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

宮裡的小黃門來傳聖人口詔的時候,薛朗正在民部的辦公室裡開小差,默默在心裡擬聘禮單子。聽了傳召,理了理官袍,便跟着小黃門進宮了。

“稟聖人,薛朗到了。”

“讓他進來。”

薛朗進去,一絲不苟的行禮:“臣薛朗拜見聖人。”

聖人臉上沒了往日常見的笑容,倒也不見生氣,就是板着個臉:“平身。可知我爲何召你進宮?”

居然沒賜座。

薛朗不慌不忙的答道:“回聖人,不知。”

聖人一滯,本來還算平靜的神色,隱隱有點兒波動,瞪着薛朗道,不陰不陽的諷刺一句:“薛愛卿真真貴人事忙,不過是昨日之事,今日便忘了?”

薛朗依舊保持着嚴肅的表情,擡頭看了聖人一眼,拱手道:“臣不知聖人在說什麼,臣爲人愚笨,還請聖人明示。”

表情很認真嚴肅,聖人隱隱覺得有些牙疼,但看薛朗的神色,竟是真不知他到底爲何不悅,聖人大概有些無語,靜默片刻,方纔道:“吾聽說昨日秦王的屬僚仗勢欺侮德妃之父尹阿鼠,你恰好路過,竟不問青紅皁白,不問對錯便支使護衛幫助秦王的屬僚,毆打尹家家僮?”

知道聖人寵尹德妃和張婕妤,但沒想到居然這麼寵愛,這明顯邏輯都說不通的話,聖人居然信了!?

薛朗感覺三觀、下限都被刷新了一遍,懵逼臉對着聖人,不太確定的問道:“敢問聖人,您所說的,與我昨日的經歷,確定是一件事?”

聖人還以爲他這麼說了,不管對錯,身爲臣子的薛朗理該先認錯請罪纔是,結果,這小子居然不按牌理出牌!不過,薛朗這絲毫不心虛氣短,也不急着辯駁的樣子,倒是讓他心裡 有了幾分疑慮,莫不是……聖人略頓了頓,倒也不氣惱了,表情莫測的望着薛朗,淡然道:“你昨日是何經歷?說來聽聽。”

“喏!”

薛朗立即把昨日的事情複述一遍,說完後,道:“……情況就是這樣,若是聖人不

信,可使人去調查,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所言皆屬實,如有一字不實,聖人可治臣欺君之罪。”

聖人頷首,神情若有所思。

薛朗又道:“另外,臣對聖人方纔所言,有幾點想不通。其一,聖人說,是秦王府的屬僚仗勢欺人!臣昨日讓護衛救人後,曾詢問過對方姓名,名叫杜如晦,杜如晦當日孤身一人,連個小廝都沒帶,而尹府的家僕,目測少說也有六七人。杜如晦在秦王府上擔當何職位,想必聖人一查便知。請聖人試想,杜如晦一個文官,非是尉遲將軍那樣的猛將,如何以一人之力欺負六七個家僮呢?”

聖人目光閃爍,答道:“據說是杜如晦爲人張狂,路過之時,竟唾罵尹阿鼠,尹阿鼠受辱不過,才使家僮毆打於他!”

這個說法好!

居然大致把邏輯圓回來了,薛朗表示佩服,坦然道:“然而臣看到的情況是,人杜如晦好好地騎着馬回家,從尹員外家門口路過,那些家僮二話不說便上前把人拽下馬,直接拳腳相加。尹員外當時還高喊,汝是何人?打從我府門口過,爲何不下馬。”

最後一句,完全是模仿尹阿鼠的語氣說的。薛朗嘆道:“臣是異鄉歸化的人,對我大唐的禮法規制並不精通,一聽臣就奇怪了,除了下馬橋,不知道哪裡還有需要下馬步行表示恭敬的地方?也未聽說過聖人曾下敕令說,路過尹府的時候,不準騎馬乘車啊!臣以爲士可殺不可辱,眼見杜如晦要辱於家僮之手,臣才使護衛救人。”

聖人看薛朗一眼,道:“杜如晦辱尹阿鼠乃是多日前之事,非是昨日。你不解其中內情,貿然救人……我看來,你也有錯!”

薛朗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尹阿鼠毆打杜如晦的事,史書上也曾有記載。看的時候,薛朗就疑惑了——

尹阿鼠帶着家僮毆打杜如晦,把杜如晦都打傷了,還敢明目張膽的讓尹德妃告狀。李淵就算再寵尹德妃,也不至於這種邏輯上完全說不通的事情都相信啊!敢情尹德妃告狀的時候,把所有的漏洞

都補了!

而這會兒,薛朗也明白過來,尹德妃告狀的時候,使了個巧,並沒有刻意針對他,真正針對的是秦王,而恰巧參與了此事的薛朗,則被尹德妃往誤會上引了。

該怎麼說呢?

使這些小巧陰損的手段,尹德妃真是一把好手,尹德妃也是個精明人。她知道聖人對薛朗還是有信任的,也知道薛朗一貫“公私分明,沉穩踏實”的形象,明白這件事上,若是把薛朗牽扯的太大太深,有些事兒便不好圓了。

所以,尹德妃告狀的時候,應是有意降低薛朗的存在和作用,重點往秦王身上引了。既不用太得罪薛朗,又能重點針對秦王。畢竟,比起薛朗,秦王纔是尹德妃重點打擊的對象。這種主次分明的決斷和手段,薛朗表示以前還真是看輕了尹德妃,人不是花瓶啊。

薛朗忍了忍,誠懇的道:“聖人,臣建議,此事可把雙方當事人叫來問話,定能水落石出,屆時,誰對誰錯,一目瞭然。”

聖人道:“吾昨日已召見尹阿鼠,今日才召見你,兩相印證,何須再召杜如晦!如不是這些讀書漢教唆,二郎又怎會是如今這般模樣!”

薛朗板着臉,心中浮上一個明悟,聖人這是對秦王生疑了,枕頭風的威力,名不虛傳。只是,這事兒還真不好辯駁,聖人不喜歡親王府裡的文官,對杜如晦的話便會打折扣,而現在又沒手機可以拍個視頻做證據,全都是憑嘴巴說。

聖人因爲心裡對秦王和秦王府的文官有意見,自然更傾向尹德妃一方。這個虧,秦王還只能生受了。

薛朗心裡默默嘆了口氣,誠懇的道:“聖人,秦王乃是聖人親子,秦王的爲人如何,聖人從小看着他長大,心裡難道沒有數兒嗎?而當事人杜如晦,臣建議聖人可使人去調查他的爲人品性,一切自可見分曉。另外,聖人與秦王乃是父子,聖人管教秦王天經地義,如果聖人覺得秦王做的不好,作爲父親,打罵皆可由您,何以父子相疑?臣懇請聖人三思,莫要傷了父子間的和氣與親情。”

(本章完)

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