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

人人讀的書本都是一樣的,爲何別人就比你出色,就是因爲人家比你更會讀書。於是,薛朗問江臨道:“你曾讀過什麼書?”

江臨道:“讀過時下流通的多數儒家典籍,還讀過數本兵書。”

薛朗又問:“讀到什麼程度?精讀、通讀或是粗通?可能背誦全書?”

江臨卡住,一時答不上來,想了想,赧然道:“兵書皆可背誦,儒家典籍通讀過,大部分也能背誦,守孝時讀過幾本道經、佛經。”

“可曾讀過史書?可曾讀過法典?”

江臨道:“略讀過《春秋》,法典不曾讀過。”

薛朗道:“從明天起,我就在附近,不需要護衛的時候,你就在家讀書。先讀法典,再讀《禮記》,然後從《春秋》讀起,《史記》、《三國志》、《漢書》都要讀,但凡能找到的史書,都要讀上一讀,不止是通讀,還要精讀,每讀一遍,都要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江臨摸摸頭,道:“爲何是史書和法典?我以爲大哥會讓我多讀儒家典籍來着。”

薛朗笑看着他,解釋道:“如果你已三十歲,那我不會讓你讀法典,只會讓你精讀史書。你才十八歲,正是心比天高、鬥志勃發的年紀,這個年齡段,朝氣、心氣足矣,缺的是對規矩的認識。人生在世,非是孤獨一人,要與人交往,要融入社會人情,要在這世間行走,你就要學會世家的規矩。俗話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聰明人能活用規則,笨蛋死守規則,這兩者,一般都不會活得太艱難。”

江臨想了想,道:“大哥的意思是說讓我遵守規矩?”

薛朗笑着搖搖頭,道:“也是,也不是。”

“何解?”

這話卻不是江臨問出來的,而是一道女聲。薛朗連忙往外看,卻是平陽公主和柳女官站在門外。

兩兄弟連忙起身行禮:“見過公主殿下!”

“免禮!看幼陽在教導阿臨,說得妙趣,聽得入神,我就沒讓人通報,想不到居然聽到如此一番精彩

論調。爲何讓江二郎先看法典禮記,幼陽快速速講來。”

公主殿下興致勃勃的進來,徑自在首位坐下,催促薛朗趕緊接着往下說。薛朗朝柳女官拱拱手,讓人出去準備茶水,接着剛纔的話說:“我剛纔說了,十八歲正是心比天高的年紀,先讀法典,就是要你明白天高地厚,讓你明白行爲的界限在哪裡。再讀禮記,就是讓你懂得世俗禮法,熟讀此兩本,則世間可去也。”

“妙妙妙!”

平陽公主撫掌讚歎道:“此言之妙,頗有道盡世間情勢之妙也!”

柳女官忍不住插言道:“敢問薛主薄,知法守禮固然好,可若遇上無法無天、不通禮儀之輩當如何?”

薛朗攤手:“你都已經佔據有理的位置,善加利用,不就進退由心了嗎?法典禮儀是死的,人是活的。既已佔據有理位置,還怕他作甚?有句話叫人言可畏;還有句話叫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遇到要臉的,則知法守禮可通行也。”

柳女官追問:“若遇到那不要臉皮的呢?”

薛朗笑笑,道:“一力降十會!”

都是聰明人,點到爲止即可。柳女官笑着瞟薛朗一眼,道:“原以爲薛主薄乃是端方君子,如今看來……”

話沒說完,意思卻非常明白。薛朗自然不服,反問道:“我哪裡不是端方君子了?我既不是言語輕浮,動作輕佻之輩,又有仁德之心,殿下還說我虛懷若谷來着,這樣的一個人,哪裡不是端方君子?”

“……”

柳女乾啞口無言。薛朗笑道:“所以說,規矩也好,禮儀也好,知識也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做個仁德君子,卻不是要做個笨拙的仁德君子!”

“啪啪啪”——

公主殿下又鼓掌了:“幼陽之言,深得我心,頗有知己之感。”

薛朗笑眯眯的拱手致謝:“殿下過獎,過獎。”

這位公主也不是死守規矩的人,如果平陽公主是死守規矩的人,只怕早就死在長安,而不是領軍作戰,鎮守一方

了。

平陽公主道:“幼陽才說了爲何要讀禮記、法典,還未說讀史書有何妙趣?”

薛朗道:“讀史明智,歷史就是一個又一個輪迴。縱觀歷史,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王朝的輪迴。順時者昌,逆時者亡。今天就是過去歷史的再現,多讀讀史書,多思考,古今對照,總會有收穫。這種收穫,需要自己慢慢體會,不可說也。”

平陽公主一震:“今天就是過去歷史的再現……今天就是過去歷史的再現!妙哉斯言,多謝幼陽教我!”

薛朗汗,他說的不過是某位現代歷史學家的觀點,薛朗認同這個觀點,所以纔會說出來。所以,現代人比古代人好的地方在於,可接觸的書籍和知識面太廣闊,見識就不是古代缺乏書籍流通的古人可比擬的。

其實,在古代能讀書讀成大家的,都有一個共同點,博聞強記。因爲這時代書籍實在太少了,書籍印刷成本太高,書籍的流通,多靠讀書人們自己抄寫,記憶力好的,自然就容易讀出來。

也因此,藏書豐富的世家,積累越深厚,出人才的機率越大。就拿著名的關西六大姓來說,可能會有一兩代沒什麼人才,但是,過不了幾代,又會有人才出現。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裡面,就有好幾人出身於累代士族之家。

薛朗道:“阿臨是從軍的,兵書讀了,還需戰陣之上驗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是成事之道。其他的東西,我教再多也無用,我倆性格、經歷不同,體會也不同。所以,你須得多讀書,做好知識積累,所謂厚積薄發,不過如此。”

“謝謝大哥,弟受教也!”

江臨行禮拜謝薛朗。薛朗坦然受之,如果不是性命相交的結拜兄弟,這些話,這些經驗他纔不會去教,正因爲江臨視他如親人,他才願意花費心力交代江臨,願他成才。

薛朗在感情上,其實是個被動的人,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雖然開朗隨和,卻不是熱情主動的人。經歷的緣故,讓他防備心頗重,江臨先視他似親兄長,他才以親弟待之江臨。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七卷_第553章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