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勝券在握

收到報告的時候,魯志剛有點驚訝,主要是他沒有想到,這麼快就遭遇了聯合艦隊。

從遭遇的地點、以及雷達測得的聯合艦隊的航向來看,聯合艦隊離開大阪灣之後,一直在向東南航行。此外,如果聯合艦隊是在入夜後離開了大阪灣,那麼就一直在以三十節以上的速度航行。

顯然,這讓魯志剛感到非常意外。

原因很簡單,“霧島”號戰列艦在經過了兩次現代化改裝之後,最高航速已經降低到二十八節,根本不可能超過三十節。

“霧島”號的航速超過三十節,只有一種可能,即輕載出海。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減少燃油、彈藥、淡水、食品等攜帶量,把排水量降下去,從而提高航速。

理論上,如果“霧島”號能把排水量降到二萬八千噸以內,航速就能達到三十節。

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減少彈藥攜帶量、特別是主炮彈藥攜帶量,那麼最多隻能搭載一千五百噸燃油。

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意味着,“霧島”號只能以最高速度持續航行不到二十個小時,或者以巡航速度航行二千四百海里。

如果聯合艦隊在夜間離開大阪灣,而且全速航行,那麼在天亮後不久,“霧島”號就將燒光所有燃油。

顯然,這樣的行動毫無意義。

除非,山本五十六已經知道西太平洋艦隊機動到了大阪灣附近,主動率領聯合艦隊前來決戰。

問題是,有這樣的可能嗎?

雖然魯志剛也知道,在夜間決戰,對聯合艦隊相對有利,因爲西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都無法在夜間作戰,但是聯合艦隊只有一艘戰列艦,其餘的全是巡洋艦,哪怕有數量衆多的重巡洋艦,也比不上西太平洋艦隊。別忘了,西太平洋艦隊除了擁有三艘航母與三艘快速戰列艦,還擁有三艘大型巡洋艦與六艘防空巡洋艦。也就是說,即便把航母排除在外,西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力也遠超聯合艦隊。

只是,還有更加合理的解釋嗎?

魯志剛想不出來,所幸的是,也不需要他去想。

現實就擺在面前,聯合艦隊殺了出來,而且在戰鬥打響之後,沒有全速後撤,而是轉向進入了交戰狀態。

很快,雷達就探測到,聯合艦隊裡只有六艘大型戰艦。

這與情報有些出入,因爲根據之前獲得的消息,聯合艦隊裡有十多艘大型戰艦,除了戰列艦之外,還有十艘左右的重巡洋艦。

魯志剛並沒意識到,雷達並非絕對靠得住。

受技術限制,當時的雷達無法測量目標的航速,只能根據兩次探測獲得的結果,大致推算出目標的航向。此外,在雷達屏幕上,戰列艦與重巡洋艦的信號反射強度相差無幾,很難準確辨別。要等到雷達技術成熟,特別是把多普勒效應利用上之後,雷達才能測速,並且辨別出戰列艦與重巡洋艦。

也就是說,當時魯志剛並不知道,他面對的只是六艘重巡洋艦。

所幸的是,這沒有造成惡劣後果。

距離縮短到一萬八千米左右,魯志剛指揮的六艘戰艦率先開火。

此時,六艘日艦依然在向東南方向航行,而且航速在三十節以上。

前幾輪炮擊沒有取得實際戰果,卻帶來了一個非常意外的收穫,即通過日艦反擊,魯志剛做出了準確判斷。

遭遇的不是聯合艦隊主力,而是六艘重巡洋艦。

通過敵艦的反擊,特別是炮彈爆炸產生的現象,就能判斷出敵艦主炮口徑,從而判斷出敵艦的類別。

顯然,戰列艦上沒有八英寸副炮。

配備八英寸艦炮的,只有重巡洋艦。

魯志剛首先想到的,就是聯合艦隊的主力去哪了?

準確的說,“霧島”號去哪了?

由此,魯志剛也推翻了之前做出的判斷,即“霧島”號沒有輕載出海,因此航速不可能超過二十八節。

這樣一來,“霧島”號就跟不上那幾艘速度較快的重巡洋艦。

顯然,“霧島”號在重巡洋艦編隊後方。

魯志剛沒有遲疑,也沒有感到擔憂。不管怎麼說,優勢在他手上,而且離天亮還有五個多小時呢。

一點過十分,旗艦“山東”號首開戰果。

雖然與晝間炮戰相比,“山東”號在夜間的表現差了許多,打到第十一輪,才擊中了六艘重巡洋艦中的首艦,但是與交戰對手、以及後面的五艘友艦相比,“山東”號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了。

要知道,此時的交戰距離在一萬七千米以上,而且航速超過了二十四節。

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海軍主力艦第一次完全依靠雷達進行炮戰。

雖然在夜戰中,炮手還可以利用大功率探照燈、以及敵艦的炮口閃光進行測距,但是在雷達、特別是炮瞄雷達研製成功之後,中國海軍放棄了這兩種原始的夜戰戰術,只在主力艦上保留了備用的探照燈。更重要的是,主力艦的炮手都進行了嚴格的訓練,要求必須完全依靠雷達提供的數據開火。

