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將錯就錯

此時,斯科特已經收到了由海軍部發來的消息,即美軍已經確認,中國艦隊經巽他海峽進入了印度洋。此外,中國海軍還出動了一支油水補給艦隊,大概在二十八日爲艦隊補充了燃油。?

問題是,這些情報已經沒有價值了。?

即便沒有收到海軍部發來的消息,斯科特也能推斷出中國艦隊走的巽他海峽,並且在二十八日前後進行過燃油補給。?

當然,收到這份情報,讓斯科特做出了肯定判斷。?

中國艦隊沒有襲擊科倫坡,而且在孟加拉灣活動的巡邏機與巡邏艦艇也沒有發現,足以證明中國艦隊在印度洋中部海域活動。那麼,中國艦隊肯定會向西航行,而且肯定會來到馬爾代夫羣島。?

問題是,馬爾代夫羣島不是一座小型羣島,其南北跨度接近兩千公里。?

如果以艦載機五百公里的作戰半徑爲準,那麼第二印度洋艦隊所覆蓋的區域,僅有馬爾代夫羣島的一半。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準確掌握中國艦隊的行蹤,斯科特就不一定能夠找到中國艦隊。?

此外,斯科特還得考慮一個問題。?

這就是,如果中國艦隊直接開赴馬爾代夫羣島,除了中國艦隊指揮官認爲第二印度洋艦隊在阿拉伯海活動之外,也有可能是其知道第二印度洋艦隊就在馬爾代夫羣島,因此就會在到達之前做好戰鬥準備。?

如此一來。第二印度洋艦隊首先暴露行蹤的可能性就不會小到哪裡去。?

顯然,斯科特非常清楚這意味着什麼。?

繼續留在馬爾代夫羣島,不見得十分安全,說不準還會遭受慘重損失。甚至有可能輸掉這場海戰。?

想到這,斯科特沒有遲疑,立即做出了決定。?

事實上,斯科特絕對不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只要想好了,他就會採取行動,從來不會瞻前顧後。在他參與的幾場海戰中,都有過類似的表現。即從來不在抉擇上花太多時間,更多的是行動。?

斯科特沒有率領艦隊北上,而是走了相反的方向。?

顯然,這與他不瞭解當時的情況有很大的關係。即他並不知道,補給艦船發回的那份電報已經被中國海軍獲得了。?

如果他知道的話,就肯定不會選擇向南航行。?

原因很簡單,這等於把第二印度洋艦隊送到了一條單行道上,不管李向龍指揮的第21艦隊走哪一條航線。第二印度洋艦隊最終都得與之決戰,絕對不會出現第二種可能,更不可能在不利的情況下撤退到安全海域。?

雖然斯科特不是優柔寡斷的艦隊指揮官,但是他也從不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在偷襲威廉港的戰鬥中。即便斯科特的行動極爲冒險,他也爲自己留了退路。而不是讓艦隊無出可去。?

這次,斯科特就走上了絕路。?

只是。在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並不知道會在前方遇到什麼。?

問題是,李向龍也不知道斯科特會率領艦隊南下。在他看來,就算斯科特艦隊埋伏在馬爾代夫羣島,也應該在羣島北部海域。道理很簡單,斯科特艦隊沒有絕對優勢,即便在均等的情況下,擊敗第21艦隊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也正是如此,斯科特纔會想方設法的伏擊第21艦隊。問題是,伏擊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伏擊戰術被對手識破,那麼獵人與獵物就很有可能對換。?

做爲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斯科特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如此一來,在決定艦隊作戰行動的時候,斯科特自然會爲自己留條後路,而最好的選擇就是機動到馬爾代夫羣島北部海域。如此一來,即便作戰不利,第二印度洋艦隊也可以退入阿拉伯海。?

顯然,李向龍會盯住羣島北部海域。?

在決定艦隊行動的時候,李向龍自然會做出相應的安排,不會重點盯住羣島南部,甚至不會想到第二印度洋艦隊在這邊。?

可以說,雙方的指揮官在這個時候都做出了錯誤判斷。?

當然,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戰爭是雙方互動的結果,而雙方在指揮艦隊作戰的時候都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此最終就導致海戰變得不確定,使得雙方的艦隊指揮官必須得不斷的調整作戰策略。?

之前的多場海戰證明,戰鬥的最終勝負,不是看誰犯的錯誤最少,而是看誰能夠最快利用對方犯的錯誤,或者說是抓住對方的漏洞,並且以此創造取勝的機會。戰鬥中,不怕犯錯誤,怕的是沒有抓住機會。?

第二印度洋艦隊向南航行的時候,第21艦隊已經轉向到西北。?

可以說,李向龍一直喜歡冒險,而且在他指揮的好幾場海戰中,都是靠冒險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這次,李向龍依然選擇了冒險。?

重要的是,李向龍從不做沒有把握的冒險。?

