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好聚好散

李自成眼皮猛然跳了幾跳,問道:“此爲上策,爲何敬軒竟不採納?”

張獻忠苦笑道:“自成,你跟徐先生犯了一樣的錯從這興歸山到河南,有千里之距,咱這三四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如何逃過官軍的眼線,說不定,咱們還沒出百里開外,左良玉、賀人龍和楊嗣昌親自指揮的京營大軍做好了埋伏,準備伏擊咱們,即便是堂堂正正地跟我們對陣,我們也遠不能敵。除非咱們只有一千人馬,方能潛行隱形,躲過官軍的眼線,潛回河南,搞那個什麼振臂高呼,應者雲集。”

張獻忠這番話確實是發自肺腑,李定國也羨慕歷史上李自成輾轉回到河南發展的那麼迅猛,但此時西營義軍被楊嗣昌調集大軍圍困着,六萬大軍從東北方向委實衝突不出,因爲這裡有左良玉、京營六七萬精兵(楊嗣昌就在旁邊,左良玉不好再放),何況河南一帶連年災荒,甚是缺糧,一開始就養不起這六萬人馬,何談更好的發展,這個機會只能讓給李自成。

張獻忠又說了他準備進軍四川,但因爲秦良玉攔路,他沒有多大把握,但不管怎地,他都要拼一拼。李自成知道張獻忠曾慘敗在秦良玉之手,對張獻忠此次入川也沒有多大信心。

隨後張獻忠和李自成又聊了一些陳年往事,便告辭回到白羊山。

第二天,李自成來到白羊山,他看到的是傷殘累累、士氣低落的西營義軍,不由得更篤定了不跟張獻忠一起送死的決心。李定國撇到李自成略顯不自在的表情,心裡不無得意地想:連夜把西營義軍的五千傷殘人員全聚齊在白羊山上,還真老費勁了,這李自成這番不打退堂鼓纔怪。

果不其然,宴席中,李自成主動致歉道:“敬軒,昨晚我仔細考慮過,覺得我這一千人在這裡對你的幫助也不大,於事無補,不如我領兵潛回河南,我在河南鬧騰起來後,楊嗣昌必定會調動部分兵力前去河南,敬軒你這裡的壓力就減輕甚多。敬軒,你看如何?”

張獻忠聽了李自成的一番話,雖然早有預料,也不由得臉色一沉,低下頭似是在剋制心頭對李自成背棄自己的憤怒。徐以顯忙上前伏在張獻忠耳邊低聲說了一些勸慰的話語,張獻忠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慢慢地擡起頭,瞪大銅鈴大眼,看着李自成道:“自成,你所言極是,你的一千人留在白羊山確實於事無補,前去河南牽制一部分官軍,也算幫我大忙了。另外,我替你考慮過了,此去河南看似希望遠大,但前期也頗有艱難,不如我援你一些糧草、兵器,讓你展,也就愈能提早幫到我。”

李自成沒有想到張獻忠不但原諒他的離棄還慷慨援助他糧草兵器,饒是他心腸冷硬,也不免有幾分動情道:“敬軒,你我兄弟一場,我也沒幫到你什麼,一直是你在幫我,我真是深感抱歉,如果日後有用到哥的地方,萬死不辭!”

張獻忠裝作一副心中苦澀強作笑顏狀:“自成,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兄弟我這番怕是要被楊嗣昌這龜兒子困死在這興歸山了,兄弟要哥答應我,將來可旺、定國他們帶着我西營殘部投奔自成哥,哥你可不要不管。”

李自成也動容道:“我這番前去河南,也是前途莫測,要是我有個三長兩短,李過他們帶着我闖營人馬前來投奔你們西營,你們也不能袖手旁觀。”

隨後,在徐以顯的慫恿下,他們締結了一個盟約,聲稱:今後如若任何一方事敗投奔另外一方,必須俯首聽命,不得再以第二方勢力存在,接納的一方也不得怠慢投奔的一方。

李自成急於得到張獻忠的援助,也就沒有深究這個莫名其妙的盟約,因爲以他的推論,日後只有張獻忠遭受楊嗣昌重兵圍困窮途末路投奔於他的可能,而絕無他失敗再投張獻忠的可能。也正因爲李定國這個自以爲是的推論,所以他擔心在接受張獻忠餘部時遇到障礙,也就遵從這個奇怪盟約的規定,親手簽下了他的大名:李自成。

李定國在說服張獻忠放走李自成之時就簡略說過在他夢裡李自成的下場,勸說張獻忠下套讓李自成自己提出走人,同時爲了日後能收攏李自成的舊部,也特地定下了這個不倫不類的盟約。張獻忠見李自成簽下大名,心裡不無得意,老子這番兼併不了你,等你過幾年死翹翹了老子再兼併你。

兩人在一式兩份的文書上籤了大名後,各懷心思地開懷大笑,卻不知道他們的身後有一隻黃雀正在看着這一對洋洋自得的螳螂和蟬。

張獻忠哈哈笑道:“簽完文書了,咱哥倆將來的大事都已互相托付,咱哥倆也都暫且放寬心吧。現如今,咱哥倆是好聚好散,不醉無歸!”一場歡迎的宴席也變成了一場送行的宴席,各懷心思的兩營大將觥籌交錯,喝得不亦樂乎。