也就是說,炮手根本看不到敵艦,只能根據槍炮長提供的炮擊數據開火。

當時,炮手甚至無法知道是否命中了敵艦,如果夜間能見度過低,比如沒有月光,連主桅杆頂上的瞭望員都看不清楚炮彈的落點,仍然得依靠雷達來測量落點誤差,然後由槍炮長調整瞄準參數。

如此一來,一艘戰艦隻能對付一個目標。

準確的說,是戰艦上的所有火炮都由同一個人指揮,也就只能對付一個目標。

這麼做,也有一個好處,即單次齊射的火力密度大大提高。雖然在晝間炮戰中,也可以由槍炮長同時指揮所有火炮,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各炮塔的炮長,根據主瞄準儀提供的數據單獨瞄準目標,並且單獨開火。如此一來,像“山東”號這樣的主力艦,四座炮塔的開火時間就不可能整齊劃一,總會有一些誤差,從而導致單次齊射時,八枚炮彈的彈道並非完全一致。

“山東”號能夠拔得頭籌,還有一個原因。

這就是,“山東”號最先修復,也最先安裝炮瞄雷達,並且最先進行訓練,因此訓練時間最長。

在從回海軍戰鬥序列之前,“山東”號就進行了近二十天的跑術訓練。

隨後,“山東”號還與兩艘姊妹艦一同訓練了將近一個月,而其中的跑術訓練,主要就是夜戰科目。

被“山東”號擊中的是“妙高”號重巡洋艦。

對於這艘滿載排水量只有一萬餘噸的重巡洋艦來說,“山東”號打出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的威力未免顯得有些過頭了。這枚能夠打穿四百八十毫米裝甲的穿甲彈在擊中“妙高”號之後,徑直穿透了整個艦橋,然後在戰艦右側的海面下爆炸,除了引燃了艦橋內的一些易燃物品,以及打死了艦橋內的十多名官兵之外,沒有造成更大的破壞。如果這枚穿甲彈在艦橋內爆炸,結果肯定不一樣。

“妙高”號躲過了一劫,緊隨其後的“足柄”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一點十四分,在第十四次齊射中,“山西”號收穫了第一個戰果,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落在了“足柄”號左舷外大約五米處的海面上,在進入海面下後,彈道發生改變,穿甲彈撞上了“足柄”號左舷艦體,命中點在水線下大約三米處。只是,穿甲彈的威力確實大得過頭了一些。在穿透了“足柄”號的側舷裝甲帶之後,又貫穿了三道縱向艙壁,纔在“足柄”號的艦體內爆炸。

毫無疑問,這是致命一擊。

雖然爆炸點遠離鍋爐艙、輪機艙、彈藥庫、油庫等要害部位,但是十多公斤的猛炸藥的威力釋放出來後,“足柄”號依然在劫難逃。爆炸後,“足柄”號的艦體左側被撕開了一道長近十米、寬近四米的大窟窿,而且有四道縱向水密艙壁與五道橫向隔壁被炸壞,導致艦體中部嚴重進水。

即便艦體沒有被炸斷,“足柄”號也在劫難逃。

原因很簡單,進水區域的總進水量已經超過了最大允許進水量,即便其他其餘的水密性保持完好,“足柄”號也會沉沒。

顯然,重巡洋艦永遠也扮演不了“次主力艦”的角色。

在與主力艦交戰的時候,重巡洋艦根本沒有生存機會。

事實上,重巡洋艦上的八英寸艦炮也不可能對主力艦構成實質性威脅。

只是,在這場海戰中,日本海軍的六艘重巡洋艦根本沒有機會證明這一點,因爲對這六艘沒有雷達的重巡洋艦來說,一萬七千米的交戰距離,以及高達二十四節的交戰速度,都超過了其基本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功率最大的探照燈,作用距離也不會超過一萬二千米。

在以往的夜間海戰中,要在超過一萬二千米的距離上瞄準敵艦,唯一的辦法就是根據敵艦的炮口閃光來確定瞄準點。

顯然,魯志剛也知道這一點,也就沒有給日艦半點機會。

在他的指揮下,六艘戰艦的炮擊速度都不快,平均每分鐘一次齊射,而且在齊射之間戰艦得調整航向與航速。說得簡單一些,如果日艦根據炮口閃光瞄準中國戰艦,就根本不可能擊中中國戰艦。

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100章 堅持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29章 意義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122章 投降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207章 冒險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206章 閃擊戰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82章 親自上陣第284章 高標準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5章 熱身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66章 走向戰爭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512章 強攻第38章 戰略目標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91章 轉攻爲守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601章 威脅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77章 好與壞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26章 變局第509章 守將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169章 轉移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68章 倒計時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1章 最高效益第32章 總統特權第434章 攻擊第35章 雪中送炭第7章 重工業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32章 轉折點第379章 戰列第486章 預警機第11章 越境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48章 劇變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9章 深入基層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59章 永遠銘記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7章 底牌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章 職業士兵第95章 偶然遭遇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94章 決戰在即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76章 左顧右盼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45章 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