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

說到這裡,黃瓊又頓了一頓後道:“明兒大軍便要趕往慶陽府,你到慶陽府之後,什麼都不要去管。只要做好兩件事,一是代表朝廷,安撫從寧夏府逃出來的難民。調查一下他們的現狀,如果有需要朝廷與本王賑濟的,需要多少錢糧,直接寫一個條陳交給本王便是。”

“長安這裡,你就不要管了,本王會交待西京戶部以及陝西路安撫司。你只需要安撫好慶陽府的難民便可。慶陽府是整個隴右通往陝西路,乃至整個朝廷腹地的咽喉所在。那裡的難民,只會遠超過長安,而絕對不會比長安城少的。到了慶陽,本王會協調慶陽府協助你的。”

“其二,歐陽傑的摺子你也看到了。朝廷對党項人的策略,的確有很多不妥之處。眼下情況,已經與開國之初大不相同,有些不合時宜的地方,該改的要改了。你到慶陽之後,好好調查一下,根據這一點要拿出一個條陳來。那裡需要調整,那裡需要改進,都要詳細一些。”

“至於其他的,你什麼都不要去想。一切有本王給你撐腰,只要你一心爲朝廷,就算把天捅了一個窟窿,也有本王給你兜着。祖制不是一成不變的藉口,更不能成爲尋歸守舊,不思進取的理由。還是那句話,放心大膽去做,你認爲需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有任何的顧忌。”

聽到黃瓊這番話之中,異常誠懇的語氣。張遷表面上看很是平靜,其實心底裡面卻是百轉千折。想到自己自進士及第開始,爲了家族也爲了自己,便一直跟隨隨廢太子,從來都沒有二心過。自己還有自己家族,爲他做了不知道多少見不得人事情,撈了多少不義之財?

甚至差一點,還搭上了整個家族命運。自己到任京兆尹之後,爲了給廢太子斂財可謂是刮底三尺,弄的是京城民心沸騰。斂的大部分錢財,不是進了太子那些心腹兜裡面,就是盡數交給廢太子。太子的那些嫡系心腹,私苑裡面的那些男寵,那個不是自己挨着罵名在養着?

可那位廢太子,卻是一直都認爲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自己作爲他的鐵桿嫡系,從未聽他說過一句這樣放手施爲,他在後面爲自己撐腰一類的話。更從來沒有聽他說起過,用人不疑的話。反倒是在自己的京兆府衙門,遍佈他的心腹用來監視自己,不僅掣肘而且事事插手。

經常都會搞得自己很被動。自己一直都沒有說,可不代表自己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衙門裡面那些人的真實背景。自己刮底三尺,在京城落得一個滿身罵名,他卻用自己聚斂的錢財、他養心腹,養那些男寵,甚至是揮霍倒也罷了。可他用自己滿身罵名,去替別人撈取政績。

他到底將自己當做什麼人了,只是專門爲他撈錢的?難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名聲爲了他,被搞得別說封閣拜相了,就連進入三省六部都不太容易了。太子究竟養了多少人,自己不知道。可濟南知府陳文亮的年年吏部考覈,以及京查都是甲上是怎麼來的,自己還是清楚的。

陳文亮那個清廉剛直的名聲,是用自己一身罵名,甚至可以說身敗名裂換來的。如果他無法登基,別說自己了,就連家族能不能保住都兩回事。自己鞍前馬後,爲他背了那麼多的罵名,可換來的是什麼?一出了事情,第一時間便將他自己撇清,生怕在與張家有一絲牽掛。

自己那麼爲他賣命,他在皇帝面前非但沒有爲自己求情,反倒是還落井下石。當初他但凡爲自己說一句,自己也不會被一貶三千里。但凡他能夠爲家族說一句,父親也不至於自己出事之後鬱鬱寡歡,更不會那麼倉皇的,連夜便搬離京城。回到家鄉之後,更是纏綿病榻至今。

甚至爲了殺人滅口,還派出刺客千里迢迢跟着自己去了永州。若不是自己命大,恐怕腦袋搬家了還不知道。想起當初跟隨廢太子的遭遇,在回味英王的這番話。心思百轉的張遷,在長長的一聲嘆息之中,沉重的點了點頭。只是說了一句,絕不辜負英王厚望,便離開了。

張遷離開後,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樑。連日以來的星夜兼程,即便身體極好,年紀也很年輕,依舊讓他疲憊不堪。但儘管異常疲憊,黃瓊卻知道自己還不到休息時。回到書案後,略微凝神思考了片刻,黃瓊提起筆之後幾乎沒有停筆,連續寫了幾分密摺和手諭。

密摺是給老爺子的,在密摺上黃瓊詳細講述了歐陽傑身體情況。希望老爺子,能夠抓緊時間挑選一個合適的人才,前來接替歐陽傑,以便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同時,黃瓊也說明了大軍明兒便要出發,全軍出動向慶陽府進發。自己也將親自趕往慶陽府督戰。

至於幾道手諭,分別是給現在正在漢中,籌集糧草的鄭道遠,以及正在殿前司辦理交接賀元鋒。以及趕往延安府坐鎮的陝西節度使劉路的。在手諭上,黃瓊讓鄭道遠立即趕回長安,坐鎮長安協調調運糧草事宜。他這個糧道同知,不是寧夏知府,也不是給隴右擦屁股的。

