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

談判進行得非常艱難,雙方都不肯做出重大讓步。

在初期接觸中,德方明確提出,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爭期間從中國引進了大批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但是這些軍火大多用在了戰場上,特別是在德俄戰場上,是德軍擊敗俄軍的主要保障,而德軍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減輕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負擔,因此理應由中國軍隊來爲這些軍火買單。

當時,德方甚至提出,因爲德軍在對俄戰爭中的傷亡遠大於中國軍隊,所以中國還應該爲德軍提供人員傷亡補償。

表面上,德方的說法合情合理,可是經不起深究。

說白了,德方就是在無理取鬧。

不可否認,在對俄戰爭中,德軍做出的貢獻、以及付出的代價都高於中國軍隊,可是對俄戰爭只是這場大戰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他戰場上,中國軍隊做出的貢獻與付出的代價都超過了德軍。比如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軍隊單獨擊敗美軍,德軍根本沒有任何貢獻。即便是在對英作戰中,中國空軍做出的貢獻、以及遭受的損失都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從戰爭的總體角度來看,中國軍隊做出的貢獻超過了德軍,只是傷亡低於德軍而已。

當然,用另外一種方式更能說明問題。

這就是,如果沒有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國也許要花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甚至有可能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肯定有能力壓制住所有敵國,最終以不敗的方式結束戰爭。相反,如果沒有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別說取勝,連與敵人媾和的機會都沒有。

也就是說。德意志第二帝國完全沒有理由用貢獻與傷亡來討價還價。

當然,談判本身就是討價還價。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一名參與談判的空軍上校中了美人計,被德軍的交際花策反,把與空軍有關的談判資料提供給了德軍,導致重大損失。所幸的是。真正的談判底線只有顧祝同、張文淵與駱崇明三人知道,其他人都只瞭解一部分。因此損失在可控範圍之內。

又比如,德方通過各種方式來拖延談判進程,以及軟化中國談判代表。德軍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舉辦各種各樣的宴會,向顧祝同等人表達德軍的熱情。此外,德軍還多次邀請顧祝同等人去視察部隊,甚至前往佔領區視察工作,且特意讓顧祝同等人接觸到德軍的傷員。讓他們知道德軍爲戰爭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總而言之,只要能夠動搖中國談判代表的立場,德軍就無所不用其極。

讓顧祝同哭笑不得的是,在發現他喜歡抽香菸之後,雷德爾派專人送來了一整箱有金箔過濾嘴的高級香菸。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香菸都是複合型烤煙,而顧祝同並不喜歡這種香菸。

對於德意志第二帝國耍無賴的態度,顧祝同的立場非常強硬,而且也用上了能夠用的全部辦法。

只是,並沒有取得進展。

直到十月下旬。在得到馮承乾的准許之後,顧祝同直接向雷德爾提出,如果德方依然在軍火貿易上採取不認賬的立場,即違背最初簽署的貿易合同,那麼中國將別無選擇的停止對德輸出。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

這下,德方的態度軟下來了。

要知道,中德在大戰期間進行的不僅僅是軍火貿易。還有更加廣泛的物資貿易。

更重要的是,戰爭還沒有結束!

雖然在英國戰敗之後,隨着海運恢復。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加上控制着數百萬平方公里的佔領區。特別是烏克蘭平原,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物資供應緊張局面也有所緩解,但是這些只能勉強保證德意志第二帝國五千多萬人的溫飽,而要發展經濟,靠的就不僅僅是糧食與礦石了。

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還需要進行戰後重建。

雖然在戰略轟炸中敗下陣來的是英國,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美英機羣的轟炸下也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損失。

大戰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所有大城市都遭到了轟炸。

根據德意志第二帝國做的統計,轟炸中的財產損失超過兩千億帝國金馬克,而非直接損失更大,且無法估量。比如,在轟炸中喪生的平民超過一百五十萬,而且大部分都是壯年勞動力,其損失就難以估量。

