派出二萬人馬,紐愛爾軍一萬,加上餅德在噶巴布斯河的十八萬帝國一師部隊,帝國北方的參戰部隊達到二十多萬。餅德對此信心十足,帝國北方大軍完全能夠擊敗來敵。

費朗令特尼庫柏率一萬五千金軍攻擊亞歷默斯,牽制貝當富沫的軍隊,自己率十萬餘主力部隊殺向葛達巴力。金軍的一些將領對這個時候率部攻打葛達巴力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爲應該在七八月份攻打葛達巴力最好,因爲那時離葛達巴力不遠的桑切曼達河的水勢最漲。費朗卻不爲所動,他不認爲一條大河能幫金軍多少忙,“帝國有強大的海軍和衆多的艦船,河水上漲反而有利於帝國戰船的航運,對我金軍構成威脅”。費朗的金軍來到了葛達巴力城,他們已行至金區西北的邊境上。看到葛達巴力城的那一刻,費朗對身邊的將領說:“我們又回來了”。費朗令金軍圍住葛達巴力城,“待圍攏葛達巴力後,從正面對葛達巴力發動猛攻,攻破此城,消滅城內守軍”。

金區的卡布諾尼人對費朗的大軍到來心緒複雜,對於許多卡布諾尼人來講,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家園又一次遭致戰火的侵襲。彼得康垛,這座曾經的金國之都,無言訴說着戰爭對金國造成的傷害。進入彼得康垛,卡布諾尼人依然還能看到不少當年金都的身影,那宏偉的展覽博物館、大劇院、競技場、石橋、高大的石牌門拱等,無一不向人展現卡布諾尼人的藝術文化。如今的彼得康垛已成爲一個旅遊景區,條條馬路通往景點,路邊種着草木。三四月的日子,正是萬物復甦之時,彼得康垛是羣花綻放,黃的、紅的、粉紅、潔白,花兒在微風的輕撫下迎風招展,片片花朵在風中翻飛,落入清澈的溪流,青翠的高山,湛藍的天空緊貼着朵朵白雲,金色的龍騎士下是閃着亮光的綠琉璃瓦,彼得康垛的美是那麼的令觀賞者心情舒暢。即便是處在戰爭的狀態,彼得康垛依然對外開放,這說明了什麼?

一個卡布諾尼的小男孩對一株白玉蘭着了迷,那白玉蘭的花朵潔白潔白的,含苞怒放着,小男孩對他的媽媽說:“媽媽,這花朵開得真漂亮”。小男孩的媽媽說:“是呀,孩子,你看這花朵如玉一樣的潔白,所以這花叫白玉蘭。”

“媽媽,這些花開得真漂亮。”小男孩說道。

小男孩的媽媽對着兒子微笑地說:“那是它們耐過了嚴寒,感受到了和煦的春光,所以你看它們個個都春枝招展。”

小男孩對他的媽媽說:“媽媽,我不希望這些花兒遭到破壞。”

小男孩的媽媽撫摸着兒子的頭,說:“當然不會,你看這些花兒長得多麼茁壯,這是爲什麼嗎?因爲它們呀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由於看到金軍會來攻打葛達巴力,帝國一師的部隊拆毀掉了所有在桑切曼達河上的橋。在從葛達巴力通往金區的道路上,餅德部署了二萬部隊,爲了防止金軍的深入,帝國一師的一部分機動人馬渡過了噶巴布斯河,在噶巴布斯河以北百公里處集結應戰。不過,餅德和董向燾等將領認爲,費朗的金軍主力攻打葛達巴力時不會過於深入金區,“金軍攻打葛達巴力很有可能是想封堵我帝國北方軍西出中西亞的通道”。

在葛達巴力的守將任加寧做好了應戰的準備,任加寧各派出二千五百名士兵守四面城牆,其餘部隊在城內“待敵對葛達巴力發動進攻後,城牆守軍逐次後退,與城內守軍據防禦工事固守,抵抗敵人的攻勢”。任加寧對守城充滿信心,但金軍對葛達巴力的攻擊力度讓他感受到了“敵人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心。在費朗看來,金軍對葛達巴力的攻擊必須速戰速決。因此,金軍對葛達巴力的攻擊一開始就火力全開,炮石像雨點一樣密集地轟砸過來,數萬金軍像黑色的惡浪猛撲過來,很快就涌上了城牆,任加寧見敵來勢兇猛,忙令城牆的守軍回縮,決心在城內與敵人展開攻防戰。天快黑的時候,任加寧和他的將士看到天上有一塊移動的黑雲,黑雲迅速散開,原來那是一羣蝙蝠,在任加寧的將士頭上投擲燃火瓶。——這是費朗的金軍的一支蝙蝠部隊。

