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河中王

無論小喬氏自己願不願意離開雷家,在任瑤華的命令下,下面的人做起事情來手腳還是很迅速的。在正午之前,劉貴家的就去了正院稟報說小喬氏的東西已經都收拾好了。小喬氏當初投奔過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所以除了將她屋裡的東西全部打包帶走之外也沒有什麼好特別收拾的了。

任瑤華只是點頭淡淡的回覆一聲:“收拾好了就啓程吧,我就不出去了。”

任瑤華當時正在書房裡陪雷盼兒練字,劉貴家的和任瑤華稟報的時候雷盼兒一直都在不遠處的書案後面朝這邊鬼鬼祟祟的探頭探腦,不過直到任瑤華回覆完劉貴家的,雷盼兒都沒有插嘴說話。

任瑤華等劉貴家的出去之後又轉身回了書案旁,低頭仔細看了看雷盼兒寫的字:“嗯,有進步,休息一下用寫點心再寫吧。”

雷盼兒得了表揚立即衝着她揚起笑臉,將筆放下,乖巧地讓侍候在一旁的小丫鬟端着水給她淨手。

任瑤華牽着她坐到桌旁,從桌上的幾盤小點心裡挑了一塊蜂蜜糕放到了她面前的碟子裡。

“謝謝母親。”雷盼兒自己拿起小勺子挖糕點吃。

雷盼兒雖然表現得很乖巧,但是任瑤華髮現她今日比平時都要安靜。平時即便是用點心的時候她也喜歡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任瑤華也不點破,只在一旁看着她用點心。

雷盼兒吃了幾口之後便將手中的小勺子放下了。坐在那裡低頭完手指。

“不吃了?要去園子裡玩嗎?”任瑤華用手帕給她擦了擦嘴,看着她問道。

雷盼兒搖了搖頭,看着任瑤華欲言又止。

任瑤華看着她,不問也不催。

雷盼兒終於忍不住問道:“母親,姨媽要走了嗎?”

“沒有,是去莊子上住。盼兒捨不得姨媽離府?”

雷盼兒想了想一臉嚴肅地問道:“莊子上吃的好嗎?有沒有人伺候?生病了的話有人照顧嗎?”

任瑤華點頭:“嗯。之前伺候姨媽的幾個丫鬟婆子都會跟過去伺候。吃穿用度都與在府裡的時候一樣,生病的話會又管事來請大夫。盼兒如果不放心的話……”任瑤華沉吟片刻,“不如派自己的貼身丫鬟送姨媽一趟,讓丫鬟跟過去看看,回來之後好向你稟報?”雷盼兒的貼身丫鬟有兩個已經伺候她幾年了,任瑤華來了之後並沒有換人。

雷盼兒聽完之後,又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好,順便也看看奶孃。”

雷盼兒記性很好,還記得自己的奶孃也被送到莊子上去了。

“盼兒要去見姨媽一面嗎?”任瑤華斟酌着道。

雷盼兒搖了搖頭:“聽說姨媽在來我們家以前過的不好,只要知道她以後能過的好就好了。”

雷盼兒早熟,很多道理不需要別人耳提面命,她也明白,難得的是她還通情達理。不會無理取鬧。

任瑤華摸了摸她的頭。將她丫鬟叫過來吩咐了幾句,然後讓她去了。

接下來雷盼兒便像是將小喬氏的事情放下了,沒有再提她,該玩的時候照舊玩,該吃的時候照舊吃。

小喬氏看到雷盼兒的貼身丫鬟花蝶兒的時候,得知雷盼兒不打算來與她道別的時候臉色立即蒼白了下去。連被人扶上了馬車都不記得要掙開。

小喬氏的離開對於雷家而言似乎只是一件小事。不過在小喬氏離開之後的第二天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離開燕北之後就銷聲匿跡了一般的獻王終於再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獻王現身河中府。且在現身當日就入住了河中王府邸。

第二日,獻王向世人公佈了一份先皇遺詔。

這份遺詔的成詔時間是在當初的廢王聖旨之後。先皇在遺詔上言明,赦免獻王一家之罪,並封獻王爲河中王,河中府作爲獻王封地。且在獻王正式接受河中王封號之後,五年以內,獻王極其嫡系子孫不允許離開河中。

這個遺詔一被公佈,整個大周朝都震驚了。

當然有人會懷疑獻王手中這份遺詔的真假,如果遺詔是真的,爲何獻王不一早就拿出來?

獻王在公佈遺詔之後就拓印了一份貼在了河中城門旁的告示欄上。沒過多久,不少人手中就拿到了這份遺詔的拓印版。經無數人鑑定,這封遺詔的筆跡出自已故大學士裴勳之手,遺詔上蓋的“奉天之寶”印乃皇帝寶璽無疑。

裴勳雖然已逝,他留下來的墨寶卻是不少,要鑑定筆跡並不難。裴家乃當今士林之首,裴家子弟在朝爲官者衆,大周朝出自裴姓的六部之首,內閣輔臣就有好幾個,裴家可謂是大周朝官僚世家中的“不倒翁”,誰也不回信裴勳會與宛貴妃和獻王勾結造假。

所以當這封詔書一公佈出來,懷疑詔書是假的的世人都沉默了。

至於遺詔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則是那一條諱莫如深令人忍不住多想的“五年以內,獻王極其嫡系子孫不允許離開河中。”的旨意。

歷代藩王向來是非詔不準擅離封地,更不準非詔入京,但是隻要皇帝下了命令要召見,王爺們無論離得多遠都還要去京都給皇帝看看的。先皇的這道遺詔倒是好,五年之內不準獻王府嫡系離開河中,那就是皇帝就算下了旨宣獻王或者獻王世子進京,他們都可以不必理會,只當皇帝是放了個屁。皇帝再大也大不過皇帝的親爹,當然這個親爹得是已經死了的,活着的或許還沒這臉面。