第21艦隊轉向西北的時候,伴隨行動的兩艘油水補給艦在驅逐艦的陪同下,轉向到了西南。也就是說,這四艘戰艦沒有跟上第21艦隊的步伐。這與李向龍的安排有關,即第21艦隊在與斯科特艦隊作戰之後,如果打勝了,肯定需要進行一次燃油補給,如果打敗了,也需要在返航途中進行燃油補給。更重要的是,第21艦隊的目的地是馬爾代夫羣島北部,因此最可能的撤退方式就是向南航行。如此一來,不管出現任何一種情況,第21艦隊在馬爾代夫羣島南部海域進行燃油補給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即便出現意外情況,比如第21艦隊必須向西南方向撤退,也可以讓油水補給艦調轉航向,前往斯里蘭卡島南面,並不會對補給作業產生太大影響。?

這個安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這也不是李向龍做的唯一安排。?

第21艦隊向西北航行,必然靠近印度本土,因此最大的顧慮,還是部署在印度的岸基航空兵。當然,李向龍並不是擔心遭到岸基航空兵的打擊。在出發之前,他就知道英國在印度沒有部署多少作戰飛機,而且部署的作戰飛機都十分落後,根本不適合用來攻擊擁有強大防空能力的航母戰鬥羣。李向龍只擔心一點,即那些巡邏機會發現第21艦隊,從而使其戰術意圖暴露無餘。?

爲此,李向龍把艦隊防空範圍擴大到了兩百公里,而且讓戰鬥機前出掩護。?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防空戰鬥機在艦隊的航線前方巡邏,攔截有可能發現艦隊的海上巡邏機,或者是讓艦隊及時規避。按照李向龍的安排,攔截還是其次的,主要就是讓艦隊獲得規避的機會。?

雖然海上巡邏機有足夠遠的航程,但是根據李向龍獲得的情報,部署在印度的海上巡邏機都沒有配備對海搜索雷達,因此只能靠飛行員目視搜索。如此一來,巡邏機的搜索範圍將非常有限。即便在天氣良好的時候,飛行員的最大目視距離也在三十公里以內,一般情況下能達到二十公里就很不錯了。也就是說,巡邏機的搜索範圍,僅限於其航線兩側二十到三十公里的海域。因爲部署在印度的巡邏機並不多,所以英國皇家海軍不可能用巡邏機搜索整片海域。如此一來,只要及時發現巡邏機,並且及時調整航向,就能夠避開巡邏機,不被巡邏機發現。?

當時,李向龍沒有考慮過使用戰艦上的對空警戒與搜索雷達。?

主要是,對空雷達即便在探測中高空目標的時候,作用距離也只有一百公里左右,探測低空目標的距離在四十公里以內,因此提供給艦隊的規避時間非常短。此外,英國沒有在巡邏機上安裝對海搜索雷達,但是有能力安裝無線電監聽與測向設備,也就有可能截獲雷達發出的電磁波。?

也正是如此,第21艦隊實施了嚴格的無線電管制。?

轉向之後,李向龍就下令關閉了所有可以產生電磁信號的設備,包括戰艦上的雷達,並且命令在沒有得到他的允許的情況下,任何戰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啓動雷達,艦隊內部通信則依靠旗語與燈光信號。?

可以說,李向龍這麼做非常冒險。?

要知道,防空戰鬥機並不承擔警戒任務,也不可能照顧到所有方向,更不可能保證發現每一架逼近的敵機。?

要不然,也不用在戰艦上安裝對空警戒與搜索雷達了。?

此外,第21艦隊總共只有兩艘艦隊航母,而且“唐太宗”級的載機量並不比“秦始皇”級高多少,每支艦載航空兵聯隊也只有八十多架戰機,其中戰鬥機中隊把備用機算上也只有二十一架,兩艘航母上總共只有四十二架。正常情況下,防空戰鬥機必須分三批,一批在空中巡邏,一批在飛行甲板上待命,另外一批則在機庫內進行檢修等準備工作,因此每次能夠出動的戰鬥機不會超過十四架。?

十四架戰鬥機能做什麼??

可以說,如果防空戰鬥機沒能發現巡邏機,那麼第21艦隊就很有可能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暴露行蹤。(未完待續。。)?

第607章 放權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422章 進攻第599章 談判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46章 大使第24章 航母熱潮第486章 預警機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75章 臨時搭檔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211章 火藥桶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442章 證明第157章 僱傭兵第148章 警報第59章 帝國軍人第57章 皇朝末日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398章 偷襲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28章 叔侄第230章 嘗試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章 重新開始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188章 復出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章 政治體制第61章 下馬威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3章 帝國之路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56章 利令智昏第43章 拖累第119章 賭注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524章 能源第46章 臨危不亂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70章 錯失第102章 覆滅第22章 只缺艦隊第73章 東線開打第607章 放權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60章 覺悟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21章 新賽場第420章 新挑戰第225章 撤與戰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150章 拷問第161章 勝利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76章 重頭戲第211章 火藥桶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509章 守將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8章 三權第25章 能打就打第68章 不放棄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95章 偶然遭遇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0章 海軍起航第7章 重工業第92章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