關鍵是戰後重建,而不是評估戰爭損失。

有一點很肯定,即德意志第二帝國遭受的戰爭損失遠超過中國。

別的不說,大戰期間,中國本土幾乎沒有遭到攻擊,僅有日本在戰敗之前,曾經轟炸了中國東北地區的某些城市,而造成的損失幾乎可以完全忽略掉。美國參戰之後,也對中國本土進行過戰略轟炸,只是僅侷限於南部地區,造成的損失也極爲輕微。在中國軍隊奪取了新加坡與所羅門羣島之後,美軍就只能派遣潛艇在中國的港口外佈設水雷,再也無法直接攻擊中國本土。此後,在中國海軍進軍印度洋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曾經利用印度與緬甸的空軍基地對中國西南地區進行了幾次轟炸行動,只是造成的損失同樣極爲輕微,根本沒有產生長遠影響。

總的來說,中國本土幾乎沒有在大戰期間遭受損失。

即便按照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在大戰期間死於轟炸的平民還不到一千人,而工業遭受的損失幾乎爲零。

相比之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遭受的轟炸就太慘烈了。

關鍵是,這進一步拉開了中德的國力差距。

要知道,在大戰爆發前,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國,工業生產實力僅次於美國,超過了英國與紅俄。當時,中國的工業生產規模僅排全球第七,在美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紅俄、英國、法國與日本之後,工業生產總值僅相當於美國的百分之二十七、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百分之四十。可是在大戰期間,中德兩國受各種因素影響,工業生產能力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到一九四八年,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國,規模僅次於美國,而且與美國的差距非常微小。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是第三大工業國,但是工業生產規模比戰前降低了將近百分之三十,工業生產總量僅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中國的五分之二,差距已經拉開。

這一局面,將決定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世界中的地位。

不管德皇是否願意承認,在美國戰敗之後,中國將成爲全球頭號工業強國,而且把美國排除在外的話,中國的工程產值將佔到全球工業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即便是第二大工業強國,產值也不到中國的一半。

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沒有資格跟中國對抗。

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必須儘快進行重建,爭取在大戰結束的時候使工業規模恢復到戰前水準。

顯然,這是比戰勝美國還要重要的任務。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重建,就必須藉助中國提供的幫助。

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援助,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建工作就無法正常開展,也就無法在戰爭結束前恢復工業生產規模。

當時,顧祝同藉助的就是這一點。

雖然顧祝同沒有明說,但是意思表達得相當清楚。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肯承擔軍火貿易合同中規定的償還義務,那麼中國不但不會繼續向德軍提供軍火,也會停止其他的任何援助。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別無選擇。

在顧祝同發出威脅之後,德方的態度立即發生了轉變。

十月二十六日,雷德爾代表德方知會顧祝同,德意志第二帝國將承擔必要的軍火貿易償還義務,只是希望中方能夠理解帝國的艱難處境,在具體條款上做出適當的讓步,並且繼續爲帝國提供援助。

顯然,這是一個巨大的讓步,也是顧祝同希望獲得的結果。

說白了,顧祝同並不指望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償還所有軍火貿易欠款,馮承乾也早就表示了同樣的觀點。

要知道,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沒有償還能力。

如果強行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國償還軍火貿易欠款,那麼帝國經濟就將崩潰,而中國的利益也將受到影響。說白了,到最後,中國不但有可能一分錢都要不回來,還得出手收拾由德意志第二帝國經濟崩潰產生的爛攤子。不管怎麼說,這對中國在戰後發展經濟、以及維護世界和平都沒有好處可言。

顧祝同需要的,就是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在總體原則上做出讓步。

至於如何處理每一筆軍火貿易的款項,則由實際情況決定,即如何在不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經濟崩潰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讓其償還欠款,並且以次壓制德意志第二帝國,使其無法在戰後挑戰中國的霸權地位。

顯然,這是一項龐大、而且艱難的工作。(未完待續……)

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94章 混血兒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35章 逼談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49章 戰略儲備第599章 談判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98章 偷襲第68章 倒計時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84章 核心之爭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33章 遠東起火第1章 職業士兵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26章 得手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541章 大潰退第81章 內訌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30章 以質爲本第33章 一意孤行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60章 幸運兒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75章 夜戰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3章 工業時代第140章 失控第32章 精氣神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34章 厲害關係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5章 明爭暗鬥第505章 代價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章 大國角力第39章 朽木難雕第73章 戰機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75章 夜戰第45章 厚積薄發第546章 協商第24章 航母熱潮第8章 人間地獄第55章 人生目標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55章 得手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23章 將計就計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4章 戰鬥力第321章 迷霧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11章 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