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滑頭

聽到皇帝這麼一說,黃瓊心裡面不由的咯噔一聲。轉過頭看向太子,卻發現太子臉色雖然如常,但眼中的寒氣卻是越來越重。眼下可謂是禍從天降的黃瓊,只能在心中暗暗叫苦:“你是不是封我那個什麼狗屁郡王不痛快,今兒非要給我找點麻煩。”

“你也沒有看看你那大兒子,現在臉色都成了什麼樣了?他是太子,你要考校這些東西,你去考校他去,管我什麼事情啊。這些所謂的治國之道,那有考校一個郡王的?也許這只不過你隨口一問,可你大兒子卻自己非要往偏了想。”“

“你自己兒子的性格你不知道,他是太子,我現在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郡王,身邊的勢力更是一張白板。他要是起了殺心,我他媽的還活的了嗎?難道你這個當爹的偏心到,真的要玩死我你纔開心?”

“今兒你老先生吃錯藥了?怎麼這話裡話外,都是在挑撥我和太子的關係?難道你不知道,你這個大兒子估計心裡面,恨不得吃我的肉喝我的血纔開心?你這是考校,還是在刻意的挑撥?你想對太子來一個三孃教子,沒人的時候你隨便去教,管我屁事啊。”

只是面對皇帝這番貌似隨口的考校,知道自己回答也是錯,不回答也是錯,打定主意不去與太子爭風頭的黃瓊只能開口道:“父皇,兒子雖然自幼與母親一起讀書,但母親的才華還是無法與當世大儒真正相提並論的。”

“俗語有云:站多高、望多遠。母親雖說也堪稱才華橫溢,但畢竟久居深宮多年,目光也有一定的侷限性。而且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兒子也久居深宮、不知世事,能力和視野更是有限。這個問題,我想還是太子回答比較好。”

豈料黃瓊的話音剛落,對黃瓊這個明顯是在耍滑頭的回答,直皺眉很是有些不滿的皇帝還未開口,邊上的太子卻突然開口道:“九弟,爲兄素聞當年靜妃娘娘向來有女諸葛之號。想必由靜妃娘娘一手**出來的九弟,才華應該遠勝爲兄。”

“今兒父皇既然聞起來,九弟千萬不可有什麼顧慮,還是如實回答爲好。正好也讓爲兄,見識一下當年女諸葛的才華。爲兄可是對靜妃娘娘仰慕已久了。”太子說這番話的時候,雖說臉上的笑容並未減少半分,但這個笑容卻讓黃瓊多少有些發憷。

黃瓊知道太子這些話,恐怕沒有一句真心話。所謂的仰慕已久,恐怕是苦心積慮報復當年被圈禁之仇已久了吧。原本以爲自己退一步,會換來太子的諒解。畢竟這個事情是皇帝挑起來的,又不是自己挑起來的。

但黃瓊卻沒有想到,太子卻是直接逼了上來。黃瓊天生便是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的人。既然太子表現的咄咄逼人,黃瓊也乾脆不在意這個傢伙了。直接面對皇帝回答道:“既然父皇問起來,那兒子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實際上前唐亡國主要有三大弊端,其一便是宦官之禍。前唐自肅宗起,宦官之禍便越演越烈。這些宦官不僅將朝政玩弄與手中,動輒排斥官員。還掌控軍權,將皇帝廢立掌握在手中。皇帝一旦觸犯了宦官的利益,便動輒弒君。”

“其二便是藩鎮之亂。前唐自安史之亂後,軍權便掌握在藩鎮手中。這些藩鎮擁兵自重,朝廷只要稍微不滿足其要求,便動輒叛亂。前唐在平定這些叛亂的時候,消耗了大量的國力。使得西北吐蕃、回紇各族趁虛而入,外憂內患更加削弱了國力。”

說到這裡,黃瓊看了看皇帝的臉色,微微停頓了一下後才繼續道:“平定這些藩鎮叛亂,不僅耗盡了前唐的財力。而且一旦朝廷討伐失敗,更是威嚴掃地,那些擁兵自重的藩鎮則更加的肆無忌憚。更重要的是,這些藩鎮動輒截留朝廷稅收,使得朝廷財力日益匱乏。”

“再加上宦官專權,朝中大政無不出自宦官之手。而那些貪婪成性,只知道斂財的宦官,那裡懂得什麼治國。兒子以爲藩鎮叛亂與宦官亂政,是前唐亡國的最大原因。這也是我朝太祖定下內宦有膽敢幹政者,誅九族的原因所在。”

“其三,便是王公大臣奢靡無度,不知道體恤天下黎民生活之艱辛。幾次迎佛骨,更是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前唐白樂天的詩,便道盡了天下萬民之艱辛。才使得我朝太祖揭竿而起的時候,天下一呼百應。”

黃瓊的這個回答可謂是相當的中規中矩,因爲這幾乎是照搬了官修《唐史》中,對前唐大事抨擊的話。黃瓊用官修《唐史》來回答,即回答了皇帝的話,也算是堵住了太子的嘴,減少了太子的猜忌。他雖說不怕,但卻不想太早與太子撕破臉皮。