與伊曼魯努人一樣,卡布諾尼人善於研製開發生物武器。當年的特勒拉斯大決戰中,金軍的中央集團軍羣先後投入了野獁象戰隊和金雕部隊,給羅夫康的援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這次,金軍的軍研人員又開發出了把蝙蝠當作生物武器的應用,叫作“蝙蝠炸彈”。

大家知道,蝙蝠長着一對“與衆不同”的翅膀,它是由聯繫前肢、後肢和尾巴之間的皮膜組成的。蝙蝠的前肢和後肢都長着趾,趾端有鉤爪。蝙蝠常常晝伏夜出,白天它們倒掛在洞穴裡或屋檐下,每當黃昏和夜晚它們就飛出來捕捉蚊、蠅、蛾等昆蟲。蝙蝠一年可以捕食大量的害蟲,是一種對人類十分有益的動物。

“蝙蝠炸彈”這項武器的開發,有四大生物學依據作爲可行性的支撐:第一,蝙蝠是大規模集羣生活的動物(一個大型洞穴裡可以生活上百萬只蝙蝠);第二,蝙蝠飛行時可以攜帶比自身還重的物體;第三,蝙蝠會冬眠,冬眠時完全不需要任何食物和保養;第四,蝙蝠可以在夜間順利找到白天被隱蔽的地點。

金軍的研發人員在一些蝙蝠的腿和翅膀都綁着燃火瓶,這些蝙蝠就會從煙囪直接進入居民家中。據研究人員的試驗報告,“用於試驗的蝙蝠平均重九克,攜帶十一克重物沒有任何問題,十八克滿意,但二十二克,就力不能及了。”費朗對把蝙蝠用作武器持保留意見,雖然生研人員認爲利用蝙蝠把“炸彈”扔到敵人頭頂上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攻擊效果,只是這麼做有多少把握呢?金軍的一些生物研究人員認爲,要把蝙蝠當作一項武器使用首先要把掛載着“炸彈”的蝙蝠放在高處,讓它們飛起來,然後要讓它們飛到指定的攻擊目標,再把所謂的“炸彈”投下去或飛進煙囪引爆燃點。即便成功了,“蝙蝠炸彈”能給敵方帶來多大的殺傷也是一個未知數。畢竟,用“蝙蝠炸彈”對木製房屋破壞效果最好,可製造出令敵人恐怖的火災。如果是土石混合的敵方防禦工事,那麼它就愛莫能助了。

不過,金軍對“蝙蝠炸彈”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中,費朗對“蝙蝠炸彈”作了數目上的限制。因爲有一次對“蝙蝠炸彈”的試驗中,那些掛着燃火瓶的蝙蝠把燃火瓶扔到金軍自家的輜重物資上,導致一些輜重物資毀於一旦。費朗知道以後,極爲生氣,斥責這羣蝙蝠“乃是一羣傻蝙蝠”。

這次,費朗率金軍攻打葛達巴力,金軍生研人員開發出的“蝙蝠炸彈”被用於實戰,雖然有一部分蝙蝠飛到葛達巴力的上空並完成了“投彈”任務。但是,“由於葛達巴力城房屋全是土石結構,且配有許多堅固的防禦工事,故‘蝙蝠炸彈’並沒有給敵人帶來多少殺傷,收效甚微”。

在任加寧和他的將士們眼中,這些飛過來的黑色的蝙蝠掉下了一些燃着火的東西外,更多的給他們帶來的是好奇:蝙蝠怎麼還會掉火彈,這是什麼情況。——任加寧和他的將士肯定不知道這是金軍研發出來的“蝙蝠炸彈”。一些金軍的生研人員吹噓道,“‘蝙蝠炸彈’雖然沒有給敵人造成多少傷害,但它們給敵人營造了恐怖的戰爭氣氛,也算是達到了我們利用它們的目的”。不過,在金軍的將士們看來,這些“蝙蝠炸彈”給葛達巴力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城內燃起了點點火光,這是“那羣蝙蝠留下的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足跡’”。

