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

等接到通知的太醫院派人趕到的時候,這位嘉王早已經氣絕多時。而還沒有等到皇帝與滿朝大臣,剛從連喪二位親王的打擊之中清醒過來。轉過年便要就府,潞王名號都已經定下來,年幼諸子之中最受皇帝喜愛的豐城郡王,又莫名其妙的暴斃於宮中皇子居中。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連喪三子,即便皇帝無論意志在堅韌,這一下子也被打擊的不輕,一下子蒼老了許多。趙王自出宮以來始終是病懨懨的,太醫院已經幾次上報過病危。對於趙王的離世,皇帝還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

可嘉王與豐城郡王的身體,卻是一直都不錯。二王的突然暴斃,讓皇帝一下子很難接受。雖然兒子衆多,但不管怎麼說死的也是自己親生兒子。尤其是豐城郡王極爲受到他的喜愛,曾經親自下過聰慧的評語。

三王連續離世,皇帝的心思究竟什麼樣,表面上雖說誰也看不出來。但皇帝不說卻不代表沒人看得出來。宮中的人都知道,皇帝這幾日經常在溫德殿一坐便是一夜,送進去的奏摺卻是遲遲批不下來。送進去的膳食,經常是一口沒動的退了回來。

而這種事情在以往,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有點眼色的,都知道看得出來,皇帝的心情明顯不是很好。這段日子裡面,宮中所有人都過得戰戰兢兢的。即便平日裡面囂張得很的德妃,都沒有了往日的張揚。

原本重傷之後被皇帝特批,免去每月兩次定省,一直在府中修養沒有在進宮的黃瓊。在任城郡王離世之後的第七天,突然被皇帝匆匆召進了宮。看到皇帝明顯因爲長時間失眠,而顯得極其蒼白的臉色,黃瓊想要安慰的話,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

雖然黃瓊不知道,皇帝失眠的原因是不是與連喪三子有關。但他卻明顯看出,此時皇帝的心情極其不佳。因爲他進入溫德殿時,正在批摺子的皇帝手中那支頂級狼毫上的硃砂,已經快要乾了。攥着筆桿子的手,手指都因爲繃的過緊而有些蒼白,但卻是一個字都沒有動。

與自己這位皇帝老子,打交道的次於已經不算少的黃瓊,還是第一次見到皇帝如此的失態。甚至失態到,自己都已經進入到了溫德殿,他都沒有察覺到。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貼身太監的提醒之下,才發覺黃瓊已經到了的皇帝。見到黃瓊重傷初愈之後,身子還有些虛弱。放下手中的御筆,擺了擺手制止了黃瓊想要行禮的舉動,道:“你重傷還未痊癒,這些虛禮還是免了吧。”

示意黃瓊不必在行大禮之後,皇帝放下手中的御筆,站起身來看着溫德殿外,小心伺候的太監和宮女,沉默了良久才語氣淡淡的對黃瓊道:“既然來了,就別在這點屋子裡面憋着了。陪朕出去走走,散散心。”

說罷,皇帝沒有理會身邊一頭霧水的黃瓊,擡腿直接出了溫德殿。要去哪也走走沒有說,更沒有等黃瓊的答覆。彷彿自己這位一國之君,在這個時候急召自己這個九兒子入宮,就是爲了陪自己隨處走走,或是說散散心。

皇帝既然開了金口,黃瓊又哪有不答應的膽子?尤其是黃瓊看的出,皇帝今兒的神色明顯有些不對勁,便更加的不敢說什麼了。皇帝不說去哪,他也沒有刻意的去問。只是一言不發的跟在皇帝的身後,連去哪也沒有問。

爺倆就這麼一言不發的默默走着,身後的太監也不敢跟的太緊,只是遠遠的隨行着。直到走到皇宮正門皇極門城樓的頂層,皇帝在站了下來。皇極門是面前這座大齊朝宮城的正門,城樓足足高達五層,也是這座宮城最高的建築。

站在這座城樓的頂層,這座始建於隋朝,前唐年間雖說幾經興衰,但卻依舊規制宏大。本朝遷都洛陽後,幾經歷代皇帝維修、擴建,顯得規制異常龐大。佔地面積遠超過黃瓊前世見到北京故宮,足足幾倍的宮殿羣,可以說盡數收在眼底。

皇帝打量着面前這座龐大的,金碧輝煌的宮殿良久。示意城樓上的守軍,以及跟在身後的太監、侍衛,下到下面一層之後。才即有些像是自言自語,又有些像是對黃瓊道:“朕,真的很心痛。”

“三位弟弟的死,兒臣也心痛。但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父皇節哀,以保重龍體爲重。”還以爲皇帝這句心很痛的話,是因爲短短的時日之內,連喪三子而發,所以黃瓊才連忙勸慰。只是他此時才發現,自己實在沒有什麼安慰人的天分,連一句新鮮一點的安慰話都說不出來。

黃瓊這番安慰的話音落下,皇帝卻沒有立即答話。而是收回了掃視下面宮殿羣的目光,轉身打量起來黃瓊來。直到看的黃瓊心中直發毛後,才道:“阿九如今也會說假話糊弄朕了。你與這三兄弟素無來往,趙王與豐城郡王甚至面都沒有見過,又何來什麼心痛一說?”

