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

秦王果然是習慣帶兵打仗的人。不管太子、聖人怎麼想,薛朗問出自己的疑問:“牀弩、神臂弓用來對抗突厥騎兵是利器,只是,這兩者的缺點卻是不好運輸。突厥進犯,秦王迎戰必然要趕路,帶着牀弩、神臂弓,可好行軍?”

秦王道:“ 無妨,此事已有解決方法。”

“是何方法?”

這句是聖人李淵問的。秦王道:“稟聖人,此方法說來需要感謝阿姐與薛郡公。”

薛朗一臉“關我什麼事兒”的表情,滿臉的懵逼的望着秦王。秦王一笑,道:“薛郡公推廣異人犁之時,爲了趕工,曾讓人實行一種名叫”流水線生產法“的方法。此法讓阿姐有了啓發,於生產牀弩、神臂弓一道上,建言於我,讓工匠試製出威力最大的尺寸後,全部按照同樣的尺寸、工藝生產之,關聯處不再用釘子,而是採用薛郡公所說的螺母固定,生產、組裝皆有專人,運輸時拆散運輸,使用時再組裝,方便快捷,端是好方法。”

想不到其中還有這等緣故,不過,薛朗卻不好意思居功,這純粹是平陽公之的智慧結晶,跟他基本沒關係。他一個現代穿越的都沒想到,平陽公主居然想到了……這是智慧上的差距!

感覺以後更加要謙虛謹慎做人,千萬不要隨便亂產生什麼優越感,聰明人不管古今,都會成功,笨人不管穿越與否,都還是笨人。本質不會因爲穿越有什麼改變。穿越者唯一的優勢只是見識廣博,其他方面,還真沒什麼可自豪的。

李淵見狀,採納了秦王的諫言,當堂宣佈:“如此,正面迎擊突厥之重任就交予秦王,今封秦王爲迎戰頡利之行軍總管。”

太子李建成連忙道:“聖人,臣自請率領一路大軍,協助世民迎擊突厥。”

齊王連忙道:“聖人,臣亦然。”

聖人高座御座之上,審視着自薦的兩人,羣臣悄無聲息,無一人於此有諫言。秦王也沉默的等着,等待着聖人的安排。偌大的宣政殿,一時間,竟然悄無聲息。

“着太子領兵出幽州道,協助秦王迎擊突厥。另敕令段德操領兵趕赴夏州,着雲州總管李於和趕赴雲中,務必截斷突厥後路,協助秦王戰頡

利。”

羣臣轟然應道:“喏!”

聖人沉聲道:“世民,迎擊頡利之戰,務必要打出我大唐之聲威與聲勢,朕在長安,要兵給兵,要糧給糧,許勝不許敗!”

秦王:“喏!”

聖人又道:“鄭元壽!”

“微臣在。”

“朕特許你與秦王一道出徵,就近觀察戰局,待秦王大勝後,擇機出使,攜勝利之威與頡利議和。”

“喏!”

鄭元壽領命。

齊王在一旁看似乎沒他什麼事,不由急躁起來,連忙奏請道:“聖人,兒臣呢?兒臣尚未有差遣。”

李淵直接斥了一句:“如此急躁,何以成事?且稍安勿躁,朕自有安排。”

齊王被罵了一句,立即不敢說話了,默默地縮回去。

李淵從御座上起身,走到地圖邊,轉了一圈,沉聲道:“劉黑闥復起已有一月,來勢兇猛,聲勢日盛,不可再任由他如此,待痛擊突厥之後,恰是征討劉黑闥之時,三省六部須提前做好征討準備,糧草、輜重先備起來。”

“喏!”

一時間,一條條敕令,有條不紊、不急不慢的分發出去,朝廷衆臣立即忙碌起來。薛朗爲聖人的風采暗自喝彩,在和藹可親的老人家,偶爾還有些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表象之下,這纔是開國帝王唐高祖皇帝的風采,如若他真是一無是處的草包,大唐也立不起來。

秦王二鳳君於大唐是有功,但也不能因此抹煞高祖皇帝的功勞。一國的開國之君,哪裡可能是草包!

這個朝議一直從朝食後開到日暮下朝,領了差事的,各自去忙差事,薛朗這個閒人,自然是朝議完就沒事兒了。

“薛郡公請留步!”

薛朗剛要離開宣政殿,被人喊住。回頭看,卻是齊王。齊王凝目望着薛朗,看錶情頗爲不爽,如果不是個頭兒沒薛朗高,只怕會用俯視來表現他之高高在上。

薛朗滿臉嚴肅:“不知齊王喚住微臣,有何吩咐?”

齊王看着薛朗,悻悻然的道:“薛郡公初歸化於我朝,想必所知有限,我朝猛將如雲,能征善戰者,不止平陽公主與

秦王,薛郡公既已在朝爲官,還當慎言纔是。”

薛朗坦然道:“多謝齊王指點。”

齊王一窒,瞪薛朗一眼,幾乎憋着氣的道:“薛郡公客氣。”

說完,哼了一聲,手一甩,走人。薛朗完全GET不到他生氣的點,看着齊王氣哼哼遠走的背影滿臉迷茫。

本着“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先放放”的好習慣,薛朗完全不介意齊王被莫名其妙氣走的事情,徑直出宮——

“奴婢見過大郎!”

到得宮門口,秀娘已然等在那裡,有個小內侍跟着她,見薛朗過來,秀娘頗爲激動,小內侍笑眯眯的跟着行禮:“見過薛郡公!”

“免禮。我家秀娘承蒙照顧,有勞,多謝。”

“不敢,此乃奴婢分內之事。”

小內侍十分恭敬。

謝過小內侍,薛朗帶着秀娘出去,路上,秀娘略帶激動地道:“稟大郎,聖人賞了奴婢十貫錢哩,奴婢與帶我進出宮的內侍一貫,其餘全在這裡。本打算分與尚食局的女官們,她們都不要。”

薛朗道:“既然是聖人賞你的,你就留着吧。至於尚食局的女官,她們不要你的賞錢是應該的,今天你在尚食局裡做的菜,只怕她們已經學會了,她們不與你謝禮就算了,哪裡還敢分你的賞錢!”

秀娘大驚失色:“請大郎治罪!”

薛朗擺擺手:“無妨,教司膳女官幾道菜,聖人還了我一個京郊的農莊,多合算的買賣!此事你不但無過,還有功。我讓人傳話叫阿陳上京的時候,特意讓他把孩子們也帶來,我讓荷香教他們識字、算賬,等將來長成,我自有事情分派他們。”

秀娘又驚又喜,激動地道:“奴婢多謝大郎恩典,奴婢一家定對大郎忠心耿耿,不負大郎恩典。”

薛朗道:“你有心就好,跟着我,我自不會虧待你們一家就是,待將來,如果有機會,我會出面找官府給你們銷去奴籍,給你們良民身份。”

“大郎……”

秀娘激動地說不出話來了,做奴僕的,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一天被主人恩典,免去奴僕身份。

薛朗不以爲意的擺擺手。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