金軍的將士很快就突破了帝國一師官兵的城牆防守,雙方的戰鬥轉到了城內,“帝國一師守城部隊的工事構築得結構堅固,交通通暢,僞裝良好,我方一騎兵在前行之中一不小心就墜入帝軍設置的陷阱之中,眨眼間,數枚箭支射向落入陷阱的人馬,要了他們的命”。在城內,金軍的將士與任加寧的官兵開始逐屋逐街的爭奪,尤其是圍繞帝國一師官兵構築得堅固工事,金軍發起猛烈的攻擊,“爲了能奪佔我們把守的據點,金軍先是用炮火壓制我方火力,然後其士卒便逐步移動抵近我方據守的防禦工事,展開激烈的搏鬥,直到一方取得勝利爲止”。任加寧的官兵雖然抵抗甚堅,但在金軍“潮水般的攻勢下”,任加寧部固守的陣地不斷被壓縮,金軍一步一步逼近帝國一師守城部隊的“核心陣地”。

當費朗的金軍在攻葛達巴力城的時候,特尼庫柏所率領的金軍也在攻打諾羅比特堅守的亞歷默斯。在亞歷默斯守軍的抵抗下,特尼庫柏的金軍的攻城被一次次擊退。特尼庫柏知道就自己手中掌握的這點兵力要想攻佔亞歷默斯只是癡人做夢。特尼庫柏對亞歷默斯的攻擊只是爲了完成費朗交給他的牽制貝當富沫軍隊的任務,好讓費朗能集中精力攻打葛達巴力。

在得到費朗的金軍圍住了葛達巴力後,餅德確定了費朗要攻擊的目標,就是葛達巴力,隨後費朗所率金軍的人數也被確知,“攻打葛達巴力的金軍人數約在十萬左右”。費朗攻打葛達巴力在餅德看來是最對他的胃口的。就在費朗率部攻打葛達巴力的時候,一個“大迂迴,大包圍”的殲敵方案在餅德的腦中形成。餅德令多里亞率五萬帝國一師的部隊翻過貢雅拉瑪山脈,進入蒙古汗國,沿着山脈的外沿,行進至喀什米克山脈,翻越喀什米克山脈,進入中西亞,行至費朗金軍的後面,斷敵退路。同時,由五千名帝國一師官兵和四萬五千人的三旗軍組成的五萬部隊從金國東邊一路向北,過瑪萊多波河,再往北經卜賽亞託人的地區,與卜賽亞託人的野獁象隊一起再向西折,繞一個大圈子,與多里亞的部隊一起封堵費朗部的退路。待兩路部隊封堵了費朗部的退路,把費朗的金軍拖在戰場上時,餅德便會率其餘部隊渡過桑切曼達河,攻擊費朗的金軍,圍殲敵軍。

餅德的這一作戰方案,重點在於繞到費朗金軍後面的部隊能否“斷敵退路,把費朗的金軍拖在戰場上”。餅德認爲帝國北方軍擊退金軍的進攻已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能否圍殲金軍。而要想圍殲金軍就必須出敵不意,在敵人被拖在葛達巴力時,率部繞到敵軍背後,封住敵人的退路。餅德的這一作戰方案以命令的形式傳達給了參戰的將領,多里亞的部隊和三旗軍的部隊行動了起來。在傳達命令的會上,餅德當着諸將領說:“現在金軍大部隊前來攻打葛達巴力,這是我們消滅金軍的天賜良機。我們只有重創金軍或消滅金軍,才能讓北方過上一段長時間的和平,才能威懾金軍,讓金軍不敢再來侵犯我們。繞敵背後的兩路部隊路途是比較遠,比較苦,但我們若能達成此一作戰方案,我們所受的苦難是值得的。我希望這是我們同金軍的最後一戰,因此,在這場大戰中,北方各將士要用英勇艱苦的鬥志給予來敵以大的打擊,要讓金軍心膽寒”。