見到皇帝的話中有些諷刺的意味,黃瓊連忙解釋道:“父皇,兒臣雖說與幾位兄弟都素無來往。與趙王、豐城郡王二位弟弟,也的確是連面都沒有見過。但他們畢竟是兒臣的同胞兄弟,砸斷骨頭還連着筋呢。三位弟弟年紀輕輕的便辭世,兒臣又如何不會感到悲傷?”

聽完黃瓊的解釋,皇帝卻是淡淡的笑了笑。只是這番淡笑,臉上有着說不出來的淒涼味道。就在黃瓊被這番淡笑,搞的多少有些心驚肉跳的時候。皇帝才淡淡的道:“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只要心放正便好。朕說的心很痛,不單單是因爲連喪三子,而是他們的死因。”

老爺子這句話,讓黃瓊頗有些摸不到頭腦,琢磨了好大一會也沒有琢磨出來,皇帝這番話中的意思。嘉王是死於意外,這一點派人去嘉王府弔唁的黃瓊是知道的。只是豐城郡王死因是如何,黃瓊卻是不知道的。

便是自己那位十一弟趙王,不是出宮不久便病倒,纏綿病榻已經數年了。按理說,這個時候病逝並不太出乎別人的預料。畢竟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技術,一些隱性疾病是沒有辦法查出來的。

但今天皇帝這番話的意思,明顯卻是在告訴自己,這幾位死因都不是那麼簡單的。難道這幾個人的死因,與自己遇刺的原因是一樣的?如果這三王都不是正常死亡,那麼操縱這一切的那個人,也實在太過於可怕了。

嘉王與豐城郡王的事情,都是最近才發生的。聯想到自己遇刺一事,倒也算不上什麼太可怕。但病了這麼多年的趙王,如果也是死於算計,那麼那個下手的人,就真的太可怕了。能夠幾年之內連續不斷的做一件事情,還讓所有的人都以爲是趙王本身出了問題。

這樣的心機、這樣的堅持、這樣的手腕,這個下毒之人真讓人感覺到毛骨悚然。能夠讓一個健康的人,毫無徵兆的病倒,並數年沒有被發現。除了下那種****之外,黃瓊還想不出有什麼其他手段可以做到這一點。

見到黃瓊一臉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皇帝相當不自然的笑一笑。只是這個笑容之中,蘊含着無數的苦澀:“你猜的沒有錯,他們三人的死。除了嘉王到現在還沒有查出,究竟是不是意外之外,其餘二人的死都是被人做了手腳。”

“如果不是趙王在入殮的時候,朕實在是有些不忍心,鬼使神差的讓郭太醫,替朕去送一送這個兒子。恐怕你這個弟弟都釘棺了,朕還都以爲他真的是病死的。若是棺材一釘,就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趙王是被人用****,用數年的時間給毒死的。”

“至於豐城郡王,原本不過是背上起了一個膿瘡。按道理說,敷上幾貼藥拔掉便無大恙,根本就不會有什麼性命危險。但卻是有人在他敷的藥中做了手腳,將其中的一味藥,換成了與其他藥相剋的藥的。”

“這幾味藥看起來都是拔膿去瘡的普通藥物,但加在一起就成了劇毒藥。這些藥調製在一起,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是普通的外傷都是上好的良藥。但對於一個生的是膿瘡的人來說,便是一味索命的毒藥。”

“發現豐城郡王死因不簡單後,朕立即命人鎖拿他身邊的貼身太監,以及給他治療的太醫。但朕千算萬算卻是晚了一步,他的貼身太監在豐城郡王嚥氣之後,立馬跳了井。可笑的是,別人還都以爲他忠心侍主,不忍與主子離別,要與主子誓死相隨呢。”

“還有一直在給趙王診治的太醫,待朕派去的人趕到他府中的時候,卻發現他早已經吊死在自己家。他的家人,也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再加上你前些日子的遇刺,朕看有些人是沉不住氣了,開始清理他眼中的障礙了。”

說到這裡,饒是爲君多年,城府已經歷練的異常深沉的皇帝,也不禁將牙咬的咯吱作響,臉上的表情更是猙獰的嚇人。若是那個幕後主使者,此刻站在他的面前,估計他會不顧所謂的天子風範,撲上去狠狠的咬下幾塊肉,才能解心頭之恨。

既然趙王與豐城郡王的死,都不是一個意外。那麼同理推斷,嘉王的死未必就真的也是意外。連續三子喪命,一子幾乎喪命,幾經周折才撿回一條命。這讓面前這位皇帝,如何不對那位幕後主使者不恨之入骨?

古人常言,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尋常人家都如此,更何況他是天子、一國之君。更何況一個兒子也就罷了,若是連僥倖逃過一劫的黃瓊算在內,連續四個兒子都遭遇到不幸。在皇帝看來,這幾乎與挖他的根也相差無幾了。

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五百章 夾帶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