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預料之外

戰鬥打響前,馮承乾就收到了雷德爾發來的電報。

雖然馮承乾很是震驚,更對雷德爾沒有嚴格執行他的命令感到氣憤,但是他也沒有讓雷德爾撤退。既然兩支艦隊已經遭遇,而且雷德爾明確提到,只發現了兩艘戰列巡洋艦,沒有遭遇大艦隊的主力,那就沒有必要撤退。更重要的是,如果讓雷德爾撤退,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

前線,情況並不樂觀。

戰鬥打響之後,雷德爾就遇到了一個小小的麻煩,即對面的不是兩艘主力艦,而是足足四艘主力艦。

所幸的是,還沒有糟糕到打不過的地步。

貝蒂指揮的四艘戰列巡洋艦中,最有戰鬥力的肯定是旗艦“瑪麗女王”號,而“不倦”號、“不撓”號與“不屈”號都有點老舊過時,在設計上也存在着較爲嚴重的缺陷,特別是兩艘“無敵”級。

別的不說,兩艘“無敵”級,即“不撓”號與“不屈”號有兩座炮塔交錯佈置在艦體中部,但是其異舷射界都極爲有限,幾乎不具備異舷開火能力。即便是“不倦”號,中部兩座炮塔的異舷開火能力也嚴重不足。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在以隊列交戰的時候,“不撓”號與“不屈”號只有六門主炮能夠發揮作用,“不倦”號也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能讓八門主炮同時開火。

顯然,這些問題在“瑪麗女王”號上都不存在。

當然,雷德爾的三艘戰列巡洋艦上也不存在類似的問題。

這個時候,馮承乾在設計主力艦時一貫堅持的原則發揮了作用。別的不說,三艘戰列巡洋艦上的主炮炮塔全部沿縱軸佈置,全部具備異舷開火能力,而且能在較大的範圍內發揮出百分之百的火力。

可以說,只有“瑪麗女王”號能與三艘德艦相比。

相互接觸之後,雷德爾首先下令轉向。不管怎麼說,貝蒂有四艘戰列巡洋艦,而雷德爾暫時只有三艘。

更重要的是,雷德爾顯然想把貝蒂引到後方五艘主力艦的打擊範圍之內。

這個時候,如果貝蒂有點理智,或者說稍微謹慎一點,就應該知道雷德爾不會在實力相差不太懸殊的情況下轉向逃逸。

可惜的是,貝蒂並沒有這麼謹慎。

發現雷德爾轉向,而且只有三艘戰列巡洋艦,貝蒂立即下令追擊。

雖然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巡洋艦在設計上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即其速度優勢較爲明顯。別說“不倦”號與“瑪麗女王”號,即便是兩艘“無敵”級,最高速度都達到了二十五點五節,而“毛奇”號的最高速度也不過二十六節,“馮-德-坦恩”號則不到二十五節。

當然,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巡洋艦更重視速度也完全可以理解。

在英國皇家海軍中,戰列巡洋艦的首要任務就是在大洋上追擊敵人的重巡洋艦,所以對速度有着較高的要求。

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對戰列巡洋艦卻沒有明確的使用要求。

事實上,馮承乾在擔任海軍戰爭大臣的時候,就反對建造戰列巡洋艦,認爲應該集中力量建造綜合性能更加全面的戰列艦。

當然,貝蒂並不知道,雷德爾轉向不是爲了逃跑。

結果就是,在雷德爾完成了轉向機動的時候,貝蒂還在調整編隊隊列,錯失了搶先開火的機會。

這有什麼影響呢?

從戰術上分析,貝蒂因此錯過了迅速擊敗雷德爾的唯一機會,也錯過了把雷德爾引入傑利科大艦隊的最佳機會。

戰鬥打響之後,雷德爾的目的性極爲明確。

在他的指揮下,最初五分鐘內,三艘德艦的炮火全部集中到“瑪麗女王”號上。

等到炮彈砸下來,貝蒂才猛然明白過來,雷德爾沒有打算逃跑,只是進行戰術機動,而他卻錯過了這個機會。

五分鐘內,“瑪麗女王”號承受了二十七門三百毫米重炮的全部打擊。

別說一艘戰列巡洋艦,就算是戰列艦,也難以承受住如此猛烈的炮火。更何況,在追擊雷德爾的時候,貝蒂把距離縮短到了一萬二千米左右。在這個距離上,“瑪麗女王”號的薄弱裝甲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更值得稱道的,還是德艦的精準炮火。

當時,德艦已經採用了分段式瞄準法,而英艦採用的仍然是較爲落後的連續瞄準法。

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作戰記錄,在這五分鐘內,“瑪麗女王”號至少被七枚三百毫米穿甲彈與二十八枚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彈直接命中,還有十四枚三百毫米穿甲彈落在附近,戰艦首部幾乎被徹底摧毀。當時,至少有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彈擊中了“瑪麗女王”號的艦橋,但是沒有爆炸。可以說,貝蒂極爲幸運,如果這枚炮彈爆炸了,那麼包括他在內的數十名官兵將無一倖免。

“瑪麗女王”號承受住了全部炮火,爲另外三艘戰列巡洋艦爭取到了機會。

有趣的是,在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打擊之後,“瑪麗女王”號的B炮塔,即位於艦橋前方的主炮炮塔還能繼續開火。

