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

見到自己進來之後,在座的諸族長與頭人,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拓跋繼遷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只是就在他剛剛坐下的時候,咩嵬族長魔病人乜崖站起身來,對着拓跋繼遷道:“留後大人,如今官軍兵分三路進入寧夏府。我黨項諸部,究竟該何去何從,還請留後大人示下。”

咩嵬一族也是党項大部族,原本涼州一帶遊牧耕種。在得知拓跋繼遷造反成功之後,其同樣野心勃勃的族長魔病人乜崖,便帶着整個部族兩萬餘人,穿過大漠前來匯合。是除了寧夏党項諸部之外,整個隴右党項諸部之中,唯一一個在拓跋繼遷造反後,前來歸附的部族。

此人生性極爲殘暴,不僅到了寧夏府之後。將劃分給自己遊牧地境內的所有漢人,都變成了奴隸,爲其耕種放牧。而且不止一次與寧夏党項諸部,因爲爭奪漢人爲奴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不過此人麾下有三千鐵騎,戰鬥力雖說比不上平夏部,可在党項諸部之中也算數一數二。

只是這個傢伙,雖說從未與官軍作戰過,但在涼州與衛軍也打過不少的交道。所以對於官軍的戰鬥力很是看不上,認爲這大齊朝的所有官軍,都與那些只會喝酒、賭博、找女人的僞軍差不多。而靈州党項三次大敗,原本除了對拓跋繼遷還算是臣服,或是乾脆說忌諱之外。

就對於其他諸部一貫都是看不上的他,心中更加的輕視。今兒他第一個站出來,就是想在其他諸部族面前彰顯一下自己威風。所以,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態度雖說還算恭敬,可在語氣之上卻很是張揚:“若是大人敢打這一仗,我咩嵬部三千精騎,願意爲大軍的先鋒。”

聽到這個傢伙張狂的語氣,拓跋繼遷卻是並未發火。對於這個還算是鐵桿的支持者,雖說語氣張揚了一些,但拓跋繼遷自認爲還是能夠包容的。在揮揮手示意他坐下之後,拓跋繼遷將話題交給了面前這些族長與頭人:“不知道諸位族長與頭人,對眼下的形勢該如何判斷?”

拓跋繼遷的話音落下,諸部族長與頭人久久沒有說話。良久,保香部族長埋乜己纔開口道:“大人,此次官軍出兵以西京大營的精兵爲主,前幾次無論是在慶陽府,還是在環州擊敗我們的,都是西京大營的官軍。三次都以少勝多,可見西京大營精兵之名,並非是浪得虛名。

“如今官軍兵分三路,相互配合進攻靈州。我攻其左右,中路主力救援。攻其中,則兩翼可以救援。無論攻那一路,對我軍都相當不利。而一旦其三路大軍匯合,我軍恐怕更非其對手。所以我的意見是,眼下我們還是暫避鋒芒爲好。堅清壁野,攜帶全部的族人撤入賀蘭山。”

埋乜己的話音落下,那邊咩兀族長遇乜布卻是不滿的道:“保香族長說的輕巧,這滿寧夏府誰不知道,你保寺一族是小族。也是咱們靈州党項各部族之中,最窮一個部族。全族上下不過七八千人,牛羊馬匹田地牧場,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你們可以說走就走,沒有什麼負擔。”

Www _тт kān _c o

“名下的那些田地,就是都讓出去又有多少?可我們怎麼辦?我們咩兀族可三、四萬口,牛羊馬匹駱駝足足幾十萬頭,還有大量的田地、房屋。我們先人的陵墓,也都在這裡。就這麼丟下了,你讓我們怎麼活?我又該如何與我的部衆交待?又該如何的說服他們?”

“我們咩兀部可比不上平夏部,是從夏州被迫遷移過來的。這靈州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耕種放牧的地方,如今官軍打到我們的家裡面了,我們卻連一戰都不敢打,便拋下自己的房屋、財產,還有祖先的墳墓,跑到荒山野嶺卻啃沙子,你讓我怎麼向我咩兀部歷代先祖交待?”

“我的想法是,管他官軍分幾路,就集中兵力打其中一路。官軍雖說戰鬥力強,可咱們的人多。漢人不是有句俗話,叫做螞蟻多了咬死駱駝嗎?我們手中現在還有七八萬人,還都是以党項男人爲主的軍隊。我就不信,咱們這麼多黨項男人,還打不敗三萬不到的官軍?”

“就算戰死了,也可以堂堂正正說,老子是戰死的,不是不戰而降被官軍砍了腦袋的。就算退一萬步,我們真的要撤入賀蘭山,可我們也不能如此窩囊的,一仗都不打便就此逃跑。那樣,只能讓官軍更加的猖狂,我們士氣更加的低落,說出去今後我們還怎麼在這河西立足?”