給劉路手諭,則是要求他要嚴密守住封鎖線,絕不能讓叛軍一兵一卒流竄進入陝西路。至於是否最終需要他從陝北進兵,讓他聽自己的命令。在接到自己命令之前,就算隴右這邊天塌,都不用他管,哪怕就是出隴右這兩萬大軍全軍覆滅,他那裡也不許一兵一卒進入寧夏府。

只要封鎖住陝北到寧夏府,他這個陝西節度使,就是大功一件。若是輕敵冒進、違令進軍,便是勝了也有罪。另外兩道手諭,一道是給西京戶部尚書,讓他這段時日全力協助鄭道遠,協調糧草事務。一道是給陝西路安撫使的,讓他查一查在陝西的寧夏難民數量有多少。

當然,黃瓊沒有忘記寫一封家信。告訴司徒喚霜諸女,自己已經到了長安城,明兒就要與大軍趕往慶陽府。只是怕諸女爲自己擔心,又是擔心懷着身孕的段錦因爲擔心,而動了胎氣的黃瓊卻並未告知她們,眼下慶陽府正在遭遇到叛軍圍攻,到慶陽府基本上就等於到前線了。

將密摺與幾道手諭、家信發出去之後,黃瓊才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來,走到這間臨時作爲自己書房的會客廳門口,看着已經有些黑下來天色,卻是感覺到有些心情煩躁。儘管他不斷轉着手上那串念珠,可即便是念珠上,不時傳來的陣陣涼意,都未能他煩躁的心平靜下來。

也許責任越大,帶來心理壓力也就越大。哪怕已經經過大半年理政的鍛鍊,黃瓊一直自認自己心態已經磨練的很好,已經成熟起來。但黃瓊此時心卻很難平靜下來。此次隴右平叛,儘管一直在告誡自己要沉着。但黃瓊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鄭州平叛時那樣的灑脫。

此次隴右平叛,自己要面對形勢,與去年鄭州平叛壓根就兩碼事。去年那是兄弟鬩牆,說是平叛,其實只是在虎牢關打了一仗罷了。勝,沒有什麼可炫耀的。就算敗了,也影響不到天下大局。驍騎營敗了,京城還有其他三大營。就景王部下那些烏合之衆,是進不了京城的。

可此次隴右平叛,卻是事關天下大局,自己卻是隻能勝而絕對不能敗。自己在接下這個二路制置大使的差事,實際上就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自己一旦敗了,自己身敗名裂倒是無所謂。但此一戰,不僅關係到數萬大軍的性命,西北得失卻更是事關這大齊朝天下的穩定。

哪怕自己明知道,拓跋繼遷就算打贏了,也沒有席捲天下的本錢,最多割據西北一隅而已。無論是隴右,哪怕是陝西路,財力人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撐他奪取天下。但一旦戰敗引發的連鎖反應,自己卻不能不考慮。而若是跟隨出征的,這兩萬大軍真的戰敗,隴右必將不保。

而隴右丟失,大齊朝將會失去天下最大,也是最好的戰馬產地。曾經多次大敗北遼、回紇、吐蕃騎兵,堪稱天下精銳之首的大齊騎兵,將會陷入難以爲繼的地步,再也無力與北遼抗衡。搞不好與那個本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朝代一樣,面對遊牧民族的進攻,只能處處防禦。

今後,也只能據長城一線死守,而半步都無法在踏入草原。甚至在西京大營失去過半兵力之後,就連陝西路都要受到威脅。拓跋繼遷一旦控制了陝北高原,然後順勢南下長安勢必受到威脅。眼下雖說大齊朝已經遷都洛陽,但長安城依舊是大齊朝兩京中的西京。

這裡不僅僅有大明宮、大興宮,太廟等,雖說始建於前唐,但本朝開國以來卻一直在苦心維護,眼下依舊雄偉華麗的宮殿建築羣。有着與京城一樣諸留守衙門,城中還居住着大批當年開國勳貴之後。這裡更是所謂太祖皇帝的陵寢所在,可謂是整個大齊朝的根基命脈所在。

當年太祖皇帝初入長安的時候,雄踞定難五州的党項鐵騎,就曾打到了長安近郊,差一點讓當時的太祖皇帝辭都別走。太宗皇帝即便遷都,這裡也沒有徹底的放棄這座城池。長安城的城池,甚至比大齊朝如今的京師洛陽,還要堅固和高大,更有着洛陽城沒有的大炮。

哪怕即便是京師不在長安了,可這裡仍然是大齊朝經營西北的根基所在,依舊是大齊朝最重要的陪都。更是除了海路之外,當年自己外公苦心重新打通的絲綢之路,從大齊朝境內的出發點。這座同樣居住了大量王公顯貴的城市,即便不是都城所在,卻依舊是繁華無比。

別說長安城丟了,就是長安城受到了威脅,都會引發天下震動,朝野不穩。最爲關鍵的是,出征的西京大營是與京城四大營,並稱的大齊朝兩大精銳之師。一旦西京大營敗了,那麼引發後續影響更是不可逆的。西京大營都敗了,這大齊朝剩下的四大營,還有什麼可怕的?

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章 星辰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