必須承認,雷德爾也錯過了扭轉局面的最佳機會。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能夠擊沉、哪怕是重創“瑪麗女王”號,雷德爾也能一舉改變戰場局面。

結果是,等到貝蒂指揮艦隊完成轉向機動後,雷德爾仍然得面對四艘主力艦。

當然,也不能說這五分鐘的炮擊一無是處。

別的不說,“瑪麗女王”號的A炮塔被摧毀,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主炮火力。此外,在最後關頭,由“德塞利茨”號打出的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彈擊中了“瑪麗女王”號的主桅杆,雖然沒有炸斷桅杆,但是打壞了通信天線。導致“瑪麗女王”號喪失了艦隊通信能力,而且只能用旗語信號指揮作戰。

可以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炮。

在這一炮之前,貝蒂已經向傑利科彙報,遭遇了公海艦隊的戰列巡洋艦分隊,而且對方只有三艘戰列巡洋艦。更重要的是,貝蒂沒有忘記提到,他指揮的戰列巡洋艦分隊擁有足夠的優勢,暫時不需要支援。

正是這封電報,讓傑利科決定按照原計劃行動,即不急着參戰。

當時,傑利科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率領的主力艦隊趕到,雷德爾肯定會立即率領艦隊撤出戰鬥。如果讓貝蒂留下來,反而有更大的把握殲滅雷德爾的艦隊。能夠幹掉三艘戰列巡洋艦,也非常不錯了。

貝蒂與傑利科都不知道,雷德爾也有同樣的想法。

雖然優勢依然在貝蒂手上,但是雷德爾沒有打算撤退,因爲在他後方,“皇太子”號等五艘主力艦增以二十四節的速度趕來。也就是說,雷德爾只需要堅持一個小時,就能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對雷德爾來說,堅持一個小時很困難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即便在展開了編隊之後,貝蒂的優勢都不夠明顯。

進入戰列決戰階段,雷德爾的旗艦,即“毛奇”號集中火力對付“瑪麗女王”號,“德塞利茨”號對付“不倦”號,“馮-德-坦恩”號則跟“不撓”號與“不屈”號周旋,減輕前面兩艘戰艦的壓力。

有趣的是,這也是貝蒂的選擇。

在貝蒂看來,讓“不撓”號與“不屈”號集中火力幹掉最弱的“馮-德-坦恩”號,纔有機會迅速取得勝利。

可惜的是,貝蒂的意圖並沒得到完全執行。

原本,“不倦”號應該炮擊“德塞利茨”號,可是在戰鬥打響之後,“不倦”號卻把炮口指向了“毛奇”號。雖然這不是貝蒂的錯,也不是“不倦”號艦長的錯,而是“不倦”號的旗手誤讀了旗語,但是結果沒有什麼區別,即“德塞利茨”號在炮擊“不倦”號的時候幾乎沒有受到干擾。

在艦隊炮戰中,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德塞利茨”號能夠像訓練那樣,輕鬆的把大口徑穿甲彈投向十多公里外的敵艦。

當然,這也意味着雷德爾的旗艦將承受兩倍的炮火打擊。

打到這個時候,局面已經十分明顯了。

在這場戰鬥中,兩艘戰艦成了關鍵,即“毛奇”號與“不倦”號。這兩艘戰艦中,誰能堅持得更久一些,它所在的艦隊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勝。

顯然,貝蒂的勝算更大一些。

不管怎麼說,“不倦”號只遭受了一艘敵艦的炮火打擊,而“毛奇”號卻得同時承受住兩艘敵艦的打擊。

可惜的是,運氣完全不在貝蒂這邊。

七點十七分,即戰鬥進入戰列決戰階段的第六分鐘,“不倦”號上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

僅僅兩分鐘後,在貝蒂還沒有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情況下,“不倦”號就從海面上消失了。根據瞭望員觀察到的情況,爆炸發生在“不倦”號的首部炮塔處,很有可能是彈藥庫被穿甲彈擊穿,引爆了彈藥。事後對“不倦”號的殘骸進行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德塞利茨”號打出的穿甲彈擊中了“不倦”號的A炮塔,並且在炮塔內部爆炸,引爆了堆放在炮塔裡的發射藥包,而“不倦”號上的炮手爲了加快開火速度,沒有關閉炮塔與彈藥庫的通道,烈火瞬間進入彈藥庫,引爆了數百枚大口徑炮彈。正是彈藥庫大爆炸,讓“不倦”號在兩分鐘內沉沒。

開打不到十分鐘,“不倦”號就戰沉,完全在貝蒂的預料之外。

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592章 佔領軍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294章 有想法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379章 戰列第43章 出頭鳥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章 元勳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132章 轉折點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43章 拖累第599章 談判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12章 找事做第207章 冒險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64章 關鍵情報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82章 拷問訓練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章 重新開始第92章 快馬加鞭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94章 混血兒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585章 威脅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66章 滅頂之災第60章 幸運兒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58章 急流勇退第95章 情報天才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244章 發現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79章 直擊要害第142章 南下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41章 載譽而歸第67章 雷霆萬鈞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30章 偷襲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94章 混血兒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3章 別無選擇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54章 備戰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60章 精氣神第431章 冒險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44章 新興強國第22章 迫敵決戰第211章 火藥桶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104章 撤退第175章 好消息第179章 兄弟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192章 工程師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214章 革命第577章 信號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628章 戰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