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

對某些人而言,京中的情勢驟然緊張起來!

秦王在大理寺坐堂,大張旗鼓的開始徹查有人冒認國丈一事,抽調刑部、大理寺精於查案的官員,直接從金吾衛抽調人手,氣勢昂然的開始了!

然而,事情一開始……卻開始得也不知該說順利,還是說不順利。薛朗代表平陽公主跟進事態,當時也在場。

秦王剛把隊伍集結起來,正在做戰前動員:“驚聞京中有人罔顧法紀,冒充國丈招搖過市,敗壞皇家聲譽,無視皇室尊嚴,聖人聞之,大爲震怒。世民身爲皇子,維護聖人尊嚴與聲名責無旁貸,奉聖人敕令,徹查此事,定不負聖人期望!請諸位協助!”

“臣等定當全力協助大王!”

正羣情激昂,一個突兀的聲音插入:“大王,草民主動來投案了!”

來人是個身上撒着香粉,穿着一身粉藍袍子的大叔,看五官長得很是周正,只是,顎下鬍鬚稀疏,一把山羊鬍,看着就莫名的多了幾分猥瑣。明明看五官也是一個帥大叔,只是氣質……太讓人相顧無言了。

論氣質的重要性!

秦王看到來人,眉頭一揚,旋即皺了起來,沒說話,但厭惡之情卻溢於言表——

薛朗發現年輕的秦王其實是個感情比較濃烈的人,有城府,有擔當,也有能力,躊躇滿志,鬥志昂揚,很多時候多是智珠在握的自信模樣,偶爾對上某些比較喜歡或是討厭的人時,情不自禁的,表現會比較明顯。

來人雖然極力掩飾,但在表面的痛心疾首之下,暗暗得意的眼神簡直不要太明顯:“大王,草民慚愧,今晨更衣的時候,才發現家中僕人竟然大膽妄爲,爲了討好草民,私下對草民以國丈相稱,甚至還狗仗人勢的在外面也如此稱之,因無有在草民面前如此稱呼過,草民以前竟然一直不知道,幸好今日無意間發現了,不然,草民至死都不會知道。草民御下不嚴,特意來投案,請大王懲處!”

薛朗看看這位明是愧疚,暗裡全是得意的猥瑣男,又看看他拖來的四人。四人皆躺在板車上,昏迷不醒,嘴巴子血肉模糊,臉頰、嘴巴都被打爛了,因

爲閉着嘴巴,看不到嘴裡的牙齒還在不在,模樣極爲悽慘。

秦王看都不看板車上被拖來投案的僕人,就那麼看着來人,面上的怒色突然消失不見,面色平靜如水,近乎一字一句的道:“張員外也是被矇蔽,然則此事事關聖人,非同小可,世民不敢輕率行事,待世民審過之後,若是與張員外無關,自會還張員外清白!今日,張員外可歸家,不過,近日最好不要離開長安。”

被秦王稱作張員外的男子眼中得意之色更濃,偏面上還要故作認真恭敬狀:“喏。請大王放心,草民定會隨傳隨到,絕不會逃避,草民告辭,預祝大王能查個水落石出,把所有罪人繩之於法!”

說完,竟然哈哈一笑,揚長而去!莫說當事人的秦王,便是薛朗這個吃瓜羣衆,都在目瞪口呆之餘,忍不住挪動腳步,悄悄站到阿莫旁邊,低聲問道:“這人是誰?好生張狂!”

阿莫面沉如水,恭聲答道:“宮中張婕妤之父,聖人榮寵,敕封員外郎!”

臥槽!

除了這兩個字,薛朗沒什麼想說的了!這哪裡是主動投案自首,這是主動上門來打秦王的臉!還有更重要的是——

薛朗挪動腳步,走到秦王身旁,附耳低聲道:“大王,消息走漏了!還請大王莫要遲疑,當速戰速決纔是,否則,只怕要白費功夫了!”

秦王點頭,雷厲風行,直接開始調兵遣將,分別開赴各處,阿莫在一旁,給不熟悉京中人事的薛朗科普,哪一家都哪裡,是宮中誰誰的父親。聖人後宮之中,美人衆多。看秦王行事,應是早已盯上那些人,但爲何昨日才爆發出來?

阿莫似是看出薛朗所想,低聲道:“稟駙馬,這些人家往日在城中便行事輕狂,常有觸法違紀之事,長安府衙、御史臺皆有疏奏呈報,昨日大王進宮前命人整理,昨日連夜審閱各卷宗,是故,方有今日之周全。”

原來是昨日熬夜工作的結果!不過,經過剛纔這麼一出,薛朗對這件事的結果,莫名的悲觀起來——

若消息沒走漏,措不及防之下,那些人總會有些紕漏或是馬腳被抓住,殺雞儆猴,也足夠了

。但現在消息走漏了,以唐朝現行的司法制度,這件事最後只怕要落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

唐律中,所謂罪從供定,判決的主要依據居然是口供。又有衆證定罪原則,所謂“三人證實,二人證虛”,規定必須有三人以上的口供方纔可以定罪。但是,唐律還有一條,奴告主爲大逆不道的重罪!

若是所有人都像張婕妤父親似的,把罪推到僕人身上——

薛朗表情嚴肅起來,這件事比想象的還難辦!做好了,對長安城中那些仗着聖人寵溺便恃寵生嬌,仗勢胡爲的人是震懾;做不好,便是一個笑話,反而助漲那些人的囂張氣焰!

延伸思考一下,若這件事沒做好,今後,秦王也好,平陽公主也罷,包括他薛朗在內,在長安城中,在某些人的眼裡將再無半點威嚴與名聲。

此事只許勝,不許敗!

看秦王滿臉若有所思之色,想來也是明白其中關鍵。薛朗略鎮定一下心神,思索一陣後,道:“大王,我有一個想法。”

“幼陽請說!”

薛朗道:“既然消息已經走漏,此刻去追溯消息是怎麼走漏的,已然毫無意義。本來我們是想打個時間差,想在敵人的措不及防之下抓住漏出的破綻和馬腳,現在看來,這個手段已然行不通,既然如此,那不如慢慢來好了!人除了會在慌亂之下露出馬腳,在得意忘形之下,同樣也會放鬆戒備,速戰速決有速戰速決的做法,慢也有慢的好處,謀而後動好些。”

秦王道:“我也是這般想的!顧及父親,我本只想藉此事出口氣,震懾宵小之輩,如今看來,我竟讓人看輕矣,宵小之徒,竟敢猖狂若斯,既然如此,那便好好謀劃一番吧!”

薛朗點點頭,低聲與秦王商議起來——

冒認國丈這事兒,說大可大,說小可小,端看聖人的態度。以聖人對他那些小美人寵愛心軟的毛病,這事兒的結局幾乎已可預見。但是,某些人的做法實在太囂張,竟敢上門打秦王的臉,張狂若斯,自己找死,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No zuo no die,真真是千古至理!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