多里亞的五萬部隊出動了,他們翻過了貢雅拉瑪山脈,進入蒙古汗國後,沿着貢雅拉瑪山脈的外沿,一路北上,開始朝喀什米克山脈進發。三旗軍和帝國一師的五千人馬開始北上,爲了迷惑攻城的金軍,北方統帥部放出風聲,說這部人馬是爲了對付北面的達勒善部——想必費朗的金軍肯定不知道達勒善部已被餅德的帝國北方軍剷除了。

此時,在葛達巴力,金軍的攻城依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在金軍的攻擊下,任加寧守軍的陣地在不斷地縮小。任加寧用軍用鴿傳信給餅德,請求餅德將軍派兵增援,“在敵軍的猛攻下,葛達巴力二分之一的陣地已失守”。餅德回信給任加寧,令任加寧與所部“固守待援,只要城內還有一寸土地在我手中,你們就不應放棄。希任加寧和官兵們能堅守到底,援軍會很快到達。望任加寧將軍能曉諭將士,成功在此一舉”。

爲了能減輕任加寧守城官兵的壓力,餅德派出一支支小股部隊乘船渡過桑切曼達河,騷擾攻城的金軍。同時,在河對岸發炮轟擊金軍,金軍亦發炮還擊。餅德希望任加寧的守城部隊及一支支渡河的小股部隊能像一塊塊磁鐵石,把金軍的主力部隊吸引在葛達巴力,好讓迂迴的部隊能繞到攻城金軍的背後,封堵金軍大部隊的退路。

城內的金軍已攻至城內的中心地區,任加寧把守城兵力集中起來力圖固守葛達巴力的東北面一隅,因爲在那裡任加寧囤集了足夠多的後勤物資,防禦工事齊整完備,是任加寧和他的官兵最後據守的地方。任加寧下令給守城官兵,抵抗到最後一刻。金軍在攻進了葛達巴力的中心地帶,已佔據了城內四分之三的區域,負責攻城的費東廷連忙把這一捷報告訴給了費朗,費朗等將領們非常高興,令費東廷在城中升起金軍旗幟,象徵着金軍已攻佔了葛達巴力城。

在葛達巴力的東北面負隅頑抗的任加寧傳信給餅德,向餅德報告戰況“敵已佔據城內四分之三的地盤”,請求餅德將軍率部增援,同時任加寧也向餅德表達自己及所部官兵的守城決心:“餘決與一萬多官兵堅守城東北最後之陣地,戰鬥至最後一人,與城共存亡”。

就在任加寧傳信給餅德的時候,在葛達巴力的城中心,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金軍的士兵升起了一面金國的旗幟,金軍的將士歡呼雀躍,他們取得了這場攻城戰的勝利。

在餅德的眼中,這面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升起的金國旗幟是“金軍落日的餘暉”。

費朗身邊的將領索克麻、克蘇哈等人認爲金軍主力部隊可以撤出葛達巴力了,因爲金軍在葛達巴力呆的時間越長,就越危險,“帝國北方軍會集結兵力來援”。費朗表示現在還未到撤退的時候,這是因爲葛達巴力還未被金軍全部佔領。費東廷傳話給費朗,帝國一師的守城官兵集中到了東北一角,頑抗據守,金軍要想肅清城內全部守軍,“仍須一段時間”。更爲重要的是,費朗得到情報,說餅德的北方軍仍在噶巴布斯河以南地域,“仍在集結中”。根據以上情況,費朗認爲現在金軍還安全,還能繼續在葛達巴力作戰,肅清殘敵。

《孫子兵法》言:“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以守爲攻,以攻爲守,防守轉爲進攻,進攻又可轉爲防守。餅德的守,是爲了發動對敵人的攻,而“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費朗不知道的是,多里亞的五萬部隊翻過了喀什米克山脈,進入到了中西亞,其先頭部隊已來到費朗金軍的背後。

當費朗察覺到自己的背後出現了帝國大部隊時,他這才感到事態的嚴重。費朗忙令金軍各部撤出葛達巴力,開始向西撤離。多里亞的部隊擋住了費朗金軍的去路,雙方廝殺起來,與此同時,在得到多里亞的部隊已成功繞到敵背後的時候,餅德率十幾萬北方軍迅速出動,開始朝着桑切曼達河進發。費朗率部朝西北方向突圍,沒想到另一支帝國大部隊朝着他們殺了過來,他們就是從金國東邊繞了一個大圈的三旗軍和五千帝國一師部隊。另外,卜賽亞託人的野獁象戰隊也跟着帝國部隊參與作戰。