宴席完畢,張獻忠親自帶着李自成去挑選兵器、馬匹、糧草,將李自成的一千人裝備的足足的才肯罷休。李自成雖察覺出幾分張獻忠的本意,但也爲張獻忠的慷慨感動。

因怕夜長夢多,李自成便提出想早點潛回河南搞大聲勢,好牽制官軍,張獻忠也不多做挽留,將李自成送出二十里地。

望着闖營人馬離去的背影,張獻忠油然嘆息道:“定國啊,李自成真乃一代人傑,沉穩果斷,他何嘗沒看出咱們的打算,只是他也不願意寄人籬下,便順勢而爲。此番他定能做到振臂高呼應者雲集,只是我們的兵源何在呢?”

李定國笑道:“河南的災民衆多,他李自成是招不完的,他一時半時沒有能力攻佔大城也搞不到多少糧食,糧食不足他也招不起太多人馬,咱們呢,先去四川一帶搞糧食去,有了充足的糧食,還怕沒有饑民投奔嗎?只怕到時父帥您又嫌兵多不好帶了。”

張獻忠聞言大笑:“定國所言極是,這樣的世道啥都缺就是不缺人,咱不愁沒人投奔。”

李自成領着麾下一千人馬潛行在去河南的路上,時不時就想起李定國給他講過的話:“河南有三傑,牛金星、宋獻策、李信(李巖),其中宋獻策和李信乃是我神交已久的好友,你如能招攬到他們三人,便是劉邦之遇蕭何、張良、韓信。我今日託告,還望闖王看在我面,日後對我友李信善待之,無論如何,休傷他命。”

李自成雖然對這番話深感莫名其妙,但他記住了這三個人,在隨後的歲月裡,他不可避免地重用了這三個人,然後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相同於原本歷史的死衚衕,這自然是後話。

第242章 ,瓊林宴1第173章 ,管錢用錢的差使第70章 ,如兒戲般的審案第74章 ,奇襲4第30章 ,周太妃的擔心第53章 ,吳臺銘自有定計第54章 ,猛字營第251章 ,瓊林宴10第66章 ,加恩進典第154章 ,李名立功第113章 ,培訓節奏!第194章 ,生個孩子第69章 議謀川軍第104章 楊嗣昌之死(一)第219章 ,無法善後第259章 ,突如其來第184章 ,擠兌風潮第30章 張獻忠得意忘形第245章 ,瓊林宴4第75章 ,李月兒的心意第17章 ,娜仁格日樂第230章 ,文人的盛典4第130章 ,總管第82章 ,攻心計第35章 逃脫重圍第219章 ,無法善後第42章 轉戰興歸第73章 ,關於開業儀式第222章 ,靜心習武,二。第50章 以身作則第89章 ,情報機構第5章 ,佈局平臺關5第41章 ,混戰第137章 ,高興的事情第81章 縱橫川中第25章 ,平臺關之戰3第33章 ,佈局1第28章 ,平臺關之戰6第231章 ,文人的盛典5第231章 ,文人的盛典5第164章 ,好大的官威第84章 ,旗艦店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230章 ,文人的盛典4第92章 ,京國使臣索裡第262章 ,安排第157章 ,手段與花樣第22章 ,佈局平臺關22第59章 ,河南府5第80章 ,再入,再入!第32章 ,出謀劃策!第2章 ,佈局平臺關2第76章 放走秦良玉第193章 ,不一定要用強的!第119章 ,誰好色?第182章 ,跟着大哥幹了第63章 ,封朝的國力!第222章 ,靜心習武,二。第34章 張獻忠撤退第41章 ,賭詩會(五)第72章 ,奇襲2第63章 給李自成下套第103章 ,不醉不歸第19章 ,請太子親往第47章 ,趙廣的心思第21章 ,廣哥哥給你做主第217章 ,這是一個意外,5。第197章 ,原人使團(1)第76章 ,奇襲6第78章 身騎白馬第272章 ,風雲變幻9第233章 ,虞鳳的心第120章 ,戰爭的尾聲!第89章 川中四怪(三)第53章 功勞獎賞令第57章 與羅汝才結盟第33章 ,佈局1第132章 ,君威難測第84章 老狐狸徐以顯交心第147章 ,上元節夜宴之二第97章 ,意外2第131章 ,和怡公主的心事第240章 ,沒有反抗的餘地第127章 ,出事第70章 神弩將張令第33章 ,假道滅虢第71章 ,如兒戲般的審案(2)第98章 ,皇帝演文!(三)第72章 ,奇襲2第179章 ,藉口第2章 真的是明末第251章 ,瓊林宴10第12章 ,佈局平臺關12第89章 ,情報機構第200章 ,原人使團(4)第230章 ,文人的盛典4第1章 放錯了時代第2章 真的是明末第53章 ,吳臺銘自有定計第77章 川中無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