顏太后和顏家得知之後是怎樣的憤怒和憋屈不得知,燕北這邊李氏知道了之後喜得又哭了一場,任瑤期則是終於鬆了一口氣。

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是獻王府最合適的發展時機。以獻王府留下的根基,只要他們順利地過了這五年,以後朝廷想要下手動獻王府就沒那麼容易了。不得不說,宛貴妃的手段當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

不過對於遺詔與裴家扯上了關係,任瑤期還是很驚訝的。當初在裴先生身邊的時候,裴先生雖然曾經提起過宛貴妃,卻也僅僅是寥寥數語,不過是出於一個男子對絕世佳人的欣賞和遺憾。

任瑤期從來沒有聽說裴家和宛貴妃獻王這一系有過什麼牽扯,裴之硯也從來沒有在任瑤期面前提起過獻王。當然如果雙方有牽扯的話,這封遺詔的可信度就要低了不少。

只是任瑤期也不由得爲裴之硯如今的處境擔憂。雖說以裴家的根基,朝廷想要在短期內動裴家還有些難度,也需要顧及到悠悠衆口,但是給裴家一些小鞋穿穿還是容易的。現在在朝廷爲官的裴家人中,官職最高的是裴之硯的叔父裴繼,官至正二品禮部尚書,內閣輔臣,在內閣中位次第三。裴之硯現在是翰林院學士,官職只是正五品,卻是帝師,將來是要接替裴繼的。比起動裴繼,朝廷怕是更願意動裴之硯。

朝廷之事,任瑤期即便是心有擔憂,卻也無濟於事。

雖然對於先皇遺詔,相信的人比懷疑的人要多,但是持觀望態度的人卻是佔絕大部分的。畢竟獻王府的真正實力如何,誰也不清楚。誰也不是傻子,會願意爲了一個新鮮出爐的根基不穩前途不明的藩王惹朝廷不痛快。

在這種情況下,燕北王府最先向河中王伸出了橄欖枝,雖然只是送了些禮去河中,卻是代表着燕北願意承認這位河中王。

燕北王府動了,因各種利益考量,其他各路勢力也就動了起來。獻王府崛起,整個大周朝的政治格局都將發生變化,不少人已經嗅到了獻王府和燕北王府之間不同尋常的政治風向。

在這個氛圍之下,燕北王府二公子蕭靖西向任家五小姐任瑤期提親。

這個消息一出來,燕州之外的人家或許還有些反應不過來,這位任家五小姐是何方神聖。不過很快世人就都知道了,任家五小姐任瑤期是原獻王現河中王的嫡親外孫女,獻王嫡女嘉儀郡主的次女。

當初獻王被貶爲庶民發配燕北,從獻王到世子郡主的封號全部被奪,嘉儀郡主迫於形勢嫁爲商人婦。現在先皇遺詔赦免了獻王,獻王府上下爵位被髮還,嘉儀郡主的封號又回來了。

或許會有人覺得商人之女的身份配不上燕北王府二公子,畢竟蕭靖西的身體雖然不好,在蕭靖康去世之後卻是最有可能繼任燕北世子之位,河中王嫁孫女還差不多,嫁外孫女的話還是隔了一層。

但是河中王只有一個嫡子一個嫡女,河中王世子成親還不滿一年,無兒無女,河中王膝下適合聯姻的只有嫡女所出的小女兒。好在嘉儀郡主的封號回來了,李氏再如何也是根正苗紅的金枝玉葉,皇室血脈。

第493章 心地善良的三少奶奶第313章 患難見真章第187章 一個荷包引發的冤案第404章 提親第465章第435章 所向披靡第238章 釜底抽薪第502章 追求者第72章 回程第459章 回門第271章 再見別離第150章 拂袖第476章 王府辛秘(2)第308章 分產第58章 智整雲文放第421章 師生第53章 對弈第530章第485章 等來的客人第35章 因勢利導第405章 王妃出馬第512章 是狐狸都會有尾巴第263章 狗都不吃第125章 左膀右臂第514章 背後的女人第533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54章 姑奶奶第266章 讓它傷不了你第36章 天生相剋第20章 字畫第320章 點兒背第159章 人命第276章 如人飲水第96章 探病第430章 雲太妃召見第309章 將蛋裝在兩個籃子裡第338章 終於來了第95章 得意第317章第40章 出行第138章 外祖母第341章 李天佑的婚事第187章 一個荷包引發的冤案第308章 分產第180章 攔路第111章 蕭靖琳第126章 獻王府入局?第244章 再衝動一回第342章 出事第37章 帶路第32章 上鉤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99章 尋找第177章 蕭二公子的安慰第228章 達成共識第207章 遊園第301章 拒之門外第94章 回府第313章 患難見真章第259章 說“不”也不是那麼難第389章 送嫁第413章 千金宴第38章 香餑餑第205章 爭端第447章第401章 鬧鬼第305章 回絕親事第6章 算計第306章 鬧分家第276章 如人飲水第420章 裴之硯第59章 承諾第208章 爭風第62章 羞辱回去第173章第345章 疼!第399章 除族第378章 醒悟第259章 說“不”也不是那麼難第414章第471章 再見第197章 救命第430章 雲太妃召見第295章 禁足第470章 出府第85章 尋人來了第187章 一個荷包引發的冤案第455章 蕭家祠堂第146章 真相第457章 雲家來人第515章第46章 不要與潑婦吵架第83章 破局第111章 蕭靖琳第208章 爭風第497章第209章 養虎第385章 求而不得第101章 任瑤亭所見第344章 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