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

平陽公主沒急着回答,而是詢問道:“幼陽的意思呢?”

薛朗想了想,答道:“自是應該報上去!土豆比紅薯產量高,也可以做成粉條、粉皮等,可做糧飽腹。今年收穫的,雖然只能做種子,但報上去也是應該的,至多明年在推廣就是。”

平陽公主滿意的點頭:“孺子可教也。”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實還是想習慣性的分析利弊來着,不過謹記殿下教誨,及時忍住了。”

照薛朗的說話方式,他腦海裡其實有下意識的去分析利弊,只是想起平陽公主的指點,及時忍住,把話換了個方式說出來。雖然情商不足讓他察覺不到自己的不對,不過有人指點後,他還是能努力改正的。

其實,現實點兒來說,土豆這時候拿出來其實獲取的利益配不上它的產量,因爲前有紅薯在前,已被朝廷當做祥瑞採納,再出來一個存量稀少的土豆,即使產量比紅薯高,也沒有紅薯的驚豔程度。

不過,隱瞞不報顯然不是好選擇。別的且不說,誰都不是傻瓜,今年不拿出來,明年纔拿出來,不管是誰一想就知道肯定是隱瞞不報。即使這東西再好,對獻出土豆的薛朗和平陽公主,觀感卻差了。

即使表面不好做什麼,但保不齊心裡記你一筆,秋後算賬這種事情是時有發生的。即使因爲有功賞賜,這個賞賜也像是逼來的似的,讓賞賜的人心裡梗着刺,說不定心裡想法覺得比吃了蒼蠅還噁心呢。最有利的選擇自然是今年就上報,示之以誠,之後要怎麼處理,就是朝廷的事情了。

平陽公主道:“人之習慣總在不知不覺間,如今在我面前還好,如若將來到了聖人面前,幼陽還像先前那般,豈不是敗壞自己的官聲?莫若在我面前時就學會掩飾一二,有些話,幼陽心中明瞭就好,無須說出來。”

薛朗誠心誠意的向公主殿下行禮:“多謝殿下指教。”

平陽公主淡然笑笑,不以爲意。

說完事,薛朗告辭出來

,回聽風院,蘇寒已去醫寮上班去了,江臨一人獨自在家,坐在薛朗給他單獨闢出來的書房中,面前放了一本書,不過,薛朗在門口站了一個會兒,也沒見他翻動一頁。乾脆的開口道:“既然靜不下心讀書,就不要勉強自己,或許出去練一趟拳會好些呢。”

江臨連忙站起身:“大哥回來了?紅薯宴還順利否?”

薛朗擡步走進他的書房,邊走邊道:“自然是順利完成任務,所以,現在有空聽你給我講講連夜趕回葦澤關,以及在長安究竟發生何事,讓你如此心神不寧?”

江臨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一副糾結樣兒。薛朗徑直進屋,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淡然道:“你我兄弟,有什麼話不能說的?說吧!”

江臨嘆了口氣,臉孔通紅:“大哥,小弟大概又闖禍了!”

薛朗不爲所動,直接問道:“怎麼說?闖禍不闖禍,或許咱倆的標準不一樣,先說來聽聽。”

江臨道:“小弟先前給大哥來的書信,並沒有細說,實際上,小弟進京娶親一事,並不順利。”

“怎麼個不順利法兒?快點說,別磨磨蹭蹭的。”

“嗯。”

在薛朗的一再逼問下,江臨才把事情經過說出來——

當日,江臨受薛朗鼓舞,決定進京娶親,還請了公主殿下出面幫他替岳家說情。因此,江臨信心滿滿的進京。誰知他第一次登門,卻連岳家的人面都沒見着,請人通報後,直接被家丁們打了出來。

“這是爲何?難道是你岳家嫌貧愛富?”

薛朗好奇的追問。江臨搖搖頭:“小弟一開始也以爲岳丈大人做了京官,再看不上我家門楣,故而不欲染染再嫁與我,不想與我結親。心中氣憤不已,本想一走了之回葦澤關來,後來實在不相信染染是這樣之人,便趁着人少之時,翻牆爬了進去。”

“噗……”

薛朗的茶水噴了,蘇寒那種逗逼翻牆就算了,爲什麼江臨也做出這種事情來?翻牆

的對象還是他的岳父大人家!

薛朗簡直無語了,直接丟給江臨一雙白眼:“你翻牆而入,如果沒人發現倒還罷了,如果讓人發現,你想過此事會對你那未婚妻的閨譽有什麼影響嗎?”

江臨不好意思的道:“小弟當時被憤怒蒙了心,一時衝動。可也是這一時衝動,才讓我發現事情的真相!”

“這麼說,這件事內中還有曲折?”

“正是!我那未婚妻,年已二八之年,在京中已是大齡,與她同齡的女子,多已爲人母,唯有她尚待字閨中,箇中淒涼,雖從未言說,但我也心中有數。”

江臨的表情頗爲內疚、自責。薛朗點點頭,在這個女子普遍十三四歲就嫁人的年代,十六歲真的可算是老姑娘了,想來定招了許多的閒言閒語。

江臨繼續道:“幸虧我翻牆而入,我進去時,岳丈大人一家四口正在商議染染之親事。我想看看蘇家棄了我重選的女婿是何等樣人,故按捺下怒氣,耐着性子聽了一會兒,這就是這一會兒,我才知我竟是誤會岳丈一家也!”

“什麼誤會?”

江臨道:“朝廷有律,女子十六者必須嫁人,不嫁者將罰沒錢財不說,官媒還會出面給說親。染染恰到十六之年,官媒上門說親,還未開口就被岳丈大人擋了回去,說染染已經定了親事,只待夫家上門迎親便出閣。”

薛朗道:“我知道這條律法,不過,應該是針對沒有定親又尚未婚配的女子吧?你那未婚妻已有你這個未婚夫,已然訂有親事,這個朝廷應該不會管纔是,怎麼會有官媒上門的?”

江臨恨恨的說了一句:“因爲其中有人作怪!”

“何人?”

薛朗連忙追問。江臨道:“此人名叫盧鵬,是何方人士,小弟不知,只知此人能動用官媒上門說親,應是位士族子弟。我岳丈自然是不答應的,只是,他拒絕之後,他所上工之衙門,竟有人一再刁難不說,同僚們皆避他如蛇鼠,竟無一人再與他答話。”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六卷_請假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四卷_請假條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