看着卜賽亞託人野獁象倒向了帝國一方,不知那些曾參與過特勒拉斯之戰的金軍將士會有怎樣的一番滋味。

費朗知道,自己已被帝國的部隊包圍了,而隨着帝國北方軍主力開始渡過桑切曼達河,費朗深刻意識到,如果此時沒有突圍,被纏在此地,等帝國大軍一到,對他和他的金軍來講就是滅頂之災。費朗想方設法突出重圍,他使出了最後的秘密武器——從鐵籠中放出了一隻只劍齒虎——這是費朗培訓出來的又一項生物武器。而這些長着兩根長長的尖牙的酷似虎的動物兇猛地撲向了帝國部隊的騎兵和野獁象,一首童謠唱道:

似豹不像豹,

似虎不像虎,

兩根尖齒牙,

敏捷如獵豹,

兇猛如老虎。

劍齒虎的猛撲令帝國部隊的騎兵們有點猝不及防,被劍齒虎撲倒在地。不過,劍齒虎比較鍾情於野獁象,大概是野獁象長得高大且毛茸茸的,劍齒虎一一撲向了野獁象,它們用長牙嵌入野獁象的皮肉,把自己的身軀“釘掛”在了野獁象上,直到野獁象不堪劍齒虎的羣攻,哀嚎着頹然倒地。不過,這也算幫助了帝國的部隊,那些攻擊野獁象的劍齒虎成了帝國騎兵們攻擊的靶子,一支支箭支像一隻只蝗蟲射向它們,把劍齒虎射成了篩子狀,變成了一隻只“豪豬”,把它們射死在了戰場上。

隨着餅德的十幾萬帝國北方軍陸續進入戰場,帝國北方軍對費朗金軍的總攻開始了。餅德指示北方軍主力圍攻卡布諾尼人的金軍。帝國北方軍的戰士吶喊着殺向了金軍,北方軍密集的炮火打了過來,費朗的金軍瞬間就倒了一大片,投石器在炮火的炸裂中倒落在地。費朗的金軍被帝國北方軍分割包圍,沒有逃出重圍的要麼力戰而死,要麼生擒被俘。費朗率二萬七千名將士從西北方向逃了出去,跟特尼庫柏的金軍會合。帝國北方軍緊追不捨,特尼庫柏的金軍想阻擊追擊的帝國部隊,掩護費朗撤退,可帝國部隊的多路來攻讓特尼庫柏無力抵禦帝國部隊的攻勢,特尼庫柏在抵抗了一下後,即率部西撤,而帝國部隊越過亞歷默斯追擊了一段路後,停止了追擊,返回帝國。

此戰,被稱爲葛達巴力之戰。葛達巴力之戰,帝國北方軍共殲滅金軍七萬二千餘人,其中生俘金軍及金軍僱傭軍三萬餘人,帝國北方軍傷亡六萬九千多人,其中陣亡將士三萬三千餘人。硝煙散盡的戰場上,“到處可見人馬的屍體,有的交疊在一起,高大的野獁象也躺在地上,在它的旁邊躺着一隻只已無氣息的身上插着一支支利箭的長齒虎,卜賽亞託人在此戰中也犧牲了三頭野獁象,另外還有幾頭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遍見戰場,其狀令人觸目驚心”。一個帝國的詩人作詩道:

山青青,水長長;

大戰開,烽火起。

一面攻,二路閉;

敵我戰,虎象鬥;

炮火裂,火石濺;

萬馬奔騰斬敵絕;

將士立功鬥志堅。

喊聲震天傳四方,

一戰功成萬骨枯。

硝煙散盡曙光現,

從此北方無戰事。

葛達巴力之戰,是帝國北方軍與金軍的最後一場大戰。

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8章 突圍方案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36章 危急時刻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2章 一箭雙鵰第31章 滄桑的臉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81章 血戰棲潭第33章 誰服從誰?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8章 同仇敵愾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77章 抽肥補瘦第56章 一鳴驚人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47章 南下營勢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47章 南下營勢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70章 攻擊爲效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85章 神秘的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