儘管他也知道,自己與太子之間不可能有什麼緩和的餘地。人隨無傷虎之心,但虎卻有害人之意。自己不想與太子爲敵,但這位心胸狹窄的太子,似乎並未忘記當年黃瓊外公圈禁之仇。

只是當年的當事人,死的死,避居冷宮的避居冷宮。冷宮之中,太子的手還伸不進去。但眼下已經搬出宮外,也是當年那個首要罪魁禍首的嫡親外孫,另外一個太子眼中的幫兇,奪了他母親後位之人的嫡親兒子,註定成了太子要報復的首要目標。

可以說,也許從生下來那天起,黃瓊就與這位太子,也許加上那位廢而復立皇后,所出其餘三子,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對手。雙方,確切說太子一方的積怨太深了,這個結不會隨着當時主事人離世而消散的。所以黃瓊,對這位太子可以說分外加着小心。

不過對於黃瓊千篇一律的回答,皇帝卻似乎並不滿意。只不過看到自己身邊的太子之後,除了別有深意的看了黃瓊一眼之外,皇帝倒也沒有再說什麼。見到黃瓊耍滑頭,也知道太子在這裡,這個兒子什麼都不會說的皇帝,也失去了追問下去的興趣。

他知道以自己前妻之能,親自**出來的兒子就這麼一點能力。只會照本宣科,恐怕就連她自己都不相信。不過黃瓊不願意多說,擺明了不想在太子面前出風頭,他也就沒有在勉強。反倒是黃瓊知道進退這一點,讓他還是感覺到很高興的。

想到這裡,皇帝便轉移話題道:“你此次出宮就府,雖說太子已經爲你準備好了。但朕方纔也聽高無庸說起,你身邊除了書之外,並無其他的長物,就連衣物都沒有幾件。你母親不擅長女紅,想必這些年你在聽雪軒也過的辛苦。”

“這樣,朕比照其他皇子出宮慣例,從內庫給你撥出錢二十萬貫,絹、綾、綢、棉各五百匹。另朕在賜你御馬五匹、炭三千斤。恩准你的俸祿照比親王發放,每歲支取祿米一萬石、錢三萬貫。”

“朕知道你自幼身邊一向沒有什麼人,從朕身邊給你撥太監十名,宮女二十名。至於僕役上的不足,除了太子爲你選派的人之外,朕恩准你自己挑選三十人。至於這個屏風既然你喜歡,朕今天就忍痛割愛將它賞給你。”

說到這裡,皇帝看了看身邊的太子微微一笑:“你這親王俸祿,是太子特地爲你請的。雖說有些違制,但朕還是成全了他一片兄弟之情。朕希望你們兄弟今後能夠齊心協力,而不要生出什麼隔閡來。”

聽到皇帝居然要將那個屏風賞賜給自己,此時又那裡敢要的黃瓊連忙道:“兒子豈敢奪父皇心愛之物。父皇賞賜給兒子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兒子已經是感激不盡。這個屏風,兒子當真是不敢要。”

“九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古語有云:君有賜,臣不可辭。九弟飽讀詩書,這道理應該是還清楚的。”太子見到黃瓊推辭,便說到。只是話雖說的漂亮,但卻直接將黃瓊推到了臣的位置上。意思告訴黃瓊,你即便是皇子,但君是君,臣是臣。

聽到太子的話,皇帝倒是不以爲意的擺了擺手道:“君無戲言,朕既然賞出去的東西,那裡還有收回的道理?賞給你了,便是賞給你了,你好好的收着便是了。你是朕的兒子,朕賞你一件心愛的東西算什麼?”

“好了,你出宮在即,朕還有些話要給你交待,就不要在這個屏風上牽扯了。你如今出宮就府,功課不要放鬆,朕是要隨時考校的。還有,你一直在宮中居住,與諸位兄弟並無接觸。出去後要和兄弟多多來往,要學會與人親近,不要搞特立獨行。”

“出宮之後,更要謹守皇子的本分,不要與朝中大臣有過多的來往,更不許結黨營私。不要以爲出宮居住,就得意忘形、肆意妄爲了。朕覺得一個永王就已經夠了,不希望再出現另一個永王。”

“如果朕發現你與永王一樣胡作非爲,朕絕對不輕饒。既然身爲皇子,享受着天家給予的融化富貴,那就要給天家長臉,不能做出有損天家顏面的事情。”這個時候,皇帝纔像是一個父親一樣,對黃瓊出宮後的行爲,仔細的叮囑着。

聽完皇帝這番三分叮囑,倒有七分敲打意味的話。黃瓊連忙一躬身道:“兒子謝父皇的恩典,也多謝太子的照顧和體諒。請父皇放心,兒子一定謹遵聖諭,謹守本分。兒臣是兒臣,永王是永王。”

“那就好,不過朕也會對你聽其言、觀其行的。今後有什麼事情,隨時可以直接遞牌子來見朕。好了你出宮去罷,如果還有什麼不足的,你直接與太子說便是了。”黃瓊的回答,讓皇帝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黃瓊可以走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一章 星辰變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