遇乜布的話,很是得到了一些族長的贊同。便是就坐在他身邊的,眼下他的正室野利氏族長,也就是他的岳父野利乞己,也表示贊同道:“老夫,也以爲遇乜布族長的話有些道理。眼下官軍勢大,但我們各部田地、牛羊都在這裡,就此一戰不打的便放棄,的確很難服衆。”

“老夫的想法是,這一戰無論勝負都是要打的。不給官軍一些教訓,我們即便是撤入賀蘭山,恐怕也無法消停下來。除非我們徹底拋家舍業,全部進入遼國。而且這靈州党項諸部,足足二十幾萬人。扶老攜幼,要說撤離那有那麼的容易。至少不能讓官軍追上咱們。”

“這一戰若是打勝了,不僅可以讓官軍知道,我們党項男兒是不好惹的。若是真的鐵了心,他們也沒有那麼容易將我們吃下去。只有打勝了,我們才能逼着官軍,或是說那個英王與我們和談。哪怕這一仗就算是真打敗了,至少也可以擋住官軍追擊,爲老弱婦孺撤離爭取時日。”

聽到自己這位,在整個靈州党項諸部族之中,都有極高威望的老岳父都如此說。原本心中,已經定下在寧夏府境內堅清壁野,各部攜帶全部部衆撤入賀蘭山心思的拓跋繼遷,不由得一愣。自己這位老岳父,一向都是自己堅定的支持者。很多事情,都是他出面幫助自己協調的。

當初自己爲了奪取平夏部大權,殺了一心要過安穩日子的族兄。別說靈州党項其他諸部,便是平夏部自己內部都差一點沒有自相殘殺。關鍵時刻,還是自己這位老岳父出面,才壓制住平夏部內部的不滿。想當初自己造反起兵之初,靈州党項無一歸附,自己實力並不強。

還是自己這位老岳父,帶着野利部第一個表態支持自己。並將野利部整理出來的一萬大軍,全部交給自己。可以說,沒有自己岳父的鼎力支持,自己此次造反,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不說。平夏部內部,恐怕也陷入混亂。拓跋繼遷相信自己的想法,他不會一點都看不出來。

雖說一時沒有琢磨出來,自己這位老岳父那裡究竟不對。但在寧夏党項內部,有着極高聲望的岳父已經開口了。哪怕在內心之中,再不想打這一仗。拓跋繼遷也知道,到了這一步,自己也不能不打了。只是相對於三路官軍,先打哪路又是引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甚至爭吵。

明顯,誰都不想去碰硬石頭。三路官軍之中,左路軍是以地方衛軍爲主,是最弱的一個。大家原來都與這些鎮守地方的衛軍打過交道,知道這些人戰鬥力低劣,現在充其量也就是,穿着盔甲的農民罷了。所以除了個別人之外,其餘的人意見出奇的一致,都提出先打左路軍。

聽着各部頭人的意見,拓跋繼遷卻是陰沉着臉,神色之中明顯有些不悅。良久纔開口道:“官軍明知道,隴右衛軍戰鬥力最弱,卻依舊將其單獨編成一隊。官軍如此做,這明顯是用來引誘我等上鉤的魚餌。若是我們先打左路軍,其中路軍勢必會以 最快速度馳援。”

“到時候,反被官軍抄了後路的便是我們了。所以,三路軍之中左路軍是最不能打的。以我的意見,如果這一戰非得要打,那就虛攻中路。然後在中路軍兩翼設下埋伏,那支隊伍救援,我們就先打那支。中路官軍看起來有兩萬之衆,兵力是三路官軍之中最多的一支。”

“但正因爲如此,他們的戒備心恐怕是最小的。而且這兩萬官軍之中馬步各半,步軍明顯也會拖累馬軍的進度。我聽聞,賀元鋒此人一向性子急躁,本身也是急功近利之人。勢必不會甘心,與步軍一同慢吞吞的行軍。時日一長其馬步兩軍,勢必會拉開行軍間距。”

“這樣一來,我們就有戰機可以利用。我們打中路,左右兩路的官軍未必會救援。但我們無論打左右兩路官軍,中路官軍都會全力增援。所以,我的意見不要理會左右兩路官軍,要打就打官軍的主力中路軍。我們現在有八萬軍馬,其中六萬都是我鐵血党項男兒。”

“上了戰場,自然要比那些不同心的漢人要強。中路官軍不過是兩萬人,而我們手中有足足八萬軍馬。我們集中全部八萬軍馬,全力進攻官軍中路軍。只要我們拼盡全力一戰,將官軍中路軍全部解決。其餘兩路的官軍,自然會不佔而退。官軍此次進攻,也就被我們打破。”

“我下令,今兒傍晚之前,各部族要調集全部精銳,集中到靈州城外。明日清晨,各部從靈州出發向南迎敵,限兩日之內,趕到石溝城集結。同時,開始堅清壁野。各部今夜便要派出輕騎,毀掉靈州以南所有的水井。逼其中路軍,只能沿着洛浦河一線北上。”

說到這裡,拓跋繼遷站起身來,冷冰冰的看了一眼面前的族長和頭人後,才冷冷的道:“你們要打這一戰,我答應你們。但這一戰怎麼打是我說了算。這一仗,事情就這麼定了。此戰,我不想見到任何一個部族保存實力。否則別說我認識你們,但手中党項彎刀,不認識你們。”

這句話說完之後,拓跋繼遷一甩袖子,轉身離開了這間會客廳。拓跋繼遷走後,各部族長與頭人也都四散而去。只是他們離開靈州城,返回各自部族軍的時候。卻發現拓跋繼遷派來監軍,已經提前一步趕到自己部族軍之中。這些頭人與族長,面對這些監軍無不氣得夠嗆。

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